CN220028478U -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8478U
CN220028478U CN202320726881.XU CN202320726881U CN220028478U CN 220028478 U CN220028478 U CN 220028478U CN 202320726881 U CN202320726881 U CN 202320726881U CN 220028478 U CN220028478 U CN 220028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conveying
conveying wheel
punching
pul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68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鲁振
宋文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23207268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8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8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8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该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拉料机构(1)、第二拉料机构(2)和剪切机构(3)。第一拉料机构(1)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第二拉料机构(2)能够接收来自第一拉料机构(1)的冲压尾料(M),并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剪切机构(3)能够接收来自第二拉料机构(2)的冲压尾料(M)并以预定节距长度剪切冲压尾料(M)。这样,与进行人工处理的方式相比,本申请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缩短了处理周期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避免了人工处理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尾料处理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冲压设备的尾料处理装置及包括该尾料处理装置的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冲压工艺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械生产领域中,采用冲压工艺的冲压设备能够对板材进行冲孔等冲压作业。对于现有的冲压设备,在停机之后冲压尾料将残留在冲压设备上而无法进行自动回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工将这部分冲压尾料从冲压设备上取下进行处理,由此将产生如下的问题:
i.由于需要进行人工处理,因而存在处理周期长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以及
ii.在进行人工处理的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且安全风险高。
由此,亟需一种能够在现有的冲压设备停机之后对冲压尾料进行自动化处理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做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能够在冲压设备的其它部件停机之后对残留在冲压设备上的冲压尾料进行自动化处理,由此与进行人工处理的方式相比缩短了处理周期且改善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避免了人工处理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冲压尾料处理装置的冲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拉料机构,其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
第二拉料机构,其位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的下游侧,所述第二拉料机构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拉料机构的所述冲压尾料,并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所述冲压尾料;以及
剪切机构,其位于所述第二拉料机构的下游侧,所述剪切机构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拉料机构的所述冲压尾料并以预定节距长度剪切所述冲压尾料。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拉料机构包括:
支撑框架;
复位组件,其包括气缸和柱塞,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柱塞能够相对于所述气缸往复运动,使得在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气缸内的气体能够对所述柱塞产生不同大小的作用力;以及
输送组件,其包括至少一组输送轮对,每组所述输送轮对包括位于所述冲压尾料的一侧的第一输送轮和位于所述冲压尾料的另一侧的第二输送轮,以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之间输送所述冲压尾料,所述第一输送轮与所述柱塞相连,使得所述第一输送轮在输送所述冲压尾料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柱塞运动。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随着所述输送轮对中的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之间的间隔变大,所述气缸内的气体对所述柱塞施加的复位作用力变大。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组所述输送轮对,多组所述输送轮对在所述冲压尾料的输送方向上间隔开地并排布置。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拉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传动组件、第二动力源和第二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动力源与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轮传动联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一齿轮以抗扭的方式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一传动链用于使所有的所述第一齿轮链传动,由此所述第一动力源能够带动所有的所述第一输送轮一起转动;并且
