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0834U -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0834U
CN220000834U CN202321253400.4U CN202321253400U CN220000834U CN 220000834 U CN220000834 U CN 220000834U CN 202321253400 U CN202321253400 U CN 202321253400U CN 220000834 U CN220000834 U CN 220000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heating
cavity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34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福敏
冼小毅
陈立耀
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34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0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0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0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组件,发热组件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预定波长范围的热辐射射线;换热件,包裹于发热组件之外,换热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通道;换热件能够传导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并吸收发热组件发出的热辐射射线,以加热经过通道的气流。本申请的发热组件能够同时向换热件传导热量及发射热辐射射线,使得换热件能够快速升温,从而保证空气流入介质后能够快速弥散并加热全部介质区域,保证介质充分释放。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加热不燃烧技术在气溶胶领域的发展和推广,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加热结构对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从而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不燃烧而能够产生气溶胶。通过加热空气的方式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越来越受到关注,具体的原理是将空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在抽吸时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达到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目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均匀且没有局部高温点或者局部高温时间极短,抽吸后气溶胶口感好且有害物质少。
对于以加热空气的方式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来说,对空气进行加热所设计的加热结构成为关键部分,在相关技术中,加热结构对空气的加热速度慢,导致用户需要较长时间来预热,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热结构加热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结构,包括: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预定波长范围的热辐射射线;
换热件,包裹于所述发热组件之外,所述换热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通道;所述换热件能够传导所述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并吸收所述发热组件发出的所述热辐射射线,以加热经过所述通道的气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能够在通电后发热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表面涂设有能够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产生第一红外射线的第一红外涂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所述热辐射射线;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光源之外并透射所述热辐射射线,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件进行热传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涂设有能够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产生第二红外射线的第二红外涂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换热件具有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发热组件的外表面接触以传导热量;所述非接触面与所述发热组件的外表面间隔设置,以接收从所述发热组件发出的所述热辐射射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换热件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发热组件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即为所述接触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换热件中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发热组件穿入所述空腔中,所述发热组件具有裸露于所述空腔中的裸露表面,所述空腔的内壁为所述非接触面,所述裸露表面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空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空腔沿所述换热件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发热组件穿入至少一个所述空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非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增强吸收所述热辐射射线能力的表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表面结构为热辐射吸收涂层、颜色层或表面凹凸微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换热件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分体,所述换热分体的一端或相对两端内凹形成有腔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分体的相对的两个所述腔部对接形成所述空腔。
