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1335U - 焊接检测机构 - Google Patents

焊接检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1335U
CN219891335U CN202320623736.9U CN202320623736U CN219891335U CN 219891335 U CN219891335 U CN 219891335U CN 202320623736 U CN202320623736 U CN 202320623736U CN 219891335 U CN219891335 U CN 21989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bus bar
battery cell
cell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37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勇
赵密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37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1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接检测机构,焊接检测机构包括压板;压爪,设置于压板,压爪被配置为抵压未焊接的汇流排贴紧对应的电芯的电极;测试探针,一端被配置为接触汇流排,相对的另一端被配置为连接测试仪。通过压爪抵压汇流排,使得汇流排贴紧于对应的电芯,从而模拟电芯和汇流排在焊接完成时的情况,利用测试仪对汇流排和电芯进行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可以反映出汇流排和电芯在焊接完成后的部分数据,从而可以在正式焊接前排查出不良的电芯或汇流排,减少不良元件参与焊接的风险,提高良品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正式焊接前检查电芯和汇流排之间是否接触良好,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电池包成品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焊接检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质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发展,对电池包(又称为电池模组、储能模组)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包内通常包括多组电芯,在电池包的生产制造中,通常需要先将汇流排放置在电芯,然后通过激光焊技术将汇流排焊接于电芯的极柱,以使电池包的多组电芯之间实现并联或串联。但是,上述技术存在焊接质量较差、良品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接检测机构,可以解决焊接质量较差、良品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焊接检测机构,应用于电池包中,电池包包括电芯和汇流排,焊接检测机构包括:压板;压爪,设置于压板,压爪被配置为抵压未焊接的汇流排贴紧对应的电芯的电极;测试探针,一端被配置为接触汇流排,相对的另一端被配置为连接测试仪。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压爪抵压汇流排,使得汇流排贴紧于对应的电芯,从而模拟电芯和汇流排在焊接完成时的情况,即电芯和汇流排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的状态。在电连接且未焊接的状态下,利用测试仪对汇流排和电芯进行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可以反映出汇流排和电芯在焊接完成后的部分数据,从而可以在正式焊接前排查出不良的电芯或汇流排,减少不良元件参与焊接的风险,提高良品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正式焊接前检查电芯和汇流排之间是否接触良好,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电池包成品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汇流排包括与电芯焊接的焊接部;压爪设置有m个,m≥2,压爪的位置与焊接部的位置一一对应,压爪通过抵压对应的焊接部而抵压汇流排。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汇流排包括焊接部和汇流部,焊接部与电芯焊接,测试探针的位置与汇流部的位置相对应,测试探针被配置为接触汇流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压板和压爪之间设置有弹性套筒;弹性套筒的一端抵接压爪,相对的另一端抵接压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压板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多个安装位中的每一个安装位与多个压爪中的每一个压爪一一对应,且每一个压爪均可拆卸安装于安装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压板,固定件被配置为在焊接时抵压汇流排。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压爪。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汇流排包括与电芯焊接的焊接部;压板设置有第一连通孔,压爪设置有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的位置与第二连通孔的位置均对应于焊接部的位置,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焊接装置穿设并接触焊接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连接于压板,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使压板移动,以使压板带动压爪靠近汇流排或远离汇流排。