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2409U - 一种伯努利吸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伯努利吸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2409U
CN219902409U CN202321136690.4U CN202321136690U CN219902409U CN 219902409 U CN219902409 U CN 219902409U CN 202321136690 U CN202321136690 U CN 202321136690U CN 219902409 U CN219902409 U CN 219902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air
air outlet
suction plate
adsorp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66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翔
张兴浩
郝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66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2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2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2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伯努利吸盘,其包括吸盘主体和吸附板,其中,吸盘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孔,吸盘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给出气孔提供压缩空气的进气端,吸附板设置于吸盘主体上,吸附板和吸盘主体的边缘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出气端,吸附板与吸盘主体之间形成位于出气孔与出气端之间的引流区域,出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经过引流区域后到达出气端并离开,吸附板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引流区域用于使吸附板上的多个吸附孔形成均匀的负压,以吸住位于吸附板下方的多个废料。上述伯努利吸盘实现了在吸附板的下表面形成均匀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板的吸附面对应的区域内的物料碎片能够一次性都被吸附取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伯努利吸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伯努利吸盘。
背景技术
在加工片材类物料时,一般会对物料进行分切冲压等操作,若物料属于质地较脆的片材,对物料施力的过程中,物料存在破碎的风险,会容易产生碎片状的废料。
若产线属于自动化生产线,就需要自动取走废料,由于物料破碎的方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废料位置也无法确定,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可覆盖整个工位的大吸盘来将多个废料一次性吸住取走,这样就可以将位于工位上任意位置的废料都取走。
然而,目前的吸盘一般是通过抽气的方式来在吸盘的吸附面形成负压,这种工作方式会导致吸附面上远离抽气端的部分吸力小,而废料是由多个单独的个体组成,远离抽气端的废料就无法被抽气式吸盘吸住。因此,现有的吸盘还需要被赋予三轴移动的能力,分多次来取走废料,存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伯努利吸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盘吸取片材类的物料碎片存在工作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伯努利吸盘,其包括吸盘主体和吸附板,其中,吸盘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孔,吸盘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给出气孔提供压缩空气的进气端,吸附板设置于吸盘主体上,吸附板和吸盘主体的边缘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出气端,吸附板与吸盘主体之间形成位于出气孔与出气端之间的引流区域,出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经过引流区域后到达出气端并离开,吸附板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引流区域用于使吸附板上的多个吸附孔形成均匀的负压,以吸住位于吸附板下方的多个废料。
通过设置吸附板并采用吹气的方式,实现了在吸附板的下表面形成均匀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板的吸附面对应的区域内的物料碎片能够一次性都被吸附取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的,引流区域包括第一引流区和第二引流区,第一引流区靠近出气孔,第二引流区靠近出气端,出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依次穿过第一引流区和第二引流区,第一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大于第二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
通过设置第一引流区和第二引流区,第一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大于第二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根据拉瓦尔管原理,使得第二引流区的气流流速大于第一引流区的气流流速,从而使吸附板上远离出气孔的位置也具备足够的吸力。
可选的,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吸盘主体密封固定,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吸盘主体之间具有用于形成出气端的空隙。
通过将吸附板的两端与吸盘主体密封固定,吸附板的两侧与吸盘主体之间形成空隙,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吸附板安装结构。
可选的,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
通过在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导流件,能够使出气端的吹出气流远离吸附板下方的物料,以避免气流吹动吸附的物料。
可选的,吸附板通过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吸盘主体上,安装件位于吸附板和所述吸盘主体之间,安装件凸出于吸盘主体的下表面,吸附板的周缘与吸盘主体之间均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
通过设置安装件,吸附板通过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吸盘主体上,能够使吸附板的周缘与吸盘主体之间均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增强了伯努利效应,提高吸附效果。
可选的,吸附板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
通过在吸附板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能够使吸附板的周缘的出气端吹出气流远离吸附板下方的物料,以避免气流吹动吸附的物料。
