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7271U -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7271U
CN219907271U CN202321230236.5U CN202321230236U CN219907271U CN 219907271 U CN219907271 U CN 219907271U CN 202321230236 U CN202321230236 U CN 202321230236U CN 219907271 U CN219907271 U CN 219907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regulating tank
tank
mixing assembly
mount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02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军
刘向东
戴宁海
岳凯文
韩玉琨
赵通
马刚
卜昆
王鹏
赵小刚
李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02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7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7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7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调节池内具有第一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多个曝气结构,多个曝气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各个曝气结构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与第一安装壁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与调节池连通的曝气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密度澄清池的调节池中的液体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

Description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中,高密度澄清池由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组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其他的辅助设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向澄清池内投加化学药剂与含盐废水反应,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悬浮物大大降低,达到预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要求。其中,调节池与沉淀池连通,以将沉淀池的上清液通入调节池内,调节池用于混合上清液,调节上清液的PH值,并防止上清液内的悬浮物沉淀,影响后续工段的运行。
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调节池内设置有折流板,以使上清液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折流板的止挡,降低液体液的流动速度,以使液体充分混合,防止悬浮物迅速沉降,在调节池底部形成淤泥,但由于调节池内的液体存在悬浮物,容易在调节池内底部沉降形成淤泥,调节池的池体壁上容易形成结垢层,这就需要定期人工清理调节池,清理难度大、成本高,若未及时清理,底部的淤泥及池体壁上的结垢层长期积累,使得调节池容积变小,会导致水力停留时间缩短,降低调节池内废水充分混合效果,使得出水指标(出水的PH值)上下浮动大,储水的硬度较大,出水悬浮物质量恶化、变差,水池溢流,影响后续超滤、反渗透工艺长周期稳定运行,降低超滤膜及反渗透膜使用寿命,增加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密度澄清池的调节池中的液体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调节池内具有第一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多个曝气结构,多个曝气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各个曝气结构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与第一安装壁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与调节池连通的曝气管。
进一步地,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螺旋混合器,曝气管具有连通开口,螺旋混合器设置在连通开口处,螺旋混合器包括混合腔体和设置在混合腔体内的螺旋叶片,以使气体通过曝气管的连通开口后,进入混合腔体,并经过螺旋叶片后吹向调节池内。
进一步地,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均为多个,各个曝气管均具有多个连通开口,多个连通开口沿曝气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连通开口和多个螺旋混合器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曝气结构分为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沿调节池的长度方向,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以调节池的中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第一曝气组的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朝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二曝气组的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朝向第二方向倾斜,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曝气结构还包括:清洗管线,清洗管线与曝气管连通,以在螺旋混合器堵塞时,向清洗管线内投入化学药剂,以使化学药剂通过曝气管进入螺旋混合器内与螺旋混合器的堵塞物反应。
进一步地,调节池具有第二安装壁,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沿调节池的宽度方向分布,第二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其中,第一安装壁上的各个折流挡板的最大宽度和第一安装壁上的各个折流挡板的最大宽度之和等于调节池的总宽度。
进一步地,多个折流挡板分为两组挡板组,各组挡板组的第一安装壁上的多个折流挡板和第二安装壁上的多个折流挡板沿调节池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各个折流挡板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板段,相邻两个第一分板段之间呈90°夹角设置;和/或,各个折流挡板远离第一安装壁或第二安装壁的一端具有第二分板段,第二分板段沿调节池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沿调节池的宽度方向,各个第一分板段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90mm至3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池系统,包括:上述的混合组件;调节池,用于与沉淀池连通,混合组件设置在调节池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调节池为上述的调节池系统中的调节池。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调节池内具有第一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多个曝气结构,多个曝气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各个曝气结构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与第一安装壁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与调节池连通的曝气管。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水流的速度,增大折流效率,起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同时通过向各个曝气结构的曝气管通入气体,以向调节池曝气,实现气、水、悬浮物的高速混合,可见,本申请通过多个折流挡板和多个曝气结构的结合,提高了调节池中的液体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了调节池的清洗次数,减少了清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池系统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组件的曝气管和螺旋混合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调节池;101、集水区;102、混合区;103、第一安装壁;104、第二安装壁;105、第一入口;106、第二入口;107、调节池出口;
