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2564U -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2564U
CN219922564U CN202320209375.3U CN202320209375U CN219922564U CN 219922564 U CN219922564 U CN 219922564U CN 202320209375 U CN202320209375 U CN 202320209375U CN 219922564 U CN219922564 U CN 219922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passage
regeneration
alkali liquor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93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桂超
徐金文
杨卫锋
柳艳青
高强
聂仁国
周海峰
肖申伟
李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h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h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h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h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93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2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2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2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碱液通路用于输送碱液经与液化气进行脱硫醇反应后生成的碱液混合物;反抽提油通路用于输送反抽提油;氧气通路组件用于生成氧气;尾气处理通路组件包括第一尾气循环通路和第二尾气循环通路;其中,碱液混合物、反抽提油与氧气流入再生混合反应器进行混合反应后流入氧化再生塔内氧化再生后流入三相分离罐进行沉降分离,自三相分离罐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第二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内;自氧化再生塔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第一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内。能够消除了尾气含硫对设备产生腐蚀带来的安全隐患,消除了氧含量较高的尾气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尾气零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精制装置液化气脱硫醇装置产生的尾气送至尾气分液罐分液后送至低压瓦斯。此种尾气处理的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尾气含硫,直接去低压瓦斯系统,会对低压瓦斯系统产生腐蚀,形成安全隐患;二是尾气因氧含量较高,进入低压瓦斯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研发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能够消除了尾气含硫对低压瓦斯系统产生腐蚀带来的安全隐患,消除了氧含量较高的尾气中进入低压瓦斯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实现了装置安全平稳、尾气零排放运行,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尾气中含硫以及高含氧量所引起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尾气零排放。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碱液通路、反抽提油通路、氧气通路组件、尾气处理通路组件、再生混合反应器、氧化再生塔以及三相分离罐;所述碱液通路,其用于输送碱液经与液化气进行脱硫醇反应后生成的碱液混合物;所述反抽提油通路,其用于输送反抽提油;所述氧气通路组件,其用于生成氧气;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其包括第一尾气循环通路和第二尾气循环通路;其中,碱液混合物、反抽提油与氧气流入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进行混合反应后流入所述氧化再生塔内氧化再生后流入所述三相分离罐进行沉降分离,自所述三相分离罐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二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内;自所述氧化再生塔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一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气通路组件包括富氧气通路,富氧气通路入口端与制氮机废气出口端连通,富氧气通路出口端与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气通路组件还包括非净化风通路,非净化风通路出口端与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和尾气分液罐,自所述氧化再生塔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一尾气循环通路流出后流经所述压缩机流至所述尾气分液罐,自所述三相分离罐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二尾气循环通路流出后流经所述压缩机流至所述尾气分液罐,自所述尾气分液罐流出至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第三尾气循环通路,第三尾气循环通路入口端与所述尾气液化罐连通,第三尾气循环通路出口端与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尾气循环通路中连接有第一调节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尾气排放通路,尾气排