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6057U - 悬挑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挑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6057U
CN219826057U CN202321303591.0U CN202321303591U CN219826057U CN 219826057 U CN219826057 U CN 219826057U CN 202321303591 U CN202321303591 U CN 202321303591U CN 219826057 U CN219826057 U CN 219826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beam
beam body
cantilever
reinforcing
fix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35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35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6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6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6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悬挑梁结构,包括固定本体、悬挑梁本体以及支撑梁;其中,悬挑梁本体的一端与固定本体相连,另一端向远离固定本体方向水平延伸且设有连接部以及连接连接部与悬挑梁本体的加强部;支撑梁倾斜设置,且支撑梁的一端与固定本体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本公开提供的悬挑梁结构,通过在悬挑梁本体上设置加强部与连接部连接,增加了连接部的连接点位,提高了连接部与支撑梁连接后的连接强度,进而使悬挑梁本体与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少甚至避免悬挑梁因承载过重的载荷导致其发生晃动或者断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整个悬挑梁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悬挑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挑梁结构。
背景技术
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叫做悬挑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悬挑梁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为了保证悬挑梁的承重效果,常常会在两者之间设置支撑梁,但是目前支撑梁与悬挑梁之间的连接并不稳定,当悬挑梁承载的载荷较大时,支撑梁与悬挑梁的连接处可能会出现晃动或者断裂的情况,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梁结构,该悬挑梁结构能够使支撑梁与悬挑梁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保证悬挑梁本体、固定本体以及支撑梁三者之间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悬挑梁结构,包括:固定本体;悬挑梁本体,悬挑梁本体的一端与固定本体相连,另一端向远离固定本体方向水平延伸且设有连接部以及连接连接部与悬挑梁本体的加强部;以及支撑梁,支撑梁倾斜设置,且支撑梁的一端与固定本体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
可选地,支撑梁位于悬挑梁本体的上方。
可选地,连接部构造为板状结构并垂直连接于悬挑梁本体的上表面;板状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与支撑梁连接的连接孔。
可选地,加强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区域与连接部相接的板状结构并垂直连接于悬挑梁本体。
可选地,加强部设于连接部的一侧,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加强部的侧面中部;或者加强部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加强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或者,加强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悬挑梁本体为H型钢。
可选地,悬挑梁本体设有用于加强悬挑梁本体刚度的加劲板,加劲板位于腹板的两侧并与悬挑梁本体的上、下翼缘相接。
可选地,固定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支撑梁的第一预埋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悬挑梁本体的第二预埋组件。
可选地,第一预埋组件以及第二预埋组件均包括预埋钢板以及用于将预埋钢板与固定本体相连的化学锚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悬挑梁结构,通过在悬挑梁本体上设置加强部与连接部连接,增加了连接部的连接点位,提高了连接部与支撑梁连接后的连接强度,进而使悬挑梁本体与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少甚至避免悬挑梁因承载过重的载荷导致其发生晃动或者断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整个悬挑梁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悬挑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图3中C-C处的剖面图;
图5是本公开图3中D-D处的剖面图;
图6是本公开图1中E-E处的剖面图;
