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1898U -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1898U
CN219901898U CN202321460517.XU CN202321460517U CN219901898U CN 219901898 U CN219901898 U CN 219901898U CN 202321460517 U CN202321460517 U CN 202321460517U CN 219901898 U CN219901898 U CN 219901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positioning
cylinder
sprocke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05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4605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1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1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1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涉及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以及控制器;传输机构上设有沿传输机构传动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用于定位扣件螺栓的定位治具;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扣件本体和扣件螺栓;润滑机构用于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维修机构和顶紧机构相对设置在定位治具的两侧,维修机构包括套筒、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套筒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的周向外侧,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同时驱动套筒沿扣件螺栓的轴向做旋转线性往复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背景技术
钢管扣件脚手架是建筑行业支撑体系的主流产品,使用量巨大。在施工完成脚手架拆除后,一部分扣件螺栓和扣架螺母之间发生锈蚀或者粘有水泥等异物粘结,无法正常转动,使扣件无法再继续使用,需要进行返厂维修,将扣件螺栓和扣架螺母分离,再对扣件螺栓进行保养维修后,扣件才能继续使用。因脚手架周转使用频次高,损坏量大,需要高效安全的机械设备来提高维修效率。但是,目前常规的扣件维修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手动维修螺母,操作比较繁琐,难度大,效率低,成本较高,而且,借助工具进行维修作业,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拆卸扣件螺母,操作比较繁琐,难度小,效率低,成本较高,并且,借助工具进行维修作业,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以及分别与传输机构、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传输机构上设有沿传输机构传动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用于定位扣件螺栓的定位治具;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扣件本体和扣件螺栓;所述润滑机构用于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所述维修机构和顶紧机构相对设置在定位治具的两侧,所述维修机构包括套筒、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所述套筒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同时驱动套筒沿扣件螺栓的轴向做旋转线性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的第一电机以及位于两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之间用于放置定位治具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放置有两块沿其对角线方向错位排列的定位治具;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压紧机构,用于对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防止扣件螺栓转动;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沿传输机构传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板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压紧板的下端面与定位治具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压紧板下端面具有与螺栓上部外轮廓匹配的豁口,所述第一气缸可以同时驱动两组顶紧机构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和顶紧机构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两组所述顶紧机构和压紧板分别旋转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压紧机构,用于对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防止扣件螺栓转动;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板和用于驱动顶紧板的第二气缸,所述顶紧板与第二气缸的伸缩端部垂直固定,所述顶紧板与定位治具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维修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传输机构的两侧;所述维修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连接板、第一花键杆、第一光杆、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第二花键杆、第二光杆和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组件,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链条和用于架设第二链条的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具有供第一花键杆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所述第一花键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同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光杆同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链条和用于架第三链条的第三主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所述第三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同心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链轮具有供第二花键杆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所述第二花键杆的一端与第二套筒同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光杆同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杆和第二光杆对称设置在第三气缸连接板的两侧,能够绕其轴向旋转且与第三气缸连接板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板与第三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组所述维修机构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维修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三气缸连接板的前端且与第三气缸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通过与第三气缸连接板抵接进而限定第三气缸的伸展行程;