放通路入口端与所述尾气液化罐连通,尾气排放通路出口端用于与火炬连通,所述尾气排放通路中连接有第二调节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富氧气通路中连接有第三调节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净化风通路连接有第四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碱液混合物、反抽提油与氧气流入再生混合反应器进行混合反应后流入氧化再生塔内氧化再生后流入三相分离罐进行沉降分离,自三相分离罐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第二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内;自氧化再生塔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第一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内,从而实现尾气零排放,能够消除了尾气含硫对低压瓦斯系统产生腐蚀带来的安全隐患,消除了氧含量较高的尾气中进入低压瓦斯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
100,碱液通路;
200,反抽提油通路;
310,富氧气通路;
311,第三调节阀;
320,非净化风通路;
321,第四调节阀;
410,第一尾气循环通路;
420,第二尾气循环通路;
430,第三尾气循环通路;
431,第一调节阀;
440,尾气排放通路;
441,第二调节阀;
450,压缩机;
500,再生混合反应器;
600,氧化再生塔;
700,三相分离罐;
800,尾气分液罐;
900,制氮机。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目前,常用的精制装置液化气脱硫醇流程为:液化石油气二级碱洗沉降罐沉降后的半贫液经碱洗循环泵送入一级抽提反应器反应;一级抽提沉降罐沉降后的富抽提剂经碱液预热器预热后,与非净化风、反抽提油混合进入再生混合反应器进行混合反应后,在装有催化剂的氧化再生塔内氧化再生后进入三相分离罐进行沉降分离,生成的贫抽提剂经催化剂碱液循环泵送入液化石油气二级碱洗沉降循环使用,反抽提油经反抽提油泵送至催化粗汽油罐,尾气送至尾气分液罐分液后送至低压瓦斯。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尾气含硫,直接去低压瓦斯系统,会对低压瓦斯系统产生腐蚀,形成安全隐患;二是尾气因氧含量较高,进入低压瓦斯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涉及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碱液通路100、反抽提油通路200、氧气通路组件、尾气处理通路组件、再生混合反应器500、氧化再生塔600和三相分离罐700。
其中,碱液通路100用于输送碱液经与液化气进行脱硫醇反应后生成的碱液混合物。
反抽提油通路200用于输送反抽提油。
氧气通路组件用于生成氧气。
碱液混合物、反抽提油与氧气流入再生混合反应器500中进行混合反应后,而后在装有催化剂的氧化再生塔600内氧化再生,而后进入三相分离罐700内进行沉降分离。
自三相分离罐700生成的贫抽提剂经催化剂碱液循环泵送入液化石油气二级碱洗沉降循环使用,反抽提油经反抽提油泵送至催化粗汽油罐。
自三相分离罐700、氧化再生塔600生成的尾气,通过尾气处理通路组件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内,实现尾气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尾气零排放的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尾气处理通路组件包括第一尾气循环通路410和第二尾气循环通路420。
氧化再生塔600内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第一尾气循环通路410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500内,第一尾气循环通路410的两端分别与氧化再生塔600、再生混合反应器500连通。
三相分离罐700内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第二尾气循环通路420流回至再生混合反应器500内,第二尾气循环通路420的两端分别与三相分离罐700、再生混合反应器50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于尾气的暂时储存与收集,设置有尾气分液罐800。
第一尾气循环通路410中输送的尾气与第二尾气循环通路420中输送的尾气通过压缩机450压缩后进入到尾气分液罐800内汇集。
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第三尾气循环通路430。第三尾气循环通路入口端与尾气液化罐800连通,第三尾气循环通路出口端与再生混合反应器500连通。从而将汇集在尾气液化罐800内的尾气循环输送至再生混合反应器500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尾气循环通路430中连接有第一调节阀431。第一调节阀431用于调节第三尾气循环通路430内的尾气的流速。
在本实施例中,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尾气排放通路440。尾气排放通路入口端与尾气液化罐800连通,尾气排放通路出口端用于与火炬连通。在尾气排放通路440中连接有第二调节阀441。
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中,第二调节阀441多处于关闭状态,尾气均通过第三尾气循环通路430流出至再生混合反应器500内进行循环利用。仅有在需要进行尾气排放时,打开第二调节阀441。
在本实施例中,氧气通路组件用于生成氧气。目前常用的设备中,多采用富氧机组制造氧气,这样需要额外购置富氧机组等设备及管线,造成设备成本的提高。然而,制氮机900输出的废气中即包含富氧气,不仅能够满足再生混合反应器内对于富氧气的需求,还可以对制氮机的废气实现利用。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氧气通路组件包括富氧气通路310,富氧气通路入口端与制氮机废气出口端连通。富氧气通路出口端与再生混合反应器50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氧气通路组件还包括非净化风通路320,非净化风通路出口端与再生混合反应器500连通。
在富氧气通路310中连接有第三调节阀311,通过第三调节阀311,调节富氧气在富氧气通路310内的流量。
