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9913U -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09913U CN217509913U CN202220740470.1U CN202220740470U CN217509913U CN 217509913 U CN217509913 U CN 217509913U CN 202220740470 U CN202220740470 U CN 202220740470U CN 217509913 U CN217509913 U CN 217509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electrode
- heat radiation
- radiation device
- inner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505 tobacco produc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45 mic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18 mica grou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71 so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其中,加热非燃烧型烟具包括加热装置,而加热装置包括管体和热辐射器件;管体具有用于接收烟支制品的容置腔,热辐射器件设置于容置腔外周,并用于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对位于容置腔内的烟支制品进行加热。在本申请中,热辐射器件对烟支制品进行加热的方式为辐射传热,热辐射器件不需与烟支制品接触,不会形成烟垢污染热辐射器件,不仅具有较快的加热速度,还具有易于控制的加热温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对烟支制品加热的均匀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型烟草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加热非燃烧型烟具通常包括电源、加热装置、电路板和外壳等组成部分;其中,加热装置是加热非燃烧型烟具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对烟支制品中的烟草、烟脂、烟膏等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对烟支制品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时,大多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该种方式对烟支制品加热的均匀性较差,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加热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加热装置加热时的均匀性较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管体和热辐射器件;其中,所述管体具有用于接收烟支制品的容置腔,所述热辐射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外周,并用于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对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烟支制品进行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非燃烧型烟具,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热辐射器件设置在管体所具有的容置腔的外周,那么当容置腔内容置有烟支制品时,热辐射器件便可以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对位于容置腔内的烟支制品进行加热,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由此可见,热辐射器件对烟支制品进行加热的方式为辐射传热,热辐射器件不需与烟支制品接触,热辐射器件不会形成烟垢,降低了污染,不仅具有较快的加热速度,还具有易于控制的加热温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对烟支制品进行加热时的均匀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相关技术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相关技术或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并非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热装置与烟支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装置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装置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与烟支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沿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以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也即基于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新型烟草制品是相对于传统燃吸式卷烟而言的,其按照产生烟雾的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雾化型和加热非燃烧型;其中,雾化型是指对烟液进行加热,从而雾化出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加热非燃烧型是指对烟支制品中的烟草、烟脂、烟膏等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从而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近些年来,与雾化型的电子雾化装置相比,加热非燃烧型的烟具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相关技术中,加热非燃烧型烟具通常包括电源、加热装置、电路板和外壳等组成部分;其中,加热装置是加热非燃烧型烟具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对烟支制品中的烟草、烟脂、烟膏等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对烟支制品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时,大多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该种方式对烟支制品加热的均匀性较差,效率较低,烟支制品需要与发热体接触,发热体上容易形成烟垢。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以及应用该加热装置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热装置与烟支的配合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管体1和热辐射器件2;其中,管体1具有用于接收烟支制品3的容置腔13,热辐射器件2设于容置腔13外周,且用于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对位于容置腔13内的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将烟支制品3插设于容置腔13,使得烟支制品3具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部分位于容置腔13内,之后可以通过热辐射器件2发射电磁波,并且使得所发射的电磁波照射于烟支制品3具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部分,以对烟支制品3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从而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将热辐射器件2设置在管体1所具有的容置腔13的外周,那么当容置腔13内容置有烟支制品3时,热辐射器件2便可以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对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可以理解的是,热辐射器件2对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的方式为辐射传热,热辐射器件2不需与烟支制品3接触,热辐射器件2不会形成烟垢,减低了污染,不仅具有较快的加热速度,还具有易于控制的加热温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对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时的均匀性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进一步结合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管体1具有第一端x和与第一端x相对的第二端y,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其中,第一电极4插设于管体1的第一端x,且与管体1中热辐射器件2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5插设于管体1的第二端y,且与管体1中热辐射器件2的另一端电连接。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都需要与控制器或预设电源等器件电连接,那么当需要对位于容置腔13内的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时,该控制器或预设电源等器件便会通过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为热辐射器件2提供电能,使得热辐射器件2能够发射电磁波,而所发射的电磁波会照射在烟支制品3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上,以此来实现对烟支制品3的加热。其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可以为环形筒状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进一步结合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装置的第一分解示意图。管体1可以包括内管体11,内管体11的内壁面限定有贯穿其两端的容置腔13,此时热辐射器件2设置于内管体11的外周壁,且第一电极4套接于内管体11的第一端x外,第二电极5套接于内管体11的第二端y外。
