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7726U -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7726U
CN219967726U CN202321502503.XU CN202321502503U CN219967726U CN 219967726 U CN219967726 U CN 219967726U CN 202321502503 U CN202321502503 U CN 202321502503U CN 219967726 U CN219967726 U CN 219967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parallel
lifting seat
clip
clam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2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而建
叶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502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7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7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7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包括底座、横移导轨、横移滑块、立式固定板、纵向导轨、纵向滑块、第一平行夹和第二平行夹,第一平行夹和第二平行夹均包括上夹子升降座、下夹子升降座、上夹子升降齿条、下夹子升降齿条、联动齿轮、齿轮安装轴、上夹子和下夹子,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平行夹设计,第一平行夹能够相对于第二平行夹横向移动,使第一平行夹的上夹子和下夹子能够与第二平行夹的上夹子和下夹子实现左右打开和闭合,并且第一平行夹的上夹子能够与第一平行夹的下夹子实现上下打开和闭合,第二平行夹的上夹子能够与第二平行夹的下夹子实现上下打开和闭合,这样有利于夹持多种形状的工件和进行工件之间的拼接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自动组装设备中,通常会设有夹持装置用来夹持产品的工件,以方便工件之间的装配。但是,现有的夹持装置一般设有两个夹子,只能上下打开或左右打开来夹持工件,此类夹持装置只适用于一些形状较为常规的工件,无法适用于一些形状不规则或特殊的工件,比如图1所示的发夹,该发夹设有第一夹片101和第二夹片102,第一夹片101和第二夹片102之间设有转轴件103,第一夹片101和第二夹片102的形状呈波浪形,普通的夹持装置无法夹持该第一夹片101和第二夹片102进行发夹的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采用双平行夹设计,四个夹子能够实现上下左右打开来夹持工件,便于夹持多种形状的工件和进行工件之间的拼接组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包括底座、横移导轨、横移滑块、立式固定板、纵向导轨、纵向滑块、第一平行夹、第二平行夹,所述横移滑块通过横移导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立式固定板分别纵向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一端和横移滑块的顶部一端,所述第一平行夹和第二平行夹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纵向滑块与纵向安装在相应的立式固定板内侧表面的纵向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行夹和第二平行夹均包括上夹子升降座、下夹子升降座、上夹子升降齿条、下夹子升降齿条、联动齿轮、齿轮安装轴、上夹子、下夹子,所述上夹子升降座和下夹子升降座分别与纵向导轨上的两个纵向滑块相连接,所述上夹子升降齿条安装在上夹子升降座上,所述下夹子升降齿条安装在下夹子升降座上,所述联动齿轮通过位于上夹子升降座与下夹子升降座之间的齿轮安装轴与立式固定板相连接,所述联动齿轮与上夹子升降齿条和下夹子升降齿条相啮合,所述上夹子安装在上夹子升降齿条上,所述下夹子安装在下夹子升降齿条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夹子的头部和下夹子的头部分别设有呈90度向内折弯,所述上夹子的头部末端的下边角处和下夹子的头部末端的上边角处分别设有呈L形的夹持槽位。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夹子的头部末端和/或下夹子的头部末端纵向贯穿有弧形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夹子升降座与下夹子升降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横移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夹子升降座的一外侧底部向下延伸并连接有上夹子升降顶杆、上夹子上顶螺丝或上夹子上顶轴承,和/或所述下夹子升降座的底部设有连接有下夹子升降顶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横移滑块的一外侧面设有横移驱动轴承。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成L形,所述横移滑块朝向底座的一端面上设有用于与底座的凸起端部实现限位配合的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双平行夹设计,第一平行夹能够相对于第二平行夹横向移动,使第一平行夹的上夹子和下夹子能够与第二平行夹的上夹子和下夹子实现左右打开和闭合,并且第一平行夹的上夹子能够与第一平行夹的下夹子实现上下打开和闭合,第二平行夹的上夹子能够与第二平行夹的下夹子实现上下打开和闭合,这样有利于夹持多种形状的工件和进行工件之间的拼接组装,特别适用于一些形状特别的发夹的夹持和组装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的左边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的右边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本实施例的装夹机构主要用来夹持发夹,辅助发夹的夹片拼接组装。该装夹机构包括底座1、横移导轨2、横移滑块3、立式固定板4、纵向导轨5、纵向滑块6、第一平行夹7、第二平行夹8等部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底座1可以设置成L形,底座1的左边形成凸起端部,横移滑块3通过横移导轨2与底座1滑动连接。立式固定板4分别纵向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一端和横移滑块3的顶部一端,两块立式固定板4互相平行。
