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5434U -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5434U
CN219885434U CN202321212576.5U CN202321212576U CN219885434U CN 219885434 U CN219885434 U CN 219885434U CN 202321212576 U CN202321212576 U CN 202321212576U CN 219885434 U CN219885434 U CN 219885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s
spandrel
generator stator
girder
spandrel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25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军
霍锴文
王锦辉
胡西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25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5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5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5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涉及发电机组安装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两个行车,两个行车之间通过两个承重梁连接,两个承重梁的下方设有两个扁担梁,两个扁担梁与承重梁之间通过提升单元连接,两个扁担梁通过一根吊钩梁连接,吊钩梁的下方安装有转向大钩;提升单元包括设在两个承重梁上的四个卷扬机,卷扬机上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对应位置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后与临近处的承重梁连接。通过卷扬机实现发电机定子的吊装工作,与劳辛格液压提升技术相比,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吊装前后的安拆效率。

Description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电机组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发电机组安装过程中,发电机的定子作为其中的重要部件其在现场的吊装施工是一重要环节;现有的发电机定子吊装多采用劳辛格液压提升技术进行吊装,劳辛格液压提升技术中对定子的提升动力主要来源于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是以液压油为动力,推动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使与活塞上端连接的上卡紧机构和与缸体下部连接的下卡紧机构之间进行载荷转换,从而实现提升(或下降)重物的一种起吊设备。因为选用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作为卡紧机构内的承力件,故定名为"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该设备由结构相同的四台液压千斤顶、二台液压泵站和一个电器控制柜等主要部套件组成。组合形式为一台液压泵站驱动二台千斤顶,相互之间用高压胶管及信号电缆连接,组成一个单元,共二个单元。二个单元通过控制电缆与电器控制柜连接,有电器控制柜进行集中控制,既可二组联动,也可以单组运行。系统基本配置为四个千斤顶单元,可通过扩展实现八、十二个单元及多单元同步集群控制。此类装置结构复杂,无论是前期安装还是后期拆卸的需要的时间都很长,而且购置和维护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通过卷扬机实现发电机定子的吊装工作,与劳辛格液压提升技术相比,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吊装前后的安拆效率。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行车,两个所述行车的上方安装有两个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与所述行车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承重梁的下方设有两个平行的扁担梁,且所述扁担梁与所述承重梁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扁担梁与所述承重梁之间通过提升单元连接,两个所述扁担梁中间位置的上方通过一根吊钩梁固定连接,所述吊钩梁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转向大钩;所述提升单元包括四个卷扬机,每个所述承重梁位于两个行车之间部分的两端上方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卷扬机,每个所述卷扬机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第一支架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承重梁连接,所述动滑轮通过第二支架与临近的所述扁担梁连接,所述卷扬机上钢丝绳的自由端自上而下依次绕过对应位置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后与临近处的承重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分别安装两个承重梁的上方,每个所述承重梁上的定滑轮均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三个立柱,其中两个立柱安装在所述承重梁两端的上方,另一个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承重梁上两个卷扬机中间的位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承重梁上的两个所述定滑轮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两个所述定滑轮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均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在所述动滑轮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扁担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机包括驱动电机和卷线筒,所述驱动电机外壳的下侧通过第一支撑座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所述卷线筒两端的下侧均通过一个第二支撑座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承重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线筒上用于缠绕钢丝绳的区域宽度与钢丝绳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梁的两端下方均设有两个角撑,所述角撑与所述承重梁均通过锚固螺栓固定连接,且所有的角撑均焊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行车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需要进行发电机定子吊装时,工人先通过承重梁将两个行车固定在提前确定好的位置处,然后便可在承重梁上安装卷扬机、第一支架和定滑轮,接着将卷扬机上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定滑轮、扁担梁上的动滑轮后和承重梁进行固定,这样便完成了本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的组装,相较于劳辛格液压提升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样在拆卸时的效率也有所提高。并且本申请的卷扬机的成本低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的成本。