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6797U - 下挂防护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下挂防护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6797U
CN219906797U CN202320947303.9U CN202320947303U CN219906797U CN 219906797 U CN219906797 U CN 219906797U CN 202320947303 U CN202320947303 U CN 202320947303U CN 219906797 U CN219906797 U CN 219906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tower crane
steel plate
protection
protectio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73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松
王远航
张同生
贾佰渠
郭书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73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6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6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6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挂防护平台,包括:提升件,一端与内爬塔吊标准节连接;防护平台框架,与提升件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翻板组件,翻转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上,翻板组件用于封堵防护平台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间隙;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翻转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上,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能够分别放置在剪力墙内侧的多个塔吊牛腿上。本申请中下挂防护平台解决了内爬塔吊井筒内上下交叉作业时的安全防护难题,且下挂防护平台虽然固定在内爬塔吊标准节上,但在提升件的辅助下可不与塔吊同步提升,待塔吊钢梁倒运至施工作业层后再将平台提升至塔吊标准节下方的塔吊牛腿上,这样实现了下挂防护平台紧跟内爬塔吊,从而实现后补楼板快速插入施工的目的。

Description

下挂防护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挂防护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是不可或缺的搬运工具,内爬式塔吊也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内爬塔吊安装在核心筒内筒,通过倒运钢梁的形式实现塔吊自主爬升,而塔吊内爬势必会导致核心筒内部水平结构无法同步施工,一般采取后补楼板工艺。为了避免立体交叉作业物体打击风险,需在后补楼板与上方作业层之间设置隔离平台,以保障下方作业人员安全。为了安全、快速的插入后补结构施工,需要设计一种可紧跟内爬塔吊的下挂防护平台。
以上也就是说,亟待研发一种可紧跟内爬塔吊的下挂防护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下挂防护平台,其可紧跟内爬塔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挂防护平台,包括:提升件,一端与内爬塔吊标准节连接;以及防护平台框架,与提升件的另一端连接;以及多个翻板组件,翻转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上,翻板组件用于封堵防护平台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间隙;以及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翻转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上,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能够分别放置在剪力墙内侧的多个塔吊牛腿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升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动葫芦,固定在内爬塔吊标准节的底部;以及多个吊耳,间隔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上,多个电动葫芦的悬挂端与多个吊耳一一对应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护平台框架包括:平台钢板,其上设置有多个吊耳;以及支撑结构,设置在平台钢板的底端,用于支撑平台钢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平台主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钢板的底部;以及多根平台次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钢板的底部;其中,平台主梁与平台次梁交叉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翻板组件包括:折页,一端与平台钢板连接;以及翻板面板,与折页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翻板面板通过折页与平台钢板翻转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翻转支腿组件包括:支腿,与平台主梁翻转连接;以及挡板,设置在平台钢板上,挡板位于支腿和平台钢板之间;配重块,设置在支腿上;其中,配重块通过其自身重力能够驱动支腿向上翻转直到与挡板抵触接触,此时支腿位于第一旋转位置,能够放置在对应的塔吊牛腿上;当可翻转支腿组件向上提升移动时,与其对应的塔吊牛腿抵触接触后向下翻转以避开塔吊牛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挂防护平台包括四个可翻转支腿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的四个角部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挂防护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翻板组件,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靠近剪力墙的一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平台钢板上设置有多个避让孔,多个避让孔与多个塔吊牛腿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避让塔吊牛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翻转设置在平台钢板上,用于封堵避让孔孔壁与塔吊牛腿之间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下挂防护平台解决了内爬塔吊井筒内上下交叉作业时的安全防护难题,且下挂防护平台虽然固定在内爬塔吊标准节上,但在提升件的辅助下可不与塔吊同步提升,待塔吊钢梁倒运至施工作业层后再将平台提升至塔吊标准节下方的塔吊牛腿上,这样实现了下挂防护平台紧跟内爬塔吊,从而实现后补楼板快速插入施工的目的,