本申请提供的加热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其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传导到换热件上,发热组件产生的热辐射射线所带的能量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换热件上,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热传递方式双管齐下,使加热结构对空气的加热速度提升,缩短了预热时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加热结构和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上游。
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上述加热结构的设置,使得该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介质能够充分释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空气加热抽吸过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增加了发热件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加热结构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加热结构的纵向沿其对称中心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加热结构中的发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发热组件的纵向沿其对称中心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4的加热结构中的换热件的纵向沿其对称中心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4的加热结构中的换热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4的加热结构中的换热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换热件中的第一换热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的换热件中的第二换热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的换热件中的第三换热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换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加热结构;11、发热组件;111、灯丝;1111、第一直线段;1112、螺旋段;1113、第二直线段;112、壳体;1121、圆筒部;1122、弧形部;113、端盖;12、换热件;12a、第一换热分体;12b、第二换热分体;12c、第三换热分体;121、表壳;122、第一连接板;123、第二连接板;124、通道;125、安装孔;1251、第一孔段;1252、第二孔段;1253、接触面;126、空腔;126a、第一空腔;1261a、第一腔部;1262a、第二腔部;126b、第二空腔;1261b、第三腔部;1262b、第四腔部;1263、非接触面;2、气溶胶生成制品;3、发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空气加热抽吸过程图。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加热结构1和加热腔,加热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结构1用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进行加热,使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不燃烧而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由图1可见,实线箭头代表空气流动方向,虚线箭头代表热量流动的方向,当加热结构1预热完成,用户在抽吸时,空气进入加热结构1内并吸收加热结构1的热量,变为带有热量的空气,带有热量的空气由加热结构1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进行加热,使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不燃烧而释放有效气溶胶,供用户吸食。
在本申请中,申请人对加热结构1进行了特殊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使加热结构1对空气的加热速度提升,减少预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起初,申请人在设计加热结构1时,采用的是在换热件上设置多个轴向贯穿的孔,然后在换热件的轴向中心穿设发热体,发热体的热量直接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换热件与发热体的接触面上,然后再由换热件的接触面向外传递至换热件的周身,但这种虽然提高了对空气的加热速度,但效果还未达到理想状态,在此基础上,申请人潜心研究,获得了更好的加热结构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加热结构1包括发热组件11和换热件12。发热组件11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预设波长的热辐射射线;换热件12包裹于发热组件11之外,换热件12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通道124;换热件12能够传导发热组件11发出的热量并吸收发热组件11发出的热辐射射线,以加热经过通道124的气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众所周知,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但在本申请中,热辐射射线所携带的能量并不是平常物体产生热量所自带的辐射能量,而是申请人特别为发热组件11设计的特殊结构而产生预设波长的热辐射射线,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光源发出预设波长的热辐射射线,或者是通过在发热体的表面涂覆红外涂层,红外涂层在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会发出预设波长的热辐射射线。
