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1568U -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1568U
CN219781568U CN202321061570.2U CN202321061570U CN219781568U CN 219781568 U CN219781568 U CN 219781568U CN 202321061570 U CN202321061570 U CN 202321061570U CN 219781568 U CN219781568 U CN 219781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ir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avity
ato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15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光榕
郑贤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15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1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1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1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上端设有吸口的外壳,吸口向外壳内延伸设有出雾管,出雾管下端连接设有雾化座,其上端设有管状连接部与出雾管连接,下部外壁与外壳的内壁套接,外壳的内壁与出雾管、雾化座之间的空腔构成储液腔,雾化座的内上部设有雾化通道及内中部设有多孔雾化芯,管状连接部的内壁通过密封套套接于出雾管的底端外壁,管状连接部上设有储液腔回气结构,储液腔内产生负压时,储液腔回气结构可将雾化通道内的空气导流至储液腔内以消除负压;其有益效果是,该储液腔回气结构可将雾化通道内的空气导流至储液腔内以消除负压,避免雾化器工作时缺乏雾化液,同时可防止雾化液泄露,保证其正常稳定地工作。

Description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雾化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是一种电子雾化设备,一般包括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电池组件内安装有电池,电池给雾化器供应电源,雾化器包括安装于雾化座上的雾化芯,雾化芯包括导液体和发热体,发热体在通电时可将待雾化的溶液即雾化液加热雾化成气雾或气溶胶,雾化液即雾化器的储液腔内储存的烟液。
市场上现有的雾化芯,出现多孔导液体的导液材料,多孔导液体内部具有许多错综分布而不直通的微孔,这些组合的微孔具有传导、渗透雾化液的功能。雾化液一般从储液腔流动至多孔导液体内,再渗透至多孔导液体的下表面即雾化面,雾化面上设有发热体,发热体通电发热可将多孔导液体渗出的雾化液加热进行雾化。在雾化器的工作过程中,用户抽吸电子烟烟雾时,会在雾化腔及雾化通道内产生一定的负压,以便烟雾或气流的吸出,该负压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其将通过多孔导液体的微孔传导至储液腔的内部,即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在雾化腔负压的作用下,会加快渗透出多孔导液体并被加热雾化,雾化液不断被消耗,而储液腔为密闭空腔,在雾化液被不断消耗时,储液腔内也将产生一定的负压。由于多孔导液体的内部微孔并非是直通孔且已经充满雾化液,雾化通道或雾化腔内的空气难以通过多孔导液体的内部微孔返回储液腔,故该储液腔内形成的负压难以消除。当储液腔内的负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其内储存的雾化液被该负压反吸,从而难以通过多孔导液体渗透出来,造成发热体工作时缺乏雾化液,以致雾化量不断减少甚至造成雾化芯的干烧而导致其烧蚀、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端设有吸口的外壳,所述吸口向外壳内延伸设有出雾管,所述出雾管下端连接设有雾化座,所述雾化座的上端设有管状连接部与所述出雾管连接,所述雾化座的下部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套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出雾管、雾化座之间的空腔构成储液腔,所述雾化座的内上部设有雾化通道及内中部设有多孔雾化芯,所述管状连接部的内壁通过密封套套接于所述出雾管的底端外壁,所述管状连接部上设有储液腔回气结构,所述储液腔内产生负压时,所述储液腔回气结构可将所述雾化通道内的空气导流至所述储液腔内以消除负压。
优选地,所述储液腔回气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内壁、端面和外壁上相互连通且单线曲折迂回的导气槽,所述密封套包括贴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壁、端面和外壁的第一密封壁、第二密封壁和第三密封壁。
优选地,所述导气槽包括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壁的进气槽口和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外壁的出气槽口,所述进气槽口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所述出气槽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气槽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导气槽。
优选地,所述导气槽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外壁部分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壁部分的长度。
优选地,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外壁部分的导气槽设为上下横向层叠的结构,且在横向上设有曲折部位。
