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2155U - 一种陶瓷雾化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雾化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2155U
CN219982155U CN202320682787.9U CN202320682787U CN219982155U CN 219982155 U CN219982155 U CN 219982155U CN 202320682787 U CN202320682787 U CN 202320682787U CN 219982155 U CN219982155 U CN 219982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generating
atomizing core
porous ceramic
ceramic ato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27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
郭满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27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2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陶瓷雾化芯,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包括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设置有与之贴合的片状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所述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发热单元为由曲线发热丝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长度方向与所述发热体的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所述多孔陶瓷体中。上述陶瓷雾化芯,通过在自由端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提高了曲线发热丝的抗形变能力,提高了片状发热体与多孔陶瓷体的结合强度,使片状发热体在雾化面上贴合固定不起翘。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雾化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雾化芯。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器是一种能够将存储的可雾化的物质通过加热形成雾化状态的装置,比如,电子烟,用于将烟油或其它类似物质加热形成烟,供用户抽吸。
目前市场上电子烟的雾化核心基本为棉芯+发热丝雾化和陶瓷雾化两种类型,两种雾化方式各有特色。针对陶瓷雾化,发热丝的质量对烟油的雾化效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电子烟的使用效果。因为电子烟尺寸精密、形状细小,而传统陶瓷雾化中发热丝的结构单一,往往只是单根弯曲的布置形式,对烟油的加热效果一般,雾化效果普通;传统陶瓷雾化中发热丝与陶瓷体的结合不够稳固,随着发热丝使用时长的增加容易出现发热丝起翘的情况,使发热丝对陶瓷体的加热效果变弱,影响雾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雾化芯,通过在自由端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提高了曲线发热丝的抗形变能力,提高了片状发热体与多孔陶瓷体的结合强度,使片状发热体在雾化面上贴合固定不起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陶瓷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设置有与之贴合的片状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所述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发热单元为由曲线发热丝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长度方向与所述发热体的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所述多孔陶瓷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相连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曲线发热丝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并联在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并且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分布于两个所述连接端连线的两侧,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包括两个子发热单元;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图形和/或中心对称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至少三条所述曲线发热丝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的发热图形,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的所述发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连接的曲线发热丝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横截面积在从所述发热单元向第二支撑部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单元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围合形成所述发热图形的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条所述曲线发热丝为同心且同向的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金属蚀刻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体的导油面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一样的仿形槽。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陶瓷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体和发热体,发热体呈片状,并且片状发热体设置在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与之贴合。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连接端之间。发热单元为由曲线发热丝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并且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括长度方向与发热体的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多孔陶瓷体中。
