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8121U -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8121U
CN219868121U CN202320415789.1U CN202320415789U CN219868121U CN 219868121 U CN219868121 U CN 219868121U CN 202320415789 U CN202320415789 U CN 202320415789U CN 219868121 U CN219868121 U CN 219868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ne
cavity
exhaust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57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忠
罗会斌
解航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57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8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8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8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新风装置在排风过程中存在排风不畅的问题而设计。该新风装置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和排风管道,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开设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风机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且风机组件在其进风侧形成进风腔、在其出风侧形成出风腔,排风管道连接第一风口与出风腔,风机组件的出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排风管道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的连线为排风线,沿排风线出风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110°<α<120°。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新风装置在排风过程中的顺畅性。

Description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空调器配备新风装置以向室内供入新风,避免室内空气混浊,提升用户体验。而且,部分新风装置还设置有排风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向外排出,以避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导致舒适性变差。然而,现有新风装置在排风过程中,存在排风不畅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在排风过程中存在排风不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和排风管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开设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风机组件在其进风侧形成进风腔、在其出风侧形成出风腔,所述排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出风腔,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排风管道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的连线为排风线,沿所述排风线出风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110°<α<120°。
当需要利用新风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时,风机组件启动,在进风侧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流动至进风腔;随后,上述气流将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继续流动至出风腔,进而通过排风管道流动至第一风口,达到向室外排风的目的。
该新风装置通过将排风管道设置在容纳空间,并使排风管道的排风线与风机组件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110°至120°之间,使得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风口更加靠近出风腔,抬升了第一风口的高度位置,不仅减小了气流自出风腔至排风管道的弯折程度,而且,有效地缩短了排风管道的长度,从而缩短了气流自出风腔向第一风口的流动路径,减小了排风阻力,保证了排风过程中的排风顺畅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排风管道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排风管道的入口中心与所述进风腔的入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L1:L2∈[0.43,0.54]。该设置能够均衡新风装置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尺寸,以尽可能压缩气流流动的轨迹区域,同时,还使得第一风口在第一方向上更加靠近出风腔,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自出风腔至排风管道的弯折程度,尽可能减小出风风阻。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道包括过渡段和导流段,所述过渡段用于与所述出风腔连接,所述导流段用于与所述第一风口连接。该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排风管道的迂曲,优化气流自出风腔至第一风口的流动路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排风阻力,保证了出风顺畅性。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的内壁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一导流线,所述导流段的内壁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三导流线,所述第一导流线与所述第三导流线相连设置,且所述第一方向所在直线、所述第一导流线以及所述第三导流线三者共面设置;沿所述第一导流线出风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1,沿所述第三导流线出风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3,其中,96°<β1<β3<125°,和/或,β1<α<β3。该设置可使出风气流分多阶段且渐进式转向,避免单次转向角度过大,从而能够尽可能减小风阻,达到出风顺畅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的内壁还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二导流线,所述第二导流线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一导流线所在的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流线、所述第二导流线以及所述第三导流线三者共面设置;沿所述第二导流线出风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2,其中,β1≤β2<β3,和/或,105°<β2<α。该设置使得气流自出风腔进入排风管道的瞬间,气流相对的两面均受到引导作用,从而使得气流能够经过渡段顺利地进入导流段,进一步提高了出风顺畅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导流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线与所述进风腔之间。该设置使得靠下设置的第二导流线的倾斜度相较于靠上设置的第一导流线的倾斜度更大,从而能够保证过渡段的通流截面面积,增加排风量,提高排风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口的出风方向为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长度为L3,所述导流段的长度为L4,其中,L3:L4∈[1.05,1.5]。通过将过渡段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设置得比导流段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长,在排风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增加过渡段的水平长度,可以减小过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减小气流自出风腔至排风管道的弯折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出风顺畅性。