1、折流挡板;11、第一分板段;12、第二分板段;
2、曝气结构;20、曝气管;21、螺旋混合器;22、清洗管线;23、驱动泵;2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100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1,调节池100内具有第一安装壁103,第一安装壁103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1;多个曝气结构2,多个曝气结构2设置在第一安装壁103上,各个曝气结构2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1与第一安装壁103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2均包括与调节池100连通的曝气管2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水流的速度,增大折流效率,起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同时通过向各个曝气结构2的曝气管20通入气体,以向调节池曝气,实现气、水、悬浮物的高速混合,可见,本申请通过多个折流挡板1和多个曝气结构的结合,提高了调节池中的液体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了调节池100的清洗次数,减少了清理成本。
具体地,如图2所示,各个曝气结构2均包括:螺旋混合器21,曝气管20具有连通开口,螺旋混合器21设置在连通开口处,螺旋混合器21包括混合腔体和设置在混合腔体内的螺旋叶片,以使气体通过曝气管20的连通开口后,进入混合腔体,并经过螺旋叶片后吹向调节池100内。通过螺旋混合器21的设置,使得调节池100内的液体混合更均匀,进一步地实现气、水、悬浮物高速混合、减少水气冲击的效果。
优选地,各个曝气结构2的螺旋混合器21均为多个,各个曝气管20均具有多个连通开口,多个连通开口沿曝气管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连通开口和多个螺旋混合器21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使得调节池内的液体混合更均匀。
具体地,各个曝气管20均沿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各个曝气管20上的多个螺旋混合器21中的相邻两个螺旋混合器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880mm-920mm。
在本申请中,各个曝气管20上的多个螺旋混合器21中的相邻两个螺旋混合器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900mm。
在本申请中,多个曝气结构2分为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沿调节池100的长度方向,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以调节池100的中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第一曝气组的各个曝气结构2的螺旋混合器21朝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二曝气组的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21朝向第二方向倾斜,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多个曝气结构2向不同方向曝气,使得曝气效果更好,使得调节池的混合效果更好。
为了防止螺旋混合器21堵塞,本申请的曝气结构2还包括:清洗管线22,清洗管线22与曝气管20连通,以在螺旋混合器21堵塞时,向清洗管线22内投入化学药剂,以使化学药剂通过曝气管进入螺旋混合器21内与螺旋混合器21的堵塞物反应,这样,可以及时的清洗螺旋混合器21。
具体地,清洗管线22上设置由驱动泵23和控制阀24,清洗管线22与调节池连通,以向调节池内投入化学药剂,调节调节池100内的PH值,实现调节池结垢后化学清洗功能、调整酸碱度、调整凝聚助剂增加颗粒物质沉降性能及跑泥后混合效果;并且,通过控制阀24控制清洗管线22的通断,以控制清洗管线22与调节池100之间的通断,驱动泵23用于驱动化学药剂流向调节池100内。
在本申请中,驱动泵23为50-100m3/h的离心泵,驱动泵23的两侧均设置有控制阀24;控制阀24为气动阀门,可实现远程控制。
如图1所示,清洗管线22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管线和两个支路管线,两个支路管线并联设置,两个支路管线分别于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多个曝气结构2和第二安装壁104上的多个曝气结构2连接。其中,主管线为DN400PVC管线。其中,主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用于通入工厂风,第二接口用于通入化学药剂,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接口的下方,以使工厂风驱动化学药剂流向螺旋混合器。
可选地,第二接口为两个,两个第二接口分别位于第一接口的两侧,以使工厂风分别将两个第二接口处的化学药剂吹向螺旋混合器和调节池。
在本申请中,调节池100具有第二安装壁104,第一安装壁103和第二安装壁104沿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分布,第二安装壁104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1;其中,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各个折流挡板1的最大宽度和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各个折流挡板1的最大宽度之和等于调节池100的总宽度。这样,使得调节池内的液体的混合效果更好。
具体地,多个折流挡板1分为两组挡板组,各组挡板组的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多个折流挡板1和第二安装壁104上的多个折流挡板1沿调节池100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这样,使得折流挡板1的分布均匀,布置合理,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合效果。
具体地,各个折流挡板1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板段11,相邻两个第一分板段11之间呈90°夹角设置;和/或,各个折流挡板1远离第一安装壁103或第二安装壁104的一端具有第二分板段12,第二分板段12沿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延伸。通过上述设置,在调节池内形成层流破坏墙,增大水流接触面积,起到均匀混合的效果。
具体地,各个折流挡板1中的与第一安装壁103或第二安装壁104连接的第一分板段11倾斜设置,该第一分板段11与第一安装壁103之间呈45°夹角设置。
可选地,沿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各个第一分板段11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90mm至310mm。
在本申请中,各个第一分板段11的宽度为30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池系统,包括:上述的混合组件;调节池100,用于与沉淀池连通,混合组件设置在调节池100内。
具体地,调节池100包括相互连通的集水区101和混合区102,混合组件设置在混合区102内,调节池的第二安装壁104用于分隔集水区101和混合区102。
具体地,调节池100具有第一入口105、第二入口106和调节池出口107,第一入口105设置在调节池的第一安装壁103上,第一入口105与沉淀池连通,第二入口106连通集水区和混合区102,在混合区内混合的液体流入集水区内,调节池出口107与后续工段连通,通过本申请的混合组件的设置,可以使得调节池出水指标合格,以使得后续超滤、反渗透工艺长周期稳定运行,提高了超滤膜及反渗透膜使用寿命,降低其运行成本。
其中,第二入口106为多个,多个第二入口106分别分布在第二安装壁104的沿调节池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沿调节池的长度方向,第一入口105位于第一安装壁103的中间,由第一入口通入的液体分别向两侧流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调节池100设计长宽比的取值范围为≥4:1,宽深比的取值范围为≤2,本申请的调节池的运行负荷的取值范围为500-1100m3/h、气水比为1:1,曝气强度为0.5Nm3/m3,雷诺数≥4000,水头损失≤200mm。
其中,调节池分三种工况运行:高负荷运行时,使用气水同时运行;低负荷运行时,使用出水通过离心泵带压运行;结垢污堵或出现淤泥沉积时,使用曝气管、螺旋混合器和清洗管线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调节池为上述的调节池系统中的调节池。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100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1,调节池100内具有第一安装壁103,第一安装壁103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1;多个曝气结构2,多个曝气结构2设置在第一安装壁103上,各个曝气结构2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1与第一安装壁103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2均包括与调节池100连通的曝气管2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水流的速度,增大折流效率,起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同时通过向各个曝气结构2的曝气管20通入气体,以向调节池曝气,实现气、水、悬浮物的高速混合,可见,本申请通过多个折流挡板1和多个曝气结构的结合,提高了调节池中的液体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了调节池100的清洗次数,减少了清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