优选地,所述润滑机构位于压紧机构的前端,所述润滑机构包括与储油罐连通的润滑管路,所述润滑管路的出油方向朝向定位治具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输机构、定位治具、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相互配合,传输机构将放置有扣件本体的定位治具传输至润滑机构下方,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对连接处进行浸润,减少螺栓和扣件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表面磨损,提高维修机构的维修速度,然后,传输机构继续将定位治具传输至定位机构下方,定位机构包括压紧机构和顶紧机构,压紧机构对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与定位治具配合将扣件螺栓牢牢夹紧,顶紧机构对扣件本体的尾部施加水平方向的顶紧压力,防止在维修过程中,对扣件本体发生移动,提高维修机构的维修效率,再通过第三气缸驱动套筒朝向顶紧机构方向水平运动,直至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的周向外侧,然后,控制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的正反转,驱动套筒带动扣件螺母沿螺杆做旋转线性往复运动,实现扣件螺母和螺杆的快捷、高效地维修,在保证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表面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维修效率,方便后期保养,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全程自动化管理,操控简单,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的维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11-传输机架;12-龙门架;13-维修机架;14-连接横梁;15-连接顶梁;2-传输机构;21-第一链条;22-第一主动链轮;23-第一电机;24-主动传动轴;25-承载板;3-压紧机构;31-第一气缸;32-压紧板;321-豁口;33-第一连接板;4-顶紧机构;41-第二气缸;42-顶紧板;43-第二连接板;5-维修机构;51-第三气缸;52-第三气缸连接板;53-限位板;54-第二电机;55-第二链条;56-第一光杆;57-第二从动链轮;58-第一花键杆;59-第一套筒;510-限位组件;511-第三链条;512-第三主动链轮;513-第三从动链轮;514-第二花键杆;515-第二套筒;516-第二光杆;517-轴承座;6-润滑管路;7-定位治具;71-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机构2、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5,以及分别与传输机构2、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5电性连接的控制器。传输机构2上设有沿传输机构2传动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用于定位扣件螺栓的定位治具7,优选,定位治具7的上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定位扣件螺栓的定位凹槽71。定位机构包括压紧机构3和顶紧机构4,压紧机构3用于对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防止扣件螺栓转动,顶紧机构4用于对扣件本体的尾部施加水平方向的顶紧压力。润滑机构用于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维修机构5和顶紧机构4相对设置在定位治具7的两侧,维修机构5包括套筒、第三气缸51和第二电机54,套筒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的周向外侧,第三气缸51和第二电机54同时驱动套筒沿扣件螺栓的轴向做旋转线性往复运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机架1包括传输机架11、龙门架12、维修机架13、连接横梁14、连接顶梁15,传输机架11用于承载传输机构2。龙门架12为两组,沿传输机架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传输机架11上,连接顶梁15连接在两龙门架12之间,用于安装定位机构。维修机架13用于安装维修机构5,维修机架13与传输机架11一体成型,连接强度高,提高维修机构5维修精准度。连接横梁14用于安装润滑机构,连接横梁14位于靠近进料端的龙门架12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传输机构2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的第一电机23以及位于两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之间用于放置定位治具7的承载板25,承载板25上放置有两块沿其对角线方向错位排列的定位治具7,有效节省传输过程中定位治具7占用的空间,空间利用最大化,提高同一区域内能够进行维修作业的扣件数量,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其中,第一链轮链条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环形第一链条21以及用于架设第一链条21的第一主动链轮22和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22通过第一电机23驱动,两组第一主动链轮22之间通过主动传动轴24连传动连接,两组第一从动链轮之间从动传动轴传动连接。优选,第一链条21采用弯板链条,承载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链条21的弯板部分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电机23驱动第一主动链轮22转动,使第一链条21带动承载板25和定位治具7平稳地水平运动,传动精准且顺畅。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3的间歇转动,实现第一链条21带动承载板25精准定量移动,进而带动定位治具7精准定量移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压紧机构3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31、第一连接板33和压紧板32,压紧板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31的伸缩方向同向设置,压紧板32的下端面与定位治具7的上端面抵接,压紧板32下端面具有与螺栓上部外轮廓匹配的豁口321,第一气缸31驱动压紧板32沿竖向向下运动,直至压紧板32的下端面与定位治具7的上端面抵接,对位于定位凹槽71内的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通过压紧板32与定位治具7配合将扣件螺栓牢牢夹紧,防止在维修过程中,扣件螺栓发生转动,提高维修机构5的维修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顶紧机构4包括顶紧板42和用于驱动顶紧板42的第二气缸41,顶紧板42与第二气缸41的伸缩端部垂直固定,顶紧板42与定位治具7相平行,第二气缸41通过第二连接板43与第一连接板3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43与第一连接板33垂直设置,使顶紧板42的下端面低于压紧板32的下端面,通过第二气缸41驱动顶紧板42沿朝向定位治具7方向水平运动,顶紧板42的内侧面与扣件本体的尾部紧密抵接,对扣件本体施加水平方向的顶紧压力,防止在维修过程中,对扣件本体发生轴向移动,提高维修机构5的维修效率。