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纵向滑块6与纵向安装在相应的立式固定板4内侧表面的纵向导轨5滑动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而言,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均可以包括上夹子升降座71、下夹子升降座72、上夹子升降齿条73、下夹子升降齿条74、联动齿轮75、齿轮安装轴76、上夹子77、下夹子78,上夹子升降座71和下夹子升降座72分别与纵向导轨5上的两个纵向滑块6相连接,上夹子升降齿条73安装在上夹子升降座71上,下夹子升降齿条74安装在下夹子升降座72上,联动齿轮75通过位于上夹子升降座71与下夹子升降座72之间的齿轮安装轴76与立式固定板4相连接,联动齿轮75与上夹子升降齿条73和下夹子升降齿条74相啮合,上夹子77安装在上夹子升降齿条73上,下夹子78安装在下夹子升降齿条74上。
其中,上夹子77的头部和下夹子78的头部分别设有呈90度向内折弯,上夹子77的头部末端的下边角处和下夹子78的头部末端的上边角处分别设有呈L形的夹持槽位79,这样方便发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插入到四个夹子之间组合形成的夹持槽位中。
如图4和图5所示,上夹子77的头部末端和下夹子78的头部末端还分别纵向贯穿有弧形槽710,这样可以方便安装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的转轴件。
如图2所示,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升降座71与下夹子升降座72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711。在第一复位弹簧711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在常态时,其上夹子77与下夹子78均处于闭合状态。
如图3所示,底座1与横移滑块3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9。在第二复位弹簧9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平行夹7的上夹子77与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77在常态时处于闭合状态,第一平行夹7的下夹子78与第二平行夹8的下夹子78在常态时处于闭合状态。
如图3至图5所示,上夹子升降座71的一外侧底部向下延伸(呈L形)并连接有上夹子升降顶杆10,下夹子升降座72的底部设有连接有下夹子升降顶杆11。工作时,上夹子升降座71可以通过上夹子升降顶杆10与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下夹子升降座72也可以通过下夹子升降顶杆11与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上夹子升降座71或下夹子升降座72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77与下夹子78打开。举例而言,该升降驱动装置可以设置为带凸轮的传动装置、气缸或其他驱动装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也可以无需升降顶杆直接与两个夹子升降座传动连接。
如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平行夹7的上夹子升降座71的一外侧底部也可以连接上夹子上顶螺丝14,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升降座71的一外侧底部也可以连接上夹子上顶轴承15,非本实施例为限。
如图3所示,横移滑块3的一外侧面设有横移驱动轴承12。横移驱动轴承12可以通过螺丝与横移滑块3相连接,横移滑块3可通过横移驱动轴承12与横移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横移驱动装置能够与横移驱动轴承12相接触,从而推动横移滑块3往外侧移动,使第一平行夹7的上夹子77与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77打开,第一平行夹7的下夹子78与第二平行夹8的下夹子78打开。举例而言,该横移驱动装置可以设置为带凸轮的传动装置、气缸或其他驱动装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横移驱动装置也可以无需横移驱动轴承直接与横移滑块3传动连接。
为了限制横移滑块3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横移滑块3朝向底座1的一端面上还可以设有用于与底座1的凸起端部实现限位配合的限位杆13。
本实施例的装夹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夹持发夹前,横移滑块3能够往远离底座1的凸起端部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互相远离。
当需要夹持发夹的第一夹片时,第一平行夹7的上夹子升降座7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夹子升降齿条73和上夹子77向上移动,由于上夹子升降齿条73通过联动齿轮75与下夹子升降齿条74相啮合,此时下夹子升降齿条74和下夹子78向下移动,第一平行夹7的上夹子77与下夹子78打开,当上夹子升降座71复位时,第一平行夹7的上夹子77与下夹子78闭合并夹住发夹的第一夹片。
当需要夹持发夹的第二夹片时,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升降座7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夹子升降齿条73和上夹子77向上移动,由于上夹子升降齿条73通过联动齿轮75与下夹子升降齿条74相啮合,此时下夹子升降齿条74和下夹子78向下移动,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77与下夹子78打开,当上夹子升降座71复位时,第二平行夹8的上夹子77与下夹子78闭合并夹住发夹的第二夹片。