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测试探针,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使测试探针移动,以使测试探针靠近汇流排或远离汇流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焊接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检测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爪、测试探针、汇流排和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爪、测试探针、汇流排、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焊接检测机构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爪、测试探针、汇流排、电芯和焊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焊接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芯;20、汇流排;21、分汇流排;22、总汇流排;23、焊接部;24、汇流部;30、压板;31、弹性套筒;32、安装位;33、固定件;34、第一连通孔;40、压爪;41、第二连通孔;50、测试探针;70、第一驱动件;80、第二驱动件;90、焊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中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应理解,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三种情况。“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七种情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或流程图所示出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多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彼此互换,其中某些步骤也可以被删除。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发展,行业内对电池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在电池包的生产制造中,通常会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电池包内部的电器件焊接完成之后,再进行电性能测试,利用焊接质量来评估电池包的质量,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的质量检测。
然而,相关技术中仅是在焊接完成之后对电池包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由于电器件在出厂后的使用程度或磨损程度不同,各个电器件在实际焊接前的参数与刚出厂时检测的参数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若仅仅是在焊接后对电器件进行质量检测,则存在检测不够精确的问题。同时,在出现异常结果时难以全面地对异常出现的原因进行评估,存在检测不够精确、焊接质量把控不严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存在焊接质量较差、良品率较低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检测机构,可以在正式焊接前排查出不良的电器件,减少不良元件参与焊接的风险,减少电池包成品的安全隐患,提高良品率和焊接质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包的电器件包括有电芯10、汇流排20和箱体,其中,电芯10和汇流排20均设置于箱体内。电芯10的数量至少为2,相邻的两个电芯10之间通过汇流排20实现电连接,以使多个电芯10在工作状态时可以形成回路。
汇流排20的数量至少为2,汇流排20包括有分汇流排21和总汇流排22。其中,分汇流排21连接相邻的两个电芯10,总汇流排22连接所有汇流排20,对所有汇流排20进行汇流。并且,总汇流排22可以连接电芯10与其他电路结构,以使多个电芯10在工作状态时所形成的回路与其他电路结构连接。进一步的,总汇流排22分为总正汇流排20和总负汇流排20,总正汇流排20和总负汇流排20分别位于回路的两端。
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电芯10的数量为16,包括电芯元件A1、电芯元件A2、电芯元件A3、…、电芯元件A16。电芯10的排布方式为:将所有电芯10平均分成两列并排分布的电芯10组,每一列电芯10组由8个电芯10组成,且两列电芯10组在通过各个汇流排20实现电连接时会形成一串联的回路。
例如,电芯元件A1、电芯元件A2、电芯元件A3、…、电芯元件A8为一列电芯10组,电芯元件A9、电芯元件A10、电芯元件A11、…、电芯元件A16为一列电芯10组。电芯元件A1、电芯元件A2、电芯元件A3、…、电芯元件A16在通过各个汇流排20实现电连接时会形成一串联的回路。
具体的,每一列电芯10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10之间通过一个分汇流排21连接。
例如,电芯元件A1和电芯元件A2通过一个分汇流排21连接,电芯元件A2和电芯元件A3通过一个分汇流排21连接,如此类推。
每一列电芯10组中均存在一个位于回路首端或回路末端的电芯10,此电芯10的两个电芯10极柱分别连接分汇流排21、总汇流排22。
例如,电芯元件A1为位于回路首端的电芯10,电芯元件A1的其中一个电芯10极柱连接总汇流排22,以连接其他电路结构连接;电芯元件A1的另外一个电芯10极柱连接分汇流排21,以连接电芯元件A2。电芯元件A16为位于回路末端的电芯10,电芯元件A16的其中一个电芯10极柱连接总汇流排22,以连接其他电路结构连接;电芯元件A16的另外一个电芯10极柱连接分汇流排21,以连接电芯元件A15。
每一列电芯10组中均存在一个连接邻近的电芯10组的电芯10,此电芯10的两个电芯10极柱分别连接两个分汇流排21。
例如,电芯元件A8与电芯元件A9连接,则电芯元件A8的其中一个电芯10极柱通过分汇流排21连接电芯元件A7,电芯元件A8的另外一个电芯10极柱通过另一分汇流排21连接电芯元件A9;电芯元件A9的其中一个电芯10极柱通过分汇流排21连接电芯元件A10,电芯元件A9的另外一个电芯10极柱通过另一分汇流排21连接电芯元件A10。
可以理解,上述举例为多个电芯10形成串联回路时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多个电芯10之间的回路也可以为并联回路,电芯10和汇流排20之间的排布关系可以适应性地做出调整。同理,多个电芯10之间的回路也可以为串并联回路,电芯10和汇流排20之间的排布关系也可以适应性地做出调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另外的,串联回路、并联回路或者串并联回路是电芯10的回路设计中常见的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各种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或排布方式进行赘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中,电芯1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调整,与之对应地,各个电芯10之间的排布方式以及汇流排20的数量也可以适应性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汇流排20与电芯10之间实现电连接方式有两种。