在本申请中,加热结构1的发热组件11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传导到换热件12上,发热组件11产生的热辐射射线所带的能量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换热件12上,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热传递方式双管齐下,使加热结构对空气的加热速度提升,缩短了预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1伸入至换热件12内,发热组件11发热产生的热量及热辐射射线的能量由换热件12的内部向外散布,避免换热件12的外周过热而导致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外壳体烫伤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发热组件11位于换热件12的几何中心,使发热组件11产生的能量由换热件12的几何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散。更具体地,发热组件11位于换热件12的轴向中心,发热组件11的延伸方向与换热件12的轴向一致,这样设置使换热件12对能量的吸收与扩散是以其几何中心为基准,使得换热件12上距离其几何中心同样的半径或距离的位置处具备同样的温升或温升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发热组件11包括光源和壳体112。光源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上述热辐射射线。壳体112罩设于光源之外并透射上述热辐射射线。壳体112与换热件12进行热传导,光源产生的热辐射射线穿过壳体112投射于换热件12上。壳体112起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可以起到保护光源作用,并实现光源与换热件12的机械连接和热传导;另一方面是能够让光源发出的热辐射射线透射过去,使得热辐射射线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换热件12上。
发热组件11的光源沿换热件12的轴向上布置,使得在换热件12的轴向上的至少大部分区域均有热量传递,提高换热件12在轴向上的热量传递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8,换热件12为长条柱体状结构,多个通道124沿换热件12的轴向上贯穿换热件12。各个通道124平行于发热组件11的对称中心。发热组件11向换热件12的传递热量的方向大致是垂直于各个通道124的延伸方向。发热组件11的光源沿通道124的轴向上布置,通道124的轴向上至少大部分区域均有热量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0,多个通道124在换热件12的整个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各个通道124相互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通道124在换热件12的整个横截面上的分布疏密度根据热量传递的不均匀性而有所调整,具体地,在换热件12的横截面上,在热量传递时,离发热组件11较近的位置热量传递快于离发热组件11较远的位置,基于此,离发热组件11较远的位置布置通道124的密度小于离发热组件11较近的位置所布置的通道124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0,换热件12的横截面为圆形,即换热件12为圆柱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件12的横截面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这里所说的不规则形状可以是根据气溶胶产生装置给予加热结构1的空间形状做相应的适应性调整,例如,这个不规则形状可以是多边形与曲线形的组合,也可以是多边形之间的组合,也可以是曲线形之间的组合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0,各通道124沿换热件12的径向截面(横截面)呈方形。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各通道124沿换热件12的径向截面也可以呈圆形、椭圆形、跑道型或多边形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0,各通道124沿换热件1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径向方向呈矩阵分布于换热件12上。从换热件12的顶部俯视,在整个通道124所在的区域内,位于该通道124所在的区域最外边缘的通道124的外边缘位于同一个圆上。空气从各通道124的一端进入,空气与通道124的内壁接触后被加热,并从通道124的另一端流出,从而实现换热件12对空气的快速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14,换热件12具有接触面1253,接触面1253与发热组件11的外表面接触以传导热量。具体地,壳体112与接触面1253直接接触,壳体112上热量以直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换热件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换热件12除了具有接触面1253之外还具有非接触面1263,非接触面1263与发热组件1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以接收从发热组件11发射的热辐射射线,此外,非接触面1263还可反射从发热组件11发射的热辐射射线。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换热件12中也可以不设置非接触面1263,发热组件11产生的热辐射射线直接辐射到换热件12的接触面1253上以被接触面1253接收,并蔓延整个换热件12。
在设置非接触面1263的情况下,具体地,非接触面1263未与发热组件11的外表面接触,不能通过直接热传导的方式接收热量,但发热组件11产生的热辐射射线照射到非接触面1263上,热辐射射线所携带的能量一部分被非接触面1263及形成非接触面1263的实体结构所吸收,另一部分能量被非接触面1263反射,反射过来的热辐射射线与空气热交换,也有部分反射过来的热辐射射线继续在非接触面1263上的其他部分反射或被吸收热量,也有部分反射过来的热辐射射线直接照射到实体结构上而将热量吸收,总之是热量以热辐射射线的形式被携带直到被吸收。
热量以热辐射射线形式带到非接触面1263及形成非接触面1263的实体结构上,原本就比直接热传导要快,同时,热辐射射线会在非接触面1263上反射,在反射过程中,与空气或非接触面1263及其所在的实体结构进行热交换,使得热辐射射线所携带的能量以快速、充分地热量吸收方式达到热量交换,使得换热件12快速、充分地被加热,当空气由换热件12的通道124进入时,能够被换热件12和发热组件11快速加热,大幅度地提升了空气的加热速度,减少了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预热时间,使用户得到了即时使用即时得到口感很好的吸食体验。
