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8240U -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8240U
CN219888240U CN202320645598.4U CN202320645598U CN219888240U CN 219888240 U CN219888240 U CN 219888240U CN 202320645598 U CN202320645598 U CN 202320645598U CN 219888240 U CN219888240 U CN 219888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end beam
plunger pump
bas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55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崔文平
董怀伟
菅保国
李朋
王继鑫
张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55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8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8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8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底座以及柱塞泵装置,底座包括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后端梁以及一对侧梁,第一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顶部、第一底部以及第一支撑部,第一顶部用于支撑柱塞泵的间隔架底板;第二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顶部、第二底部以及第二支撑部,第二顶部用于支撑柱塞泵的前端底板;后端梁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顶部、第三底部以及第三支撑部,第三顶部用于支撑柱塞泵的后端底板;一对侧梁间隔设置,侧梁与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以及后端梁可拆卸连接。该底座的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后端梁以及侧梁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避免了焊缝的产生,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以及增加了柱塞泵安装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固井压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背景技术
柱塞泵底座主要用于支撑柱塞泵的重量及承载柱塞泵重心偏移引起的力矩。能降低柱塞泵作业过程中的震动,有效减小橇或车的大幅摆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底座包括顶板、底板和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撑框,支撑框分别和底板及顶板进行焊接,从而使得支撑框与顶板和底板之间存在长焊缝,长焊缝带来的焊接变形容易造成柱塞泵安装不平稳,进而增加柱塞泵作业过程中的震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及柱塞泵装置,该底座的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后端梁以及侧梁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避免了焊缝的产生,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以及增加了柱塞泵安装的平稳性。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用于支撑柱塞泵,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顶部、第一底部以及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一底部之间,所述第一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柱塞泵的间隔架底板;第二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二顶部、第二底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所述第二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柱塞泵的前端底板;后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三顶部、第三底部以及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顶部与所述第三底部之间,所述第三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柱塞泵的后端底板;以及一对侧梁,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前端梁、所述第二前端梁以及所述后端梁的两端,所述侧梁与所述第一前端梁、所述第二前端梁以及所述后端梁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前端梁位于所述第一前端梁与所述后端梁之间,所述第一前端梁与所述第二前端梁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前端梁与所述后端梁的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第二前端梁与所述后端梁之间,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侧梁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四顶部、第四底部以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四支撑部位于所述第四顶部与所述第四底部之间,所述第四支撑部的两端凸出所述第四顶部和所述第四底部,所述第四支撑部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三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前端梁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一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前端梁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所述后端梁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三顶部与所述第三底部之间,所述侧梁还包括第四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位于所述第四顶部与所述第四底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三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定位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凸出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底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侧梁的所述第四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三定位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