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具有排风位置和新风位置;在所述排风位置时,所述第一阀门导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风口并阻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进风腔,在所述新风位置时,所述第一阀门阻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风口并导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进风腔。第一阀门的设置,能够实现过渡段与第一风口的衔接,利用第一阀门形成导流段的一部分管壁,而无需再在过渡段与第一风口之间设置其他形式的管壁结构,在简化排风管道结构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缩短气流在排风管道中的流动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排风顺畅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包括相连的阀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排风位置时,所述阀板用于形成所述导流段的管壁,以连接所述过渡段与所述第一风口。第一阀门的这种设置形式,不仅能够简化第一阀门的结构,降低第一阀门的制造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对第一阀门在排风位置与新风位置之间进行控制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上方,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出风腔位于所述进风腔与所述导风腔之间。该设置能够优化各腔室在壳体内部的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柜机,以解决现有新风装置在排风过程中存在排风不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柜机,包括机体和上述新风装置,所述机体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纳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机体具有换热模块和底盘,所述新风装置相对于所述换热模块更靠近所述底盘设置。
通过在空调柜机中设置上述新风装置,相应地,该空调柜机具有上述新风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在排风模式下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在排风模式下的结构剖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在排风模式下且处于安装状态的侧视剖视图(过滤部件未显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柜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0-新风装置;020-机体;021-换热模块;022-底盘;030-新风管;040-墙体;100-壳体;200-风机组件;300-排风管道;400-第一阀门;500-第二阀门;600-过滤部件;110-导风腔;120-容纳空间;121-进风腔;122-出风腔;130-第一风口;140-第二风口;150-隔板;151-排风口;152-进风口;310-过渡段;311-第一导流线;312-第二导流线;320-导流段;321-第三导流线;410-阀板;42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010在排风模式下的结构剖视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010在排风模式下的结构剖视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010,包括壳体100、风机组件200和排风管道300,具体地,壳体100具有容纳空间120,容纳空间120开设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130;风机组件200设置于容纳空间120,且风机组件200在其进风侧形成进风腔121、在其出风侧形成出风腔122,排风管道300连接第一风口130与出风腔122。图1和图2中,实心箭头表示新风装置010在排风模式下的气流路径。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010在排风模式下且处于安装状态的侧视剖视图(过滤部件600未显示)。如图3所示,风机组件200的出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的连线为排风线,沿排风线出风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110°<α<120°。
当需要利用新风装置010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时,风机组件200启动,在进风侧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流动至进风腔121;随后,上述气流将在风机组件200的作用下继续流动至出风腔122,进而通过排风管道300流动至第一风口130,达到向室外排风的目的。
该新风装置010通过将排风管道300设置在容纳空间120,并使排风管道300的排风线与风机组件200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110°至120°之间,使得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风口130更加靠近出风腔122,抬升了第一风口130的高度位置,不仅减小了气流自出风腔122至排风管道300的弯折程度,而且,有效地缩短了排风管道300的长度,从而缩短了气流自出风腔122向第一风口130的流动路径,减小了排风阻力,保证了排风过程中的排风顺畅性。
本实施例中,进风腔121和出风腔122均形成于容纳空间120。
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3中的竖直方向,也即Y轴所在方向;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由字母A表示,排风管道300的出口中心由字母B表示,连线AB即表示排风线。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与进风腔121的入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L1:L2∈[0.43,0.54]。
上述设置,能够均衡新风装置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尺寸,以尽可能压缩气流流动的轨迹区域,同时,还使得第一风口130在第一方向上更加靠近出风腔122,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自出风腔122至排风管道300的弯折程度,尽可能减小出风风阻,以满足出风顺畅的要求。
优选地,L1=89.9mm,L2=175.4mm。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排风管道300包括过渡段310和导流段320,其中,过渡段310用于与出风腔122连接。
通过将排风管道300设置为这种两段式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排风管道300的迂曲,优化气流自出风腔122至第一风口130的流动路径,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排风阻力,保证了出风顺畅性,而且,减少了气流在排风管道300中的流动时间,提高了排风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过渡段310的内壁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一导流线311,导流段320的内壁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三导流线321,具体地,第一导流线311与第三导流线321相连设置,且第一方向所在直线、第一导流线311以及第三导流线321三者共面设置;沿第一导流线311出风的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1,沿第三导流线321出风的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3,其中,96°<β1<β3<125°,和/或,β1<α<β3。
上述设置,可使出风气流分多阶段且渐进式转向,避免单次转向角度过大,从而能够尽可能减小风阻,达到出风顺畅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96°<β1<102°。优选地,β1=99.1°。
本实施例中,115°<β3<125°。优选地,β3=120°,也就是说,β3与水平面的夹角的优选值为30°。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过渡段310的内壁还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二导流线312,具体地,第二导流线312所在的面与第一导流线311所在的面相对设置,且第一导流线311、第二导流线312以及第三导流线321三者共面设置;沿第二导流线312出风的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2,其中,β1≤β2<β3,和/或,105°<β2<α。
上述设置,使得气流自出风腔122进入排风管道300的瞬间,气流相对的两面均受到引导作用,从而使得气流能够经过渡段310顺利地进入导流段320,进一步提高了出风顺畅性。