在该陶瓷雾化芯的使用过程中,可接通电极向片状发热体的连接端导通电流,使并联的发热单元同步进行升温,产生的热量得以雾化烟油。该陶瓷雾化芯的自由端具有曲线发热丝的弯曲特性,自由端通过向外弯曲扩张可以提升发热体的结构均衡性和发热均匀性,发热体抗热变形能力更高,其在高温环境下与多孔陶瓷体之间贴合的平整度高,使用寿命长。另外,该陶瓷雾化芯形成自由端的曲线发热丝结构细小并且受热容易变形,通过在自由端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即第一支撑部可以实现对自由端的曲线发热丝的支撑,提高了曲线发热丝的抗形变能力;其中,第一支撑部的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多孔陶瓷体中,通过第一支撑部提高了片状发热体与多孔陶瓷体的结合强度,在高温环境下片状发热体和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之间贴合效果好,使片状发热体在雾化面上不容易起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背向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正向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背向平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侧向平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正向平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与电极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与电极的连接平面图。
其中:
10-多孔陶瓷体、20-发热体、30-电极、
21-发热单元、22-连接端、23-第一支撑部、24-第二支撑部、
111-储油腔、112-仿形槽、101-雾化面、201-自由端、211-曲线发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背向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正向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背向平面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侧向平面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的正向平面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与电极的连接结构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陶瓷雾化芯与电极的连接平面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陶瓷雾化芯,主要包括多孔陶瓷体10和发热体20,发热体20设置在多孔陶瓷体10的雾化面101上,发热体20与多孔陶瓷体10贴合并固定,发热体20可产生热量,由发热体20对多孔陶瓷体10处的介质如烟油进行加热实现烟油的雾化。
多孔陶瓷体1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有腔结构,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方形有腔结构。多孔陶瓷体10为绝缘体,其正侧的导油面上开设储油腔111,储油腔111中可以容纳烟油。多孔陶瓷体10背侧的雾化面101上设置发热体20,发热体20为电阻发热体,如图6和图7所示,在陶瓷雾化芯的发热体20连接电极30后,发热体20产生热量对物质进行雾化。
优选地,在储油腔111的底部设置有与发热体20的形状相仿的仿形槽112,多孔陶瓷体10中储油腔111在有仿形槽112处和无仿形槽112处的底部厚度不同,烟油在仿形槽112中会比在多孔陶瓷体10的其他位置更贴近雾化面101上的发热体20。仿形槽112有利于根据热量集中位置分梯度精准供油,使仿形槽11中的烟油更加充分全面的受到加热作用,提高雾化效果;发热体20轴向投影位置的供油相对其他区域供油更多,也可以避免其他区域因为供油过快而漏出的情况。
发热体20呈扁平的片状,并且片状发热体20设置在多孔陶瓷体10的雾化面101与之贴合。发热体20包括发热单元21和两个连接端22,两个连接端22为条形,两个连接端22分别连接于发热单元21的两端,两个连接端22分别与两个电极30接触导通,发热单元21至少为两个并且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连接端22之间。每一发热单元21均包括若干数量的曲线发热丝211,曲线发热丝211围合形成具有自由端201的发热图形。该陶瓷雾化芯的自由端201具有曲线发热丝211的弯曲特性,自由端201通过向外弯曲扩张可以提升发热体20的结构均衡性和发热均匀性,发热体20抗热变形能力更高,其在高温环境下与多孔陶瓷体之间贴合的平整度高,使用寿命长。发明人试验发现,对于这种薄片状的发热体20,自由端201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防止其长时间高温使用发生形变,使得发热体20在长期高温使用后,不会发生起翘的情况。
以金属片蚀刻形成的发热体20为例,自由端201设置有第一支撑部23,第一支撑部23作为支撑臂结构与多孔陶瓷体10连接。如此设置,作为发热体20主体部分的发热单元21、连接端22与多孔陶瓷体10之间具有稳固的连接关系,第一支撑部23作为额外的连接方式,起到增强发热体20与多孔陶瓷体10固定效果的作用。
其中,第一支撑部23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发热体20的平面具有夹角,夹角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80°之间,夹角应满足使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多孔陶瓷体10中。
在该陶瓷雾化芯的使用过程中,可接通电极向片状发热体20的连接端22导通电流,使并联的发热单元21同步进行升温,产生的热量得以雾化烟油。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由于形成自由端201的曲线发热丝211结构细小并且受热容易变形,自由端201容易变形,所以在自由端201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即作为支撑臂结构的第一支撑部23,通过第一支撑部23可以实现对自由端201的曲线发热丝211的支撑,提高了曲线发热丝211的抗形变能力。另外,第一支撑部23的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陶瓷体中,通过第一支撑部23提高了片状发热体20与多孔陶瓷体10的结合强度,在高温环境下片状发热体20和多孔陶瓷体10的雾化面101之间贴合效果好,平整度高,使片状发热体20在雾化面101上不容易起翘,使用寿命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3还包括设置在自由端201且与第一延伸段相连的第二延伸段,如图3所示,第二延伸段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对应的自由端201上的曲线发热丝211端部切线之间的夹角介于0°与180°之间,优选的,夹角为0°,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曲线发热丝211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夹角越小,则第一支撑部23中第二延伸段的长度越短,因为过长的第一支撑部23会造成额外的无效热损耗越小,而在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曲线发热丝211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时,第一支撑部23可以设置为最短长度,从而达到降低热损耗的目的。另外,如果夹角越大,在第一支撑部23与曲线发热丝211连接处容易产生热量堆积,堆积的热量使曲线发热丝211容易起翘,影响片状发热体20与多孔陶瓷体10的结合强度,而在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曲线发热丝211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弱第一支撑部23与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热量堆积,避免热量集中,使片状发热体20在雾化面101上不容易起翘,使用寿命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单元21包括围合形成发热图形的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211。