可选的,吸附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每个固定件通过可拆卸件能拆装地固定于吸盘主体上,吸附板位于相邻两个固定件之间的部分与吸盘主体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
通过在吸附板的边缘设置多个固定件,每个固定件通过可拆卸件能拆装地固定于吸盘主体上,提供了一种更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吸盘的吸附板的固定方式。
可选的,吸附板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多个导流件,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每个导流件的两侧与相邻的固定件封闭贴合。
通过在吸附板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每个导流件的两侧与相邻的固定件封闭贴合,能够使出气端的吹出气流远离吸附板下方的物料,以避免气流吹动吸附的物料。
可选的,吸盘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吸盘主体上设置有两个进气端,其中一个进气端与部分出气孔相连通,另一个进气端与剩余的出气孔相连通。
通过两个进气端分别给多个出气孔提供压缩空气,有利于保证多个出气孔气压的稳定性,同时当其中一个进气端故障后,另外一个进气端还能继续供气,以维持吸盘的吸附作用。
可选的,伯努利吸盘还包括吸盘芯,吸盘芯位于吸盘主体和吸附板之间,出气孔开设在吸盘芯上并与吸附板所在平面平行,吸盘芯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出气孔相连通的辅助出气通道,辅助出气通道位于吸附板的中间部分上方,辅助出气通道用于将引流区域覆盖至吸盘芯下方。
通过设置吸盘芯,出气孔开设在吸盘芯上,吸盘芯的下表面开设有辅助出气通道,使得引流区域覆盖吸盘芯下方,同时使吸附板的中间部分更容易形成负压,提高整体的吸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气流移动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二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二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三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三提供的伯努利吸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1至图9中包括如下附图标记:
吸盘主体10,进气端11、凸起部12;
吸盘芯20,出气孔21;
吸附板30,吸附孔31、导流件32、固定件33;
空隙40;
引流区域50,第一引流区500、第二引流区501;
安装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加工片材类物料时,一般会对物料进行分切冲压等操作,若物料属于质地较脆的片材,对物料施力的过程中,物料存在破碎的风险,会容易产生碎片状的废料,若产线属于自动化生产线,就需要自动取走废料。
现有技术中自动取走碎片废料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吸盘实施,然而目前的吸盘一般是通过抽气的方式来在吸盘的吸附面形成负压,这种工作方式会导致吸附面上远离抽气端的部分吸力小,而废料是由多个单独的个体组成,远离抽气端的废料就无法被抽气式吸盘吸住。因此,现有的吸盘还需要被赋予三轴移动的能力,分多次来取走废料,存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实施例一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伯努利吸盘,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伯努利吸盘包括吸盘主体10、吸盘芯20和吸附板30、吸盘芯20位于吸盘主体10和吸附板30之间,吸盘芯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21,吸盘主体10上设置有用于给出气孔21提供压缩空气的进气端11,吸附板30设置于吸盘主体10上,吸附板30和吸盘主体10的边缘之间具有空隙40,以形成供压缩空气离开的出气端,吸附板30与吸盘主体10之间形成位于出气孔21与出气端之间的引流区域50,出气孔21喷出的压缩空气经过引流区域50后到达出气端并离开,吸附板30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31,引流区域50用于使吸附板30上的多个吸附孔31形成均匀的负压,以吸住位于吸附板30下方的多个废料。
具体的,吸盘芯20与吸盘主体10为分体结构,吸盘芯20通过固定螺钉可拆装地安装于吸盘主体10上,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维护的伯努利吸盘。
可见,上述伯努利吸盘采用吹气的方式,以在吸附板30下表面形成负压,从而吸住废料,具体的工作原理为,从出气孔21喷出的气流沿着引流区域50向出气端移动,在气流运动的过程中,与气流相邻的吸附板30上方空间会形成负压,从而将吸附板30下方的空气吸上去,被吸上去的空气跟随气流沿着引流区域50移动,从而使吸附板30下方形成负压。吸附板30上开设多个吸附孔31,实现了在吸附板30的下表面形成均匀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板30的吸附面对应的区域内的物料碎片能够一次性都被吸附取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引流区域50包括第一引流区500和第二引流区501,第一引流区500靠近出气孔21,第二引流区501靠近出气端,出气孔21喷出的压缩空气依次穿过第一引流区500和第二引流区501,第一引流区500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大于第二引流区501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
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引流区500和第二引流区501,压缩气流从出气孔21离开到第一引流区500时,空气流速最快,当移动到第二引流区501时,由于第二引流区501远离出气孔21,第二引流区501处的气流流速会变小;但因第一引流区500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大于第二引流区501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根据拉瓦尔管原理,第一引流区500的压缩空气进入流径截面积变小的第二引流区501后,压缩空气会加速,因此第二引流区501处压缩空气可以抵消本身存在的流速变慢、负压变小的负面问题,从而使吸附板30上远离出气孔21的位置也具备足够的吸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伯利吸盘整体为长条状结构,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吸盘主体10密封固定,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吸盘主体10之间具有用于形成出气端的空隙40。
具体的,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固定螺钉能拆装地与吸盘主体10密封固定。密封的方式可以为在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吸盘主体10之间设置密封垫。
具体的,吸盘主体10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起部12,通过凸起部12以使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吸盘主体10之间具有用于形成出气端的空隙40。