通过定位治具7、压紧机构3和顶紧机构4的配合,有效防止扣件本体和扣件螺栓发生轴向位移滑动,同时,防止扣件螺栓转动,达到对扣件本体和扣件螺栓精准限位,使维修机构5可以更高效、快捷地进行维修。
如图2所示,压紧机构3的数量为两组且沿传输机构2传动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气缸31可以同时驱动两组顶紧机构4和压紧板32,压紧板32和顶紧机构4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3的两侧,两组顶紧机构4和压紧板32分别旋转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3上,设计合理,可以同时实现对四个扣件夹紧限位,提高同一区域内能够进行维修作业的扣件数量,极大程度提高了维修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维修机构5还包括第三气缸连接板52、第一花键杆58、第一光杆56、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第二花键杆514、第二光杆516和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套筒包括端面齐平的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链条55和用于架设第二链条55的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57,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电机54驱动,第二从动链轮57具有供第一花键杆58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第一花键杆58的一端与第一套筒59套筒同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光杆56同心固定连接。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链条511和用于架第三链条511的第三主动链轮512和第三从动链轮513,第三主动链轮512与第二从动链轮57同心连接且具有供第一花键杆58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实现第三主动链轮512与第二从动链轮57的同步传动,第三从动链轮513具有供第二花键杆514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第二花键杆514的一端与第二套筒515套筒同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光杆516同心固定连接。第一光杆56和第二光杆516对称设置在第三气缸连接板52的两侧,能够绕其轴向旋转且与第三气缸连接板52相对位置不变,优选,第一光杆56和第二光杆516分别通过限位组件510与第三气缸连接板52转动连接。第三气缸连接板52与第三气缸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气缸51驱动第一花键杆58和第二花键杆514分别带动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朝向定位治具7方向水平运动,直至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的周向外侧,然后,控制第二电机54驱动第二主动链轮转动,将动力依次通过第二链条55传递至第二从动链轮57,第二从动链轮57带动第三主动链轮512,第三主动链轮512通过第三链条511带动第三从动链轮513转动,进而驱动第一花键杆58和第二花键杆514分别带动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转动,使得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带动与其卡接的扣件螺母沿扣件螺栓同时实现旋转线性往复运动,实现扣件螺母和螺杆的快捷、高效地维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花键杆58和第二花键杆514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517,轴承座517开设有与第一花键杆58和第二花键杆514配套的花键槽,用于支撑第一花键杆58和第二花键杆514,增强第一花键杆58和第二花键杆514旋转线性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套筒维修效率和质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维修机构5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传输机构2的两侧。两组维修机构5的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分别交错设置,极大程度提高维修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维修机构5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53位于第三气缸连接板52的前端且与第三气缸连接板52平行设置,限位板53通过与第三气缸连接板52抵接,进而限定第三气缸51的伸展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机构2以及维修机构5的传动方式包括且不仅限于链轮链条传动,只要是能够实现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结构即可,例如皮带传动等。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润滑机构位于压紧机构3的前端,即位于传输机构2的进料端,润滑机构包括与储油罐连通的润滑管路6,润滑管路6的出油方向朝向定位治具7的上端面,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对连接处进行浸润,减少螺栓和扣件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表面磨损,提高后续维修机构5的维修速度和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控制器具有计数模块,对维修的扣件进行自动计数,不再需要人工计数,提高了计数效率和计数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首先,将扣件本体的扣件螺栓水平稳定地放置在定位治具7的定位凹槽71上,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3间隙转动,第一链条21带动承载板25精准定量移动,进而带动定位治具7精准定量移动。当定位治具7移动至润滑机构处停止,润滑管路6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对连接处进行浸润,然后,定位治具7继续沿传输方向前进,直至到达定位机构处停止,第一气缸31分别驱动压紧板32沿竖向向下运动,直至压紧板32的下端面与定位治具7的上端面抵接,对位于定位凹槽71内的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通过压紧板32与定位治具7配合将扣件螺栓牢牢夹紧,再通过第二气缸41驱动顶紧板42与扣件本体的尾部紧密抵接,对扣件本体施加水平方向的顶紧压力,进而,第三气缸51推动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上,第二电机54驱动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带动扣件螺母沿扣件螺栓的轴向旋转线性运动,在第二电机54旋转至预设圈数或第三气缸51的输出轴到达限位板53后,第二电机54反向转动,驱动第一套筒59和第二套筒515带动扣件螺母反向旋转线性运动,一次性实现四组扣件螺母和螺杆的快捷、高效地维修,最后,控制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41、第三气缸51和第二电机54复位,第一电机23驱动第一链条21前进,循环往复。