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7875U -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7875U
CN219867875U CN202320270316.7U CN202320270316U CN219867875U CN 219867875 U CN219867875 U CN 219867875U CN 202320270316 U CN202320270316 U CN 202320270316U CN 219867875 U CN219867875 U CN 219867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urner
injection
air passage
inj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03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能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03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7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7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7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头,包括炉座,其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气道;引射管组件,其包括第一引射管,该第一引射管具有连接在炉座上的第一进气口且第一进气口的高度低于第一环形气道;导流气腔,该第一进气口与第一环形气道之间通过导流气腔相连通;该导流气腔的一侧设有导流斜面,该导流气腔的另一侧设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其中,该导流阶梯面包括靠近第一环形气道设置的第一水平面以及靠近第一进气口设置的第二水平面,该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通过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相连接。由此,通过将导流阶梯面设置呈矩形状,从而增大了导流气腔的容积,使得进入到导流气腔内的燃气量变多,进而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又叫煤气灶、炉盘、灶台或者灶具,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
现有的燃气灶炉头中,至少包括炉座、设置在炉座上的外环气道以及连接在炉座上的引射管,该引射管与外环气道之间通过导流气腔相连通。现有的导流气腔的一侧设有导流斜面,另一侧设有导流阶梯面,即,输送至导流气腔内的燃气有两个方向的流向,其中大部分燃气流速较快,被导流斜面所引导并流向外环气道的一端,另外小部分燃气由于流速相对较低,因而被导流阶梯面所引导并流向外环气道的另一端。
目前,大部分导流阶梯面均设置呈梯形(即包括水平面以及与水平面相连接的斜面),且由于导流阶梯面只引导小部分燃气,如此设置,将导致导流气腔的内部容积变小,从而导致进入到导流气腔内的燃气量变少,进而降低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通过将呈梯形状的导流阶梯面转变成呈矩形状的导流阶梯面,从而增大了导流气腔的容积,使得进入到导流气腔内的燃气量变多,进而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烧炉头,包括:
炉座,其内部至少设置有第一环形气道;
引射管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一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
导流气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之间通过所述导流气腔相连通;所述导流气腔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所述第一环形气道内壁流动的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气腔的另一侧设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
其中,所述导流阶梯面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环形气道设置的第一水平面以及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的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之间通过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合在所述导流气腔上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若干成排且间隔布置的分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斜面与所述导流阶梯面中的所述第一水平面上均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锁紧或铆接以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或预涂冷轧板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炉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中心气管,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环绕所述中心气管设置;
所述引射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二进气口;所述中心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的中心气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管的第一引射延伸管、连通所述第二引射管的第二引射延伸管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引射延伸管与所述第二引射延伸管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射延伸管与所述第二引射延伸管同一端部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二引射管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二引射管同一端部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通过螺丝锁紧以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射延伸管的内径为11mm~15mm,所述第二引射延伸管的内径为8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之间设置有与外部连通且用于供空气流入的第二环形气道;
所述炉座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炉座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口,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气道的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周向布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以及上述燃烧炉头,所述燃烧炉头安装在所述燃气灶本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炉头,通过采用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来连接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从而使导流阶梯面呈矩形,与传统的梯形导流阶梯面相比,大大增加了导流气腔的容积,使得进入到导流气腔内的燃气量变多,进而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炉头,通过在导流气腔上设置分流板,从而可对燃气进行分流,使得燃气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炉头中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炉头隐藏掉分流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炉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炉头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炉座;11、第一环形气道;12、中心气管;121、中心气道;13、第二环形气道;14、进风口;2、引射管组件;21、第一引射管;211、第一进气口;22、第二引射管;221、第二进气口;23、第二安装板;231、第三安装孔;3、引射延伸管组件;31、第一引射延伸管;32、第二引射延伸管;33、第一安装板;331、第二安装孔;34、第三安装板;4、分流板;41、分流孔;42、第一安装孔;5、导流气腔;51、导流斜面;52、导流阶梯面;521、第一水平面;522、第二水平面;523、第一竖面;53、安装柱。
d1-第一引射延伸管的内径;d2-第二引射延伸管的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烧炉头,包括炉座1以及连接在炉座1上的引射管组件2,该炉座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气管12、环绕中心气管12设置的第一环形气道11以及设置在中心气管12与第一环形气道11之间的第二环形气道13;该引射管组件2包括第一引射管21和第二引射管22,该第一引射管21与第一环形气道11相连通,该第二引射管22与中心气管12相连通,从而用于输送燃气。
在本实施例中,该燃烧炉头为两环火炉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三环火炉头。
具体的,该第一环形气道11的形状呈圆弧状且其顶部敞开;该第一引射管21具有连接在炉座1上的第一进气口211且第一进气口211的高度低于第一环形气道11;该第一进气口211与第一环形气道11之间通过导流气腔5相连通,该导流气腔5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导从第一进气口211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1内壁流动的导流斜面51,以引导从第一进气口211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1的内壁流动,从而实现燃气在第一环形气道11内的均匀分布。另外,均匀分布的燃气能够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提升燃烧炉头的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该导流气腔5的另一侧设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52,该导流阶梯面52包括靠近第一环形气道11设置的第一水平面521、靠近第一进气口211设置的第二水平面522以及分别连接该第一水平面521与第二水平面522且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523。
由此,输送至导流气腔5内的燃气有两个方向的流向,其中大部分燃气流速较快,被导流斜面51所引导而流向第一环形气道11的一端,另外小部分燃气由于流速较低,因而被导流阶梯面52所引导而沿着导流阶梯面52的导向爬坡而上,并由此流向第一环形气道11的另一端。
