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0848U -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0848U
CN219810848U CN202223602829.8U CN202223602829U CN219810848U CN 219810848 U CN219810848 U CN 219810848U CN 202223602829 U CN202223602829 U CN 202223602829U CN 219810848 U CN219810848 U CN 219810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assembly
rubberizing
mirror
image recog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2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锁劳
耿伟光
张鑫
李华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yclic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yclic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yclic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yclic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2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0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0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0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包括电芯固定夹具,用于固定待检测的电芯;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上方,以对固定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中的电芯的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镜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下方,可看到固定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中的电芯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且可被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照射到,以使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镜子组件的成像,检测到电芯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镜子组件代替现有极耳贴胶检测机构中检测下方极耳贴胶情况的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减少了需要图像识别传感器的数量,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极耳贴胶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锂或含锂物质为化学能源的总称,锂电池有许多优越特性,比如高能量、较高的安全性、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电压平稳及储存寿命长,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
极耳是电芯电能输入输出的接口,多个卷芯组成的电池也是通过极耳连接在一起的。而为防止极耳对折因接触极片发生短路,加之铜材在空气中易氧化,因此需要贴胶保护。贴好的胶片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它的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
而极耳贴胶的一致性和精准度会影响电芯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故此,在完成极耳贴胶工序后,还需要进行贴胶检测,以保证极耳贴胶的一致性和精准度。
在传统的贴胶检测里,一个图像识别传感器最多只能检测一个面的极耳有无贴胶,这就需要多个图像识别传感器才能完成贴胶检测,另外检测的误判率也比较高,大大增加了设备的成本,也影响了效率。
且贴胶检测需要多个图像识别传感器才能完整的检测出极耳上下两面有无贴胶,大大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并且会受到产品本身的一些误差,如极耳稍微弯折,还有空间受限导致角度调整不到位,从而导致误判率提高,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贴胶检测中,需要多个图像识别传感器才能完整的检测出极耳上下两面有无贴胶,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会受到产品本身的一些误差,如极耳稍微弯折,还有空间受限导致角度调整不到位,从而导致误判率提高,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生产的效率等问题,提供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包括:
电芯固定夹具,用于固定待检测的电芯;
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上方,以对固定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中的电芯的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
镜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下方,可看到固定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中的电芯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且可被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照射到,以使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镜子组件的成像,检测到所述电芯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子组件包括镜子和镜子固定组件,所述镜子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下方,所述镜子安装在所述镜子固定组件上,并可沿所述镜子固定组件在竖直方向上旋转,以使所述镜子与所述电芯的下方极耳呈一定角度。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子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组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镜子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组件阻尼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电芯固定夹具的上方,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上。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包括图像识别传感器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上,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并向下照射。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个上方极耳的上方,以分别对所述电芯的两个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还通过所述镜子组件分别对电芯的两个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芯固定夹具包括治具本体和定位组件,所述治具本体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四周,以对位于所述安装凹槽中的电芯进行固定限位;所述治具本体的与所述电芯的极耳所在端的相对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安装凹槽连通,以使固定在所述治具本体中的电芯的极耳穿过。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推块、第一直线轴承组件、连杆以及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组件,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块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推块和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组件之间设置有弹簧件,所述推块在受力时压缩所述弹簧件以靠近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组件。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芯固定夹具还包括治具底座,所述治具本体与所述治具底座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铰接,所述治具本体与所述治具底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驱动所述治具本体相对所述治具底座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旋转。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治具本体底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治具底座上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治具底座上表面上的第二直线轴承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治具本体底面上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杆组件旋转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组件的作用下翻转,以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迫使所述治具本体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所述治具底座旋转。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镜子组件代替现有极耳贴胶检测机构中,检测下方极耳贴胶情况的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减少了需要图像识别传感器的数量,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另外镜子能照到的视野也比以往更好,解决了现有贴胶检测机构因角度不适或者产品本身的一些误差而造成的误判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降低了因误判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芯固定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治具本体和定位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治具本体和治具底座组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治具本体和治具底座组装示意图。