梁包括第五顶部、第五底部以及第五支撑部,所述第五支撑部的两端凸出所述第五顶部与所述第五底部,所述第五支撑部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侧梁的第四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四定位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间隔架底板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前端底板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三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端底板的第三安装板,所述第四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前端底板的第四安装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装置,包括柱塞泵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座,所述柱塞泵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以及柱塞泵装置,底座用于支撑柱塞泵,底座包括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后端梁以及一对侧梁,第一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顶部、第一底部以及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位于第一顶部与第一底部之间,第一顶部用于支撑柱塞泵的间隔架底板;第二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二顶部、第二底部以及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二顶部与第二底部之间,第二顶部用于支撑柱塞泵的前端底板;后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三顶部、第三底部以及第三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位于第三顶部与第三底部之间,第三顶部用于支撑柱塞泵的后端底板;一对侧梁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以及后端梁的两端,侧梁与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以及后端梁可拆卸连接。该底座的第一前端梁、第二前端梁、后端梁以及侧梁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避免了焊缝的产生,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以及增加了柱塞泵安装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塞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前端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前端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端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前端梁;11、第一顶部;1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底部;13、第一支撑部;131、第一定位槽;14、第一加强板;2、第二前端梁;21、第二顶部;211、第二安装板;22、第二底部;23、第二支撑部;24、第二加强板;25、第二连接部;3、后端梁;31、第三顶部;311、第三安装板;32、第三底部;33、第三支撑部;331、第二定位槽;34、第三加强板;4、侧梁;41、第四顶部;411、第四安装板;42、第四底部;43、第四支撑部;431、第三定位槽;432、第四定位槽;44、第一连接部;45、第四加强板;5、柱塞泵;6、加强梁;61、第五顶部;62、第五底部;63、第五支撑部;64、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塞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前端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前端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端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座,用于支撑柱塞泵5,底座包括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后端梁3以及一对侧梁4,第一前端梁1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顶部11、第一底部12以及第一支撑部13,第一支撑部13位于第一顶部11与第一底部12之间,第一顶部11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间隔架底板;第二前端梁2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二顶部21、第二底部22以及第二支撑部23,第二支撑部23位于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之间,第二顶部21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后端梁3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三顶部31、第三底部32以及第三支撑部33,第三支撑部33位于第三顶部31与第三底部32之间,第三顶部31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后端底板;一对侧梁4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以及后端梁3的两端,侧梁4与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以及后端梁3可拆卸连接。
需要理解的是,底座包括第一前端梁1,第一前端梁1包括第一顶部11、第一底部12以及第一支撑部13,第一顶部11、第一底部12以及第一支撑部13呈板状设置,第一支撑部13位于第一顶部11与第一底部12之间,第一支撑部13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部11与第一底部12一体式成型,即第一顶部11、第一底部12和第一支撑部13呈“H”形。从而使得第一前端梁1的第一顶部11、第一底部12以及第一支撑部13之间不存在焊缝,当第一顶部11位于上方且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间隔架底板,第一底部12位于下方且用于与地面抵接时,第一前端梁1不存在焊缝,不会变形,提高对柱塞泵5支撑的稳定性。
底座包括第二前端梁2,第二前端梁2包括第二顶部21、第二底部22以及第二支撑部23,第二顶部21、第二底部22以及第二支撑部23均呈板状设置,第二支撑部23位于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之间,第二支撑部23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一体式成型,即第二顶部21、第二底部22和第二支撑部23呈“H”形。从而使得第二前端梁2的第二顶部21、第二底部22以及第二支撑部23之间不存在焊缝,当第二顶部21位于上方且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第二底部22位于下方且用于与地面抵接时,第二前端梁2不存在焊缝,不会变形,提高对柱塞泵5支撑的稳定性。