另一方向,非接触面1263与发热组件1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使得接受热量的面由与发热组件11接触的位置移离至分隔开的位置,热辐射射线直接照射到与发热组件11分隔开的位置,使得热量直接以热辐射射线的形式深入到距离发热组件11远的位置,直接性地对距离发热组件11远的位置进行加热,相较于换热件12单纯靠热量从发热组件11的接触面向外扩散来得更直接和快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热组件11的轴向上,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损失了一部分与换热件12直接热传导的接触面积,但由于热量以热辐射射线形式传导更加迅速,很大程度上是增强了加热结构1对空气的加热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非接触面1263围绕发热组件11设置,使得非接触面1263可以接收和/或反射发热组件11全周向发射出来的热辐射射线。即对应非接触面1263的那部分发热组件11的周向上产生的热辐射射线可以全部被非接触面1263接收和/或反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非接触面1263与发热组件1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126,在空间126内有空气流过。空间126与对应的通道124相连通,空气经通道124流入空间126内。因为有空间126的存在,使得接受热量的面由与发热组件11接触的位置移离至分隔开的位置,热辐射射线直接照射到离发热组件11分隔开的位置,使得热量直接以热辐射射线的形式深入到距离发热组件11远的位置,直接性地对距离发热组件11远的位置进行加热,相较于换热件12单纯靠热量从发热组件11的接触面向外扩散来得更直接和快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空间126围绕发热组件11设置,使得空间126内的非接触面1263可以接收和/或反射发热组件11全周向发射出来的热辐射射线。即对应空间126的那部分发热组件11的周向上产生的热辐射射线可以全部被空间126内的非接触面1263接收和/或反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接触面1263围绕发热组件11对称设置;空间126可以围绕发热组件11对称设置,使非接触面1263各处以同样的热量交换方式和程度进行,从而能够使热量沿整个换热件12均匀分布,使得整个换热件12均匀加热。具体的,非接触面1263可以沿周向分成一段段的并围绕发热组件11对称设置,非接触面1263也可以为沿一周方向完整的面并围绕发热组件11对称设置;空间126可以沿周向分成一段段的并围绕发热组件11对称设置,空间126也可以为沿一周方向完整的面并围绕发热组件11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8,换热件12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126;发热组件11穿入空腔126中,发热组件11具有裸露于空腔126中的裸露表面,空腔126的内壁为非接触面1263,空腔126即为上述空间126,裸露表面与空腔126的内壁间隔设置。空腔126与其对应的通道124相连通,实现空气流通。空气经由对应的通道124流向空腔126,并被空腔126中的热量加热。当发热组件11发出热辐射射线时,热辐射射线沿发热组件11的周向均匀射向空腔126中,空腔126的内壁接收部分热辐射射线,并将另一部分热辐射射线向空腔126的其他位置内壁反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发热组件11至少部分设于空腔126中。当发热组件11发出热辐射射线时,发热组件11裸露于空腔126中的裸露表面沿周向均匀向空腔126中发射热辐射射线,空腔126的内壁接收部分热辐射射线,并将另一部分热辐射射线向空腔126的其他位置内壁反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8,空腔12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空腔126沿换热件12的轴向间隔设置,发热组件11穿入至少一个空腔126内。通过将至少两个空腔126沿换热件12的轴向间隔设置,使得发热组件11沿轴向上不同位置发出的热辐射射线能够通过不同的空腔126进行接收及反射,使得换热件12沿轴向上的不同位置能够同步升温,从而加快了整个换热件12的升温速度。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当换热件12的轴向长度较短时,空腔126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而当换热件12的轴向长度较长时,空腔126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各空腔126沿换热件12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至图13,换热件12中形成有两个空腔126,分别为第一空腔126a和第二空腔126b,第一空腔126a和第二空腔126b沿换热件12的轴向间隔设置,从而能够使得换热件12沿轴向上的各位置受热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8,空腔126呈球形,也即是空腔126的内壁为球面,球面的反射更加均匀,从而能够通过空腔126的内壁将热辐射射线均匀反射至空腔126的其他内壁上,以使得换热件12均匀加热。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空腔126也可以呈纺锤形或方形,也可以是除方形之外的其他多面体形,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换热件12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孔125,发热组件11插设于安装孔125中,安装孔125的内壁即为接触面125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8,安装孔125自换热件12的底部中心沿换热件12的轴向向上延伸,直至换热件12的顶部下方。安装孔125的内径与发热组件11的外径相适配,当发热组件11自换热件12的底部中心插入安装孔125中时,发热组件11的外侧壁与安装孔125的内侧壁相抵接,且两者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可以将发热组件11的热量传导至换热件12中。当发热组件11发热时,热量传导至各安装孔125的内侧壁蔓延至整个换热件12,使得整个换热件12的温度上升,流经各通道124的空气因与通道124内壁接触而被快速加热。此外,在空气流经与安装孔125连通的通道124时,发热组件11的热量也可以被空气带走。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125也可以不设置与换热件12的中心位置,或者安装孔125也可以沿轴向贯穿换热件12,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0,换热件12沿着其轴向设置为分段结构,换热件12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分体,各换热分体沿换热件12的轴向上依次接合设置,换热分体的一端或相对两端内凹形成有腔部,相邻两个换热分体的相对的两个腔部对接形成空腔126。