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挂防护平台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挂防护平台中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挂防护平台后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防护平台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可翻转支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翻板组件和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提升件;11、电动葫芦;12、吊耳;20、防护平台框架;21、平台钢板;22、支撑结构;221、平台主梁;222、平台次梁;30、翻板组件;31、折页;32、翻板面板;40、可翻转支腿组件;41、支腿;42、挡板;43、配重块;44、销轴;50、翻转组件;100、内爬塔吊标准节;200、剪力墙;300、塔吊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挂防护平台,其包括提升件10、防护平台框架20、多个翻板组件30和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40。其中,提升件10的一端与内爬塔吊标准节100连接,防护平台框架20与提升件10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翻板组件30翻转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20上,翻板组件30用于封堵防护平台框架20与剪力墙200之间的间隙;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40翻转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20上,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40能够分别放置在剪力墙200内侧的多个塔吊牛腿300上。
上述设置中,下挂防护平台解决了内爬塔吊井筒内上下交叉作业时的安全防护难题,且下挂防护平台虽然固定在内爬塔吊标准节100上,但在提升件10的辅助下可不与塔吊同步提升,待塔吊钢梁倒运至施工作业层后再将平台提升至塔吊标准节下方的塔吊牛腿300上,这样实现了下挂防护平台紧跟内爬塔吊,从而实现后补楼板快速插入施工的目的,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升件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动葫芦11和多个吊耳12。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动葫芦11固定在内爬塔吊标准节100的底部;多个吊耳12间隔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20上,多个电动葫芦11的悬挂端与多个吊耳12一一对应地连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平台框架20包括平台钢板21和支撑结构22。其中,平台钢板21上设置有多个吊耳12;支撑结构22设置在平台钢板21的底端,用于支撑平台钢板21。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2包括多根平台主梁221和多根平台次梁222。其中,多根平台主梁2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钢板21的底部;多根平台次梁2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钢板21的底部;平台主梁221与平台次梁222交叉连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翻板组件30包括折页31、翻板面板32。其中,折页31的一端与平台钢板21连接;翻板面板32与折页31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翻板面板32通过折页31与平台钢板21翻转连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翻转支腿组件40包括支腿41、挡板42和配重块43。其中,支腿41与平台主梁221翻转连接;挡板42设置在平台钢板21上,挡板42位于支腿41和平台钢板21之间;配重块43设置在支腿41上;配重块43通过其自身重力能够驱动支腿41向上翻转直到与挡板42抵触接触,此时支腿41位于第一旋转位置,能够放置在对应的塔吊牛腿300上;当可翻转支腿组件40向上提升移动时,与其对应的塔吊牛腿300抵触接触后向下翻转以避开塔吊牛腿300。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挂防护平台包括四个可翻转支腿组件4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20的四个角部位置。
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挂防护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翻板组件30,设置在防护平台框架20靠近剪力墙200的一侧上。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钢板21上设置有多个避让孔,多个避让孔与多个塔吊牛腿300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避让塔吊牛腿300。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翻转组件50,翻转组件50翻转设置在平台钢板21上,用于封堵避让孔孔壁与塔吊牛腿300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翻转组件50和翻板组件30的结构相同。
下面结合图1至图6,阐述一下本申请的一个完整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紧跟内爬塔吊自主提升的下挂防护平台,涉及防护平台框架20、翻板组件30、塔吊牛腿300、吊耳12、电动葫芦、可翻转支腿组件40、内爬塔吊标准节100;
具体地,防护平台框架提升状态时,防护平台框架20通过电动葫芦悬挂在内爬塔吊标准节100下方,通过提升电动葫芦倒链来提升防护平台框架;防护平台框架20提升完成后通过可翻转支腿组件40搁置在塔吊牛腿300上方;防护平台框架20周围设置翻板组件30;提升状态时翻板面板32翻向防护平台框架20内侧,提升完成后翻板面板32翻至剪力墙侧,使防护平台框架20与剪力墙无缝对接。
具体地,电动葫芦为长行程电动葫芦,一端与内爬塔吊标准节100固定,一端通过吊耳12与防护平台框架20连接,由于塔吊横梁会影响防护平台框架20的提升,故需要塔吊爬升完成且塔吊钢梁倒运完成后方可提升防护平台框架20,故塔吊爬升阶段下放电动葫芦,使防护平台框架20不与塔吊同步提升,待塔吊提升完成,且钢梁倒运完成后通过电动葫芦自主提升防护平台框架至内爬塔吊标准节100下方的塔吊牛腿300上。
具体地,翻板面板32的翻板面板尺寸大于平台钢板21与剪力墙之间的间隙,与平台钢板21的水平角度易为45°至60°,当内井筒存在变截面时,翻板面板宽度按照最不利条件设置。塔吊牛腿300部位的翻板面板32需分片设计,保证翻板与牛腿之间无间隙。
具体地,刚性的支腿41提升过程中会与塔吊牛腿300碰撞,导致防护平台框架20无法提升,故设计为可翻转支腿组件40,提升过程中自动翻转避开塔吊牛腿300,提升完成后在配重块43作用下自动复位,既解决了搁置点的问题,又解决了刚性搁置牛腿会影响平台提升的难题。可翻转支腿组件40由支腿41、销轴、挡板42、配重块43组成,防护平台框架20提升过程中遇到塔吊牛腿300时,支腿41会沿着销轴44向下翻转,跨过塔吊牛腿300后支腿会在配重块43的作用下向上翻转,遇到停止翻转,使可翻转支腿组件处于水平状态。
具体地,防护平台框架20可在任意位置停止,故亦兼做操作平台,用以拆除塔吊井筒内的脚手架、花篮螺栓、辅助倒运塔吊钢梁等。