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具体为:将汇流排20焊接于电芯10的电极,使得汇流排20与电芯10电连接。汇流排20在焊接之前会放置于电芯10的电极上,然后焊接装置90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汇流排20焊接并固定于电芯10的电极,此时汇流排20与电芯10处于电连接且焊接的状态。
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压紧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具体为:在汇流排20放置于电芯10的电极之后,提供一个压力使得汇流排20以接近电芯10的方向抵压,使得汇流排20与电芯10贴紧,从而使汇流排20与电芯10极柱之间形成稳定的电连接,此时汇流排20与电芯10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的状态。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检测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焊接检测机构应用于电池包中。焊接检测机构包括有压板30、压爪40和测试探针50,其中,压爪40固定设置于压板30,压爪40被配置为抵压未焊接的汇流排20贴紧对应的电芯10的电极。测试探针50设置于压板30,且测试探针50穿设于压板30。测试探针50的一端被配置为接触汇流排20,相对的另一端被配置为通过线缆电连接测试仪(图中未示出)。
当压爪40抵压未焊接的汇流排20,使得汇流排20贴紧对应的电芯10的电极时,汇流排20和电芯10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的状态。此时,测试探针50接触汇流排20,可以使测试仪对汇流排20和电芯10进行测试,得到对应的焊前测试结果。为方便描述,下文将上述在焊接前的测试称为焊前测试。
可以理解,当汇流排20和电芯10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的状态,汇流排20和电芯10实际上是模拟了焊接完成的状态,因此,焊前测试结果可以对汇流排20和电芯10焊接完成后的状态提供参考和评估依据,反映出汇流排20和电芯10在焊接完成后的部分数据,若该数据不正常则可以排查出不良的电芯10或汇流排20,或者排查出电芯10和汇流排20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减少不良元件参与焊接的风险,提高焊接质量和良品率,减少电池包成品的安全隐患。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汇流排20包括有焊接部23和汇流部24,其中,焊接部23与电芯10焊接,汇流部24供测试探针50接触。焊接部23和汇流部24整体一体成型。
具体的,总汇流排22包括有一个焊接部23和一个汇流部24,焊接部23位于汇流部24的一侧。分汇流排21包括有两个焊接部23和一个汇流部24,两个焊接部23分别位于汇流部24的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压爪40设置有m个,m≥2。压爪40的数量与焊接部23的数量一致,且压爪40的位置与焊接部23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抵压汇流排20时,各个压爪40会同时抵压对应的焊接部23,使得各个焊接部23贴紧于对应的电芯10的电极,可以提高汇流排20和电芯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测试准确率。
在图1所对应的示例中,焊接部23的数量为32,压爪40的数量也设置为32,各个焊接部23的分布方式为呈矩阵分布,各个压爪40的分布方式也为矩阵分布。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压爪40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焊接部23的数量和分布方式适应性地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测试探针50有n个,n≥2。测试探针50的数量与焊汇流部24的数量一致,且测试探针50的位置与汇流部24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抵压汇流排20时,各个压爪40会同时抵压对应的焊接部23,同时,各个测试探针50接触对应的汇流部24,从而同时对多个汇流排20和对应电芯10同时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测试探针50接触汇流部24,将测试探针50与焊接部23的位置隔开,可以减少测试探针50对焊接部23的位置干涉,减少测试探针50对焊接部23焊接过程的阻碍。
在图1所对应的示例中,汇流部24的数量为9,测试探针50的数量也设置为9,各个汇流部24的分布方式为呈矩阵分布,各个测试探针50的分布方式也为矩阵分布。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探针50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汇流部24的数量和分布方式适应性地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测试探针50也可以根据需要测试的汇流排20和电芯10进行设置。例如,在仅需要对总汇流排22进行测试的场景中,测试探针5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2,两个测试探针50分别对应于两个总汇流排22的汇流部24;而在仅需要对分汇流排21进行测试的场景中,测试探针5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7,各个测试探针50分别对应于各个分汇流排21的汇流部24。
可以理解,测试探针50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进行适应性地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压爪40的移动方向和测试探针50的移动方向均为竖直方向。在未焊接且未抵压时,汇流排20位放置于都电芯10的上表面,压爪40和测试探针50位于汇流排20的正上方。在开始焊前测试之后,压爪40和测试探针50逐渐下降,直到各个压爪40抵压对应的焊接部23,使得各个汇流排20与各个电芯10贴紧,并且使得第一探针接触汇流部24,以通过测试仪进行测试。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焊接部23与汇流部24之间设置有折弯段,使得汇流部24远离电芯10的方向凸出,以使测试探针50更易于接触。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70,第一驱动件70连接于压板30。第一驱动件70被配置为驱使压板30移动,以使压板30带动压爪40靠近汇流排20或远离汇流排20。