本申请卷扬机的提升力通过扁担梁上的动滑轮放大后,在降低了起重器械成本的同时,仍可维持较好的吊装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行车;2、承重梁;3、扁担梁;4、提升单元;41、卷扬机;411、驱动电机;412、卷线筒;413、第一支撑座;414、第二支撑座;42、定滑轮;43、动滑轮;44、第一支架;441、立柱;442、第一转轴;45、第二支架;451、侧板;452、第二转轴;5、吊钩梁;6、转向大钩;7、角撑;8、锚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披露的一种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行车1,两个行车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承重梁2,承重梁2与行车1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两个承重梁2的下方设有两个平行的扁担梁3,且扁担梁3与承重梁2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两个扁担梁3与承重梁2之间通过提升单元4连接,两个扁担梁3中间位置的上方通过一根吊钩梁5固定连接,吊钩梁5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转向大钩6;提升单元4包括四个卷扬机41,每个承重梁2位于两个行车1之间部分的两端上方分别安装有一个卷扬机41,每个卷扬机4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定滑轮42和动滑轮43,定滑轮42通过第一支架44与对应位置的承重梁2连接,动滑轮43通过第二支架45与临近的扁担梁3连接,卷扬机41上钢丝绳的自由端自上而下依次绕过对应位置的定滑轮42和动滑轮43后与临近处的承重梁2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两个行车1安装在汽机房的顶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行车1可以沿着安装轨道自由移动,帮助工人搬运一些大型器械或较重的材料,当需要进行发电机定子的吊装时,先将两个行车1移动到需要安装发电机定子的位置上方,然后通过两个承重梁2将它们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两个扁担梁3共有四个端部,这四个端部分别通过一个提升单元4与四个卷扬机41进行连接,这样四个卷扬机41便可均匀的通过两个扁担梁3进行发力将吊钩梁5和其下方的转向大钩6吊起或者放下。由于扁担梁3的最高提升高度时固定,将本申请的吊钩梁5设置在扁担梁3的上方相较于将其设在扁担梁3的下方,可有效增加起吊发电机定子的高度,并且也降低了在两者之间连接件的受力,提高了起吊过程的安全性。两个行车1之间的间隙上方的两个承重梁2上均匀的分布着本申请的四个卷扬机41,这样四个卷扬机41工作时可均匀的向扁担梁3发力。
本申请的两个扁担梁3和吊钩梁5为提前连接好的一体结构,动滑轮43通过第二支架45也是提前安装在扁担梁3上,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吊装系统正式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本申请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的组装时,可先由工人将两个行车1沿滑轨移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进行固定,接着利用两个承重梁2将两个行车1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四个卷扬机41安装承重梁2上提前标记好的位置处,接着将第一支架44与定滑轮42组装好,将第一支架44的下端与承重梁2焊接在一起,最后将卷扬机41上钢丝绳的自由端抽出依次绕过其对应位置的定滑轮42和动滑轮43,与承重梁2固定连接。与液压提升系统相比,本申请安拆起来更加快捷,而且本申请的卷扬机41的成本低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的成本,减小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本申请卷扬机41的提升力通过扁担梁3上的动滑轮43放大后,在降低了起重器械成本的同时,仍可维持较好的吊装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架44分别安装两个承重梁2的上方,每个承重梁2上的定滑轮42均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一支架44转动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两个第一支架44将四个定滑轮42安装起来,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降低了安装和拆卸所需要的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44包括三个立柱441,其中两个立柱441安装在承重梁2两端的上方,另一个立柱441安装在承重梁2上两个卷扬机41中间的位置,相邻的两个立柱441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转轴442,承重梁2上的两个定滑轮42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转轴442上,且两个定滑轮42与两个第一转轴442均转动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中间的立柱441为两个第一转轴442所公用,这样可减少承重梁2上空间的占用,本申请的三个立柱441可将两个第一转轴442固定在卷扬机41上方合适的位置,两个定滑轮42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转轴442上,两个第一转轴442不仅可为两个定滑轮42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还不会在卷扬机41工作时影响定滑轮42的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支架45包括两个侧板451,两个侧板451分别设在动滑轮43的两端,且两个侧板451的下端均与对应位置的扁担梁3固定连接,两个侧板451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二转轴452固定连接,动滑轮43套设在第二转轴452上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两个侧板451通过与扁担梁3连接,可将第二转轴452固定在扁担梁3上方一定位置,这样当动滑轮43安装在第二转轴452上后,可保证动滑轮43沿着第二转轴452转动时,不会被扁担梁3影响到。本申请的两个侧板451分别设在动滑轮43的两端,然后利用第二转轴452对动滑轮43进行支撑,与只在动滑轮43单侧设置一个侧板451对动滑轮43进行支撑的方案相比,本申请对动滑轮43的支撑效果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卷扬机41包括驱动电机411和卷线筒412,驱动电机411外壳的下侧通过第一支撑座413与对应位置的承重梁2固定连接,卷线筒412两端的下侧均通过一个第二支撑座414与对应位置的承重梁2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驱动电机411与卷线筒412沿着承重梁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这样可将承重梁2的上部空间充分利用,驱动电机411通过向不同方向旋转,可利用卷线筒412实现收钢丝绳或者放钢丝绳的效果。驱动电机411通过第一支撑座413可稳固的安装在承重梁2上,卷线筒412的两端可通过两个第二支撑座414稳固的安装在承重梁2上,且本申请卷线筒412两端与两个第二支撑座414之间转动连接,这样在驱动电机411驱动卷线筒412转动时,第二支撑座414便不会影响到第二支撑座414。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卷线筒412上用于缠绕钢丝绳的区域宽度与钢丝绳的直径相等。
以上实施例中,依照上述方式设置,钢丝绳在卷线筒412会以单层涡状线方式缠绕,具体效果类似于卷尺的缠绕效果,这样在无论是钢丝绳卷收还是释放时都可以减少钢丝绳与定滑轮42间的磨损。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承重梁2的两端下方均设有两个角撑7,角撑7与承重梁2均通过锚固螺栓8固定连接,且所有的角撑7均焊接在对应位置的行车1上。