底座包括后端梁3,后端梁3包括第三顶部31、第三底部32以及第三支撑部33,第三顶部31、第三底部32以及第三支撑部33均呈板状设置,第三支撑部33位于第三顶部31与第三底部32之间,第三支撑部33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顶部31与第三底部32一体式成型,即第三顶部31、第三底部32和第三支撑部33呈“H”形。从而使得后端梁3的第三顶部31、第三底部32以及第三支撑部33之间不存在焊缝,当第三顶部31位于上方且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第三底部32位于下方且用于与地面抵接时,后端梁3不存在焊缝,不会变形,提高对柱塞泵5支撑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和后端梁3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底座还包括一对侧梁4,一对侧梁4间隔设置,且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和后端梁3均位于一对侧梁4之间,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和后端梁3均与侧梁4可拆卸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铆接或插接的方式,相对于焊接的方式来说,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后端梁3以及侧梁4之间的连接处不具备焊缝,进而不会因为焊缝变形造成柱塞泵5的安装不平稳,提高柱塞泵5安装的稳定性,降低柱塞泵5在作业过程中的震动。
当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和后端梁3均与侧梁4采用插接的方式时,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和后端梁3均可设置有第一插部,侧梁4处设置有第二插部,第一插部与第二插部插接,从而实现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和后端梁3均与侧梁4连接。其中,第一插部为插件时,第二插部为插孔,第一插部为插孔时,第二插部为插件。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第二前端梁2位于第一前端梁1与后端梁3之间,第一前端梁1与第二前端梁2的间隔小于第二前端梁2与后端梁3的间隔。柱塞泵5的间隔架底板与前端底板的间隔距离小于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与后端底板的间隔距离,当第一前端梁1与第二前端梁2的间隔小于第二前端梁2与后端梁3的间隔时,可对柱塞泵5的间隔架底板、前端底板和后端底板的支撑效果更好,提高对柱塞泵5的支撑效果。
参照图1和图7,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梁6,加强梁6位于第二前端梁2与后端梁3之间,加强梁6的两端分别与一对侧梁4可拆卸连接。加强梁6与第一前端梁1、第二前端梁2以及后端梁3平行设置,加强梁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梁4可拆卸连接,加强梁6的设置可对第二前端梁2与后端梁3之间的间隔进行填补,减少侧梁4变形的几率,提高底座的稳定,其中连接方式可采用插接、螺栓连接或铆接等方式,相对于焊接来说,不会出现焊缝,进而不会因为焊缝变形造成柱塞泵5的安装不平稳,提高柱塞泵5安装的稳定性,降低柱塞泵5在作业过程中的震动。
参照图1-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侧梁4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四顶部41、第四底部42以及第四支撑部43,第四支撑部43位于第四顶部41与第四底部42之间,第四支撑部43的两端凸出第四顶部41和第四底部42,第四支撑部43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4用于与第一支撑部13或第三支撑部33可拆卸连接。第四顶部41、第四底部42以及第四支撑部43均呈板状设置,第四支撑部43位于第四顶部41与第四底部42之间,第四支撑部43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顶部41与第四底部42一体式成型,即第四顶部41、第四底部42和第四支撑部43呈“H”形。从而使得侧梁4的第四顶部41、第四底部42以及第四支撑部43之间不存在焊缝,当第四顶部41位于上方且用于支撑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第四底部42位于下方且用于与地面抵接时,侧梁4不存在焊缝,不会变形,提高对柱塞泵5支撑的稳定性。
第四支撑部43的两端凸出第四顶部41和第四底部42,从而便于第四支撑部43伸入第一前端梁1的第一顶部11和第一底部12之间,或伸入后端梁3的第三顶部31和第三底部32之间。第四支撑部43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4与第四支撑部43一体式成型设置,第一连接部44用于与第一支撑部13或第三支撑部33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部44的设置提高侧梁4与第一前端梁1或后端梁3的接触面积,提高侧梁4与第一前端梁1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侧梁4与后端梁3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前端梁1还包括第一加强板14,第一加强板14位于第一顶部11与第一底部12之间。第一加强板1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加强板14沿第一支撑部1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加强板14两端分别与第一顶部11与第一底部12之间进行抵接,第一加强板14的设置可提高对第一顶部11和第一底部12之间的支撑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一前端梁1的稳定性。第一加强板14可与第一支撑部13可通过焊接或一体式成型设置,当第一加强板14与第一支撑部13焊接时,所形成的焊缝不对第一顶部11与第一底部12造成影响,从而不影响第一前端梁1的稳定性。
第二前端梁2还包括第二加强板24,第二加强板24位于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之间。第二加强板2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加强板24沿第二支撑部2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二加强板24两端分别与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之间进行抵接,第二加强板24的设置可提高对第二顶部21和第二底部22之间的支撑效果,提高第二前端梁2的稳定性。第二加强板24可与第二支撑部23可通过焊接或一体式成型设置,当第二加强板24与第二支撑部23焊接时,所形成的焊缝不对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造成影响,从而不影响第二前端梁2的稳定性。
后端梁3还包括第三加强板34,第三加强板34位于第三顶部31与第三底部32之间。第三加强板3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三加强板34沿第三支撑部3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三加强板34两端分别与第三顶部31与第三底部32之间进行抵接,第三加强板34的设置可提高对第三顶部31和第三底部32之间的支撑效果,提高后端梁3的稳定性。第三加强板34可与第三支撑部33可通过焊接或一体式成型设置,当第三加强板34与第三支撑部33焊接时,所形成的焊缝不对第三顶部31与第三底部32造成影响,从而不影响后端梁3的稳定性。