优选地,所述导气槽的槽宽设为0.2mm-1.2mm,槽深设为0.2mm-1.2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在其雾化座的管状连接部上设有储液腔回气结构,当储液腔内产生负压时,该储液腔回气结构可将雾化通道内的空气导流至储液腔内以消除负压,这样使得雾化液容易自多孔导液体渗出至发热体,雾化供液迅速及时,避免了发热体工作时缺乏雾化液而导致雾化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而造成雾化芯的干烧,并导致其烧蚀、损坏的现象,保证了雾化器的正常稳定的工作。另储液腔回气结构的导气槽曲折迂回、通道狭小的设计,使得储液腔回气结构容易导入空气但不易导出雾化液,避免了雾化液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正面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正面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雾化座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雾化座的立体视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雾化座的立体视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雾化座的立体视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密封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与电池组件连接可以组成电子烟。为便于行文描述,如图3所示将该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的吸口11朝上竖直放置,本文所述有关各部件的“上、下、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上面、下面、向上、向下”等描述,均是指该雾化器在吸口朝上竖直放置时的上下位置关系。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由外壳1、密封套2、雾化座3、多孔雾化芯4、电极柱5、底座6和底盖7构成。
如图2所示,外壳1的内部具有空腔,外壳1的上端设有吸口11及下端设有开口13,其中密封套2、雾化座3、多孔雾化芯4、电极柱5和底座6可自开口13装入外壳1内。吸口11向外壳内延伸设有出雾管12。
如图3-图5所示,出雾管12的下端连接有雾化座3,雾化座3的上端设有管状连接部31与出雾管12连接,雾化座3的下部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套接,外壳1的内壁与出雾管12、雾化座3之间的空腔构成储液腔10,雾化座3的内上部设有雾化通道32及内中部设有多孔雾化芯4,管状连接部31的内壁通过密封套2套接于出雾管12的底端外壁,管状连接部31上设有储液腔回气结构310,当储液腔10内产生负压时,储液腔回气结构310可将雾化通道32内的空气导流至储液腔10内用以消除负压。
如图6所示,雾化座3为上小下大的结构,其内设有底部开口的空腔30,雾化座3的上部为管状体,套接于出雾管12的下端,中部形成大致为梯形的梯形体,梯形体的两侧设有与空腔30连通的进液口33,进液口33外面连通储液腔10。多孔雾化芯4安装设于梯形体的内部,多孔雾化芯4由多孔导液体41和设于多孔导液体41底部的扁平发热体(图中未示)构成,其中多孔导液体41的中间设有贯通的进液通孔43,进液通孔43的两端对准进液口33设置。雾化座3的下部为横截面大于其中上部的塞状体,塞状体的外侧壁34紧密套接于外壳1的内壁,塞状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注液孔35,注液孔35用于给储液腔10注入雾化液。塞状体用于与外壳1的内壁构建储液腔10。本实施例中,多孔导液体41由多孔陶瓷体构成。
如图1、图3-图5所示,雾化座3的底部连接设有底座6,底座6的外壁套接于外壳1的开口13处的内壁,底座6上设有柱状电极5,柱状电极5上部通过雾化座3的空腔30,其顶端抵接于多孔导液体41底部的扁平发热体的两侧电极点,柱状电极5具有向上支撑多孔雾化芯4的作用。多孔雾化芯4的下方与底座6之间的空腔构成雾化腔301,雾化液渗透至多孔雾化芯4的底部后被扁平发热体加热雾化,产生电子烟烟雾并散发在雾化腔301内。
底座6上还设有向上凸设的柱塞61,柱塞61用于堵塞注液孔35。制造生产中,当储液腔10加注雾化液后,底座6向上安装,同时柱塞61向上封堵住注液孔35防止漏液。底座6的底部还设有第二进气孔62。底盖7连接设于底座6的底部,且底盖7的侧壁向上套接于外壳1的底端外壁。底盖7上设有第一进气孔72。
如图7-图9所示,储液腔回气结构310包括设于管状连接部内壁、端面和外壁上相互连通且单线曲折迂回的导气槽36。导气槽36包括设于管状连接部内壁的进气槽口361和设于管状连接部外壁的出气槽口362,进气槽口361与雾化通道32连通,出气槽口362与储液腔10连通。导气槽3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导气槽,两条导气槽的设置使回气更均衡,且可避免导气槽一处堵塞而导致回气困难。导气槽36位于管状连接部31外壁部分的长度大于位于管状连接部31内壁部分的长度,这样可增加导气槽在管状连接部外壁的长度,使雾化液泄漏的路径及阻力增加,避免雾化液泄露。为进一步增加雾化液泄漏的路径及阻力,导气槽36具有蜿蜒曲折的线路,具体包括位于管状连接部31外壁部分的导气槽36设为上下横向层叠的结构,且在横向上设有曲折部位363。
如图4-图10所示,密封套2由软质材料如硅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密封套2包括分别贴设于管状连接部31的内壁、端面和外壁的第一密封壁21、第二密封壁22、第三密封壁23,第一密封壁21、第二密封壁22、第三密封壁23分别贴设于管状连接部31的内壁、端面和外壁,即导气槽36的外侧面被密封套2封闭,形成密闭而连贯的导气道。导气道的一端即进气槽口361没有被密封套2封闭,其仍可与雾化通道32连通;导气道的另一端即出气槽口362也没有被密封套2封闭,其仍可与储液腔10连通。即导气道可将雾化通道32内的空气引导至储液腔内。由于导气槽36单线曲折迂回、蜿蜒曲折设计,且导气槽36的槽宽和槽深都较小,因此导气道具有一定的阻力,相对气体而言,其对液体的导流阻力远远大于对气体的阻力,故雾化通道32内的空气容易通过导气槽/导气道流入储液腔10,而储液腔10内的雾化液不易从导气槽/导气道内反向泄露至雾化通道32内。为使其具有一定阻力,以及方便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导气槽36的槽宽设为0.2mm-1.2mm,槽深设为0.2mm-1.2mm。优选是槽宽设为0.6mm-1.0mm,槽深设为0.8mm-1.2mm;更优选是槽宽设为0.6mm-0.8mm,槽深设为0.8mm-1.0mm。
另外,当雾化器工作时,由于吸力和雾化通道内负压的作用,导气槽36内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压,软质的密封套2的第一密封壁21、第二密封壁22、第三密封壁23会进一步向导气槽36贴近甚至陷入一部分,使得导气道的横截面积减小,导气道的阻力进一步增加,储液腔10内的雾化液经导气道流出的难度加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雾化芯4的进液通孔43的两端直接连通至储液腔10,储液腔10中存储的雾化液即可畅通地流动至进液通孔43内,如图3中连续箭头方向为雾化液流动的方向,即雾化器工作时,雾化液自储液腔10经进液通孔43进入多孔雾化芯4内,雾化液进一步向多孔导液体41内渗透扩散,特别是向下供液到多孔导液体41底部的扁平发热体,扁平发热体通电发热即可将雾化液进行雾化,产生电子烟烟雾。
如图5中的连续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的方向,即雾化器工作时,用户自吸口11吸气,出雾管12、雾化通道32内产生负压,外界气体自底盖7的第一进气孔72、底座6的第二进气孔62流入到雾化腔301,雾化液在多孔雾化芯4的底部被加热雾化,在雾化腔301内产生电子烟烟雾并被进入的气体携带,电子烟烟雾继续向上流经多孔导液体41的两侧、雾化通道32、出雾管12、吸口11后被吸入用户口中。