进一步地,管体1还可以包括套设于内管体11外的隔热管12,此时隔热管12与内管体1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热辐射器件2的环形间隙14,且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至少部分插设于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内。前文中提到,第一电极4插设于管体1的第一端x,第二电极5插设于管体1的第二端y,且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都需要与热辐射器件2电连接,而由于热辐射器件2位于内管体11与隔热管12之间的环形间隙14内,所以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都应当至少部分插设于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内,以建立其与位于环形间隙14内的热辐射器件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实际上既可以全部位于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内,也可以部分位于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内;优选地,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部分位于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内,而另一部分则分别位于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外,以便通过显露于端口外的部分与控制器或预设电源等器件进行导电连接。重要的是,不管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是部分位于环形间隙14内,还是全部位于环形间隙14内,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都会将环形间隙14相对的两端的端口堵住,从而能够减少内部热量向外扩散,进而能够降低热量损耗,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对于本实施方式而言,由于位于容置腔13内的烟支制品3与热辐射器件2被内管体11隔开,所以热辐射器件2所辐射的电磁波需要穿过内管体11,这就说明内管体11的材质一方面需要耐高温,另一方面需要允许热辐射器件2所辐射的电磁波穿透,而隔热管12的材质可以不允许热辐射器件2所辐射的电磁波穿透,但是同样需要耐高温;其中,内管体11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材料。
此外,本实施方式对内管体11和隔热管12的形状不做唯一限定,那么内管体11和隔热管12的形状,也即内管体11和隔热管12沿垂直于各自轴线的方向切割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本领域内常见的任何形状,比如圆形、矩形和多边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灵活选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仍然参阅图4,第一电极4可以具有连通容置腔13与外部空间的第一通孔41,且第一通孔41的孔壁靠近容置腔13的位置形成有向内延伸的阻隔部42,也即阻隔部42为第一通孔41的孔壁沿其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形成,阻隔部42可以为连续的环状凸起。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阻隔部41分成多段,且各段之间相互间隔,也即内凸缘可以为间断的环状凸起,以此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当第一电极4插设于内管体11与隔热管12之间的环形间隙14时,内管体11的第一端x插设于第一通孔41,且抵接于阻隔部42靠近容置腔13的一侧,以防止内管体11向第一电极4的轴向方向滑移。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第一通孔41将烟支制品3插入容置腔13,使得烟支制品3具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部分位于容置腔13内。
进一步地,仍然参阅图4,第一电极4靠近容置腔13的一端部可以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插槽43,即第一插槽43为第一电极4邻近容置腔13的一端向另一端凹陷形成,其中,第一插槽43与环形间隙14内的热辐射器件2相对应。具体地,当第一电极4插设于内管体11与隔热管12之间的环形间隙14时,环形间隙14内的热辐射器件2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插槽43,这就说明热辐射器件2通过插设于第一插槽43的方式与第一电极4电连接,即热辐射器件2与第一电极4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为接触式电连接,这种电连接方式减少了导线连接的布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进一步结合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装置的第二分解示意图。第二电极5可以具有连通容置腔13与外部空间的第二通孔52,且第二通孔52的孔壁靠近容置腔13的位置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第一支撑部53,也即第一支撑部53为第二通孔52的孔壁沿其径向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支撑部53可以为连续或间断的环状凸起。
进一步地,隔热管12的内壁位于第二端y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第二支撑部122,即第二支撑部122为隔热管12在第二端y的管壁沿其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支撑部122可以为连续环状凸起。当然,也并非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支撑部122分成多段,且各段之间相互间隔,也即第二支撑部122可以为间断的环状凸起,以此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第二电极5的外壁靠近容置腔13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向外延伸的挂接部51,即挂接部51为第二电极5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外凸缘。
具体地,当第二电极5插设于内管体11与隔热管12之间的环形间隙14时,挂接部51远离容置腔13的一侧抵接于第二支撑部122的内侧(即位于容置腔13内的一侧),内管体11的第二端y插设于第二通孔52,且抵接于第一支撑部53靠近容置腔11的一侧。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挂接部51限制在第二支撑部122与内管体11的第二端y之间的方式,实现了对第二电极5的位置的固定,同时由于第一支撑部53的设置,使得内管体11不易向第二电极5的轴向方向滑移,通过第一电极4的阻隔部42和第二电极5的第一支撑部53分别与内管体11两端的抵接作用,使得内管体11轴向固定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4之间。
进一步地,仍然参阅图5,第二电极5靠近容置腔13的一端部可以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二插槽54,也即第二插槽54由第二电极5的靠近容置腔13的一端向另一端凹陷形成,其中,第二插槽54设置于上述挂接部51靠近热辐射器件2的一端,第二插槽54与环形间隙14内的热辐射器件2相对应。具体地,当第二电极5插设于内管体11与隔热管12之间的环形间隙14时,环形间隙14内的热辐射器件2的一端插设于第二插槽54,这就说明热辐射器件2通过插设于第二插槽54的方式与第二电极5连接,即热辐射器件2与第二电极5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也为接触式电连接,而并非是导线连接,从而减少了导线连接的布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仍然参阅图5,热辐射器件2可以包括一个红外发热管21,且该一个红外发热管21套设于容置腔13的外壁;或者,热辐射器件2可以包括多个红外发热管21,且多个红外发热管21环绕容置腔13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具体的,多个红外发热管21呈圆周阵列设置于环形间隙14内;其中,红外发热管21用于在对位于容置腔13内的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时,向烟支制品3发射红外线或远红外线,以对烟支制品3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从而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可以理解,由于第一插槽43和第二插槽54均与热辐射器件2具有对应关系,所以当热辐射器件2包括多个红外发热管21时,第一插槽43数量、位置和第二插槽54的数量、位置分别与多个红外发热管21相适应。此处,有必要进行说明,红外发热管21的材质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外周壁涂敷有红外发射涂层的其他材质制成的管体。
对于本实施方式而言,当热辐射器件2包括多个红外发热管21时,与多个红外发热管21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插槽43可以被整体替换为首尾相接的环形凹槽,而不再以多个第一插槽43的形成呈现,此时多个红外发热管21的端部插设于该环形凹槽。相应地,当热辐射器件2包括多个红外发热管21时,与多个红外发热管21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插槽54同样可以被整体替换为首尾相接的环形凹槽。
当然,也并非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热辐射器件2可以不采用发射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的方式对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也即红外发热管21可以被替换为本领域内常见的其它可见光/不可见光发热管,只要能够实现对烟支制品3进行辐射加热而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现,并非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管体1、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具体构成,以及管体1、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之间的连接形式的唯一限定;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设定。