其中,由于空腔126设于换热件12的内部,不便于加工,上述设置,可使得空腔126加工容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接触面1263上设有用于增强吸收热辐射射线能力的表面结构,也即是通过在空腔126的内侧壁上设置表面结构,并通过表面结构来增强非接触面1263对热辐射射线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了换热件12的吸热能力,提高换热件12的升温速度,同时降低热量损耗,节约热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表面结构为热辐射吸收涂层,也即是在空腔126的内壁上涂覆热辐射吸收涂层,以增加非接触面1263的吸热能力。具体的,热辐射吸收涂层为三氧化钨或氧化锡锑等材料涂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表面结构也可以为形成于空腔126的内壁上的颜色层,具体是涂覆相对换热件12颜色较深的颜色层,以增加非接触面1263的吸热能力。具体的,颜色层可以为黑色染料层或墨绿色染料层。此外,也可以直接通过黑色材料制成换热件12,以增强换热件12的吸热能力。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表面结构也可以为形成于空腔126的内壁上的凹凸微结构,也即是对空腔126的内壁进行凹凸处理,使得空腔126的内壁更加粗糙,从而增强了非接触面1263的吸热能力。具体的,可以在形成各换热分体时,将空腔126的内壁上的凹凸微结构一起形成。
可选地,换热件12可以采用铝合金、陶瓷或石墨材料制成,从而使得换热件12具有较好的导热效应。可以通过CNC机加工的方式或锻压的方式形成各通道124及空腔126。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1与换热件12可以设计为可拆装更换,例如,将发热组件11通过卡接、过盈配合插接、粘接或紧固件锁紧的方式与换热件12形成可拆卸连接,则当发热组件11与换热件12中的其中一个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只需要将发热组件11与换热件12相互拆离,然后更换即可。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1与换热件12也可以连接为一体,例如,可以通过压合或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相互结合,则使得发热组件11与换热件12连接牢靠,且安装精度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7,光源发出的热辐射射线为第三红外射线。红外光是波长比可见光要长的电磁波光,波长为770纳米到1毫米之间,光谱上在红外光的外侧。红外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当红外光照射到换热件12上时,可以使得换热件12的温度快速上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7,光源为灯丝111,灯丝11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钨丝、碳丝、碳片及其他能够发出红外射线的材料。灯丝111呈螺旋状缠绕设置,并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从壳体112的底端伸出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具体的,请参阅图7,灯丝111包括第一直线段1111、螺旋段1112和第二直线段1113,第一直线段1111呈长条杆状,螺旋段1112的顶端与第一直线段1111的顶端连接,螺旋段1112呈螺旋状并绕设于第一直线段1111上。第二直线段1113的顶端与螺旋段1112的底端连接,第二直线段1113呈长条杆状,第二直线段1113与第一直线段1111的底部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二直线段1113的底端与第一直线段1111的底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壳体112包括圆筒部1121及弧形部1122。圆筒部1121呈圆筒状,圆筒部1121的底端具有开口,弧形部1122的底端与圆筒部1121的顶端连接,弧形部1122的外径自底端向顶端逐渐减小并在顶端汇聚形成尖端。具体的,弧形部1122为回转体结构,且弧形部1122的侧壁弧形外凸设置。圆筒部1121的壁厚自底端向顶端保持不变,弧形部1122的壁厚自底端向顶端保持不变,且圆筒部1121的壁厚与弧形部1122的壁厚相同,圆筒部1121的外侧壁与弧形部1122的外侧壁平滑连接,圆筒部1121的内侧壁与弧形部1122的内侧壁壁平滑连接。圆筒部1121与弧形部1122为一体连接结构,也即是壳体112采用透明材料一体成型,例如壳体112可采用透明石英烧制而成,壳体112也可以采用透明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本实施例的壳体112通过弧形部1122的设置,使得壳体112的顶部能够通过圆弧结构进行封顶,如此能够增大壳体112顶部的散热和发射面积,提高换热件的加热速度,且顶部圆弧状的设计,能够对光线进行处理,提高光线的分布均匀性。
请参阅图5至图7,壳体112照设于灯丝111外部,灯丝111位于壳体112的中心位置。壳体112的底端设有端盖113,端盖113封堵于壳体112的底部开口,以使得灯丝111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灯丝111的第一直线段1111及第二直线段1113的底端分别贯穿端盖113以伸出壳体112外,则端盖113还具有安装固定灯丝111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2的外表面涂设有第二红外涂层,第二红外涂层能够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产生第二红外射线。具体的,当灯丝111通电发热时,灯丝11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壳体112上,使得壳体112上的第二红外涂层的温度上升,当第二红外涂层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红外涂层向换热件12发射第二红外射线。也即是,当灯丝111通电后,换热件12能够接收到从壳体112传导过来的热量,还能够吸收到从灯丝111发射过来的热辐射射线,同时还能够吸收到从第二红外涂层发射过来的第二红外射线,三重加热,使得换热件12能够迅速加热,各热量能够迅速达到换热件12的各个位置,使得换热件12加热均匀,且电能利用率高,耗能低。
具体的,第二红外涂层可以通过将红外材料均匀涂覆于壳体112的外表面,也可以通过喷射的方式向壳体112的外表面喷射红外材料,或者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及3D打印的方式在壳体112的外表面形成第二红外涂层。
可选地,红外材料可以为纳米陶瓷涂料,纳米陶瓷涂料吸收灯丝发出来的红外光后自身温度提高到500-700℃,会发出红外光线,从而加热换热件12。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1也可以是其他类型。例如,发热组件11包括发热体,发热体的表面涂设有第一红外涂层。发热体与外部电源连接,发热体能够在通电后发热,发热体发热后会将热量传导至换热件12上;同时,发热体发热后,发热体表面的第一红外涂层的温度会升高,当第一红外涂层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能够产生第一红外射线并向换热件发射第一红外射线。也即是换热件能够同时接收从发热组件11传导过来的热量及吸收第一红外射线,从而使得换热件12能够迅速加热,各热量能够迅速达到换热件12的各个位置,使得换热件12加热均匀,且电能利用率高,耗能低。