以上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承重梁2依照上述方式与行车1进行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在安装后使它们形成稳固的一体结构,而且在后续安装完发电机定子需要恢复形成的正常使用时,也可通过拧掉锚固螺栓8,快速的将承重梁2及其附属构件从行车1上取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进行发电机定子吊装时,工人先通过承重梁2将两个行车1固定在提前确定好的位置处,然后便可在承重梁2上安装卷扬机41、第一支架44和定滑轮42,接着将卷扬机41上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定滑轮42、扁担梁3上的动滑轮43后和承重梁2进行固定,这样便完成了本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的组装。接着通过控制卷扬机41下方钢丝绳,当吊钩梁5下方的转向大钩6到达发电机定子上方的合适位置后,便可通过吊索将发电机定子与转向大钩6连接起来,开始起吊工作。当完成发电机定子的起吊工作后,先将扁担梁3和吊钩梁5放到地面,然后拆掉固定在承重梁2上的钢丝绳端部,接着通过卷扬机41将钢丝绳完全收纳,拆掉承重梁2与行车1间用来连接的锚固螺栓8,将承重梁2及其连接在一起的构件放回地面,这样便完成了吊装系统的拆卸工作,相较于劳辛格液压提升技术进行发电机定子的吊装,本申请不仅提高了设备安拆的效率,还降低了设备购置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行车(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行车(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承重梁(2),所述承重梁(2)与所述行车(1)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承重梁(2)的下方设有两个平行的扁担梁(3),且所述扁担梁(3)与所述承重梁(2)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扁担梁(3)与所述承重梁(2)之间通过提升单元(4)连接,两个所述扁担梁(3)中间位置的上方通过一根吊钩梁(5)固定连接,所述吊钩梁(5)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转向大钩(6);
所述提升单元(4)包括四个卷扬机(41),每个所述承重梁(2)位于两个行车(1)之间部分的两端上方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卷扬机(41),每个所述卷扬机(4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定滑轮(42)和动滑轮(43),所述定滑轮(42)通过第一支架(44)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承重梁(2)连接,所述动滑轮(43)通过第二支架(45)与临近的所述扁担梁(3)连接,所述卷扬机(41)上钢丝绳的自由端自上而下依次绕过对应位置的定滑轮(42)和动滑轮(43)后与临近处的承重梁(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架(44)分别安装两个承重梁(2)的上方,每个所述承重梁(2)上的定滑轮(42)均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一支架(4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4)包括三个立柱(441),其中两个立柱(441)安装在所述承重梁(2)两端的上方,另一个所述立柱(441)安装在所述承重梁(2)上两个卷扬机(41)中间的位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441)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转轴(442),所述承重梁(2)上的两个所述定滑轮(42)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42)上,且两个所述定滑轮(42)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42)均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5)包括两个侧板(451),两个所述侧板(451)分别设在所述动滑轮(43)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451)的下端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扁担梁(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451)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二转轴(452)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43)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452)上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41)包括驱动电机(411)和卷线筒(412),所述驱动电机(411)外壳的下侧通过第一支撑座(413)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承重梁(2)固定连接,所述卷线筒(412)两端的下侧均通过一个第二支撑座(414)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承重梁(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412)上用于缠绕钢丝绳的区域宽度与钢丝绳的直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2)的两端下方均设有两个角撑(7),所述角撑(7)与所述承重梁(2)均通过锚固螺栓(8)固定连接,且所有的角撑(7)均焊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行车(1)上。
CN202321212576.5U 2023-05-19 2023-05-19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Active CN219885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2576.5U CN219885434U (zh) 2023-05-19 2023-05-19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2576.5U CN219885434U (zh) 2023-05-19 2023-05-19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5434U true CN219885434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2576.5U Active CN219885434U (zh) 2023-05-19 2023-05-19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5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4522B (zh) 一种折叠天梁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86279B (zh) 建筑施工用垂直运输施工方法
CN104925673A (zh) 一种多起重机联合作业辅助起吊装置及方法
CN201485194U (zh) 60t步履式全回转架梁起重机
CN114852883A (zh) 一种吊运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01713229U (zh) 一种悬索桥施工用的钢箱梁缆载吊机
CN101863423B (zh) 一种悬索桥施工用的钢箱梁缆载吊机
CN111483924A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
CN219885434U (zh) 发电机定子吊装系统
CN116062626A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冠部位幕墙吊装设备及吊装方法
CN212687392U (zh) 一种桥梁架设用缆索吊机起重装置
CN212050425U (zh) 一种缆索起重机牵引绳盲区保养专用吊篮
CN210855029U (zh) 一种高空运输、吊装作业的钢箱梁构件施工便车
JPH08245174A (ja) 屋上ジブクレーン
CN210827120U (zh) 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
CN113636467A (zh) 一种轧机机架吊装装置
CN212334427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
CN22099891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提升装置
CN219279288U (zh) 吊运装置
CN219990959U (zh) 一种吊装设备
CN215364550U (zh) 架廊机天车及架廊机
CN2205787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小型吊装设备
CN117886229B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轨道式起吊机构
CN214570272U (zh) 变电站小型重物起吊装置
CN220845074U (zh) 一种超低净空下钢管柱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