所述第二动力源与一个所述第二输送轮传动联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齿轮以抗扭的方式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二传动链用于使所有的所述第二齿轮链传动,由此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带动所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轮一起转动。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拉料机构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轨道、引导杆和复位弹簧,
所述轨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
所述引导杆伸入所述轨道中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直线运动,所述引导杆与所述第一输送轮相连,使得所述第一输送轮在输送所述冲压尾料过程中被所述引导组件引导运动,并且
所述复位弹簧套装于所述引导杆的径向外侧,在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的状态下能够对所述引导杆施加复位作用力。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包括彼此固定的侧连接部和中间连接部,所述侧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轮,所述中间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轮的中心轴线直线状地延伸,
对于一个所述连接框架,一个所述柱塞与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中央部相连,至少两个所述引导杆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两端部相连。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支撑平台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用于支撑所述冲压尾料,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能够受控地使所述支撑平台相对于所述第二输送轮上升和下降。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拉料机构和所述第一拉料机构具有相同的构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冲压设备,包括冲压机、回收机构和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拉料机构位于所述回收机构的切割机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拉料机构位于所述切割机的下游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包括该冲压尾料处理装置的冲压设备。在冲压尾料处理装置中,包括第一拉料机构、第二拉料机构和剪切机构。第一拉料机构能够将残留在冲压设备的冲压尾料朝向下游侧输送到第二拉料机构。第二拉料机构能够进一步将冲压尾料朝向下游侧输送到剪切机构。剪切机构能够接收来自第二拉料机构的冲压尾料并以预定节距长度剪切冲压尾料。
这样,在冲压设备的其它部件停机的状态下,本申请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仍然能够对冲压尾料进行自动化处理,不存在由于冲压设备的其它部件停机导致冲压尾料无法处理的情况。而且,由于存在两个拉料机构,能够确保将残留在冲压设备上的冲压尾料顺利输送到剪切机构进行剪切作业。由此,与进行人工处理的方式相比,本申请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处理冲压尾料的技术缩短了处理周期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避免了人工处理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其中包括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冲压设备的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其中主要示出了第一拉料机构。
图3是示出了图1中的冲压设备的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其中主要示出了第一拉料机构。
图4是用于说明图2和图3中的第一拉料机构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拉料机构;11支撑框架;12复位组件;121气缸;122柱塞;13输送组件;131第一输送轮;132第二输送轮;14a第一动力源;14b第二动力源;15a第一传动组件;151第一齿轮;152第一传动链;153第一张紧齿轮;15b第二传动组件;16引导组件;161轨道;162引导杆;163复位弹簧;17连接框架;171侧连接部;172中间连接部;18支撑平台;19 升降机构;
2 第二拉料机构;
3 剪切机构;
M冲压尾料;D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申请,而不用于穷举本申请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如无其它说明,“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是指冲压尾料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设备以及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设备包括冲压机、回收机构和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冲压机可以为机械式冲压机或者液压式冲压机,冲压机可以实现对板材进行冲孔等冲压作业。回收机构能够在冲压机进行冲压作业的过程中对冲压后的材料进行切割回收。该回收机构可以包括机械式切割机,切割机可以在冲压机开启的状态下开启且在冲压机停机的状态下停机。因此,在冲压机停机之后切割机可以不再继续工作,由此在冲压机停机之后在冲压设备上通常会残留冲压尾料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拉料机构1、第二拉料机构2和剪切机构3。第一拉料机构1和第二拉料机构2在冲压尾料M的输送方向D上间隔开地布置,第二拉料机构2和剪切机构3在输送方向D上紧挨在一起布置。进一步地,第一拉料机构1可以设置在回收机构的切割机的上游侧且可以与切割机紧挨在一起布置,第一拉料机构1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第二拉料机构2位于第一拉料机构1和切割机的下游侧,第二拉料机构2与切割机可以在输送方向D上间隔开地布置,第二拉料机构2能够接收来自第一拉料机构1的冲压尾料M并能够朝向下游侧继续输送冲压尾料M。剪切机构3位于第二拉料机构2的下游侧,剪切机构3能够接收来自第二拉料机构2的冲压尾料M并以预定的节距长度剪切冲压尾料M。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顺利地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第一拉料机构1和第二拉料机构2可以实现对应的输送功能。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拉料机构1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支撑框架11、复位组件12、输送组件13、第一动力源14a、第一传动组件15a、第二动力源14b、第二传动组件15b、引导组件16、连接框架17、支撑平台18和升降机构19。