具体的,发热体可以为电磁发热体,此时,换热件12可以采用石墨或石墨合金材料制成,当电磁发热体接入交流电源后,交流电源向电磁发热体提供交流电,电磁发热体可以产生交变磁场,并且因为趋肤效应导致电磁发热体的电阻变大而产生热量,从而可以对换热件12进行加热。另外,换热件12自身也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产生涡流,并产生一定的热量。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也可以为电阻发热体或陶瓷发热体,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可选地,发热体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和上述灯丝111的形状一样,此处不做重复说明。当然,发热体也可以设计成U形结构或片状结构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红外涂层可以直接形成于发热体的表面,具体是形成于发热体能够发热部分的表面,则当发热体发热时,第一红外涂层也会跟随发热,从而发出第一红外射线。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发热体的表面罩设外罩,外罩可将发热体的热量向换热件12传导,第一红外涂层形成于外罩的表面上。
具体的,第一红外涂层可以通过将红外材料均匀涂覆于发热体的外表面,也可以通过喷射的方式向发热体的外表面喷射红外材料,或者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及3D打印的方式在发热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红外涂层。
可选地,红外材料可以为纳米陶瓷涂料,纳米陶瓷涂料吸收灯丝发出来的红外光后自身温度提高到500-700℃,会发出红外光线,从而加热换热件12。
具体的,请参阅图9及图10,换热件12包括表壳121、多条第一连接板122及多条第二连接板123。表壳121呈圆筒状,各第一连接板122分别形成于表壳121内腔中,各第一连接板122分别沿第一方向X依次等间隔设置,且各第一连接板122分别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连接板122沿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表壳121沿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内壁连接。各第二连接板123分别形成于表壳121内腔中,各第二连接板123分别沿第二方向Y依次等间隔设置,且各第二连接板123分别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连接板123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表壳121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内壁连接。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为换热件1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径向方向,相邻两条第一连接板12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二连接板123之间的间距相等,各第一连接板122与各第二连接板123分别垂直交叉连接设置,以形成各呈矩阵分布的方形通道124。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12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表壳121一体连接,第二连接板123的相对两端也分别与表壳121一体连接,也即是表壳121、第一连接板122及第二连接板123可以一体成型。
本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换热件12分段设置,从而可以将各换热分体中的表壳121、第一连接板122及第二连接板123一体成型,然后将各换热分体依次接合,例如,可将各换热分体通过粘贴或压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的,换热件12包括三个换热分体,自上到下分别为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均分别由表壳121、第一连接板122及第二连接板123一体成型,且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上的表壳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及通道124均自上到下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件12外部还会设置壳体,当将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依次叠合后,可以通过壳体对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进行定位锁紧,无需在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之间设置连接结构,简化了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的结构及装配。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粘贴或过盈插接的方式形成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的连接,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同时,换热件12包括第一换热分体12a、第二换热分体12b及第三换热分体12c。其中,第一换热分体12a和第二换热分体12b在第一空腔126a的位置接合,具体是,第一换热分体12a上形成有第一腔部1261a,第二换热分体12b上形成有第二腔部1262a,当第一换热分体12a与第二换热分体12b相互接合时,第一腔部1261a和第二腔部1262a相对围合形成第一空腔126a。同样的,第二换热分体12b和第三换热分体12c在第二空腔126b的位置接合,具体是,第二换热分体12b上形成有第三腔部1261b,第三换热分体12c上形成有第四腔部1262b,当第二换热分体12b与第三换热分体12c相互接合时,第三腔部1261b和第四腔部1262b相对围合形成第二空腔126b。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两个空腔126将安装孔125分成了两段,两段安装孔125分别为第一孔段1251和第二孔段1252。