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4059U -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4059U
CN219994059U CN202321588134.0U CN202321588134U CN219994059U CN 219994059 U CN219994059 U CN 219994059U CN 202321588134 U CN202321588134 U CN 202321588134U CN 219994059 U CN219994059 U CN 219994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assembly
pipe
cas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8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恒
张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RUIZH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RUIZH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RUIZH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RUIZH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8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4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4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4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站领域,提出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面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口,安装口中设置有混合冷却组件,所述混合冷却组件包括装配板、竖管槽、过热口、冷却液管和冷却气管,冷却气管绕竖管槽在装配板的空档延伸呈蛇形结构,冷却气管的动力端设置有冷却风机,机箱在其位于两个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用来安装冷却风机的内凹壳,内凹壳中设置有多个竖向分布且用来支撑冷却风机的支撑组件,其中一个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与机箱内部连通的换气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冷却组件和换气风机以分步或同时启动不同冷却结构的工作方式可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冷却效率,冷却效果较好、清理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大规模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与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在液压站工作过程中,动力部分如马达等在机箱的外部直接与外部环境换热实现降温,而其内部线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所以为了给内部线路以及部分管路进行降温则需要布置散热和冷却装置。
目前,多数液压站采用风力进行冷却,如现有专利CN202122340127.6公开了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包括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底部两端均安装有支架,还包括散热组件和快拆快装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嵌合安装于液压站的内部,且所述散热组件与液压站相连接,所述快拆快装组件与散热组件相连接。该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即通过散热通风处理达到冷却的目的,但是这种风力冷却的方式需要风机的工作时间较长,对风机的实际工作寿命具有一定的影响;再者风机叶片上附着粉尘的概率也增加,所以清理周期变短,增加清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液压站冷却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冷却效果较好、清理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包括机站,所述机站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马达、计量表和液压泵和若干阀门,所述机箱的面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中均设置有一个混合冷却组件,所述混合冷却组件包括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多个呈一字排列的竖管槽,所述竖管槽上设置有贯穿其前后面的过热口,所述竖管槽中设置有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中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装配板在其朝向机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气管,所述冷却气管绕竖管槽在装配板的空档延伸呈蛇形结构,所述冷却气管的动力端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机箱在其位于两个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用来安装冷却风机的内凹壳,所述内凹壳中设置有多个竖向分布且用来支撑冷却风机的支撑组件,其中一个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与机箱内部连通的换气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液管由铝制成且其壁厚小于2mm。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液管的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结构的凸管,所述凸管的顶部设置有管嘴。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气管由铜制成且其与装配板紧贴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内凹壳的壳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周长均匀分布一周的散热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混合冷却组件的冷却液管可先对机箱及其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再散热,而冷却气管可在冷却液管温度升高之后通过启动冷却风机与冷却液管一起进行散热与冷却操作,而换气风机可适当对机箱内部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以分步或同时启动不同冷却结构的工作方式可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冷却效率,而且冷却风机和换气风机的工作时长有效缩短,能够保证其具有较长的服役寿命。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冷却效果较好、清理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冷却组件(无冷却风机)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冷却组件(无冷却风机)的俯视图;
以上各图中,1、机站;11、机箱;12、马达;13、计量表;14、液压泵;2、混合冷却组件;21、装配板;22、竖管槽;23、过热口;24、冷却液管;241、凸管;242、管嘴;25、冷却气管;26、冷却风机;3、内凹壳;4、支撑组件;5、换气风机;6、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包括机站1,所述机站1包括机箱11,所述机箱11上设置有马达12、计量表13和液压泵14和若干阀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11的面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中均设置有一个混合冷却组件2,混合冷却组件2包括装配板21,装配板21上设置有多个呈一字排列的竖管槽22,竖管槽22上设置有贯穿其前后面的过热口23,竖管槽22中设置有冷却液管24,冷却液管24中设置有冷却介质,装配板21在其朝向机箱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气管25,冷却气管25绕竖管槽22在装配板21的空档延伸呈蛇形结构,冷却气管25的动力端设置有冷却风机26,机箱11在其位于两个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用来安装冷却风机26的内凹壳3,内凹壳3中设置有多个竖向分布且用来支撑冷却风机26的支撑组件4,其中一个支撑组件4上设置有与机箱11内部连通的换气风机5。