如图4中的连续箭头方向,为储液腔回气结构310的回气方向。即雾化器停止工作时,出雾管12、雾化通道32内的气压恢复至大气气压,如此时储液腔10内产生了负压,则雾化通道32内的气压大于储液腔10内的气压,雾化通道32内的空气自进气槽口361进入导气道,经蜿蜒曲折的导气道然后从出气槽口362导出到储液腔10内,这样使得储液腔10内的负压被消除,故雾化器工作时,雾化液容易自储液腔导流至多孔导液体41后渗出,雾化时供液迅速及时,避免了发热体工作时缺乏雾化液而导致雾化量不断减少甚至造成雾化芯的干烧而导致其烧蚀、损坏的现象,保证了雾化器的正常稳定的工作。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有吸口的外壳,所述吸口向外壳内延伸设有出雾管,所述出雾管下端连接设有雾化座,所述雾化座的上端设有管状连接部与所述出雾管连接,所述雾化座的下部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套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出雾管、雾化座之间的空腔构成储液腔,所述雾化座的内上部设有雾化通道及内中部设有多孔雾化芯,所述管状连接部的内壁通过密封套套接于所述出雾管的底端外壁,所述管状连接部上设有储液腔回气结构,所述储液腔内产生负压时,所述储液腔回气结构可将所述雾化通道内的空气导流至所述储液腔内以消除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回气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内壁、端面和外壁上相互连通且单线曲折迂回的导气槽,所述密封套包括贴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壁、端面和外壁的第一密封壁、第二密封壁和第三密封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包括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壁的进气槽口和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外壁的出气槽口,所述进气槽口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所述出气槽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导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外壁部分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壁部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外壁部分的导气槽设为上下横向层叠的结构,且在横向上设有曲折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的槽宽设为0.2mm-1.2mm,槽深设为0.2mm-1.2mm。
CN202321061570.2U 2023-05-05 2023-05-05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Active CN219781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1570.2U CN219781568U (zh) 2023-05-05 2023-05-05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1570.2U CN219781568U (zh) 2023-05-05 2023-05-05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1568U true CN219781568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1570.2U Active CN219781568U (zh) 2023-05-05 2023-05-05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1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399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13172B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08576938B (zh) 具有一体式横置雾化芯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109188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638102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613171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381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4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471608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416020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9927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466614A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031891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111109664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59416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97366A (zh) 防止气流通道堵塞的雾化器
WO2023109220A1 (zh) 具有镂空雾化罩的雾化器
WO2024051351A1 (zh) 用于固态烟油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9781568U (zh)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254554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8511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184837U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24567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59029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20000841U (zh) 电子烟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