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6351U -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6351U
CN220026351U CN202321499861.XU CN202321499861U CN220026351U CN 220026351 U CN220026351 U CN 220026351U CN 202321499861 U CN202321499861 U CN 202321499861U CN 220026351 U CN220026351 U CN 220026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liquid
fixed
juice
vap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98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祖雕
甘红建
麦海岸
黄帮源
郭任
韦美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ugar Group Honghe Sug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Sugar Group Honghe Sug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Sugar Group Honghe Sug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Sugar Group Honghe Sug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98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6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6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6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汽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分离塔的底部;进入管,所述进入管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的外侧壁底部位置处,且所述进入管与分离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将液汽进行分流,第一方面,改变液汽的流动方式,即改变为层流,降低换热效率,使糖汁容易液化;第一方面,由于分流结构内的蜂窝管管路呈“S”,降低了液汽流动速度,糖汁容易下沉;第三方面,蜂窝管的蜂窝结构,使糖汁与管内壁接触面积变大,使糖汁容易附着,提高分离率;第四方面,同时蜂窝结构具有优良几何结构,提高分流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汽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液汽分离装置是列管式蒸发罐捕汁器发展到板式蒸发器后的高效液汽分离装置,板式蒸发器和液汽分离器体积小,转热效率和液汽分离效率高,剧烈对流的糖汁从板式蒸发器进入高效液汽分离装置后进行液汽分离。
传统液汽分离器由于结构简单,且糖汁经过板式蒸发器后流速高,对流剧烈(对流剧烈,流体的流动方式为湍流,糖汁与蒸汽接触面积变大,换热提高,糖汁难以液化),液汽分离效果差,汁汽含糖分高,造成糖分损失和后序汁汽汽凝水含糖分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还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分离塔的底部;
进入管,所述进入管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的外侧壁底部位置处,且所述进入管与分离塔相连通;
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排液管与分离塔相连通;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排气管与分离塔相连通;
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位于进入管的上方,所述分流结构由多个管路呈“S”蜂窝管组成,所述分流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圆板以及第一支撑圆板,所述第一支撑圆板以及第二支撑圆板的外侧壁均固定在分离塔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分流结构的两端分别从第一支撑圆板以及第二支撑圆板的圆面外壁引出;
集流罩,所述集流罩的罩颈处固定在第二支撑圆板上,且集流罩的罩颈围绕在分流结构的周围;
捕汁组件,所述捕汁组件设置在分流结构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以及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固定在支撑板的一端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分离塔的外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入管的中心轴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进入管的中心轴不经过分离塔的中心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捕汁器,多个所述第一捕汁器的整体呈伞状且伞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捕汁器外侧壁固定在分离塔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塔的内部位于捕汁组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捕汁器,所述第二捕汁器有多个密集分布的波纹板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塔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处固定有与其相连通的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触板与其相固定的支撑板之间共同固定有一个加强筋。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有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将液汽进行分流,第一方面,改变液汽的流动方式,即改变为层流,降低换热效率,使糖汁容易液化;第一方面,由于分流结构内的蜂窝管管路呈“S”,降低了液汽流动速度,糖汁容易下沉;第三方面,蜂窝管的蜂窝结构,使糖汁与管内壁接触面积变大,使糖汁容易附着,提高分离率;第四方面,同时蜂窝结构具有优良几何结构,提高分流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液汽通过进入管沿分离塔切向方向进入到分离塔中,从而呈旋涡状,由于糖汁由于离心作用被甩出,提高分离率;
第一捕汁器挡住利用其伞状结构对上升液汽进行缓冲,使大部分液体糖汁往下流动;
波纹板的设置对液汽通过绕流的方式进行降速,使糖汁容易流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塔;2、人孔;3、进入管;4、支撑板;5、加强筋;6、接触板;7、排液管;8、排气管;9、分流结构;10、第一支撑圆板;11、第二支撑圆板;12、集流罩;13、第一捕汁器;14、第二捕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1,还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分离塔1的底部,支撑组件用于将整个分离塔1立于地面之上;
进入管3,所述进入管3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外侧壁底部位置处,且所述进入管3与分离塔1相连通,板式蒸发器的液汽从进入管3进入分离塔1中;
排液管7,所述排液管7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排液管7与分离塔1相连通,分离出的糖汁集流在分离塔1的底部并从排液管7排出;
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排气管8与分离塔1相连通,分离出的蒸汽从而排气管8排出;
分流结构9,所述分流结构9位于进入管3的上方,所述分流结构9由多个管路呈“S”蜂窝管组成,所述分流结构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圆板11以及第一支撑圆板10,所述第一支撑圆板10以及第二支撑圆板11的外侧壁均固定在分离塔1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分流结构9的两端分别从第一支撑圆板10以及第二支撑圆板11的圆面外壁引出,进入分离塔1底部的液汽进入到分流结构9内,分流结构9将其进行分流,从而改变液汽的流动方式,即改变为层流,降低换热效率,使糖汁容易液化,由于分流结构9内的蜂窝管管路呈“S”,降低了液汽流动速度,糖汁容易下沉,蜂窝管的蜂窝结构,使糖汁与管内壁接触面积变大,使糖汁容易附着,提高分离率,同时蜂窝结构具有优良几何结构,提高分流结构9的抗冲击性能;