本实施实例中,通过电动葫芦的作用实现了下挂防护平台框架不与塔吊同步爬升,但又能紧随其后的目的,提前释放了一个爬升步距-层的作业面,大大提前了后补结构的插入时间,为立体交叉作业提供安全生产作业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升件,一端与内爬塔吊标准节连接;以及
防护平台框架,与所述提升件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多个翻板组件,翻转设置在所述防护平台框架上,所述翻板组件用于封堵所述防护平台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间隙;以及
多个可翻转支腿组件,翻转设置在所述防护平台框架上,多个所述可翻转支腿组件能够分别放置在所述剪力墙内侧的多个塔吊牛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件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动葫芦,固定在所述内爬塔吊标准节的底部;以及
多个吊耳,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平台框架上,多个所述电动葫芦的悬挂端与多个所述吊耳一一对应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框架包括:
平台钢板,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吊耳;以及
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平台钢板的底端,用于支撑所述平台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多根平台主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平台钢板的底部;以及
多根平台次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平台钢板的底部;
其中,所述平台主梁与所述平台次梁交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组件包括:
折页,一端与所述平台钢板连接;以及
翻板面板,与所述折页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翻板面板通过所述折页与所述平台钢板翻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支腿组件包括:
支腿,与所述平台主梁翻转连接;以及
挡板,设置在所述平台钢板上,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支腿和所述平台钢板之间;
配重块,设置在所述支腿上;
其中,所述配重块通过其自身重力能够驱动所述支腿向上翻转直到与所述挡板抵触接触,此时所述支腿位于第一旋转位置,能够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塔吊牛腿上;当所述可翻转支腿组件向上提升移动时,与其对应的所述塔吊牛腿抵触接触后向下翻转以避开所述塔吊牛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挂防护平台包括四个可翻转支腿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防护平台框架的四个角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挂防护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翻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防护平台框架靠近所述剪力墙的一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钢板上设置有多个避让孔,多个所述避让孔与多个所述塔吊牛腿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避让所述塔吊牛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翻转设置在所述平台钢板上,用于封堵所述避让孔孔壁与所述塔吊牛腿之间的间隙。
CN202320947303.9U 2023-04-24 2023-04-24 下挂防护平台 Active CN219906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7303.9U CN219906797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下挂防护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7303.9U CN219906797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下挂防护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6797U true CN21990679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5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7303.9U Active CN219906797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下挂防护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6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1618A (zh) 一种幕墙型材起吊装置
US9440820B2 (en) Escalator lifting fram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19906797U (zh) 下挂防护平台
CN213418443U (zh) 一种自爬式电梯井道作业平台
JP4247851B2 (ja) クライミングクレーンの使用方法
JP2014047479A (ja) 解体建物への解体重機揚重方法
CN215626205U (zh) 一种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
CN215055564U (zh) 电梯井洞口防护装置
CN113175222B (zh) 一种内嵌式预制外墙板构件的安装方法
CN210508326U (zh) 一种可提升式井道操作平台
CN210438301U (zh) 一种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吊装设备
JP5773343B2 (ja) 複層建物の構築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連層足場用の揚重装置
CN218541450U (zh) 用于核心筒内爬模内吊料的吊桥式操作平台
CN211396549U (zh) 可伸缩折叠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CN206844620U (zh) 剪力墙结构的电梯井道内可提升式自稳支撑设备平台系统
CN102121307B (zh) 电梯井自稳操作平台
CN207144533U (zh) 施工升降机基础转换的水平防护
CN201972391U (zh) 电梯井自稳操作平台
CN106760464B (zh) 电梯井筒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05531262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钢结构施工平台
JP3073384B2 (ja) 外壁ユニット取付装置
CN220056126U (zh) 一种幕墙吊装安装系统
CN2198260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附着式脚手架
CN220432195U (zh) 一种用于拆装升降机防坠器爬梯式装置
CN212671130U (zh) 电梯井模板定型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