可以理解,当压板30带动压爪40靠近汇流排20时,各个压爪40下降,从而抵压对应各个汇流排20。当压板30带动压爪40远离汇流排20时,各个压爪40上升,从而解除对应各个汇流排20的抵压。
具体的,第一驱动件70可以为气缸、油缸、导轨移动机构、多轴机械手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80,第二驱动件80连接于测试探针50。其中,压板30开设有连接孔,测试探针50穿过连接孔进行移动。第二驱动件80被配置为驱使测试探针50移动,以使测试探针50靠近汇流排20或远离汇流排20。
可以理解,当测试探针50靠近汇流排20时,测试探针50下降直到接触对应各个汇流排20。当测试探针50远离汇流排20时,测试探针50上升直到回到指定的位置。
具体的,第二驱动件80可以为气缸、油缸、导轨移动机构、多轴机械手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压爪40和测试探针50是分别由不同的驱动件驱动,因此,压爪40和测试探针50可以分别控制管理,并且相互独立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不同位置的测试探针50可以配置独立的第二驱动件80,例如,接触总汇流排22测试探针50和接触分汇流排21测试探针50可以分别由不同第二驱动件80驱动移动,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请参阅图5和图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压板30和压爪40之间设置有弹力件。在压爪40抵压汇流排20时,弹力件可以提供弹力并发生收缩。通过弹力件在压板30和压爪40之间提供的弹力,使压爪40能够压紧汇流排20。
并且,由于多个压爪40是同时压紧对应的汇流排20,而各个汇流排20之间可能存在高度差,多个压爪40的下压程度对不同汇流排20而言存在不同的影响,而利用弹性套筒31可以提供伸缩空间,可以减少汇流排20或电芯10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的损伤,减少电池包元件的损坏。
具体的,弹力件优选为弹性套筒31,压爪40通过弹性套筒31连接于压板30。弹性套筒31的一端抵接压爪40,相对的另一端抵接压板30。在压爪40抵压汇流排20时,弹性套筒31可以提供弹力并发生收缩,使压爪40能够压紧汇流排20。
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弹力件也可以为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橡胶弹簧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压板30设置有多个安装位32,多个安装位32中的每一个安装位32与多个压爪40中的每一个压爪40一一对应,且每一个压爪40均可拆卸安装于安装位32。
利用压爪40可拆卸的特性,使得不同的压爪40可以安装至指定的多个安装位32上,即可以独立更换压爪40或改变压爪40的整体排布。
例如,当压爪40不需要被使用于抵压汇流排20时,可以将压爪40独立拆除。
再例如,当压爪40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将旧的压爪40独立拆除后重新安装新的压爪40。
再例如,当安装位32对应的位置中需要使用压爪40抵压汇流排20,但不存在压爪40时,可以在该安装位32上安装压爪40。
在图1所对应的示例中,电芯10、焊接部23的数量为16,压爪40的数量也设置为16,各个焊接部23的分布方式为呈矩阵分布,各个压爪40的分布方式也为矩阵分布。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电芯10的数量减少,则可以减少压爪40的数量;若各个电芯10的排布方式改变,则可以对应改变压爪40的排布方式。如此类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爪40通过栓接方式可拆卸安装于压板30,具体的,压爪40固定于弹簧套筒的一端,弹簧套筒的另外一端栓接于压板30。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爪40也可以通过卡接配合、过盈配合、磁力吸附等方式可拆卸安装于压板30,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有固定件33,固定件33设置于压板30,固定件33被配置为在焊接时抵压汇流排20,使得汇流排20和电芯10在焊接过程中保持贴紧,提高焊接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固定件33为压爪40。压爪40一方面在焊前测试时抵压汇流排20,另一方面在焊接时抵压汇流排20,使得汇流排20和电芯10在焊接过程中保持贴紧,提高焊接质量。
可以理解,由于压爪40在焊前测试和焊接过程中均可以抵压汇流排20,因此,当焊前测试结束之后,压爪40并不需要重新上升复位,测试探针50重新上升复位,压爪40可以继续对汇流排20抵压,直到汇流排20的焊接完成,简化焊接控制流程。
并且,由于焊前测试的测试结果在压爪40抵压汇流排20时测试得到的,在实际焊接过程中依然保持使用压爪40抵压汇流排20,使得汇流排20和电芯10在焊接前、后的压紧程度一致,从而使焊前测试的测试结果,更加接近于汇流排20和电芯10焊接后实际的测试结果,提高焊接测试结果的可参考性。
请参阅图6和图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压板30设置有第一连通孔34,压爪40设置有第二连通孔41,第一连通孔34和第二连通孔41均为通孔。第一连通孔34的位置与第二连通孔41的位置均对应于焊接部23的位置。具体的,第一连通孔34的位置与第二连通孔41的位置均位于对应焊接部23的正上方。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焊接装置90设置于焊接检测机构的上方。在实际焊接时,焊接装置90的作业端可以穿设于第一连通孔34和第二连通孔41并接触焊接部23,从而对焊接部23进行激光焊接。
另一方面,当焊接装置90对焊接部23进行激光焊接时,第一连通孔34和第二连通孔41可以供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散出。
可以理解,本申请提供的焊接检测机构,一方面可以进行焊前检测,另一方面,在汇流排20和电芯10焊接完成之后,还可以进行焊接后的测试。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焊接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焊接检测方法可以由一控制器实施,该控制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焊接检测机构,焊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请参阅图4和图8,S801、通过压爪40抵压待测试的电芯10和汇流排20,以使待测试的电芯10和汇流排20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的状态。