因此,通过采用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523来连接第一水平面521和第二水平面522,从而使导流阶梯面52呈矩形,与传统的梯形导流阶梯面相比,大大增加了导流气腔5的容积,使得进入到导流气腔5内的燃气量变多,进而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参阅图1-2,该燃烧炉头还包括盖合在导流气腔5上的分流板4,该分流板4上开设有若干成排且间隔布置的分流孔41。另外,该导流斜面51与导流阶梯面52中的第一水平面521上均凸设有安装柱53,该安装柱53内开设有螺孔,该分流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柱53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42。由此,采用螺栓穿过该第一安装孔42并与安装柱53内的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可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螺栓铆接进行固定,此处不受限制。
由此,通过在导流气腔5上设置分流板4,从而可对燃气进行分流,使得燃气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分流板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或预涂冷轧板材质制成。
参阅图5,该第二引射管22具有连接在炉座1上的第二进气口221;该中心气管12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221相连通的中心气道121,且中心气道121自与第二进气口221连接的一端往其自由端方向呈现扩径变化。由此,当燃气在中心气道121内流动的时候,逐步释放压力,增大体积,减缓流速,进而有助于燃气更好的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提升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再参阅图1,该燃烧炉头还包括引射延伸管组件3,该引射延伸管组件3包括连通第一引射管21的第一引射延伸管31、连通第二引射管22的第二引射延伸管32以及分别连接第一引射延伸管31与第二引射延伸管32且位于第一引射延伸管31与第二引射延伸管32同一端部的第一安装板33;该第一安装板33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331。另外,还包括分别连接第一引射管21与第二引射管22且位于第一引射管21与第二引射管22同一端部的第二安装板23,该第二安装板23上开设有与若干第二安装孔331相对应的若干第三安装孔231。由此,采用螺栓穿过该第二安装孔331与第三安装孔231并通过螺母锁定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引射延伸管组件3还包括分别连接第一引射延伸管31与第二引射延伸管32的另一同一端部上的第三安装板34。
优选的,该第一引射延伸管31的内径d1为13mm,该第二引射延伸管32的内径d2为10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引射延伸管31的内径d1可以为11mm~15mm,该第二引射延伸管32的内径d2可以为8mm~12mm,此处均不受限制。
参阅图4,该炉座1整体呈圆柱状且炉座1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口14,若干个进风口14与第二环形气道13的底部相连通。由此,空气通过若干进风口14进入到第二环形气道13的底部,并在第二环形气道13的底部向上流动,以为第一环形气道11和中心气道输送空气。优选的,若干个进风口14位于第一环形气道11的下方且沿第一环形气道11的周向布置,即通过凸起的第一环形气道11以为进风口14提供合理的设置位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图中未示出)以及上述燃烧炉头,该燃烧炉头安装在燃气灶本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炉头,通过采用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523来连接第一水平面521和第二水平面522,从而使导流阶梯面52呈矩形,与传统的梯形导流阶梯面相比,大大增加了导流气腔5的容积,使得进入到导流气腔5内的燃气量变多,进而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炉头,通过在导流气腔5上设置分流板4,从而可对燃气进行分流,使得燃气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炉头的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座,其内部至少设置有第一环形气道;
引射管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一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
导流气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之间通过所述导流气腔相连通;所述导流气腔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所述第一环形气道内壁流动的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气腔的另一侧设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
其中,所述导流阶梯面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环形气道设置的第一水平面以及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的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之间通过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一竖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在所述导流气腔上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若干成排且间隔布置的分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面与所述导流阶梯面中的所述第一水平面上均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锁紧或铆接以实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或预涂冷轧板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中心气管,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环绕所述中心气管设置;
所述引射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二进气口;所述中心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的中心气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管的第一引射延伸管、连通所述第二引射管的第二引射延伸管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引射延伸管与所述第二引射延伸管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射延伸管与所述第二引射延伸管同一端部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二引射管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二引射管同一端部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通过螺丝锁紧以实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延伸管的内径为11mm~15mm,所述第二引射延伸管的内径为8mm~1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之间设置有与外部连通且用于供空气流入的第二环形气道;
所述炉座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炉座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口,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气道的底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周向布置。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炉头,所述燃烧炉头安装在所述燃气灶本体上。
CN202320270316.7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Active CN219867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0316.7U CN219867875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0316.7U CN219867875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7875U true CN21986787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0316.7U Active CN219867875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7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4595Y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624732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109959004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9867875U (zh) 一种燃烧炉头及其燃气灶
CN208332259U (zh)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CN111059532A (zh) 一种上进风三环火灶具燃烧器
CN211450918U (zh) 一种外环火燃烧组式灶具燃烧器
CN209840089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219868002U (zh) 一种可提高进风量的燃烧炉头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19933970U (zh) 一种燃烧器
CN112283755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双旋燃烧器
CN108870388A (zh) 一种燃烧器
CN200965273Y (zh) 一种立体式节能环保燃气灶具
CN218064870U (zh) 一种多口进气型灶具燃烧器
CN21844227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及灶具
CN211040960U (zh) 一种混合腔中置的完全上进风燃烧器
CN216047634U (zh) 一种三环火分气盘及燃烧器
CN220648246U (zh) 一种双直喷燃烧器
CN22026937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0772313U (zh) 一种燃气分布均匀的燃气炉头
CN221076466U (zh) 完全上进风分体式燃烧器
CN116464967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及灶具
CN21792875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2961730U (zh) 燃烧器炉头
CN108443879A (zh)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