具体地,在本装置中,混合冷却组件2的冷却液管24在填充冷却介质之后可吸收机箱11内部的热量,并通过其壁面以及过热口23与外部空气实现自动换热;换热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冷却介质的散热效率放慢,即可启动冷却风机26,冷却气管25中形成气流,该气流可将装配板21、冷却液管24以及机箱11中的部分热量带到外部环境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这样的话,通过冷却介质的自动散热功能缩短了冷却风机26的工作时长,而且其扇叶上的灰尘清理频率也减小,所以清理成本也得到一定的降低。
进一步地,换气风机5可适当对机箱11内部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其与冷却风机26可分步或同时启动,冷却风机26和换气风机5的工作时长有效缩短,能够保证其具有较长的服役寿命。
为了提高冷却液管24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液管24为薄壁结构,具体是由散热较好的铝制成,而且其壁厚小于2mm,所以有利于热量的传导,可促进机箱11内外部的热交换进程。
为了提高冷却液管24与冷却气管25的配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液管24的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结构的凸管241,凸管241的顶部设置有管嘴242。其中,管嘴242用来加注冷却介质,而凸管241的半圆柱体设计则可为冷却气管25与装配板21的贴合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有利于保证冷却气管25与装配板21以及竖管槽22的槽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气管25由铜制成且其与装配板21紧贴接触。铜管不仅便于折弯或焊接呈蛇形结构,其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而且其与装配板21面面配合,尤其是与竖管槽22的外侧壁配合的话,能够获得较大的热传导面积,提高气流换热的效率。
在本装置中,内凹壳3为换气风机5和冷却风机26提供了安装基础,提高了本装置的空间集约程度,而且增加了机箱11的实际表面积,同时内凹壳3的壳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周长均匀分布一周的散热翅片6,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包括机站,所述机站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马达、计量表和液压泵和若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面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中均设置有一个混合冷却组件,所述混合冷却组件包括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多个呈一字排列的竖管槽,所述竖管槽上设置有贯穿其前后面的过热口,所述竖管槽中设置有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中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装配板在其朝向机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气管,所述冷却气管绕竖管槽在装配板的空档延伸呈蛇形结构,所述冷却气管的动力端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机箱在其位于两个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用来安装冷却风机的内凹壳,所述内凹壳中设置有多个竖向分布且用来支撑冷却风机的支撑组件,其中一个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与机箱内部连通的换气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由铝制成且其壁厚小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的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结构的凸管,所述凸管的顶部设置有管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管由铜制成且其与装配板紧贴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壳的壳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周长均匀分布一周的散热翅片。
CN202321588134.0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9994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8134.0U CN21999405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8134.0U CN21999405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4059U true CN219994059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8134.0U Active CN21999405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4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75425U (zh) 充电桩及充电设备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110505796B (zh) 一种用于提高交换机散热效率的交换机柜
CN107799679A (zh) 一种可变热阻式电池箱及其热管理方法
CN219994059U (zh)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CN212989598U (zh)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散热系统
CN112018941B (zh) 一种汽车电机的散热装置
CN109944678B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的散热组件
CN112177747A (zh) 具有液冷辅助散热的汽车冷却风扇
CN2664192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14281948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可套接的高频管
CN218940837U (zh)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CN216523228U (zh) 一种智能温控的汽车散热器
CN21283843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特种风机
CN211822829U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室外机电控盒
CN216886246U (zh) 一种汽车冷却器二合一加强型安装板
CN2202725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16530876U (zh) 一种防尘散热伺服电机
CN218954826U (zh) 一种水冷散热式无极工矿灯
CN213817003U (zh) 一种空气补偿器的散热柜
CN109854357B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CN214543997U (zh) 一种散热型汽车启动马达
CN217210443U (zh) 一种复合式高效散热闭式冷却塔
CN219133798U (zh) 汽车空调制冷方面的冷却装置
CN220705917U (zh) 一种泵组的水冷系统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