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框架11可以包括彼此固定的支撑板和支撑柱。在第一拉料机构1安装到位之后,每个支撑板可以沿着水平面延展,主要用于供其它组件定位安装,从而使得所有组件能够被稳定地保持并整合在一起。支撑柱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与多个支撑板固定,从而使得整个支撑框架11形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地,在支撑框架11的顶部可以设置有吊钩,以便于移动整个第一拉料机构1。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组件12用于对输送组件13的输送轮对产生复位作用力,每组输送轮对与一个复位组件12对应。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个复位组件12包括气缸121和柱塞122。气缸121可以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11。一方面,柱塞122可以包括位于气缸121内的活塞部,用于在柱塞122相对于气缸121运动的过程中压缩气缸121内的气体,使得气缸121内的气体能够对柱塞122的活塞部产生不同大小的作用力。也就是说,随着柱塞122相对于气缸121运动而逐渐伸入气缸121,柱塞122的活塞部将压缩气缸121内的气体,使得气缸121内的气体对柱塞122的作用力逐渐增大;随着柱塞122相对于气缸121运动而逐渐伸出气缸121,柱塞122的活塞部将逐渐解除对气缸121内的气体的压缩,使得气缸121内的气体对柱塞122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由此,在柱塞122相对于气缸121往复运动过程中,气缸121内的气体能够对柱塞122产生不同大小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柱塞122还包括与活塞部固定的杆部,杆部的一部分始终位于气缸121的外部,用于经由连接框架17与对应的输送轮对的第一输送轮131安装在一起。由此,在输送组件13的输送轮对的第一输送轮131相对于第二输送轮132运动的情况下,第一输送轮131能够经由连接框架17带动柱塞122运动,并且柱塞122能够经由连接框架17将复位作用力传递到第一输送轮131。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13用于沿着输送方向D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输送组件13可以包括两组输送轮对,两组输送轮对在冲压尾料M的输送方向D上间隔开地布置。每组输送轮对包括位于冲压尾料M的一侧(例如竖直方向上侧)的第一输送轮131和位于冲压尾料M的另一侧(例如竖直方向下侧)的第二输送轮132,能够在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之间输送冲压尾料M。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两者的外周面形成有轮齿,有利于增大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与冲压尾料M之间的作用力,从而确保顺利输送冲压尾料M,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形成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的轮齿的材料。此外,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两者也可以都不形成轮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增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的外周面。第一输送轮131的轴向两端安装于连接框架17,并且第一输送轮131能够相对于连接框架17转动。第一输送轮131经由连接框架17与柱塞122相连,在冲压尾料M的高度或厚度存在变化导致第一输送轮131相对于第二输送轮132进行升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输送轮131能够经由连接框架17带动柱塞122进行往复运动。
更具体地,随着第一输送轮131相对于第二输送轮132升起,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之间的间隔变大,柱塞122随着第一输送轮131的升起而更多地伸入气缸121内,使得气缸121内的气体被进一步压缩,由此对柱塞122产生的复位作用力变大。随着第一输送轮131相对于第二输送轮132降下,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之间的间隔变小,柱塞122随着第一输送轮131的降下而更多地伸出气缸121,使得气缸121内的气体膨胀,由此对柱塞122产生的复位作用力变小。可以理解,气缸121内的气体可以对柱塞122始终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输送轮对对冲压尾料M产生一定的夹紧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14a和第二动力源14b可以均为伺服电机。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动力源14a与一个第一输送轮131传动联接,使得第一动力源14a能够产生扭矩并将扭矩传递到这个第一输送轮131,从而带动这个第一输送轮131转动。第一传动组件15a包括两个第一齿轮151、第一传动链152和一个第一张紧齿轮153。每个第一齿轮151以抗扭的方式固定安装于对应的第一输送轮131,使得第一齿轮151与对应的第一输送轮131能够一起转动。第一传动链152用于使两个第一齿轮151实现链传动,由此第一动力源14a能够带动所有的第一输送轮131一起转动。第一张紧齿轮153用于使第一传动链152张紧,使得第一传动链工作更稳定。类似地,第二动力源14b与一个第二输送轮132传动联接,使得第二动力源14b能够产生扭矩并将扭矩传递到这个第二输送轮132,从而带动这个第二输送轮132转动。第二传动组件15b包括两个第二齿轮、第二传动链和一个第二张紧齿轮。每个第二齿轮以抗扭的方式固定安装于对应的第二输送轮132,使得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二输送轮132能够一起转动。第二传动链用于使第二齿轮实现链传动,由此第二动力源14b能够带动所有的第二输送轮132一起转动。第二张紧齿轮用于使第二传动链张紧,使得第二传动链工作更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组件16用于防止第一输送轮131和柱塞122升降过程中发生歪斜。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引导组件16包括组装在一起的轨道161、引导杆162和复位弹簧163。轨道161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11。引导杆162伸入轨道161中且能够沿着轨道161直线运动。引导杆162经由连接框架17与第一输送轮131相连,使得第一输送轮131在输送冲压尾料M而进行升降运动的过程中被引导组件16引导。复位弹簧163可以为圆柱螺旋弹簧,复位弹簧163套装于引导杆162的径向外侧。在复位弹簧163压缩的状态下能够对引导杆162施加一定的复位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框架17用于使第一输送轮131与输送组件13的柱塞122和引导组件16的引导杆162相连。具体地,连接框架17包括彼此固定的两个侧连接部171和位于两个侧连接部171之间的中间连接部172。