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0878U -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0878U
CN219840878U CN202321007325.3U CN202321007325U CN219840878U CN 219840878 U CN219840878 U CN 219840878U CN 202321007325 U CN202321007325 U CN 202321007325U CN 219840878 U CN219840878 U CN 219840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wall
shaped
air bag
hydraul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73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红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73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0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0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0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马达壳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弧形气囊,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前后两侧和圆筒的表面均粘接有第二弧形气囊,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表面和第二弧形气囊的表面均粘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L形孔,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和L形孔的内壁均固定连通有L形管,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弧形气囊和油压缓冲器共同对外壳的振动进行缓冲,进而使该壳体具有较强的减振效果,从而进一步的降低装载机液压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的抖动。

Description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马达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目前,市面上的装载机,通常采用液压马达作为驱动源驱动装载机进行移动。
液压马达是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马达按其结构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它型式,具有重量轻、无级变速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目前,为了降低液压马达在工作时的抖动,通常会在液压马达壳体外部设置有减震橡胶垫,通过减震橡胶垫减弱液压马达在工作时的振动,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660422U所公开的一种液压马达壳体,但由于减震方式单一,进而导致液压马达在工作时仍会产生抖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为了降低液压马达在工作时的抖动,通常会在液压马达壳体外部设置有减震橡胶垫,通过减震橡胶垫减弱液压马达在工作时的振动,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660422U所公开的一种液压马达壳体,但由于减震方式单一,进而导致液压马达在工作时仍会产生抖动,而提出的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弧形气囊,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前后两侧和圆筒的表面均粘接有第二弧形气囊,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表面和第二弧形气囊的表面均粘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L形孔,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和L形孔的内壁均固定连通有L形管,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表面与L形管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弧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表面与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弧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壁与圆筒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油压缓冲器,所述油压缓冲器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与L形管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滑柱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和L形管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底板9的上表面、L形管的表面和支撑架靠近缓冲机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U形防尘网,所述U形防尘网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与圆孔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壳、第一弧形气囊和通孔的中心均在同一垂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筒、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支撑架、L形孔、通孔、L形管、底板和缓冲机构,其中,当外壳振动时,通过振动使第一弧形气囊和第二弧形气囊发生形变,并通过L形管和滑柱的配合,使油压缓冲器发生形变,此时,通过第二弧形气囊和油压缓冲器共同对外壳的振动进行缓冲,进而使该壳体具有较强的减振效果,从而进一步的降低装载机液压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的抖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块、圆孔、螺纹槽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将U形防尘网固定在支撑块上,并通过支撑块、U形防尘网和底板的配合,将缓冲机构包裹住,进而使空气中的灰尘无法吸附在油压缓冲器和滑柱上,从而防止因油压缓冲器和滑柱上吸附有较多的灰尘而导致油压缓冲器和滑柱的磨损速度加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弧形气囊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弧形气囊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弧形气囊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内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U形防尘网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圆筒;3、第一弧形气囊;4、第二弧形气囊;5、支撑架;6、L形孔;7、通孔;8、L形管;9、底板;10、缓冲机构;101、连接块;102、油压缓冲器;103、滑柱;11、第一限位环;12、第二限位环;13、环形槽;14、密封圈;15、支撑块;16、U形防尘网;17、圆孔;18、螺纹槽;1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8,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2,圆筒2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弧形气囊3,第一弧形气囊3的前后两侧和圆筒2的表面均粘接有第二弧形气囊4,第一弧形气囊3的表面和第二弧形气囊4的表面均粘接有支撑架5,当外壳1振动时,通过振动使第一弧形气囊3和第二弧形气囊4发生形变,支撑架5的内部开设有L形孔6,第一弧形气囊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7,外壳1、第一弧形气囊3和通孔7的中心均在同一垂直线上,通孔7的内壁和L形孔6的内壁均固定连通有L形管8,L形管8与第一弧形气囊3之间空气相互流通,支撑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底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0,缓冲机构10的表面与L形管8的内壁接触。