在非净化风通路320中连接有第四调节阀321,第四调节阀321用于调节流入再生混合反应器500内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氧化再生塔600反应生成的通过第一尾气循环通路410输送的尾气与三相分离罐700反应生成通过第二尾气循环通路420输送的尾气汇合后,流入尾气分液罐800内汇集,而后通过第三尾气循环通路430将汇集后的尾气循环输送至再生混合反应器500内。实现了尾气的零排放,同时避免了含硫尾气直接排放对设备造成的腐蚀,以及含氧尾气的直接排放造成的安全风险。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碱液通路,其用于输送碱液经与液化气进行脱硫醇反应后生成的碱液混合物;
反抽提油通路,其用于输送反抽提油;
氧气通路组件,其用于生成氧气;
尾气处理通路组件,其包括第一尾气循环通路和第二尾气循环通路;
再生混合反应器;
氧化再生塔;
三相分离罐;
其中,碱液混合物、反抽提油与氧气流入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进行混合反应后流入所述氧化再生塔内氧化再生后流入所述三相分离罐进行沉降分离,自所述三相分离罐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二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内;自所述氧化再生塔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一尾气循环通路流回至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路组件包括富氧气通路,富氧气通路入口端与制氮机废气出口端连通,富氧气通路出口端与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路组件还包括非净化风通路,非净化风通路出口端与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和尾气分液罐,自所述氧化再生塔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一尾气循环通路流出后流经所述压缩机流至所述尾气分液罐,自所述三相分离罐反应生成的尾气通过所述第二尾气循环通路流出后流经所述压缩机流至所述尾气分液罐,自所述尾气分液罐流出至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第三尾气循环通路,第三尾气循环通路入口端与所述尾气液化罐连通,第三尾气循环通路出口端与所述再生混合反应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尾气循环通路中连接有第一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通路组件还包括尾气排放通路,尾气排放通路入口端与所述尾气液化罐连通,尾气排放通路出口端用于与火炬连通,所述尾气排放通路中连接有第二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气通路中连接有第三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净化风通路连接有第四调节阀。
CN202320209375.3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922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375.3U CN219922564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375.3U CN219922564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2564U true CN219922564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9375.3U Active CN219922564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2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9583B (zh) 一种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及方法
CN101371967B (zh) 液化气脱硫醇碱液氧化再生方法及装置
CN108686474B (zh) 一种利用悬浮床的高效脱硫及再生一体化系统
CN104624033B (zh) 一种液化气深度脱硫组合方法
CN108686489B (zh) 一种悬浮床湿法脱硫工艺
US10464011B2 (en) Renewable wet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using a suspension bed
CN104711023A (zh) 液化气脱硫醇尾气及碱渣治理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08686485A (zh) 一种可再生的高效悬浮床脱硫工艺
CN219922564U (zh)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处理装置
CN108977237B (zh) 一种转炉和/或高炉煤气除氧精脱硫的方法
CN108059975A (zh) 液化气脱硫装置及其工艺
CN209968048U (zh) 一种炼油厂VOCs脱硫装置
CN112410082A (zh) 基于络合铁催化剂的低含硫煤气的单塔脱硫装置及工艺
CN110028991B (zh) 一种湿式氧化法脱硫氧气喷射再生工艺及装置
CN202808743U (zh) 一种催化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醇装置
CN218166512U (zh) 液化气脱硫醇尾气零排放系统
CN210481309U (zh) 一种湿式氧化法多段洗涤脱硫工艺装置
US10370608B2 (en)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suspension bed and a fixed bed
CN211771109U (zh) 一种降低脱硫再生尾气排放量系统
CN113680200A (zh) 一种螯合铁双塔脱硫工艺
CN111167286A (zh) 一种变压吸附脱碳放空气脱硫的装置及方法
CN108339400B (zh) 一种降低脱硫液悬浮硫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4073992B (zh) 一种氧化还原脱硫工艺的富氧再生装置和方法及应用
CN106085499A (zh) 一种凝析油纤维液膜脱臭工艺
CN113546510A (zh) 硫磺回收设备的尾气治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