两个侧连接部171分别安装于第一输送轮131的轴向两端部和中间连接部172的两端部,中间连接部172沿着第一输送轮131的中心轴线直线状地延伸,由此中间连接部172与对应的第一输送轮131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布置。一个柱塞122与中间连接部172的中央部相连,至少两个引导杆162分别与中间连接部172的两端部相连,在柱塞122两侧的引导杆162的布置位置以及数量对称,由此使得连接框架17的运动不会发生歪斜。可以理解,不限制侧连接部171和中间连接部17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对连接框架17的结构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平台18用于在冲压尾料M输送的过程中支撑冲压尾料M。升降机构19安装于支撑框架11,能够受控地使支撑平台18相对于第二输送轮132上升和下降。典型地,升降机构19可以包括柱塞和气缸构造来实现升降功能。这样,在第一拉料机构1处于停机状态下,可以使输送组件13的所有输送轮对的第一输送轮131上升较大的距离,进而利用升降机构19向上升起支撑平台18,使得输送尾料在不接触所有第二输送轮132的状态下经过第一拉料机构1;在第一拉料机构1处于工作状态下,可以利用升降机构19降下支撑平台18,然后使输送组件13的所有输送轮对的第一输送轮131降下到工作位置,使得输送尾料能够被第一输送轮131和第二输送轮132夹着朝向下游侧输送。
通过采用上述的方案,无论冲压尾料M的高度或厚度如何变化,如图4所示,在利用输送轮对输送冲压尾料M的过程中,第一输送轮131都能够适应性地升降,从而使得冲压尾料M能够被输送轮对朝向下游侧顺利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拉料机构2和第一拉料机构1可以具有相同的构造。在这里,“具有相同的构造”表示第二拉料机构2的主要构造与第一拉料机构1的主要构造相同或相似,但是第二拉料机构2不必须具有与第一拉料机构1完全相同的构造,只要满足第二拉料机构2能够实现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只要剪切机构3能够实现以预定的节距长度剪切冲压尾料M,剪切机构3可以具有各种构造。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根据本申请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以下进行补充说明。
i.在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拉料机构1和第二拉料机构2具有相同的构造,但是不申请不限于此。第一拉料机构1和第二拉料机构2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只要第一拉料机构1和第二拉料机构2能够实现输送冲压尾料M的功能即可。
ii.在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中,输送组件13包括两个输送轮对,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在能够顺利输送冲压尾料M的情况下,输送组件13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输送轮对,例如可以包括仅一个输送轮对。另外,在本申请中,输送轮的示例包括输送辊。
iii.在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仅一个第一传动组件15a和仅一个第二传动组件15b,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包括两个第一传动组件15a和两个第二传动组件15b。两个第一传动组件15a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轮131的两端部,两个第二传动组件15b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轮132的两端部。
可以理解,在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组件以及引导组件16等都可以具有外壳,从而对其结构进行防护并且提高安全性。
iv.在包括本申请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的冲压设备中,位于上游侧的冲压机完成冲压作业并停机之后,冲压设备自带的送料机和回收机构也将停止工作,这样冲压尾料M残留在冲压设备上等待处理。之后,本申请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启动,由于第一拉料机构1位于回收机构的上游侧,因此通过第一拉料机构1能够确保将残留的冲压尾料M朝向下游侧输送到第二拉料机构2。之后,第二拉料机构2能够继续将冲压尾料M朝向下游侧输送到剪切机构3(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拉料机构1可以停机或继续工作),并且剪切机构3以预定的节距长度切断冲压尾料M,直至所有冲压尾料M处理完成之后,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停机。
由此,与进行人工处理的方式相比,通过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处理周期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避免了人工处理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Claims (10)

1.一种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拉料机构(1),其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冲压尾料(M);
第二拉料机构(2),其位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的下游侧,所述第二拉料机构(2)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的所述冲压尾料(M),并能够朝向下游侧输送所述冲压尾料(M);以及
剪切机构(3),其位于所述第二拉料机构(2)的下游侧,所述剪切机构(3)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拉料机构(2)的所述冲压尾料(M)并以预定节距长度剪切所述冲压尾料(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包括:
支撑框架(11);
复位组件(12),其包括气缸(121)和柱塞(122),所述气缸(12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1),所述柱塞(122)能够相对于所述气缸(121)往复运动,使得在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气缸(121)内的气体能够对所述柱塞(122)产生不同大小的作用力;以及
输送组件(13),其包括至少一组输送轮对,每组所述输送轮对包括位于所述冲压尾料(M)的一侧的第一输送轮(131)和位于所述冲压尾料(M)的另一侧的第二输送轮(132),以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轮(131)和所述第二输送轮(132)之间输送所述冲压尾料(M),所述第一输送轮(131)与所述柱塞(122)相连,使得所述第一输送轮(131)在输送所述冲压尾料(M)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柱塞(122)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输送轮对中的所述第一输送轮(131)和所述第二输送轮(132)之间的间隔变大,所述气缸(121)内的气体对所述柱塞(122)施加的复位作用力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3)包括多组所述输送轮对,多组所述输送轮对在所述冲压尾料(M)的输送方向(D)上间隔开地并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还包括第一动力源(14a)、第一传动组件(15a)、第二动力源(14b)和第二传动组件(15b),