侧梁4还包括有第四加强板45,第四加强板45位于第四顶部41与第四底部42之间。第四加强板45设置有多个,多个第四加强板45沿第三支撑部3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四加强板45两端分别与第四顶部41与第四底部42之间进行抵接,第四加强板45的设置可提高对第四顶部41和第四底部42之间的支撑效果,提高侧梁4的稳定性。第四加强板45可与第三支撑部33可通过焊接或一体式成型设置,当第四加强板45与第三支撑部33焊接时,所形成的焊缝不对第四顶部41与第四底部42造成影响,从而不影响侧梁4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3设置有适配于第一连接部44的第一定位槽131。当第一连接部44与第一支撑部13通过螺栓连接时,第一连接部44伸入第一定位槽131中,可使得第一连接部44的安装孔与第一支撑部13的安装孔对齐,便于操作者进行安装,且第一连接部44位于第一定位槽131中可提高第一连接部44与第一支撑部13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减少螺栓脱落的几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33设置有适配于第一连接部44的第二定位槽331。当第一连接部44与第三支撑部33通过螺栓连接时,第一连接部44伸入第二定位槽331中,可使得第一连接部44的安装孔与第三支撑部33的安装孔对齐,便于操作者进行安装,且第一连接部44位于第二定位槽331中可提高第一连接部44与第三支撑部33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减少螺栓脱落的几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3的两端凸出第二顶部21与第二底部22,第二支撑部23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25用于与侧梁4的第四支撑部43连接,第四支撑部43设置有适配于第二连接部25的第三定位槽431。
第二支撑部23的两端凸出第二顶部21和第二底部22,从而便于第二支撑部23伸入侧梁4的第四顶部41和第四底部42之间。第二支撑部23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25与第二支撑部23一体式成型设置,第二连接部25用于与第四支撑部43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25的设置提高侧梁4与侧梁4或后端梁3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前端梁2与侧梁4的安装稳定性。
第四支撑部43设置有适配于第二连接部25的第三定位槽431,当第二连接部25与第四支撑部43通过螺栓连接时,第二连接部25伸入第三定位槽431中,可使得第二连接部25的安装孔与第四支撑部43的安装孔对齐,便于操作者进行安装,且第二连接部25位于第三定位槽431中可提高第二连接部25与第四支撑部43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减少螺栓脱落的几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梁6包括第五顶部61、第五底部62以及第五支撑部63,第五支撑部63的两端凸出第五顶部61与第五底部62,第五支撑部63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64,第三连接部64用于与侧梁4的第四支撑部43连接,第四支撑部43设置有适配于第三连接部64的第四定位槽432。
第五支撑部63的两端凸出第五顶部61和第五底部62,从而便于第五支撑部63伸入侧梁4的第四顶部41和第四底部42之间。第五支撑部63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64,第三连接部64与第五支撑部63一体式成型设置,第三连接部64用于与第四支撑部43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部64的设置提高侧梁4与侧梁4或后端梁3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前端梁2与侧梁4的安装稳定性。
第四支撑部43设置有适配于第三连接部64的第四定位槽432,当第三连接部64与第四支撑部43通过螺栓连接时,第三连接部64伸入第四定位槽432中,可使得第三连接部64的安装孔与第四支撑部43的安装孔对齐,便于操作者进行安装,且第三连接部64位于第四定位槽432中可提高第三连接部64与第四支撑部43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减少螺栓脱落的几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顶部11设置有用于安装间隔架底板的第一安装板111,第二顶部21设置有用于安装前端底板的第二安装板211,第三顶部31设置有用于安装后端底板的第三安装板311,第四顶部41设置有用于安装前端底板的第四安装板411。
第一安装板111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一顶部11连接,第一安装板111与柱塞泵5的间隔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安装板111设置有两块且分别位于第一顶部11的两端。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111朝向柱塞泵5间隔底板的一面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可以为橡胶垫,缓冲件的设置可减少柱塞泵5震动时对第一顶部11的作用力,减少螺栓从底座中脱离的几率,从而提高底座的稳定性。
第二安装板211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顶部21连接,第二安装板211与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211设置有多块且沿第二顶部2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的,第二安装板211朝向柱塞泵5的一面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可以为橡胶垫,缓冲件的设置可减少柱塞泵5震动时对第二顶部21的作用力,减少螺栓从底座中脱离的几率,从而提高底座的稳定性。
第三安装板311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三顶部31连接,第三安装板311与柱塞泵5的后端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三安装板311设置有多块且沿第三顶部3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的,第三安装板311朝向柱塞泵5的一面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可以为橡胶垫,缓冲件的设置可减少柱塞泵5震动时对第三顶部31的作用力,减少螺栓从底座中脱离的几率,从而提高底座的稳定性。
第四安装板411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四顶部41连接,第四安装板411与柱塞泵5的前端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第四安装板411设置有两块且分别位于两个侧梁4的第四顶部41处。进一步的,第四安装板411朝向柱塞泵5的一面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可以为橡胶垫,缓冲件的设置可减少柱塞泵5震动时对第四安装板411的作用力,减少螺栓从底座中脱离的几率,从而提高底座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柱塞泵装置,柱塞泵装置包括柱塞泵5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座,柱塞泵5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座,用于支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第一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顶部、第一底部以及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一底部之间,所述第一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柱塞泵的间隔架底板;