S802、通过测试探针50接触汇流排20,并通过测试仪获取第一测试数据。
其中,第一测试数据为在电芯10和汇流排20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状态时,测试得到的各电芯10参数和电池包总参数。各电芯10参数可以包括有电芯10电压和电芯10内阻,电池包总参数可以包括有电池包总电压和电池包总内阻。
S803、保持压爪40抵压待测试的电芯10和汇流排20,并通过焊接装置90对电芯10和汇流排20进行焊接。
S804、通过测试探针50接触汇流排20,并通过测试仪获取第二测试数据。
其中,第二测试数据为在电芯10和汇流排20处于焊接完成状态时,测试得到的各电芯10参数和电池包总参数。各电芯10参数可以包括有电芯10电压和电芯10内阻,电池包总参数可以包括有电池包总电压和电池包总内阻。
S805、分析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在电芯10和汇流排20处于电连接且未焊接状态时测试得到的第一测试数据,第一测试数据为理论上电芯10和汇流排20在焊接完成之后的各电芯10参数和电池包总参数,并且可以反映出电芯10和汇流排20在焊接前的实际性能和状态。
利用在电芯10和汇流排20处于焊接完成状态时测试得到的第二测试数据,第二测试数据为实际上电芯10和汇流排20在焊接完成之后的各电芯10参数和电池包总参数,并且可以反映出电芯10和汇流排20在焊接后的实际性能和状态。
并且,通过分析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中对应参数之间的差值,可以分析电芯10和汇流排20的电性能在焊接前、后的变化。当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从而可以对电芯10和汇流排20的焊接质量进行精准、全面地评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805可以为:判断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中对应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输出焊接异常告警信号。
其中,上述对应参数指的是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中可以进行分析比对的电性能参数,即第一测试数据中的各电芯10参数与第二测试数据中的各电芯10参数进行分析比对,第一测试数据中的电池包总参数与第二测试数据中的各电池包总参数进行分析比对。
每一种参与分析比对的电性能参数都预设有对应的阈值,该阈值可以是系统默认值也可以是管理人员设置的经验值。预设阈值可以通过预先采集的汇流排20本身的阻抗、汇流排20和电芯10之间的接触阻抗,以及结合电芯10的材料进行标定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判断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中对应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具体方式为:
判断第一测试数据中的电芯10电压与第二测试数据中的电芯10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以及,判断第一测试数据中的电芯10内阻与第二测试数据中的电芯10内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以及,判断第一测试数据中的电池包总电压与第二测试数据中的电池包总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以及,判断第一测试数据中的电池包总内阻与第二测试数据中的电池包总内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
当上述各项判断中任意一项出现差值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时,则输出焊接异常告警信号。
其中,若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中对应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当前的电芯10和汇流排20出现焊接异常,输出焊接异常告警信号。
控制器连接有警告模块。焊接异常告警信号可以发送至警告模块,警告模块触发报警动作,以警示管理人员及时对电芯10和汇流排20进行处理。报警动作可以为声光报警、向远程终端发送报警邮件或短信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当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中对应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电芯10和汇流排20发生可能焊接异常,输出焊接异常告警信号,从而可以对电芯10和汇流排20的焊接质量进行精准、全面地评估。
具体的,在发生焊接质量不达标时,如果只是单独进行焊接后的测试,当出现测试数据异常时,无法确定是焊接原因、元器件本身原因或者是安装原因导致的异常,此时若通过电芯10和汇流排20在出厂时检测的初始参数进行分析,又会因为无法确定电芯10或汇流排20是否受使用程度或磨损程度影响,导致无法准确地分析出原因。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测试数据和第二测试数据对焊接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对,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造成焊接不达标和电池包质量不佳的因素,从而可以对电芯10和汇流排20的焊接质量进行精准、全面地评估,检测效果更好。
尤其是在并联回路中,当个别电芯10装反时普通的测试难以直接检测出异常,而利用电池包总电压的焊接前后比对,则通过掉电是否严重来判断电芯10是否装反,及时检测出来可以降低安全风险,确保电池包的质量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焊接检测机构,应用于电池包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和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检测机构包括:
压板;
压爪,设置于所述压板,所述压爪被配置为抵压未焊接的所述汇流排贴紧对应的所述电芯的电极;
