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8653U -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8653U
CN220008653U CN202321255534.XU CN202321255534U CN220008653U CN 220008653 U CN220008653 U CN 220008653U CN 202321255534 U CN202321255534 U CN 202321255534U CN 220008653 U CN220008653 U CN 220008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runner system
hot runner
glu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55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jing Precision Mould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jing Precision Mould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jing Precision Mould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jing Precision Mould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55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8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8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8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包括面板,其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面板;分流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下方,且与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相通;至少一组热咀本体,连接于所述分流板的下方,所述热咀本体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咀心,所述咀心包括咀心本体和咀尖,所述咀心本体和所述咀尖之间设置有加热器。在咀心本体和咀尖之间设置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提高咀心的温度,克服了因温度不够导致冷胶和缺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Hot Runner Systems)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现有技术中,对于模具型腔小的产品,在注塑加工时,产品只允许从侧面进胶。从侧面进胶位置有限,会出现在咀心的位置,温度不够,导致冷胶和缺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能够提高咀心位置稳定,防止侧进胶时出现冷胶和和缺胶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包括:
面板,其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面板;
分流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下方,且与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相通;
至少一组热咀本体,连接于所述分流板的下方,所述热咀本体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咀心,所述咀心包括咀心本体和咀尖,所述咀心本体和所述咀尖之间设置有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通过封胶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咀心本体和所述咀尖之间。
优选地,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通槽。
优选地,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丝。
优选地,所述分流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安装槽相通。
优选地,所述分流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热咀本体设置有两组。
优选地,所述热咀本体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螺旋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第二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在咀心本体和咀尖之间设置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提高咀心的温度,克服了因温度不够导致冷胶和缺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的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面板;11、安装孔;2、分流板;21、安装槽;22、切口;23、第一加热丝;3、定位环;4、连接管;5、热咀本体;51、嵌入槽;6、咀心;61、咀心本体;62、咀尖;7、加热器;8、封胶环;9、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见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包括面板1,其上设置有定位环3,定位环3用于与注塑机的模具进行定位,所述定位环3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穿过所述面板1,优选地,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通槽(图未示),所述连接管4穿过所述通槽;分流板2,设置于所述面板1下方,且与所述连接管4的底部相通;至少一组热咀本体5,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咀本体5设置有两组,连接于所述分流板2的下方,所述热咀本体5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咀心6,所述咀心6包括咀心本体61和咀尖62,所述咀心本体61和所述咀尖62之间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以环装的方式环绕设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咀心本体61和咀尖62之间设置加热器7,通过加热器7的加热提高咀心6的温度,克服了因温度不够导致冷胶和缺胶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1至3所示,为了固定所述加热器7,还包括有封胶环8所述加热器7通过封胶环8固定设置于所述咀心本体61和所述咀尖62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参见图1、2和4所示,所述分流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丝23。优选地,所述分流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切口22,所述切口22与所述安装槽21相通。具体地,通过第一加热丝23可以对分流板2进行加热,同时安装槽21能够方便第一加热丝23的安装,第一加热丝23可以从所述切口22延伸出,方便与外部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为了方便分流板2定位,所述分流板2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销9。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为了将面板1与注塑机模具安装一起,所述面板1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1,通过安装孔11配合螺丝,将面板1与注塑机的模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1至3所示,为了保证热咀本体5也保持一定的稳定,所述热咀本体5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螺旋设置有嵌入槽51,所述嵌入槽51内设置有第二加热丝(图未示)。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其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面板;
分流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下方,且与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相通;
至少一组热咀本体,连接于所述分流板的下方,所述热咀本体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咀心,所述咀心包括咀心本体和咀尖,所述咀心本体和所述咀尖之间设置有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通过封胶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咀心本体和所述咀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安装槽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设置有两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螺旋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第二加热丝。
CN202321255534.X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20008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5534.XU CN220008653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5534.XU CN220008653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8653U true CN220008653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5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5534.XU Active CN220008653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8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08653U (zh) 一种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CN110843178A (zh) 用于深孔板的热流道模具系统
CN210148626U (zh) 一种热咀
CN208914514U (zh) 一种热咀进胶排位装置及热流道模具
CN210590360U (zh) 1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进胶系统
CN217476498U (zh) 一种多点侧胶口热流道
CN220008654U (zh) 一种小间距热流道系统
CN102909829A (zh) 一种注射器外套全热流道成型模具
CN213860472U (zh) 咀身、喷咀、热流道系统
CN218139628U (zh) 热流道装置
CN217414750U (zh) 一种双分流板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CN216267377U (zh) 一种侧进胶热嘴结构
CN102873834A (zh) 提纳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CN108262922B (zh) 热流道专用分流板出线结构
CN207190170U (zh) 一种精密侧进胶热流道系统模具
US20020168442A1 (en) Multi-tip injection molding nozzle
CN201506018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模具
CN218399264U (zh) 一种精密模具注塑的热流道分流板
CN220896853U (zh) 分流板加热丝单一接线终端连接结构
CN217098702U (zh) 一种热流道模具分流结构
CN211334387U (zh) 用于深孔板的热流道模具系统
CN110271142A (zh) 双物料笔记本壳体射出成型方法
CN112477004B (zh) 咀身、喷咀、热流道系统及咀身的制造方法
CN208788992U (zh) 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
CN210148631U (zh) 一种一出八大水口热流道专用热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