第二前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二顶部、第二底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所述第二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柱塞泵的前端底板;
后端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三顶部、第三底部以及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顶部与所述第三底部之间,所述第三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柱塞泵的后端底板;以及
一对侧梁,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前端梁、所述第二前端梁以及所述后端梁的两端,所述侧梁与所述第一前端梁、所述第二前端梁以及所述后端梁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梁位于所述第一前端梁与所述后端梁之间,所述第一前端梁与所述第二前端梁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前端梁与所述后端梁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第二前端梁与所述后端梁之间,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侧梁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四顶部、第四底部以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四支撑部位于所述第四顶部与所述第四底部之间,所述第四支撑部的两端凸出所述第四顶部和所述第四底部,所述第四支撑部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三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梁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一底部之间;
所述第二前端梁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
所述后端梁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三顶部与所述第三底部之间;
所述侧梁还包括第四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位于所述第四顶部与所述第四底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三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凸出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底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侧梁的所述第四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三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包括第五顶部、第五底部以及第五支撑部,所述第五支撑部的两端凸出所述第五顶部与所述第五底部,所述第五支撑部凸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侧梁的第四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四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间隔架底板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前端底板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三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端底板的第三安装板,所述第四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前端底板的第四安装板。
10.一种柱塞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泵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座,所述柱塞泵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CN202320645598.4U 2023-03-24 2023-03-24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Active CN219888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5598.4U CN219888240U (zh) 2023-03-24 2023-03-24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5598.4U CN219888240U (zh) 2023-03-24 2023-03-24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8240U true CN21988824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9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5598.4U Active CN219888240U (zh) 2023-03-24 2023-03-24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8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88240U (zh) 底座及柱塞泵装置
US7681919B2 (en) Diffuser plate for connecting a rigid structure to a flexible structure and machine using same
CN105090338B (zh) 用于装配减振垫的支架、减振组件及空调机组
JP4835990B2 (ja) マウントブラ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CN214396392U (zh) 一种焊接可调式发动机安装座、轻型矿车车架及轻型矿车
CN210082822U (zh) 一种高稳定性平衡轴安装支架
CN107264373B (zh) 矿用自卸车平台的支撑座结构
CN213649719U (zh) 车架连接装置和车辆
CN212708943U (zh) 一种客车用燃油箱托架结构
CN220743182U (zh) 车辆售后举升点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电型电动车
CN215398059U (zh) 一种后减震器支架与汽车车架
CN205441757U (zh) 一种输送组件
JP4256230B2 (ja) 建設機械
CN218664068U (zh)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CN217267514U (zh) 托梁与加压件连接结构及托梁连接节点结构
CN113104715B (zh) 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17804909U (zh) 一种中间走台骨架、甲板组件、组合结构及工程机械
CN219969385U (zh) 发动机悬置系统及车辆
CN214667580U (zh) 一种踏步总成试验工装及试验系统
CN219947884U (zh) 一种发动机支撑装置
CN220031696U (zh) 一种镁合金商用燃料电池牵引车供氢系统框架
CN215213644U (zh) 消音器支架和工程机械
CN211844069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20009620U (zh) 一种新型踏板
CN219056383U (zh) 半挂车车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