测试探针,一端被配置为接触所述汇流排,相对的另一端被配置为连接测试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与所述电芯焊接的焊接部;所述压爪设置有m个,m≥2,所述压爪的位置与所述焊接部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压爪通过同时抵压对应的所述焊接部而抵压所述汇流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焊接部和汇流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电芯焊接,所述测试探针的位置与所述汇流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测试探针被配置为接触所述汇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压爪之间设置有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的一端抵接所述压爪,相对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中的每一个安装位与多个所述压爪中的每一个压爪一一对应,且每一个所述压爪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压板,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在焊接时抵压所述汇流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所述压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与所述电芯焊接的焊接部;所述压板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压爪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位置均对应于所述焊接部的位置,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焊接装置穿设并接触所述焊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压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使所述压板移动,以使所述压板带动所述压爪靠近所述汇流排或远离所述汇流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测试探针,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使所述测试探针移动,以使所述测试探针靠近所述汇流排或远离所述汇流排。
CN202320623736.9U 2023-03-21 2023-03-21 焊接检测机构 Active CN21989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3736.9U CN219891335U (zh) 2023-03-21 2023-03-21 焊接检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3736.9U CN219891335U (zh) 2023-03-21 2023-03-21 焊接检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1335U true CN219891335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3736.9U Active CN219891335U (zh) 2023-03-21 2023-03-21 焊接检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1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2248B1 (ko) 이차전지의 용접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KR101810659B1 (ko) 전지셀들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셀 어셈블리의 전극단자 용접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용접 방법
KR102591688B1 (ko) 배터리모듈에 장착되는 열융착과 레이저 용접이 가능한 센싱블럭 검사장치
KR101004252B1 (ko) 전지셀 이동장치를 이용한 전지팩 제조방법
CN218902759U (zh) 储能电池模块生产线
CN206040857U (zh) 电池模组压紧装置
US11726120B2 (en) Insulation resistance inspection system for battery module cell pouch
CN219891335U (zh) 焊接检测机构
CN116275673A (zh) 焊接检测方法、焊接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828762B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的检测焊接装置及检测焊接方法
KR101783921B1 (ko) 전지 평가 장치
KR100886572B1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에서 단위전지들의 용접 상태를 검사하는방법
CN211741340U (zh) 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电路板检测工装
JP6335393B2 (ja) 電池の接続部を試験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6271019A (zh) 操作灵活的模组焊接工艺
CN110571401A (zh) 锂电池极耳焊接结构及其焊接牢固程度检测方法
JP2018122338A (ja) 溶接強度検査方法
CN113643998B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066804B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装置及失效处理方法
CN211293185U (zh) 一种蓄电池的耐压测试装置
JP2003123729A (ja) 集合電池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治具
CN210775771U (zh)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耳防接反检测装置
CN220305385U (zh) 极板导电检测装置和极板导电检测系统
JP2020087751A (ja) 端子溶接装置
CN219811031U (zh) 一种汽车新能源线束测试校验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