可见,将吸附板30的两端与吸盘主体10密封固定,吸附板30的两侧与吸盘主体10之间形成空隙40,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吸附板30安装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32,导流件32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
可见,在吸附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导流件32,能够使出气端的吹出气流远离吸附板30下方的物料,以避免气流吹动吸附的物料,进而保证吸盘吸附废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盘芯2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1,吸盘主体10上设置有两个进气端11,其中一个进气端11与部分出气孔21相连通,另一个进气端与剩余的出气孔21相连通。
具体的,多个出气孔21沿吸盘芯20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其中一个进气端11与一半的出气孔21相连通,另一个进气端11与另一半的出气孔21相连通。
可见,采用两个进气端11分别给多个出气孔21提供压缩空气,有利于保证多个出气孔21气压的稳定性,同时当其中一个进气端11故障后,另外一个进气端11还能继续供气,以维持吸盘的吸附作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气孔21与吸附板30所在平面平行,吸盘芯20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出气孔21相连通的辅助出气通道(图纸未绘示),辅助出气通道位于吸附板30的中间部分上方,辅助出气通道用于将引流区域50覆盖至吸盘芯20下方。
可见,在吸盘芯20的下表面开设与出气孔21相连通的辅助出气通道,实现了引流区域50覆盖吸盘芯20下方的区域,同时能够使吸附板30的中间部分更容易形成负压,提高整体的吸取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伯努利吸盘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吹气的方式形成负压,同时吸附板的下表面能够形成均匀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板能够将其吸附面对应的区域内的物料碎片能够一次性都被吸附取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引流区域分为第一引流区和第二引流区,第一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大于第二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使得从第一引流区进入第二引流区的压缩空气被加速,从而使吸附板上远离出气孔的位置也具备足够的吸力。
3)吸附板上设置有导流件,通过导流件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以避免气流吹动吸附的物料,进而保证吸盘吸附废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吸附板的安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5)吸盘芯的下表面开设有辅助出气通道,使得引流区域覆盖吸盘芯下方,同时使吸附板的中间部分更容易形成负压,提高整体的吸取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伯努利吸盘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有:
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伯努利吸盘整体为正方形结构,其能够产生正方形的吸附区域。
2)吸附板30的安装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吸附板30通过安装件60可拆卸地安装于吸盘主体10上,安装件60位于吸附板30和吸盘主体10之间,安装件60凸出于吸盘主体10的下表面,吸附板30的周缘与吸盘主体10之间均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40。这种安装方式能够使吸附板30的周缘均具有出气端,增强了伯努利效应,提高吸附效果。
具体的,安装件60固定于吸盘主体10的底面上,安装件60的底面上开设螺纹孔,对应螺纹孔在吸附板30上开设通孔,固定螺钉穿过通孔锁紧在螺纹孔内,将吸附板30安装在安装件60上,固定螺钉的头部来承载吸附板30。
3)导流件32的设置形式不同,吸附板30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32,导流件32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以保证吸附板30的周缘吹出的气流不会吹动吸附的物料。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均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迷你式伯努利吸盘,其采用吸盘芯与吸盘主体10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体积较小且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迷你式伯努利吸盘包括吸盘主体10和吸附板30,吸盘主体10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孔(图中未绘示),吸盘主体10上设置有用于给出气孔提供压缩空气的进气端11,吸附板30设置于吸盘主体10上,吸附板30和吸盘主体10的边缘之间具有空隙40,以形成出气端,吸附板30与吸盘主体10之间形成位于出气孔与出气端之间的引流区域50,出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经过引流区域50后到达出气端并离开,吸附板30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31,引流区域50用于使吸附板30上的多个吸附孔31形成均匀的负压,以吸住位于吸附板30下方的多个废料。
可见,上述迷你式伯努利吸盘采用吹气的方式,以在吸附板30下表面形成负压,吸附板30上开设多个吸附孔31,实现了在吸附板30的下表面形成均匀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板30的吸附面对应的区域内的物料碎片能够一次性都被吸附取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吸盘芯和吸盘主体10为一体结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附板30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件33,每个固定件33通过可拆卸件能拆装地固定于吸盘主体10上,吸附板30位于相邻两个固定件33之间的部分与吸盘主体10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40。
具体的,固定件33为向上折弯的固定条,每个固定件33上均开设有通孔,对应在吸盘主体10上开设螺纹孔,将固定件33贴覆在吸盘主体10的侧壁上,固定螺钉穿过通孔并锁紧在对应的螺纹孔内,以将吸附板30固定在吸盘主体10上。
可见,通过多个固定件33,实现了将吸附板30固定在吸盘主体10上,提供了一种吸附板30的固定在吸盘主体10的侧壁上的固定方式,不占用吸盘主体10的吸附面的空间,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更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吸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附板30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多个导流件(图中未绘示),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每个导流件的两侧与相邻的固定件33封闭贴合,以保证吸附板30的周缘吹出的气流不会吹动吸附的物料。