所述第一动力源(14a)与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轮(131)传动联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a)包括第一齿轮(151)和第一传动链(152),所述第一齿轮(151)以抗扭的方式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轮(131),所述第一传动链(152)用于使所有的所述第一齿轮(151)链传动,由此所述第一动力源(14a)能够带动所有的所述第一输送轮(131)一起转动;并且
所述第二动力源(14b)与一个所述第二输送轮(132)传动联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5b)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齿轮以抗扭的方式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送轮(132),所述第二传动链用于使所有的所述第二齿轮链传动,由此所述第二动力源(14b)能够带动所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轮(132)一起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还包括引导组件(16),所述引导组件(16)包括轨道(161)、引导杆(162)和复位弹簧(163),
所述轨道(16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1),
所述引导杆(162)伸入所述轨道(161)中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161)直线运动,所述引导杆(162)与所述第一输送轮(131)相连,使得所述第一输送轮(131)在输送所述冲压尾料(M)过程中被所述引导组件(16)引导运动,并且
所述复位弹簧(163)套装于所述引导杆(162)的径向外侧,在所述复位弹簧(163)压缩的状态下能够对所述引导杆(162)施加复位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框架(17),所述连接框架(17)包括彼此固定的侧连接部(171)和中间连接部(172),所述侧连接部(171)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31),所述中间连接部(172)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轮(131)的中心轴线直线状地延伸,
对于一个所述连接框架(17),一个所述柱塞(122)与所述中间连接部(172)的中央部相连,至少两个所述引导杆(162)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部(172)的两端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平台(18)和升降机构(19),所述支撑平台(18)用于支撑所述冲压尾料(M),所述升降机构(19)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1),能够受控地使所述支撑平台(18)相对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2)上升和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料机构(2)和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具有相同的构造。
10.一种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机、回收机构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尾料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拉料机构(1)位于所述回收机构的切割机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拉料机构(2)位于所述切割机的下游侧。
CN202320726881.XU 2023-04-04 2023-04-04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Active CN220028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881.XU CN220028478U (zh) 2023-04-04 2023-04-04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881.XU CN220028478U (zh) 2023-04-04 2023-04-04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8478U true CN220028478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6881.XU Active CN220028478U (zh) 2023-04-04 2023-04-04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8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6717U (zh) 一种自动冲压机
CN104608186A (zh) 平压平高周波模切机
CN109365665A (zh) 一种冲床快速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CN220028478U (zh) 冲压尾料处理装置及冲压设备
CN215468379U (zh) 一种高性能合金钢生产用消音剪板机
CN105666140A (zh) 一种冲压切断一体机
CN102910452B (zh) 一种自动穿刺送料装置
CN108817208B (zh) 抱箍自动生产设备
CN212885382U (zh) 一种剪板机
CN106825326B (zh) 一种剪切机
CN104475521A (zh) 一种双钩箍筋成型机
CN209077673U (zh) 一种钢筋切割机构
CN202984503U (zh) 带有圆盘下料装置的冲压机
CN215202136U (zh) 一种柔性棒材高效切割下料装置
CN211220993U (zh) 一种电路板冲孔后孔内废料清理装置
CN204912552U (zh) 一种冲压机自动下料装置
CN107486802A (zh) 一种物料夹紧固定装置
CN102642052A (zh) 门式定尺挡板装置
CN208895566U (zh) 一种金属模板冲孔切锯一体机
CN202591730U (zh) 门式定尺挡板装置
CN211225752U (zh) 一种简易钢板锻压装置
CN212398274U (zh) 一种金属标签加工用高效剪切装置
CN213080219U (zh) 一种自动切割型钢装置
CN204294821U (zh) 一种双钩箍筋机用弯钩装置
CN212329820U (zh) 一种管件剪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