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8580U -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8580U
CN219918580U CN202320914994.2U CN202320914994U CN219918580U CN 219918580 U CN219918580 U CN 219918580U CN 202320914994 U CN202320914994 U CN 202320914994U CN 219918580 U CN219918580 U CN 219918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inner hole
main shell
end cover
radiating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49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胜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ru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ru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ru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ru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149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8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8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8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包括电机壳、设置在电机壳内的定子及转子,转子与定子转动配合;电机壳包括主壳体、与主壳体配合使用的端盖,主壳体具有内孔、设置在内孔的内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翅片,内孔贯穿主壳体的端部,多个散热翅片围绕主壳体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内孔用于容设定子及转子;定子具有多个矽钢片单元,多个矽钢片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上,矽钢片单元位于散热翅片的自由端上;端盖用于遮盖内孔,端盖具有贯穿端盖的散热孔,散热孔与内孔连通;借助多个散热翅片增大主壳体的散热面积,转动的动子带动内孔内流动的空气经由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流动,大大提升电机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背景技术
电机是常用的动力源之一,电机的组成部分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定子、转子及壳体组合而成,在电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机会积累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出去,将会导致电机的温度过高而烧坏。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的壳体仅作为安装座使用,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借助主壳体的多个散热翅片增大主壳体的散热面积,转动的动子带动内孔内流动的空气经由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流动,大大提升电机的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包括电机壳、设置在电机壳内的定子及转子,转子与定子转动配合;电机壳包括主壳体、与主壳体配合使用的端盖,主壳体具有内孔、设置在内孔的内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翅片,内孔贯穿主壳体的端部,多个散热翅片围绕主壳体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内孔用于容设定子及转子;定子具有多个矽钢片单元,多个矽钢片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上,矽钢片单元位于散热翅片的自由端上;端盖用于遮盖内孔,端盖具有贯穿端盖的散热孔,散热孔与内孔连通。
其中,多个散热翅片围绕主壳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散热翅片、矽钢片单元一一对应,矽钢片单元贴设在散热翅片的自由端的端面上。
其中,端盖呈平板状,端盖具有突伸入内孔内的突圈部、用于抵触在主壳体的端面上的边缘部,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孔围绕端盖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
其中,边缘部经由多个凸齿组合而成,多个凸齿围绕端盖的中心轴线设置。
其中,端盖的数量为两个,内孔沿主壳体的中心轴线贯穿主壳体,两个端盖用于分别遮盖住内孔的两端。
其中,主壳体具有平板部,平板部用于压持安装外界的承载平面上。
其中,定子具有转动设置在主壳体上的轴体、设置在轴体上的多个磁性部,多个磁性部沿轴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延伸设置;沿围绕轴体的圆周方向,多个磁性部错位设置。
其中,沿围绕轴体的圆周方向,多个磁性部之间的错位角度等角度设置。
其中,定子还包括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轴体上的两个挡止盘,所有磁性部夹持在两个挡止盘之间。
其中,磁性部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构造借助主壳体的多个散热翅片增大主壳体的散热面积,同时转动的动子带动内孔内流动的空气经由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流动,大大提升电机的散热效率,避免电机构造的热量积累过高而温度过高,确保电机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壳体、两个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电机壳 2—定子 3—转子
4—主壳体 5—端盖 6—内孔
7—散热翅片 8—散热孔 9—突圈部
11—凸齿 12—平板部 13—轴体件
14—磁性部 15—挡止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包括电机壳1、设置在电机壳1内的定子2及转子3,转子3与定子2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转子3环绕围设定子2构成。
电机壳1包括主壳体4、与主壳体4配合使用的端盖5,主壳体4的主体形状为中空的圆柱形,主壳体4具有内孔6、设置在内孔6的内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翅片7,内孔6贯穿主壳体4的端部,多个散热翅片7围绕主壳体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内孔6用于容设定子2及转子3。
定子2具有多个矽钢片单元(图中未标号),多个矽钢片单元分别安装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7上,矽钢片单元位于散热翅片7的自由端上;端盖5用于遮盖内孔6,端盖5具有贯穿端盖5的散热孔8,散热孔8与内孔6连通。优选地,主壳体4、端盖5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例如,主壳体4、端盖5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构造借助主壳体4的多个散热翅片7增大主壳体4的散热面积,同时转动的动子带动内孔6内流动的空气经由相邻两个散热翅片7之间的间隙流动,并经由散热孔8与主壳体4之外的空气进行交换,大大提升电机的散热效率,避免电机构造的热量积累过高而温度过高,确保电机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多个散热翅片7围绕主壳体4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相邻两个散热翅片7等间距设置,散热翅片7、矽钢片单元一一对应,即每一个散热翅片7上均配置有一个矽钢片单元,矽钢片单元贴设在散热翅片7的自由端的端面上。优选地,矽钢片单元经由耐高温导热胶水粘固在散热翅片7上,无需为散热翅片7、矽钢片单元配置额外的安装装配构造,简化构造设计,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散热翅片7与矽钢片单元的安装效率。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散热翅片7上开设定位盲孔,矽钢片单元配置装入定位盲孔内的凸柱部,耐高温导热胶水位于定位盲孔的内侧壁与凸柱部的外侧面之间,从而将散热翅片7与矽钢片单元稳固地粘结在一起。