第一孔段1251自换热件12的底部中心沿轴向延伸至第一空腔126a,第二孔段1252自第一空腔126a的顶部延伸至第二空腔126b的底部,也即是沿换热件12的轴向上,第一孔段1251、第一空腔126a、第二孔段1252及第二空腔126b依次连通设置,发热组件11沿轴向上依次贯穿第一孔段1251、第一空腔126a、第二孔段1252及第二空腔126b,且发热组件11的顶端刚好位于第二空腔126b的顶侧内壁下方,从而使得发热组件11的热量能够被换热件12吸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一孔段1251及第二孔段1252的轴向长度均小于第一空腔126a及第二空腔126b的轴向长度。由于发热组件11发出的热辐射射线对换热件12产生的加热效果大于发热组件11发出的热量对换热件12产生的加热效果,因此,本申请在尽可能的增大第一空腔126a及第二空腔126b的轴向长度,以提高换热件12的加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8,空腔126的内径大于安装孔125的内径,使得发热组件11的表面能够与空腔126的内壁间隔设置,空腔126的设置能够增强换热件12对热辐射射线吸收的面积。更具体的,空腔126沿径向上至少贯穿换热件12的80%的半径,从而能够通过空腔126快速接收发热组件11发出的热辐射射线。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道124布满整个换热件12,且各通道124由各第一连接板122与各第二连接板123相互垂直交叉围合形成,则安装孔125的设置是将换热件12中对应安装孔125位置的第一连接板122及第二连接板123挖空,那么安装孔125的内侧壁即为安装孔125对应位置的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23组合而成,接触面1253即为由安装孔125对应位置的第一连接板122及第二连接板123组合而成,且安装孔125与位于安装孔125一周及顶部的通道124连通设置。当发热组件11发热时,热量传导至各第一连接板122和各第二连接板123,从而使得整个换热件12的温度上升,流经各通道124的空气因与各第一连接板122及各第二连接板123接触而被快速加热。此外,在空气流经与安装孔125连通的通道124时,发热组件11的热量也可以被空气带走。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2中设有烟草介质,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一端具有吸嘴。加热结构1设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另一端,加热结构1可与气溶胶生成制品2机械连接,加热结构1也可相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独立设置;加热结构1可以直接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外部电源为加热结构1供电以使加热结构1产生热量。当用户抽吸吸嘴时,空气进入加热结构1后被迅速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继续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中,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中的介质,从而释放有效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地,该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位于空气的流动路径中。当用户抽吸吸嘴时,传感器检测到流体变化并反馈至加热结构1,加热结构1开始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加热介质。其中,传感器的设置,可以避免加热结构1在用户没有吸食吸嘴时干烧,从而可以节约能耗。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中另一种加热介质的可选方案。在该可选方案中,不仅通过上述加热结构1加热空气以实现加热介质,同时还在加热腔中设置有发热件3,加热结构1设置与加热腔的上游。该发热件3围设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设置,发热件3可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直接加热。具体的,该发热件3可通过加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至介质,也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辐射能力传导至介质,从而实现加热介质的目的。该可选方案,可通过不同加热方式的相互匹配能够更加灵活和充分的加热介质,充分释放介质有效成分并产生不同风味。
可选地,发热件3可以围设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外周设置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或者,发热件3也可以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内部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
可选地,加热结构1可以设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下方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或者,加热结构1也可以设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外周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加热。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结构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发热组件11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传导到换热件12上,发热组件11产生的热辐射射线所带的能量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换热件12上,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热传递方式双管齐下,使加热结构对空气的加热速度提升,缩短了预热时间;
2、通过在换热件12中形成非接触面1263,以增大换热件12热对辐射射线的吸收面积,加速换热件12的升温速度,当空气由换热件12的通道124进入时,能够被换热件12和发热组件11快速加热,大幅度地提升了空气的加热速度,减少了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预热时间,使用户得到了即时使用即时得到口感很好的吸食体验;
3、通过在非接触面1263上设有用于增强吸收热辐射射线能力的表面结构,提高了换热件12的热辐射吸收能力,提高换热件12的升温速度,同时降低热量损耗,节约热能;
4、通过将发热组件11伸入至换热件12内,发热组件11发热产生的热量及热辐射射线的能量由换热件12的内部向外散布,避免换热件12的外周过热而导致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外壳体烫伤用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预定波长范围的热辐射射线;