图7是本公开图1中F-F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本体;2-悬挑梁本体;21-连接部;22-加强部;23-加劲板;3-支撑梁;4-第一预埋组件;5-第二预埋组件;6-预埋钢板;7-化学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相应部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在重力方向上相对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的部件自身轮廓而言的“内、外”。另外,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悬挑梁结构,包括:固定本体1、悬挑梁本体2以及支撑梁3;其中,悬挑梁本体2的一端与固定本体1相连,另一端向远离固定本体1方向水平延伸且设有连接部21以及连接连接部21与悬挑梁本体2的加强部22;支撑梁3倾斜设置,且支撑梁3的一端与固定本体1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悬挑梁本体2由固定本体1以及支撑梁3共同提供支撑,其中,为了保证固定本体1能够为支撑梁3以及悬挑梁本体2提供稳定的支撑,本公开的固定本体1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由于悬挑梁本体2上的连接部21不但与悬挑梁本体2相连,还与加强部22相接,这样就增加了连接部21的连接点位,进而增大其连接面积,也就保证了当悬挑梁本体2承受较大的载荷时,连接部21仍然可以与支撑梁3稳定连接,从而提高了悬挑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悬挑梁结构中,固定本体1、悬挑梁本体2以及支撑梁3可以形成一直角三角形,通过支撑梁3的支撑或者拉力,可以将固定本体1、悬挑梁本体2以及支撑梁3围成一固定空间,可以在该固定空间内铺设管道,布置栈道等。
发明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在一些既有的工业厂房改造中,支撑梁3的设置会受到使用空间以及工艺要求的限制,例如,在新增大型工艺管道时,因通行净空高度的要求,悬挑梁本体2的下部无法设置斜置的支撑梁3,基于此,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梁3位于悬挑梁本体2的上方,在使用时,由悬挑梁本体2为工艺管道提供支撑且工艺管道靠近固定本体1一侧,所以位于悬挑梁本体2上方的支撑梁3并不会影响工艺管道的布置,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悬挑梁机构稳定的情况下,克服环境因素对悬挑梁机构的影响,提高了悬挑梁机构的适用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构造为板状结构并垂直连接于悬挑梁本体2的上表面;板状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与支撑梁3连接的连接孔。例如,连接部21可以为矩形板结构,由矩形板的其中一边与悬挑梁本体2相连,其中的一面或者另一边与支撑梁3相连,采用板状结构,可以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成本且便于部件的安装与连接。
同理,加强部22也可以构造为板状结构并通过其中一边垂直连接于悬挑梁本体2,且加强部22的至少部分区域与连接部21相接,其中,部分区域可以是板状结构的一个边,也可以是板状结构的一个面,只要其与连接部21相接,就可以起到加强连接部21与悬挑梁本体2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也可以均为块状结构,或者一个为板状结构,一个为块状结构,只要其能够相互连接即可,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当两者均为板状结构时,加强部22的一个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可以与连接部21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相连接,此时,两者在悬挑梁本体2上是平行设置的,或者,如图5所示,两者均采用板状结构的一个边与悬挑梁本体2连接,其中,连接部21的另一边与加强部22的一个面相连,即加强部22设于连接部21的一侧,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加强部22的侧面中部,使得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呈T型,而支撑梁3则与连接部21采用面连接的方式相连,进而增大支撑梁3与连接部21的连接面积,保证其连接后的稳定性,此外,加强部22也可以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其中,支撑梁3与连接部21之间可以采用多组高强螺栓通过连接孔连接,以进一步保证两者连接后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加强部22与连接部21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部22与连接部21可以一体成型,或者,两者采用固接的方式相连,例如,可以将加强部2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1,并通过焊接连接于悬挑梁本体2的上表面。
为了保证悬挑梁本体2的自身强度,悬挑梁本体2可以选用H型钢、T型钢等。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悬挑梁本体2可以设有用于加强悬挑梁本体2刚度的加劲板23,加劲板23的设置方式根据悬挑梁本体2的选择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当悬挑梁本体2为T型钢时,加劲板23可以设置在腹板的一侧或两侧并在与翼缘相接后,呈三角板状;或者,当悬挑梁本体2为H型钢时,如图4所示,加劲板23可以设置在腹板的两侧并与H型钢的上下翼缘相接后,呈矩形板状。
此外,加劲板23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在局部集中设置,以加强悬挑梁本体2局部的刚度,也可以间隔均布在整个悬挑梁本体2上,以加强悬挑梁本体2整体的刚度,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支撑梁3的第一预埋组件4以及用于连接悬挑梁本体2的第二预埋组件5,通过预埋组件的设置可以提高固定本体1与支撑梁3、悬挑梁本体2连接后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升悬挑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如图6、图7所示,第一预埋组件4以及第二预埋组件5均可以包括预埋钢板6以及用于将预埋钢板6与固定本体1相连的化学锚栓7,由于预埋钢板6的连接面积较大,因此,在预埋钢板6与支撑梁3或悬挑梁本体2连接后,其还有足够大的面积来设置多个化学锚栓7,从而增加预埋钢板6与固定本体1的连接点位,增大其连接后的稳定性,而化学锚栓7具有锚固力强、无膨胀应力、安装快捷等优点,可以进一步提升各部件间连接后的稳定性。其中,如图2、图6所示,与支撑梁3相连的预埋钢板6还可以设有便于与支撑梁3相连的连接板,连接板可以沿预埋钢板6在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设置,以保证连接板的两侧保持对称,提升其连接后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悬挑梁结构在使用时,将悬挑梁本体2的一端与固定本体1上事先预埋的第二预埋组件5的预埋钢板6焊接相连,将支撑梁3的一端与第一预埋组件4上的连接板焊接相连,悬挑梁本体2另一端的连接部21以及与连接部21相连的加强部22均构造为板状,且两者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呈T型,以此增加连接部21在与悬挑梁本体2连接后的稳定性,此外,在加强部22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提高悬挑梁本体2刚度的加劲板23;随后支撑梁3通过连接部21与悬挑梁本体2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并与悬挑梁本体2、固定本体1三者间形成三角稳定结构,提高了悬挑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本体;