其中:电芯固定夹具为1、电芯为10、治具本体为11、定位组件为12、推块为121、直线轴承为123、轴承座为124、导杆为125、连杆为126、治具底座为13、第一连接结构为14、第一连接部为141、第二连接部为142、第二连接结构为15、第二直线轴承组件为151、连杆组件为152、第三连接部为153、限位件为16、拉伸弹簧为17、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为2、图像识别传感器为21、固定板为22、镜子组件为3、镜子为31、镜子固定组件为32、连接板组件为321、旋转轴为322、支撑架为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贴胶检测中,需要多个图像识别传感器才能完整的检测出极耳上下两面有无贴胶,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会受到产品本身的一些误差,如极耳稍微弯折,还有空间受限导致角度调整不到位,从而导致误判率提高,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生产的效率等问题,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芯固定夹具1、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镜子组件3以及支撑架4,该电芯固定夹具1用于固定待检测的电芯10,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设置在电芯固定夹具1上方,以对固定在电芯固定夹具1中的电芯10的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镜子组件3设置在电芯固定夹具1下方,可看到固定在电芯固定夹具1中的电芯10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且可被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照射到,以使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通过镜子组件3的成像,检测到电芯10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支撑架4的上端部延伸至电芯固定夹具1的上方,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的上端部上。
本实施例作为优选实施例,参见图3所示,镜子组件3包括镜子31和镜子固定组件32,镜子固定组件32固定安装在电芯固定夹具1下方,镜子31安装在镜子固定组件32上,并可沿镜子固定组件32在竖直方向上旋转,以使镜子31与电芯10的下方极耳呈一定角度。
具体的,镜子固定组件32包括连接板组件321和旋转轴322,旋转轴322的第一端与镜子31的端部固定连接,旋转轴322的第二端与连接板组件321阻尼旋转连接。该连接板组件321固定安装,而镜子31通过旋转轴322在竖直方向上翻转,从而实现调节其与电芯固定夹具1的角度,以使其能够看到固定在电芯固定夹具1中的电芯10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还能够使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通过镜子组件3的成像,检测到电芯10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包括图像识别传感器21和固定板22,固定板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的上端部上,图像识别传感器2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2上,并向下照射。
作为优选实施例,由于电芯10的上方极耳和下方极耳均为两个,故此,为了识别的更加精准,图像识别传感器21可设置为两个,两个图像识别传感器21分别位于电芯10的两个上方极耳的上方,以分别对电芯10的两个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还通过镜子组件3分别对电芯10的两个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镜子组件3代替现有极耳贴胶检测机构中,检测下方极耳贴胶情况的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减少了需要图像识别传感器的数量,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另外镜子31能照到的视野也比以往更好,解决了现有贴胶检测机构因角度不适或者产品本身的一些误差而造成的误判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降低了因误判造成的损失。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例,电芯固定夹具1包括治具本体11、定位组件12和治具底座13,治具本体11设有安装凹槽,定位组件12设置在安装凹槽四周,以对位于安装凹槽中的电芯10进行固定限位;治具本体11的与电芯10的极耳所在端的相对一侧设有缺口,缺口与安装凹槽连通,以使固定在治具本体11中的电芯10的极耳穿过;而治具本体11与治具底座1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4铰接,治具本体11与治具底座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15驱动治具本体11相对治具底座13沿第一连接结构14旋转。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定位组件12实现对安装在治具本体11中的电芯进行固定的同时,还可使得采用该定位组件12的治具本体11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芯10进行固定,进而使得本实施例的贴胶检测装置可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芯10的极耳进行贴胶检测,同时通过将治具本体11与治具底座13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翻转,从而可调整治具本体11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配合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对电芯10的极耳进行更为精确的贴胶检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电芯固定夹具1的定位组件12的具体结构,以实现对电芯10进行固定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定位组件12包括推块121、第一直线轴承组件、连杆126以及导杆125,导杆125穿过第一直线轴承组件,导杆125的一端与推块121连接,导杆125的另一端与连杆126滑动连接,在推块121和第一直线轴承组件之间设置有弹簧件122,推块121在受力时压缩弹簧件122以靠近第一直线轴承组件。
其中,第一直线轴承组件包括直线轴承123和轴承座为124,同时,在连杆126的两端可安装凸轮随动器127,以配合定位组件12实现对电芯10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12的工作过程为:需要在治具本体11中安装电芯10时,作用力于凸轮随动器127上,从而将推块121沿导杆125向外张开,此时弹簧件122处于压缩状态,待凸轮随动器127上的作用力撤开,推块121受到弹簧件122的弹力将电芯10夹紧,实现将电芯10固定。
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12可实现对安装在治具本体11中的电芯进行固定的同时,还可使得采用该定位组件12的治具本体11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芯10进行固定,进而使得本实施例的贴胶检测装置可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芯10的极耳进行贴胶检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治具本体11与治具底座13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实现对治具本体1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角度微调,从而实现对电芯1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角度微调,以配合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对电芯10的极耳进行更加精确的贴胶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该第一连接结构14包括设置在治具本体11底面上的第一连接部141和设置在治具底座13上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142,第一连接部141和第二连接部142铰接。第二连接结构15包括设置在治具底座13上表面上的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和设置在治具本体11底面上的第三连接部153,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和第三连接部153之间通过连杆组件152旋转连接,连杆组件152在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的作用下翻转,以通过第三连接部153迫使治具本体11沿第一连接结构14相对治具底座13旋转。
具体的,连杆组件152的一端与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旋转连接,连杆组件15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153旋转连接,连杆组件152在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的作用下翻转,从而将第三连接部153顶起,使得第三连接部153迫使治具本体11沿第一连接结构14相对治具底座13旋转,从而调节治具本体11的竖直方向上的角度。