请进一步参阅图6、图7和图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与烟支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沿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非燃烧型烟具,且该加热非燃烧型烟具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然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加热装置且插设于容置腔13的支座6,支座6具有连通容置腔13与外部空间的气流通道61。具体地,当容置腔13容置有烟支制品3时,烟支制品3位于容置腔13内的一端抵接于支座6位于容置腔13内的端部。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支座6至少具有三个作用,分别如下:
第一,对加热装置进行支撑;
第二,通过自身位于容置腔13内的端部与烟支制品3位于容置腔13内的一端相互抵接的方式,支撑烟支制品3,或者是说,限制烟支制品3的位置;
第三,提供连通容置腔13与外部空间的气流通道61,使得热辐射器件2对烟支制品3进行加热所产生的烟雾能够顺利地被用户吸入口中。
当然,也并非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加热非燃烧型烟具还可以包括本领域内常见的其它结构,比如外壳7、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连接的电路板9、与电路板9连接的电源8和与电路板9连接的按键10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内容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内容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内容。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内容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内容将不会被限制于本申请内容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申请内容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热辐射器件;其中,所述管体具有用于接收烟支制品的容置腔,所述热辐射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外周,并用于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对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烟支制品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插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热辐射器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插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热辐射器件的另一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内壁面限定有贯穿其两端的所述容置腔,所述热辐射器件设置于所述内管体的外周壁,所述第一电极套接于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外,所述第二电极套接于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内管体外的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与所述内管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热辐射器件的环形间隙,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环形间隙的两端的端口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具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与外部空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位置形成有向内延伸的阻隔部,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抵接于所述阻隔部;
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与外部空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位置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端部设有与所述热辐射器件对应的第一插槽,所述热辐射器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
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端部设有与所述热辐射器件对应的第二插槽,所述热辐射器件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的内壁位于第二端的位置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壁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位置形成有向外延伸的挂接部,所述挂接部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器件包括一红外发热管,所述红外发热管套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壁;
或,所述热辐射器件包括多个红外发热管,多个所述红外发热管环绕所述容置腔的外周壁间隔设置。
9.一种加热非燃烧型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非燃烧型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加热装置且插设于所述容置腔的支座,所述支座具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与外部空间的气流通道;其中,当所述容置腔容置有所述烟支制品时,所述烟支制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0470.1U CN217509913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0470.1U CN217509913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09913U true CN217509913U (zh) | 2022-09-30 |
Family
ID=8337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40470.1U Active CN217509913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099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3880A1 (zh) * | 2022-11-17 | 2024-05-23 |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40470.1U patent/CN2175099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3880A1 (zh) * | 2022-11-17 | 2024-05-23 |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78248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and heating member thereof | |
US11903419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and heating member thereof | |
CN205492631U (zh) | 一种电子烟用玻璃基发热件、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 |
US12121061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 |
US20210000181A1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 |
KR20230050400A (ko) |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및 적외선 히터 | |
CN114747804A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WO2021023301A1 (zh)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17509913U (zh) | 一种加热装置及加热非燃烧型烟具 | |
KR20220127906A (ko) | 가열장치 | |
CN213639660U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 |
CN208446607U (zh) | 发热装置及电加热吸烟装置 | |
CN114711467A (zh) |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1264903A (zh) | 一种用于加热烟弹的加热装置及加热不燃烧电子烟 | |
US20220312845A1 (en) |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 |
CN112369710A (zh) | 加热不燃烧装置 | |
CN210382633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 |
CN219422196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 |
WO2023151330A1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7743173U (zh) |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
WO2024055720A1 (zh)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9373827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 |
CN114223954B (zh) | 雾化芯制作方法及雾化芯 | |
WO2023019765A1 (zh) | 电子烟雾化芯和电子烟 | |
CN114259090B (zh) | 加热器及加热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