多个折流挡板(1),所述调节池(100)内具有第一安装壁(103),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
多个曝气结构(2),多个所述曝气结构(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上,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1)与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之间;
其中,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均包括与所述调节池(100)连通的曝气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均包括:
螺旋混合器(21),所述曝气管(20)具有连通开口,所述螺旋混合器(21)设置在所述连通开口处,所述螺旋混合器(21)包括混合腔体和设置在所述混合腔体内的螺旋叶片,以使气体通过所述曝气管(20)的连通开口后,进入所述混合腔体,并经过所述螺旋叶片后吹向所述调节池(1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的螺旋混合器(21)均为多个,各个所述曝气管(20)均具有多个所述连通开口,多个所述连通开口沿所述曝气管(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连通开口和多个所述螺旋混合器(21)一一对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曝气结构(2)分为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沿所述调节池(1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曝气组和所述第二曝气组以所述调节池(100)的中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曝气组的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的螺旋混合器(21)朝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曝气组的各个所述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21)朝向第二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结构(2)还包括:
清洗管线(22),所述清洗管线(22)与所述曝气管(20)连通,以在所述螺旋混合器(21)堵塞时,向所述清洗管线(22)内投入化学药剂,以使所述化学药剂通过所述曝气管进入所述螺旋混合器(21)内与所述螺旋混合器(21)的堵塞物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00)具有第二安装壁(104),所述第一安装壁(103)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04)沿所述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安装壁(104)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各个所述折流挡板(1)的最大宽度和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各个所述折流挡板(1)的最大宽度之和等于所述调节池(100)的总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分为两组挡板组,各组所述挡板组的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04)上的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沿所述调节池(100)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折流挡板(1)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板段(1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板段(11)之间呈90°夹角设置;和/或,
各个所述折流挡板(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壁(103)或所述第二安装壁(104)的一端具有第二分板段(12),所述第二分板段(12)沿所述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各个所述第一分板段(11)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90mm至310mm。
10.一种调节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组件;
调节池(100),用于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混合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池(100)内。
1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池系统中的调节池。
CN202321230236.5U 2023-05-19 2023-05-19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9907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0236.5U CN219907271U (zh) 2023-05-19 2023-05-19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0236.5U CN219907271U (zh) 2023-05-19 2023-05-19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7271U true CN219907271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0236.5U Active CN219907271U (zh) 2023-05-19 2023-05-19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7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6355B (zh) 一种射流曝气式a/o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1875511B (zh) 条形漏斗式固液分离器及应用其的气升脉动推流型氧化沟
CN106430547A (zh) 可调式两级沉淀池好氧颗粒污泥装置
CN108726678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1099642Y (zh) 曝气装置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19907271U (zh)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05836967B (zh)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4897521U (zh) 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10478U (zh) 一种组装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8561833U (zh) 一种一体化mbbr污水处理设备
CN114790035B (zh) 一种一体化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11189390U (zh) 一种生产用水循环系统的沉淀池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108144330B (zh) 一种立体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淀池
CN216877983U (zh) 一种沉淀物分离器
CN109384314A (zh) 一种多级硝化反硝化反应设备
CN211133773U (zh) 一种工业废水调节池搅拌系统
CN108773902A (zh)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CN210001733U (zh) 双系统膜生物反应器用沉淀池
CN210825857U (zh)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172975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
CN218665533U (zh) 一种集约高效配水均匀的混合絮凝沉淀池
CN220723828U (zh) 一体化净化器
CN113023967B (zh) 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