本实施例中,105°<β2<115°,优选地,β2=110°。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由上至下的四条虚线分别表示:第三导流线321的延长辅助线、第一导流线311的延长辅助线、排风线AB的延长辅助线以及第二导流线312的延长辅助线。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导流线312位于第一导流线311与进风腔12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导流线311位于第二导流线312的上方。
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靠下设置的第二导流线312的倾斜度相较于靠上设置的第一导流线311的倾斜度更大,从而能够保证过渡段310的通流截面面积,增加排风量,提高排风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流线312对室内空气中的杂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这部分杂质能够顺着第二导流线312向第一风口130的方向流动,而不会向出风腔122回流。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口130的出风方向为第三方向,在第三方向上,过渡段310的长度为L3,导流段320的长度为L4,其中,L3:L4∈[1.05,1.5]。
通过将过渡段310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设置得比导流段320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长,在排风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增加过渡段310的水平长度,可以减小过渡段310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减小气流自出风腔122至排风管道300的弯折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出风顺畅性。
优选地,L3=105.5mm,L4=95mm。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风口130的轴线方向为基准,气流从第一风口130朝室外流动且平行于第一风口130的轴线的方向即为第三方向。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以图3中X轴所在方向进行表示。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010在新风模式下的结构剖视图。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并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010还可以包括第一阀门400,具体地,第一阀门400与壳体100活动连接,第一阀门400具有排风位置和新风位置;在排风位置时,第一阀门400导通出风腔122与第一风口130并阻隔第一风口130与进风腔121,在新风位置时,第一阀门400阻隔出风腔122与第一风口130并导通第一风口130与进风腔121的新风位置。其中,排风位置的第一阀门400连接过渡段310与第一风口130,以与第三导流线321共同形成导流段320的一组相对管壁。图4中,实心箭头表示新风装置010在新风模式下的气流路径。
第一阀门400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对新风装置010在排风模式与新风模式之间的切换,使得在排风模式下,室内空气能够流动至进风腔121,并最终由第一风口130排向室外,而在新风模式下,室外空气能够经第一风口130流动至进风腔121,并最终排向室内,而且,还能够实现过渡段310与第一风口130的衔接,利用第一阀门400形成导流段320的一部分管壁,而无需再在过渡段310与第一风口130之间设置其他形式的管壁结构,在简化排风管道300结构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缩短气流在排风管道300中的流动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排风顺畅性。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400可以包括相连的阀板410和连接件420,具体地,连接件42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在排风位置时,阀板410用于形成导流段320的管壁,以连接过渡段310与第一风口130。其中,用于形成导流段320管壁的为阀板410的内表面,也就是阀板410朝向排风管道300管腔的表面。
第一阀门400的这种设置形式,不仅能够简化第一阀门400的结构,降低第一阀门400的制造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对第一阀门400在排风位置与新风位置之间进行控制切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阀门400设置为移动式结构,此时,第一阀门400的移动轨迹可以沿上下方向,且第一阀门400设置呈角度连接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当第一阀门400移动至上表面衔接过渡段310与第一风口130的下缘时,第一阀门400处于排风位置,排风管道300与第一风口130导通;当第一阀门400移动至下表面衔接过渡段310与第一风口130的上缘时,第一阀门400处于新风位置,第一风口130与进风腔121导通。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导风腔110,导风腔110位于容纳空间120的上方,且在第一方向上,出风腔122位于进风腔121与导风腔110之间。其中,导风腔110开设与室内连通的第二风口140。
该设置使得第二风口140的位置相对靠上,从而使得在新风模式下,由第二风口140进入的新风不会太靠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将地面尘土吹起的情形。而且,通过将出风腔122设置在进风腔121与导风腔110之间,还能够优化各腔室在壳体100内部的布局。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该新风装置010还包括隔板150,隔板150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导风腔110和容纳空间120。具体地,隔板150的板面与水平面基本平行;隔板150开设连通导风腔110与容纳空间120的排风口151,从而使得排风模式下,由第二风口140进入的室内空气能够经排风口151流动至进风腔121,达到排风目的。并且,参照图4,隔板150还滑动安装有第二阀门500,隔板150开设有进风口152,进风口152与排风口151沿隔板150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从而使得新风模式下,第二阀门500封闭排风口151、露出进风口152,由第一风口130进入的室外空气能够经进风口152进入导风腔110,并进一步经第二风口140排向室内。其中,容纳空间120还设置有过滤部件600,过滤部件600位于第一风口130与进风腔121之间,用于对经第一风口130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过滤,使之成为新风。
该新风装置010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排风模式下,第一阀门400导通出风腔122与第一风口130并阻隔第一风口130与进风腔121,第二阀门500露出排风口151并阻隔出风腔122至导风腔110的气流通道,从而在风机组件20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能够经第二风口140进入导风腔110,并经排风口151向进风腔121流动,进而由出风腔122流出,再进入排风管道300,从而经第一风口130排向室外,达到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目的。
请继续参照图4,在新风模式下,第一阀门400阻隔出风腔122与第一风口130并导通第一风口130与进风腔121,第二阀门500封闭排风口151并露出进风口152,使得出风腔122至导风腔110的气流通道被导通,从而在风机组件200的作用下,室外空气能够经第一风口130向进风腔121流动,在此过程中经由过滤部件600成为新风,进而由出风腔122流出,再经进风口152进入导风腔110,从而经第二风口140排向室内,达到向室内引入新风的目的。
这种新风装置010的设置形式,利用同样的第一风口130和第二风口140便可以达到既向室内引入新风又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目的,无需设置单独的进风管路和排风管路以及相应的连接结构,从而简化了新风装置010的结构,并降低了新风装置010的成本。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柜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机体020和上述新风装置010,具体地,机体020设置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容纳新风装置010,其中,机体020具有换热模块021和底盘022,新风装置010相对于换热模块021更靠近底盘022设置。