端盖5呈平板状,本实施例中,端盖5大致为圆形平板,端盖5具有突伸入内孔6内的突圈部9、用于抵触在主壳体4的端面上的边缘部,突圈部9的外环面抵触在主壳体4的内孔6侧壁上,防止端盖5相对主壳体4沿径向方向发生移动。借助主壳体4的端面与端盖5的挡止抵触配合,确保主壳体4、端盖5快速准确地安装在所需的正确位置。散热孔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孔8围绕端盖5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优选地,多个散热孔8围绕端盖5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
边缘部经由多个凸齿11组合而成,多个凸齿11围绕端盖5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多个凸齿11围绕端盖5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借助边缘部的特殊构造设置,一方面利用相邻两个凸齿11之间的间隙使得主壳体4内外的空气进一步快速交换,另一方面减轻端盖5的重量,相当于为端盖5设置加强肋,提升端盖5的强度,避免端盖5变形而使用不良。
端盖5的数量为两个,内孔6沿主壳体4的中心轴线贯穿主壳体4,主壳体4位于两个端盖5之间,两个端盖5用于分别遮盖住内孔6的左右两端的开口。利用两个端盖5将定子2、转子3封装在主壳体4的内孔6内,避免外界的构造碰撞定子2、转子3而导致其损坏。降低外界的外物进入内孔6内而导致定子2、转子3使用不良的几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主壳体4具有平板部12,平板部12用于压持安装外界的承载平面上。在电机构造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将平板部12压持安装外界的承载平面上,利用螺栓、螺钉固定平板部12即可完成电机构造的实际安装,使得电机构造可以平稳地安装在外界的承载面(如机架的外表面)上,提升电机构造安装的便捷性及稳定性。
定子2具有转动设置在主壳体4上的轴体件13、设置在轴体件13上的多个磁性部14,轴体件13为直线条状,多个磁性部14沿轴体件13的长度方向排列延伸设置;沿围绕轴体件13的圆周方向,多个磁性部14错位设置,使得多个磁性部14存在相位差,相较于多个磁性部14的相位一致,在转子3的转动过程中,大大降低转子3转动时的顿挫,使得转子3的转动更加平稳顺畅,提升电机的使用性能。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得多个磁性部14的相位排列一致,此时只需要定子的矽钢片单元的相位围绕定子2错位设置即可,两种方案属于位置的简单置换。
沿围绕轴体件13的圆周方向,多个磁性部14之间的错位角度等角度设置,即多个磁性部14的错位围绕轴体件13呈环形阵列设置。
定子2还包括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轴体件13上的两个挡止盘15,两个挡止盘15大致为圆形平板,所有磁性部14夹持在两个挡止盘15之间。借助两个挡止盘15挡止限位磁性部14,防止磁性部14沿轴体件13的长度方向移动,确保磁性部14稳定定位在轴体件13上。
磁性部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然,磁性部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磁性部14的数量为四个。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包括电机壳、设置在电机壳内的定子及转子,转子与定子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电机壳包括主壳体、与主壳体配合使用的端盖,主壳体具有内孔、设置在内孔的内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翅片,内孔贯穿主壳体的端部,多个散热翅片围绕主壳体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内孔用于容设定子及转子;定子具有多个矽钢片单元,多个矽钢片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上,矽钢片单元位于散热翅片的自由端上;端盖用于遮盖内孔,端盖具有贯穿端盖的散热孔,散热孔与内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散热翅片围绕主壳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散热翅片、矽钢片单元一一对应,矽钢片单元贴设在散热翅片的自由端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端盖呈平板状,端盖具有突伸入内孔内的突圈部、用于抵触在主壳体的端面上的边缘部,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孔围绕端盖的中心轴线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边缘部经由多个凸齿组合而成,多个凸齿围绕端盖的中心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端盖的数量为两个,内孔沿主壳体的中心轴线贯穿主壳体,两个端盖用于分别遮盖住内孔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主壳体具有平板部,平板部用于压持安装外界的承载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定子具有转动设置在主壳体上的轴体件、设置在轴体件上的多个磁性部,多个磁性部沿轴体件的长度方向排列延伸设置;沿围绕轴体件的圆周方向,多个磁性部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沿围绕轴体件的圆周方向,多个磁性部之间的错位角度等角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定子还包括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轴体件上的两个挡止盘,所有磁性部夹持在两个挡止盘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电机构造,其特征在于:磁性部的数量为四个。
CN202320914994.2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Active CN219918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4994.2U CN21991858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4994.2U CN21991858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8580U true CN219918580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4994.2U Active CN21991858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8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18795B1 (en) Structure of rotor for outer rotor type brushless motor
CN108155733B (zh) 一种盘式电机
US8134262B2 (en) Kit servomotor
CN219918580U (zh) 一种改进型电机构造
EP0829127A1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s
CN114944731B (zh) 电机及飞行设备
CN210669788U (zh) 一种风冷轴向磁场盘式电机
CN210693597U (zh) 一种采用外夹层冷却腔散热的稀土永磁盘式电机
CN114301206A (zh) 一种盘式驱动电机
JP2020198659A (ja) 永久磁石装着用治具および永久磁石装着方法
CN112583201B (zh) 动力组件和风机
CN110649733A (zh) 一种采用外夹层冷却腔散热的稀土永磁盘式电机
CN22069290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19268583U (zh) 外转子电机
WO2021012134A1 (zh) 盘式电机组合固定风扇
CN220286002U (zh) 一种风机
CN214590860U (zh) 电机端盖及电机
CN213521443U (zh) 转子、转动组件和动力组件
CN213367574U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永磁盘式取力发电机
CN216981661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
CN220605623U (zh) 一种无刷外转子电机
CN218920074U (zh) 一种方便绕线的定转子
CN215452612U (zh) 盘式电机转子托架
CN216134341U (zh) 端盖和电机
CN210927331U (zh) 一种盘式电机的轴承支撑结构与一种盘式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