其中,每一发热单元21包括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211,也就是说,每一发热单元21所包括的曲线发热丝211的数量可以是两条、三条、四条以及更多条。以图3为例,以两个连接端22的连线为横轴,此时在横轴的上侧和下侧各并联有一个发热单元21,并且每一发热单元21所包括的曲线发热丝211的数量为四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以图示为例,对发热单元21的数量及布置、每一发热单元21所包括曲线发热丝211的数量进行了举例说明,并未限定图示及该说明方式是实现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唯一方式。因此,对于其他数量及布置的发热单元21,以及每一发热单元21所包括曲线发热丝211的其他数量,例如包括两条曲线发热丝211的发热单元21等,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另外,针对同一发热单元21,其曲线发热丝211的走向可以适应性设置。优选地,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211为同心且同向的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两个发热单元21并联在两个连接端22之间。以两个发热单元21的连线为横轴,则两个发热单元21上下分布于横轴的两侧。在横轴的任意一侧,针对单个发热单元21,每一发热单元21包括两个子发热单元,两个子发热单元依次相连。
继续以发热单元21为两个、每一发热单元21包括两个子发热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四个子发热单元可以形成轴对称图形;或者,中心对称图形;或者,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如此可以确保雾化面101上的热量分布较为均匀,保障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口感。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考图3,以两个连接端22的连线为横轴,过两个连接端22的中点并垂直于横轴的为竖轴,此时在横轴与竖轴交叉所分割的四个象限位置各有一个子发热单元。四个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发热体20整体呈蝶形,四个子发热单元角度不同但形状相同。一方面,蝶形发热体20可以确保雾化面101上的热量分布较为均匀,保障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口感;另一方面蝶形发热体20的光滑曲线可以确保发热体的发热段不会发生局部集热导致起翘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单元21的第一个子发热单元与第一个连接端22相连,发热单元21的第二个子发热单元与第二个连接端22相连,每个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211,相邻的曲线发热丝211之间通过转接发热丝连接,转接发热丝为直线或者曲线,如此使相邻的曲线发热丝211之间通过转接发热丝实现过渡,转接发热丝可以进一步减少发热体集热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211,至少三条曲线发热丝211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201的发热图形,四个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其中,每一发热单元21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211,也就是说,每一发热单元21所包括的同心同向曲线发热丝211的数量可以是三条、四条以及更多条。以图3为例,以两个连接端22的连线为横轴,过两个连接端22的中点并垂直于横轴的为竖轴,此时在横轴的上侧和下侧各并联有一个发热单元21,在竖轴的左侧和右侧各连接有两对子发热单元(上下各一对),并且每一发热单元21所包括的曲线发热丝211的数量为四条。
另外,根据子发热单元包括曲线发热丝211的数量的不同,子发热单元包括的转接发热丝的数量也不同。以三条曲线发热丝211为例,因为三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连接需要第一条曲线发热丝211与第二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第一次以及第二条曲线发热丝211与第三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第二次,所以转接发热丝的数量为二;以四条曲线发热丝211为例,因为四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连接需要第一条曲线发热丝211与第二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第一次、第二条曲线发热丝211与第三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第二次以及、第三条曲线发热丝211与第四条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第三次,所以转接发热丝的数量为三。当每一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211时,每一子发热单元还包括至少两条转接发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金属片蚀刻形成的发热体20为例,并联的发热单元21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部24,第二支撑部2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支撑部23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第二支撑部24与第一支撑部23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共同提升自由端201的各曲线发热丝211的结构强度,提高曲线发热丝211的抗形变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4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连接的曲线发热丝211的横截面积。
请继续参考图3,以两个连接端22的连线为横轴,两个发热单元21并联在横轴的上侧和下侧,同时两个发热单元21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部24。优选地,第二支撑部24垂直于横轴,第二支撑部24的数量根据发热单元21及其子发热单元的数量适应设置。
以图3为例,在第一个发热单元21与第二个发热单元21之间设置有三个第二支撑部24,第一个第二支撑部24设置在第一个发热单元21的第一个子发热单元与第二个发热单元21的第一个子发热单元之间,第二个第二支撑部24设置在第一个发热单元21的相接处(第一个发热单元21的第一个子发热单元与第二个子发热单元的相接处)与第二个发热单元21的相接处(第二个发热单元21的第一个子发热单元与第二个子发热单元的相接处)之间,第三个第二支撑部24设置在第一个发热单元21的第二个子发热单元与第二个发热单元21的第二个子发热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第二支撑部24的横截面积在从发热单元21向第二支撑部24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请继续参考图3,第二个第二支撑部24两端的横截面积均小于中部的横截面积,并且其自中部朝端部方向的至少部分在远离其中部的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其自其端部朝其中部的至少部分横截面相同。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应对陶瓷雾化芯中部变形趋势最大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二个第二支撑部24中部的横截面积最大并自其中部朝两端逐渐减小,保证发热单元21的刚度,防止变形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部2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热单元21的宽度。