缓冲机构10包括连接块101,连接块101的底部与底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块1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油压缓冲器102,油压缓冲器102远离连接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柱103,滑柱103的表面与L形管8的内壁接触,当第一弧形气囊3发生形变时,通过第一弧形气囊3使滑柱103在L形管8内位置发生改变,并使油压缓冲器102发生形变,滑柱103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3,环形槽13的内壁和L形管8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密封圈14,通过密封圈14对滑柱103与L形管8之间接触面进行密封。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第一弧形气囊3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弧形气囊4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一限位环11,第一限位环11的表面与支撑架5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限位环11使第一弧形气囊3与支撑架5之间固定更加牢固,同时,通过第一限位环11使第二弧形气囊4与支撑架5之间固定更加牢固,第一弧形气囊3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弧形气囊4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限位环12,第二限位环12的内壁与圆筒2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限位环12使第一弧形气囊3与圆筒2之间固定更加牢固,同时,通过第二限位环12使第二弧形气囊4与圆筒2之间固定更加牢固。
实施例三:
参照图1-9,底板9的上表面、L形管8的表面和支撑架5靠近缓冲机构1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支撑块15的表面和底板9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U形防尘网16,U形防尘网16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17,支撑块15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8,螺纹槽1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9,固定螺栓19的表面与圆孔17的内壁接触,通过支撑块15、圆孔17、螺纹槽18和固定螺栓19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将U形防尘网16固定在支撑块15上,并通过支撑块15、U形防尘网16和底板9的配合,将缓冲机构10包裹住,进而使空气中的灰尘无法吸附在油压缓冲器102和滑柱103上,从而防止因油压缓冲器102和滑柱103上吸附有较多的灰尘而导致油压缓冲器102和滑柱103的磨损速度加快。
本实用新型中,当外壳1振动时,通过振动使第一弧形气囊3和第二弧形气囊4发生形变,然后,通过第一弧形气囊3、L形管8和滑柱103的配合,使油压缓冲器102发生形变,此时,通过第二弧形气囊4和油压缓冲器102共同对外壳1的振动进行缓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2),所述圆筒(2)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弧形气囊(3),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前后两侧和圆筒(2)的表面均粘接有第二弧形气囊(4),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表面和第二弧形气囊(4)的表面均粘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内部开设有L形孔(6),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内壁和L形孔(6)的内壁均固定连通有L形管(8),所述支撑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0),所述缓冲机构(10)的表面与L形管(8)的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弧形气囊(4)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一限位环(11),所述第一限位环(11)的表面与支撑架(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气囊(3)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弧形气囊(4)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限位环(12),所述第二限位环(12)的内壁与圆筒(2)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包括连接块(101),所述连接块(101)的底部与底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油压缓冲器(102),所述油压缓冲器(102)远离连接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柱(103),所述滑柱(103)的表面与L形管(8)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103)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3),所述环形槽(13)的内壁和L形管(8)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密封圈(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上表面、L形管(8)的表面和支撑架(5)靠近缓冲机构(1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的表面和底板(9)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U形防尘网(16),所述U形防尘网(16)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17),所述支撑块(15)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8),所述螺纹槽(1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9),所述固定螺栓(19)的表面与圆孔(17)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第一弧形气囊(3)和通孔(7)的中心均在同一垂直线上。
CN202321007325.3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Active CN219840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7325.3U CN21984087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7325.3U CN21984087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0878U true CN219840878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7325.3U Active CN21984087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0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8348U (zh) 一种新型减震机械装置
CN102505850B (zh) 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06704460A (zh) 减振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06571469U (zh) 一种机械自动换向双井长程抽油机
CN219840878U (zh) 一种装载机液压马达壳体
CN211116905U (zh) 一种用于液压缸的缓冲减震装置
CN209856521U (zh) 悬吊设备抗震支架
CN109159807A (zh) 一种水利机械钢筋水泥运输装置
CN113006686A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平台
CN101052821A (zh) 防振支撑装置
CN207330148U (zh) 一种起重设备减震装置
CN216200150U (zh) 一种降噪减震效果好的液压泵
CN210684689U (zh) 一种振动锤用减速器连接架
CN209909060U (zh) 一种机电设备降噪防护装置
CN214837495U (zh) 一种具有缓冲能力的液压油缸
CN216334208U (zh) 一种可以快速上下料的轻粉下灰车
CN214076998U (zh) 水泥粉磨生产线降噪系统
CN213333173U (zh) 一种消声器支架结构
CN105179549B (zh) 车辆用防震橡胶空气弹簧
CN219298318U (zh) 装载机传动机构
CN215058575U (zh) 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油缸
CN220953611U (zh) 一种破碎锤机芯的缓冲散热结构
CN216640708U (zh) 一种装载机用减震助力装置
CN210713851U (zh) 一种混凝土振捣减震装置
CN218033830U (zh) 一种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空气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