集流罩12,所述集流罩12的罩颈处固定在第二支撑圆板11上,且集流罩12的罩颈围绕在分流结构9的周围,落下的糖汁被集流罩12集中收集,并通过分流结构9流出下方;
捕汁组件,所述捕汁组件设置在分流结构9的正上方,捕汁组件用于分流糖汁与蒸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4以及接触板6,所述接触板6固定在支撑板4的一端上,所述支撑板4的另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外侧壁上,接触板6用于提高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入管3的中心轴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进入管3的中心轴不经过分离塔1的中心轴,由此可知,液汽沿分离塔1切向方向进入到分离塔1中,从而呈旋涡状,由于糖汁由于离心作用被甩出,提高分离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捕汁器13,多个所述第一捕汁器13的整体呈伞状且伞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捕汁器13外侧壁固定在分离塔1的内侧壁上,第一捕汁器13挡住利用其伞状结构对上升液汽进行缓冲,使大部分液体糖汁往下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塔1的内部位于捕汁组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捕汁器14,所述第二捕汁器14有多个密集分布的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设置对液汽通过绕流的方式进行降速,使糖汁容易流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塔1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处固定有与其相连通的人孔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触板6与其相固定的支撑板4之间共同固定有一个加强筋5。
工作原理:液汽通过进入管3沿分离塔1切向方向进入到分离塔1中,从而呈旋涡状,由于糖汁由于离心作用被甩出,提高分离率,进入分离塔1底部的液汽进入到分流结构9内,分流结构9将其进行分流,从而改变液汽的流动方式,即改变为层流,降低换热效率,使糖汁容易液化,由于分流结构9内的蜂窝管管路呈“S”,降低了液汽流动速度,糖汁容易下沉,蜂窝管的蜂窝结构,使糖汁与管内壁接触面积变大,使糖汁容易附着,提高分离率,同时蜂窝结构具有优良几何结构,提高分流结构9的抗冲击性能,第一捕汁器13挡住利用其伞状结构对上升液汽进行缓冲,使大部分液体糖汁往下流动;波纹板的设置对液汽通过绕流的方式进行降速,使糖汁容易流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7)

1.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分离塔(1)的底部;
进入管(3),所述进入管(3)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外侧壁底部位置处,且所述进入管(3)与分离塔(1)相连通;
排液管(7),所述排液管(7)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排液管(7)与分离塔(1)相连通;
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的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排气管(8)与分离塔(1)相连通;
分流结构(9),所述分流结构(9)位于进入管(3)的上方,所述分流结构(9)由多个管路呈“S”蜂窝管组成,所述分流结构(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圆板(11)以及第一支撑圆板(10),所述第一支撑圆板(10)以及第二支撑圆板(11)的外侧壁均固定在分离塔(1)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分流结构(9)的两端分别从第一支撑圆板(10)以及第二支撑圆板(11)的圆面外壁引出;
集流罩(12),所述集流罩(12)的罩颈处固定在第二支撑圆板(11)上,且集流罩(12)的罩颈围绕在分流结构(9)的周围;
捕汁组件,所述捕汁组件设置在分流结构(9)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4)以及接触板(6),所述接触板(6)固定在支撑板(4)的一端上,所述支撑板(4)的另一端固定在分离塔(1)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管(3)的中心轴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进入管(3)的中心轴不经过分离塔(1)的中心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捕汁器(13),多个所述第一捕汁器(13)的整体呈伞状且伞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捕汁器(13)外侧壁固定在分离塔(1)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塔(1)的内部位于捕汁组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捕汁器(14),所述第二捕汁器(14)有多个密集分布的波纹板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塔(1)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处固定有与其相连通的人孔(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6)与其相固定的支撑板(4)之间共同固定有一个加强筋(5)。
CN202321499861.X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Active CN220026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9861.XU CN220026351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9861.XU CN220026351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6351U true CN220026351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9861.XU Active CN220026351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6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34089C2 (ru) 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конденсатор пара с полностью вторичным воздуш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CN202808742U (zh) 旋流式天然气脱水装置
CN101203293A (zh) 气液撞击分离器
CN110170178A (zh) 一种蒸馏塔顶的冷凝装置
CN107166983B (zh) 高效立式列管冷凝器
CN220026351U (zh) 一种液汽分离装置
CN215610294U (zh) 一种组合型天然气气液分离器
CN110864568B (zh) 一种边长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
CN201244382Y (zh) 高效除沫分离器
WO2009009928A1 (fr) Procédé de condensation et de transfert thermique ayant une fonction de division de liquide automatique et appareil apparenté
CN102527075A (zh) 冷却器水气分离器
CN212999250U (zh) 一种塑料瓶包装用空气压缩机分离装置
CN201291072Y (zh) 管式降膜蒸发器的除沫装置
CN110743252B (zh) 一种螺旋式气液分离器
CN110755870A (zh) 一种冷凝降温除湿旋风式气水分离器
CN211204511U (zh) 一种具有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功能的v型翅片管换热器
CN210584052U (zh) 一种多功能螺旋板分缩器
CN201104058Y (zh) 铝质口琴板板式蒸发式冷凝器
CN210813995U (zh) 一种精馏分离塔的液体收集器
CN209084801U (zh) 一种烟气水分收集装置
CN217139257U (zh) 一种分馏塔用气体水分分离器
CN210409836U (zh) 一种中压汽水分离器的罐体结构
CN220110605U (zh) 一种新型壳程气液分离器
CN21741006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水分离罐
CN217103131U (zh) 一种用于蒸馏水机分离系统的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