请继续参考图3,三个第二支撑部24的长度均大于发热单元21的宽度,针对发热单元21宽度较窄(形成发热图形的曲线发热丝211之间的距离)的情况,如此设置的第二支撑部24具有更为显著的抗形变提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20为金属蚀刻片,即发热体20可通过蚀刻片贴片的成型工艺设置在多孔陶瓷体10的雾化面101上。如此设置,能够保障发热体20稳定可靠的结构,在组装和发热工作的状态下更加耐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诸多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陶瓷雾化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设置有与之贴合的片状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所述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
所述发热单元为由曲线发热丝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
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长度方向与所述发热体的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所述多孔陶瓷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相连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曲线发热丝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并联在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并且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分布于两个所述连接端连线的两侧,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包括两个子发热单元;
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图形和/或中心对称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至少三条所述曲线发热丝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的发热图形,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并联的所述发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连接的曲线发热丝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横截面积在从所述发热单元向第二支撑部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单元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围合形成所述发热图形的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条所述曲线发热丝为同心且同向的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金属蚀刻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体的导油面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一样的仿形槽。
CN202320682787.9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陶瓷雾化芯 Active CN219982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2787.9U CN21998215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陶瓷雾化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2787.9U CN21998215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陶瓷雾化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2155U true CN21998215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2787.9U Active CN21998215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陶瓷雾化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2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0302A (zh) 用于加热雾化的发热机构及其雾化装置
CN219982155U (zh) 一种陶瓷雾化芯
CN217284771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69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70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446670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72U (zh) 一种发热体
CN220000820U (zh) 一种陶瓷雾化芯
CN220192204U (zh) 一种陶瓷雾化芯
CN218418403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68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5422816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WO2023019752A1 (zh) 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及其雾化器
CN113367404A (zh) 密排发热机构及其雾化装置
CN217136823U (zh) 雾化器的加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9781589U (zh) 一种雾化结构及其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6293047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19537468U (zh) 发热件及雾化芯
WO2023131340A1 (zh) 一种发热体
EP4265135A1 (en) Heating mechanism for atomization by heating and atomization device
CN216493507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15736893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15422815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20000817U (zh) 一种雾化结构及其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5455422U (zh) 密排发热机构及其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