本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迷你式伯努利吸盘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结构简洁、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2)采用吹气的方式形成负压,同时吸附板的下表面能够形成均匀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板能够将其吸附面对应的区域内的物料碎片能够一次性都被吸附取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吸附板的固定点设置在吸盘主体的侧壁上,不占用吸盘主体的吸附面的空间,以保证迷你式伯努利吸盘的吸附效果。
4)吸附板上设置有导流件,通过导流件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以避免气流吹动吸附的物料,进而保证吸盘吸附废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伯努利吸盘包括吸盘主体和吸附板,其中,
所述吸盘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孔,所述吸盘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出气孔提供压缩空气的进气端,
所述吸附板设置于所述吸盘主体上,所述吸附板和所述吸盘主体的边缘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出气端,
所述吸附板与所述吸盘主体之间形成位于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端之间的引流区域,所述出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经过引流区域后到达所述出气端并离开,所述吸附板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引流区域用于使所述吸附板上的多个吸附孔形成均匀的负压,以吸住位于所述吸附板下方的多个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区域包括第一引流区和第二引流区,所述第一引流区靠近所述出气孔,所述第二引流区靠近所述出气端,所述出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引流区和第二引流区,所述第一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引流区供压缩空气穿过的流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吸盘主体密封固定,所述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吸盘主体之间具有用于形成出气端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通过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吸盘主体上,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吸附板和所述吸盘主体之间,所述安装件凸出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下表面,所述吸附板的周缘与所述吸盘主体之间均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通过可拆卸件能拆装地固定于所述吸盘主体上,所述吸附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吸盘主体形成供气流离开的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的周缘斜向上延伸有多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向远离物料的方向吹出,每个所述导流件的两侧与相邻的固定件封闭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吸盘主体上设置有两个进气端,其中一个所述进气端与部分所述出气孔相连通,另一个所述进气端与剩余的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努利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伯努利吸盘还包括吸盘芯,所述吸盘芯位于所述吸盘主体和所述吸附板之间,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吸盘芯上并与所述吸附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吸盘芯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的辅助出气通道,所述辅助出气通道位于所述吸附板的中间部分上方,所述辅助出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引流区域覆盖至所述吸盘芯下方。
CN202321136690.4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伯努利吸盘 Active CN219902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6690.4U CN219902409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伯努利吸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6690.4U CN219902409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伯努利吸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2409U true CN21990240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6690.4U Active CN219902409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伯努利吸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2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99643U (zh) 一种真空吸附平台
CN209954013U (zh) 一种电池极耳激光切割装置
CN219902409U (zh) 一种伯努利吸盘
CN205350020U (zh) 一种新型真空吸盘
CN206216133U (zh) 激光模切除尘装置
CN205932898U (zh) 一种钢片机用吸盘
CN210647060U (zh) 一种导电胶点针头的快速高效清洁结构
KR101376470B1 (ko) 흡착 부상 판넬
CN205888378U (zh) 一种激光切割真空吸附装置
CN201455809U (zh) 一种抛光机的集尘罩
CN111818732B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整形装置
CN210046747U (zh) 碳纤维结构切割固定工装
CN108435898B (zh) 防堵塞抽气排屑冲孔装置
CN210817959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加工时的托板平台
CN206883032U (zh) 激光加工装置
CN213542736U (zh) 一种实验室空气置换用通风装置
CN220123150U (zh) 分板装置及pcb生产线
CN109570775B (zh) 一种电池极耳激光切割装置
CN219273907U (zh) 极片除尘装置及极片除尘系统
CN220481877U (zh) 真空吸附板
CN216421436U (zh) 吸附治具
CN216422798U (zh) 一种冲压膜切机
CN208247833U (zh) 一种带有吸盘装置的雕刻机
CN117621185B (zh) 一种高适应激光刀模
CN215702264U (zh) 自动打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