悬挑梁本体,所述悬挑梁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本体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本体方向水平延伸且设有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悬挑梁本体的加强部;以及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本体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悬挑梁本体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构造为板状结构并垂直连接于所述悬挑梁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板状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与支撑梁连接的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连接部相接的板状结构并垂直连接于所述悬挑梁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部的侧面中部;或者
所述加强部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加强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本体为H型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本体设有用于加强所述悬挑梁本体刚度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位于腹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悬挑梁本体的上、下翼缘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梁的第一预埋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悬挑梁本体的第二预埋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组件以及第二预埋组件均包括预埋钢板以及用于将所述预埋钢板与所述固定本体相连的化学锚栓。
CN202321303591.0U 2023-05-25 2023-05-25 悬挑梁结构 Active CN219826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3591.0U CN219826057U (zh) 2023-05-25 2023-05-25 悬挑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3591.0U CN219826057U (zh) 2023-05-25 2023-05-25 悬挑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6057U true CN21982605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3591.0U Active CN219826057U (zh) 2023-05-25 2023-05-25 悬挑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6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9557B1 (ko) 충전형 강상자 및 "i"형강 교량 거더의 가로보 설치구조
KR101696450B1 (ko) 교량 상부구조물 리프팅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교량받침 교체 시공방법 및 교량 하부구조물 교량받침 시공방법
JP2020105803A (ja) 斜張橋、および斜張橋の架設方法
CN210947142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柱梁连接钢节点
KR102031223B1 (ko) 부분프리플렉션 거더 및 그 제작방법
CN219826057U (zh) 悬挑梁结构
CN116517254A (zh) 悬挑梁结构
CN110042745B (zh) 抗震桥墩组件
JP4287755B2 (ja) 鋼桁と合成床版の結合構造
KR20130087949A (ko) 최적화된 부재 단면과 층고 절감이 가능한 라멘식 철골구조물
KR20050080092A (ko) 구멍강판을 전단연결재로 사용하는 부분매입형 합성바닥판시스템
JP2007170044A (ja) 鋼床版の補強構造及び既設鋼床版の補強方法
KR20100037335A (ko) 플랜지 강성이 향상된 거더 빔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3805443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梁结构、边坡加固结构及加固支护结构
CN214328482U (zh) 一种竖向连接的装配式落地梁
CN112049253B (zh) 一种桁架本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桁架及方法
CN210798013U (zh) 钢次梁与桁架交叉布置而成的井字梁楼盖系统
KR20090048671A (ko) 강상판 블럭을 이용한 가설교량
KR20230034002A (ko) 교량용 지지대 일체형 캔틸레버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9252455B (zh) 一种多主桁钢桁梁结构的悬臂拼装施工方法
CN217810509U (zh) 一种桥梁附着式管道支撑结构
CN209989688U (zh) 一种箱型轨道梁分段连接结构件
CN114934452B (zh) 一种适用于带挂梁的t形刚构桥挑臂式加固装置及方法
CN211547345U (zh) 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装配式钢-uhpc组合结构
CN217870027U (zh) 一种盖梁模板托架与预埋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