另外,为了对治具本体11相对治具底座13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定,在治具底座13的与第三连接部153相对端设有限位件16,在治具本体11相对治具底座13沿第一连接结构14向下翻转至一定角度时,与对治具本体11相抵,实现对治具本体11相对治具底座13沿第一连接结构14向下翻转进行限位;另外,在治具底座13的与第三连接部153相对端设有拉伸弹簧17,拉伸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治具本体11和治具底座13连接,在治具本体11相对治具底座13沿第一连接结构14向上翻转至一定角度时,处于拉伸状态,实现对治具本体11相对治具底座13沿第一连接结构14向上翻转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14和第二连接结构15将治具本体11与治具底座13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翻转,从而可调整治具本体11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配合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对电芯10的极耳进行更为精确的贴胶检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固定夹具(1),用于固定待检测的电芯(10);
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设置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上方,以对固定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中的电芯(10)的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
镜子组件(3),设置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下方,可看到固定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中的电芯(10)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且可被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照射到,以使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通过所述镜子组件(3)的成像,检测到所述电芯(10)的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组件(3)包括镜子(31)和镜子固定组件(32),所述镜子固定组件(3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下方,所述镜子(31)安装在所述镜子固定组件(32)上,并可沿所述镜子固定组件(32)在竖直方向上旋转,以使所述镜子(31)与所述电芯(10)的下方极耳呈一定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固定组件(32)包括连接板组件(321)和旋转轴(322),所述旋转轴(322)的第一端与所述镜子(3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322)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组件(321)阻尼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的上方,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组件(2)包括图像识别传感器(21)和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部上,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2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2)上,并向下照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2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21)分别位于所述电芯(10)的两个上方极耳的上方,以分别对所述电芯(10)的两个上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还通过所述镜子组件(3)分别对电芯(10)的两个下方极耳的贴胶情况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包括治具本体(11)和定位组件(12),所述治具本体(11)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定位组件(12)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四周,以对位于所述安装凹槽中的电芯(10)进行固定限位;所述治具本体(11)的与所述电芯(10)的极耳所在端的相对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安装凹槽连通,以使固定在所述治具本体(11)中的电芯(10)的极耳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2)包括推块(121)、第一直线轴承组件、连杆(126)以及导杆(125),所述导杆(125)穿过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组件,所述导杆(125)的一端与所述推块(121)连接,所述导杆(125)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126)滑动连接,在所述推块(121)和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组件之间设置有弹簧件(122),所述推块(121)在受力时压缩所述弹簧件(122)以靠近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固定夹具(1)还包括治具底座(13),所述治具本体(11)与所述治具底座(1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4)铰接,所述治具本体(11)与所述治具底座(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15)驱动所述治具本体(11)相对所述治具底座(13)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4)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4)包括设置在所述治具本体(11)底面上的第一连接部(141)和设置在所述治具底座(13)上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142),所述第一连接部(141)和第二连接部(142)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5)包括设置在所述治具底座(13)上表面上的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和设置在所述治具本体(11)底面上的第三连接部(153),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53)之间通过连杆组件(152)旋转连接,所述连杆组件(152)在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组件(151)的作用下翻转,以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153)迫使所述治具本体(11)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4)相对所述治具底座(13)旋转。
CN202223602829.8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810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2829.8U CN219810848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2829.8U CN219810848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0848U true CN219810848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2829.8U Active CN219810848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0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9076B2 (en)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9810848U (zh) 一种电芯极耳贴胶检测装置
KR20150050221A (ko) 이차 전지 고정 지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충방전 장치
CN108881698A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自动夹持调焦机构
CN210213938U (zh) 翻转治具、翻转装置和电池组装线
CN213165087U (zh) 一种全自动对接夹具
CN218628805U (zh) 一种电机转子动平衡测试装置
CN211182392U (zh) 一种电芯入壳装置
CN114976271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线
US20220263143A1 (en)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econdary battery
CN220340370U (zh) 一种新型j-r短路测试装置
CN213457036U (zh) 一种电容器检测夹具
CN219291466U (zh) 一种压力容器检测支托架
CN219608987U (zh) 一种蓄电池测试工装
CN211954991U (zh) 一种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CN215713510U (zh) 一种自动调头装置
CN220231945U (zh) 极片短路测试工装及极片生产系统
CN210518224U (zh) 一种电池片红外热像图采集装置
CN220659657U (zh) 预焊装置
CN220357118U (zh) 一种电芯极耳导电夹具及圆柱电芯短路测试装置
CN214843730U (zh) 一种电机在高低温环境下的扭矩测试装置
CN210665288U (zh) 拉力测试装置和电池组装线
CN109581229A (zh) 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防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375200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18156834U (zh) 自动化扭力检测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