换热件,包裹于所述发热组件之外,所述换热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通道;所述换热件能够传导所述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并吸收所述发热组件发出的所述热辐射射线,以加热经过所述通道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能够在通电后发热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表面涂设有能够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产生第一红外射线的第一红外涂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能够在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发出所述热辐射射线;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光源之外并透射所述热辐射射线,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件进行热传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涂设有能够在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产生第二红外射线的第二红外涂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具有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发热组件的外表面接触以传导热量;所述非接触面与所述发热组件的外表面间隔设置,以接收从所述发热组件发出的所述热辐射射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发热组件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即为所述接触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发热组件穿入所述空腔中,所述发热组件具有裸露于所述空腔中的裸露表面,所述空腔的内壁为所述非接触面,所述裸露表面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空腔沿所述换热件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发热组件穿入至少一个所述空腔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增强吸收所述热辐射射线能力的表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结构为热辐射吸收涂层、颜色层或表面凹凸微结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分体,所述换热分体的一端或相对两端内凹形成有腔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分体的相对的两个所述腔部对接形成所述空腔。
12.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和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上游。
CN202321253400.4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20000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3400.4U CN220000834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3400.4U CN220000834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0834U true CN220000834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3400.4U Active CN220000834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0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3301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147266U (zh) 加热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143835A1 (zh) 低温烟具
JP2024525680A (ja) 加熱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CN220000834U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55719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EP4091477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KR101489906B1 (ko) 헤어 이미용 전열고데기
WO2024055720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4055732A1 (zh) 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8790573U (zh) 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7509913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CN217791487U (zh) 分段加热装置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CN115226957B (zh) 加热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5455423U (zh) 加热体及加热雾化装置
CN114259090A (zh) 加热器及加热雾化装置
CN221813224U (zh) 一种加热组件和雾化装置
CN21847409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000837U (zh) 一种空气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431412U (zh) 卷发器
CN22163502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72U (zh) 一种加热装置和具有该加热装置的雾化器
CN218499997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JPS5854733Y2 (ja) ヘア−カ−ル器の照光装置
US20240298705A1 (en)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