后续,当横移滑块3往靠近底座1的凸起端部的方向移动进行复位时,第一平行夹7将夹住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平行夹8夹住的第二夹片组合拼接在一起,以方便后续组装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的转轴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发夹的夹持作业以外,根据实际需要,该装夹机构也可以夹持多种产品或工件,尤其是一些形状特别、不规则的产品或工件,非本实施例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双平行夹设计,四个夹子能够实现上下左右打开来夹持工件,这样有利于夹持多种形状的工件和进行工件之间的拼接组装。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横移导轨(2)、横移滑块(3)、立式固定板(4)、纵向导轨(5)、纵向滑块(6)、第一平行夹(7)、第二平行夹(8),所述横移滑块(3)通过横移导轨(2)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立式固定板(4)分别纵向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一端和横移滑块(3)的顶部一端,所述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纵向滑块(6)与纵向安装在相应的立式固定板(4)内侧表面的纵向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行夹(7)和第二平行夹(8)均包括上夹子升降座(71)、下夹子升降座(72)、上夹子升降齿条(73)、下夹子升降齿条(74)、联动齿轮(75)、齿轮安装轴(76)、上夹子(77)、下夹子(78),所述上夹子升降座(71)和下夹子升降座(72)分别与纵向导轨(5)上的两个纵向滑块(6)相连接,所述上夹子升降齿条(73)安装在上夹子升降座(71)上,所述下夹子升降齿条(74)安装在下夹子升降座(72)上,所述联动齿轮(75)通过位于上夹子升降座(71)与下夹子升降座(72)之间的齿轮安装轴(76)与立式固定板(4)相连接,所述联动齿轮(75)与上夹子升降齿条(73)和下夹子升降齿条(74)相啮合,所述上夹子(77)安装在上夹子升降齿条(73)上,所述下夹子(78)安装在下夹子升降齿条(7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子(77)的头部和下夹子(78)的头部分别设有呈90度向内折弯,所述上夹子(77)的头部末端的下边角处和下夹子(78)的头部末端的上边角处分别设有呈L形的夹持槽位(7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子(77)的头部末端和/或下夹子(78)的头部末端纵向贯穿有弧形槽(7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子升降座(71)与下夹子升降座(72)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7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横移滑块(3)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子升降座(71)的一外侧底部向下延伸并连接有上夹子升降顶杆(10)、上夹子上顶螺丝(14)或上夹子上顶轴承(15),和/或所述下夹子升降座(72)的底部设有连接有下夹子升降顶杆(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滑块(3)的一外侧面设有横移驱动轴承(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成L形,所述横移滑块(3)朝向底座(1)的一端面上设有用于与底座(1)的凸起端部实现限位配合的限位杆(13)。
CN202321502503.X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Active CN219967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2503.XU CN219967726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2503.XU CN219967726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7726U true CN21996772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2503.XU Active CN219967726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7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11180A (en) Pressing cam die
CN111604393A (zh) 一种成套电气箱柜制造钣金折弯加工方法
CN210790734U (zh) 一种用于齿轮零件装配的工装
CN112140031B (zh) 一种nvh测试用夹具及其夹取方法
CN219967726U (zh)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装夹机构
CN214024431U (zh) 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
CN211638599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焊锡装置
CN108688228B (zh) 一种用于纸箱提手穿插机上的穿插下拉装置
CN212792749U (zh) 钣金折弯机的夹紧机构
CN208478387U (zh) 电芯包膜机
CN217555147U (zh) 一种浮动勾框装置
CN211757820U (zh) 一种连接器多根端子自动折弯装置
CN112846869A (zh) 一种用于模具上的夹紧自锁机构
CN219130464U (zh) 一种压铸五金件冲压装置
CN220449052U (zh) 一种抱夹机器人
CN218396220U (zh) 一种棒料夹紧装置
CN217413850U (zh) 组角机主定位进退牵引装置
CN219987343U (zh) 夹手
CN220901483U (zh) 一种钢结构构件加工的矫直装置
CN219078267U (zh) 一种倍速移载机构
CN109834611A (zh) 一种卡扣装置
CN210475086U (zh) 一种折弯机用定位装置
CN115056182B (zh) 轻型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齿条壳体总成压装工装
CN217296173U (zh) 一种板材输送装置的摆正机构
CN220754614U (zh) 一种夹持分块式铁芯的夹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