通过在空调柜机中设置上述新风装置010,相应地,该空调柜机具有上述新风装置010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空调柜机还可以包括新风管030,其中,新风管030的一端连接于新风装置010的第一风口130(参见图1至图4),新风管030的另一端穿设于墙体040。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中,诸如“内”、“外”、“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风机组件(200)和排风管道(300),所述壳体(100)具有容纳空间(120),所述容纳空间(120)开设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130);所述风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120),且所述风机组件(200)在其进风侧形成进风腔(121)、在其出风侧形成出风腔(122),所述排风管道(300)连接所述第一风口(130)与所述出风腔(122),所述风机组件(200)的出风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的连线为排风线,沿所述排风线出风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110°<α<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与其出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排风管道(300)的入口中心与所述进风腔(121)的入口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L1:L2∈[0.43,0.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300)包括过渡段(310)和导流段(320),所述过渡段(310)用于与所述出风腔(122)连接,所述导流段(320)用于与所述第一风口(1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10)的内壁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一导流线(311),所述导流段(320)的内壁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三导流线(321),所述第一导流线(311)与所述第三导流线(321)相连设置,且所述第一方向所在直线、所述第一导流线(311)以及所述第三导流线(321)三者共面设置;沿所述第一导流线(311)出风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1,沿所述第三导流线(321)出风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3,其中,96°<β1<β3<125°,和/或,β1<α<β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10)的内壁还具有引导气流的第二导流线(312),所述第二导流线(312)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一导流线(311)所在的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流线(311)、所述第二导流线(312)以及所述第三导流线(321)三者共面设置;沿所述第二导流线(312)出风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β2,其中,β1≤β2<β3,和/或,105°<β2<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导流线(312)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线(311)与所述进风腔(12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130)的出风方向为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过渡段(310)的长度为L3,所述导流段(320)的长度为L4,其中,L3:L4∈[1.05,1.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400),所述第一阀门(400)与所述壳体(10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阀门(400)具有排风位置和新风位置;在所述排风位置时,所述第一阀门(400)导通所述出风腔(122)与所述第一风口(130)并阻隔所述第一风口(130)与所述进风腔(121),在所述新风位置时,所述第一阀门(400)阻隔所述出风腔(122)与所述第一风口(130)并导通所述第一风口(130)与所述进风腔(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400)包括相连的阀板(410)和连接件(420),所述连接件(420)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在所述排风位置时,所述阀板(410)用于形成所述导流段(320)的管壁,以连接所述过渡段(310)与所述第一风口(130)。
10.根据权利要求2-6或8-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具有导风腔(110),所述导风腔(11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20)的上方,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出风腔(122)位于所述进风腔(121)与所述导风腔(110)之间。
1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020)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所述机体(020)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纳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机体(020)具有换热模块(021)和底盘(022),所述新风装置相对于所述换热模块(021)更靠近所述底盘(022)设置。
CN202320415789.1U 2023-03-03 2023-03-03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Active CN219868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5789.1U CN219868121U (zh) 2023-03-03 2023-03-03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5789.1U CN219868121U (zh) 2023-03-03 2023-03-03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8121U true CN219868121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5789.1U Active CN219868121U (zh) 2023-03-03 2023-03-03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8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106B (zh) 空调
CN219868121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207865567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6182247A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218495109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274669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25464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4508793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982898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8803749U (zh) 通风节能降温房
CN108158486B (zh) 便携式吸尘器和具有其的清洁器具
CN216693947U (zh) 空调风道风向转换装置
CN218915130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371325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20083182U (zh) 一种双风道空调调节导风结构
CN216481306U (zh) 移动空调器
CN220453859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19550675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217653974U (zh) 一种出风罩及安装有该出风罩的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841008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6790412U (zh) 一种采用增氧缓解室内闷热的恒温设备
CN218410084U (zh) 空调器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177821U (zh) 一种可实现正反向出风的新风系统和新风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