经过修复的扣件本体在第一链条21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一链条21的出料端自动掉落,自动收集,使用方便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个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以及分别与传输机构、定位机构、润滑机构和维修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传输机构上设有沿传输机构传动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用于定位扣件螺栓的定位治具;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扣件本体和扣件螺栓;所述润滑机构用于将润滑油滴涂至扣件螺栓和扣件螺母的连接处;所述维修机构和顶紧机构相对设置在定位治具的两侧,所述维修机构包括套筒、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所述套筒套设卡接在扣件螺母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三气缸和第二电机同时驱动套筒沿扣件螺栓的轴向做旋转线性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的第一电机以及位于两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之间用于放置定位治具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放置有两块沿其对角线方向错位排列的定位治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压紧机构,用于对扣件螺栓施加竖向向下的压紧压力,防止扣件螺栓转动;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沿传输机构传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板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压紧板的下端面与定位治具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压紧板下端面具有与螺栓上部外轮廓匹配的豁口,所述第一气缸可以同时驱动两组顶紧机构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和顶紧机构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两组所述顶紧机构和压紧板分别旋转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顶紧机构,用于对扣件本体的尾部施加水平方向的顶紧压力;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板和用于驱动顶紧板的第二气缸,所述顶紧板与第二气缸的伸缩端部垂直固定,所述顶紧板与定位治具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传输机构的两侧;所述维修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连接板、第一花键杆、第一光杆、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第二花键杆、第二光杆和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组件,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链条和用于架设第二链条的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具有供第一花键杆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所述第一花键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同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光杆同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链条和用于架第三链条的第三主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所述第三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同心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链轮具有供第二花键杆沿轴向往复滑动的花键槽,所述第二花键杆的一端与第二套筒同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光杆同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杆和第二光杆对称设置在第三气缸连接板的两侧,能够绕其轴向旋转且与第三气缸连接板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板与第三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维修机构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三气缸连接板的前端且与第三气缸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通过与第三气缸连接板抵接进而限定第三气缸的伸展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位于压紧机构的前端,所述润滑机构包括与储油罐连通的润滑管路,所述润滑管路的出油方向朝向定位治具的上端面。
CN202321460517.X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Active CN219901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0517.XU CN21990189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0517.XU CN21990189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1898U true CN21990189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0517.XU Active CN21990189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1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3491B (zh) 一种轻量化铝单板幕墙用铝单板的加工设备
CN110609231B (zh) 伺服电机耐久测试台
CN203512109U (zh) 电梯导轨自动涂油贴膜生产线
CN114932476B (zh) 一种螺栓加工用表面磨削装置
CN103625680A (zh) 电梯导轨自动涂油贴膜生产线
CN111618717A (zh) 一种钢筋打磨设备
CN219901898U (zh) 一种扣件自动维修机
CN114734239B (zh) 一种发动机飞轮高效变位拧紧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718185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钣金高强钢矫直精整机组
CN116652549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装配辅助设备
CN113084651A (zh) 船用发动机连杆齿形配合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CN110293388B (zh) 铝木型材装配设备及其方法
CN111390701A (zh) 一种光学透镜冷加工装置以及加工工艺
CN217019251U (zh) 新型的钢材焊接生产加工装置
CN112643334B (zh) 一种液压油缸自动装配系统
CN21622866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钢管打磨除锈装置
CN112475700B (zh) 环缝自动焊设备及焊接方法
CN209753836U (zh) 用于自动胀管机的胀管平台结构
CN210173238U (zh) 一种用于强化复合木地板生产的高效型抛光设备
CN109366007B (zh) 一种半封闭空间栓钉焊接机器人
CN117020611B (zh) 一种发动机连接杆上螺栓和卡环的预锁紧的装配机
CN115259023B (zh) 一种用于叉装设备的回转式抓具
CN115338619B (zh) 一种飞机发动机叶片组装工装
CN220805607U (zh) 一种压气机静子叶片型面加工夹具
CN211615217U (zh) 一种活塞杆除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