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6020U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6020U
CN216416020U CN201990001344.0U CN201990001344U CN216416020U CN 216416020 U CN216416020 U CN 216416020U CN 201990001344 U CN201990001344 U CN 201990001344U CN 216416020 U CN216416020 U CN 216416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uction
air outlet
outlet channel
ato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13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桂林
龚博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6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6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30)和出气通道(121);用户抽吸时,雾化组件(30)形成的雾化汽通过出气通道(121)到达用户口腔,出气通道(1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122),第一吸液槽(122)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出气通道(121)的内侧壁的冷凝液,进而防止冷凝液被用户抽吸至口中,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电子雾化装置具有用户体验感高、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用于对储存于其中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并形成供用户抽吸的雾化气,用户一般通过电子雾化装置的气流通道中的出气通道抽吸雾化气,雾化气紧固出气通道时,遇到出气通道的侧壁会出现部分冷凝,形成冷凝液,若不经处理,用户容易将这些冷凝液吸至口中,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器,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和出气通道;用户抽吸时,所述雾化组件形成的雾化汽通过所述出气通道到达用户口腔;所述出气通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所述第一吸液槽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所述出气通道的所述内侧壁的冷凝液。
优选地,所述出气通道包括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液槽从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一端朝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吸液槽吸收的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雾化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中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螺旋设置。
优选地,所述雾化组件对从所述第一吸液槽流下的冷凝液再次雾化。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腔,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雾化腔直接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吸液槽间隔平行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深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为0.05-1mm。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沿所述第一吸液槽的开口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壳体、基座;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出气通道的侧壁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本体以及沿纵向设置在所述本体中的出气管;所述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内侧壁;
所述本体内侧且位于所述出气管外围形成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的储液腔。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出气通道;用户抽吸时,所述雾化组件形成的雾化汽通过所述出气通道到达用户口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所述第一吸液槽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所述出气通道的所述内侧壁的冷凝液。
优选地,所述出气通道包括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液槽从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一端朝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吸液槽吸收的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雾化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中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螺旋设置。
优选地,所述雾化组件对从所述第一吸液槽流下的冷凝液再次雾化;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腔,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雾化腔直接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深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和/或,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和/或,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沿其底部到其开口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实施本发明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器通过在出气通道的内侧壁上开设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该第一吸液槽通过该毛细作用来吸收在出气通道侧壁上形成的冷凝液,进而防止冷凝液被用户抽吸至口中,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该电子雾化装置,具有用户体验感高、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雾化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雾化器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雾化器的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雾化器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雾化组件、套管、吸液结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是本发明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是本发明雾化组件、套管、横向储液槽、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纵向储液槽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是本发明纵向储液槽的结构示意图二。
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方位限定:以附图中显示的上、下、顶、底方位为发明的上、下、顶、底。需要理解的是,“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电子雾化装置应用于雾化烟液、药物等液态介质的雾化,其包括雾化器以及与该雾化器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用于对液态介质进行加热雾化,电源装置用于给雾化器进行供电。优选地,雾化器和电源装置可拆卸地相连接。该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壳、设置在该电源壳中的电池、设置在该电源壳中与该电池连接并且与该雾化器连接的导电触点、以及设置在该电源壳中与该电池以及雾化器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
如图3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雾化器包括壳体10;基座20、雾化组件30、第一密封件40、气液平衡元件50、以及导液元件60。该壳体10套设在该雾化组件30的外围,其内侧用于形成储液腔111,用于收容液体介质。在本实施例,该液体介质为烟油。该基座20供该雾化组件30安装,壳体10套设在该基座20上。该雾化组件30设置在该壳体10中且位于该基座20上。该第一密封件40设置在该基座20上,其用于密封该雾化组件30与该基座20之间的连接处。该气液平衡元件50设置在该本体11中且位于该储液腔111下部,其套设在该雾化组件30的外围,且位于该基座20上。该气液平衡元件50将储液腔111与外界相连通,从而用于平衡该储液腔211中的气压,该导液元件60可以为两个,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该导液元件60穿设于该气液平衡元件50中,其用于将该储液腔111与该雾化组件30导液连接,以给该雾化组件30供给液体介质。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液平衡元件50和该导液元件60均可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壳体10包括本体11以及出气管12;该本体11与该出气管1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气管12与该本体11形成分体结构。该本体11套设在该基座20以及雾化组件30上,其与该雾化组件30上部留设有空间,该空间用于形成该储液腔111。该出气管12沿纵向设置在该本体11中,且其与该雾化组件30连通设置,该出气管12位于该本体11的中轴处,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气管12设置在该本体11中的一侧,不限于中轴处,且该出气管12也可倾斜设置。该出气管12的内侧形成出气通道121,该出气通道121沿该出气管12的轴向设置,且其侧壁与该壳体一体成型。用户抽吸时雾化气可经该出气通道121到达用户口腔。该出气通道121的第二端1212插设在该雾化组件30中,其第一端1211形成烟嘴,以供用户抽吸雾化气。该出气通道1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122;在本实施例,该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122可以为多个第一吸液槽122;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吸液槽121的数量不限于多个,其也可以为一个。该第一吸液槽122具有毛细作用,其用于吸收在该出气通道121侧壁上冷凝形成的冷凝液,并且该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该雾化组件30上,并由该雾化组件30对该第一吸液槽122流下的冷凝液再次雾化,从而提高液体介质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多个第一吸液槽122设置在该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且沿出气通道121周向间隔设置。当雾化气通过出气通道121到达出气口时,该出气通道121周边气流遇到出气管12的内侧壁冷凝,形成冷凝液,此时该第一吸液槽122可通过毛细作用将该冷凝液吸进槽内。在本实施例,该第一吸液槽122沿该出气通道121的纵向设置,并从该出气通道121的第二端1212朝该出气通道121的第一端1211延伸,其与该出气通道121的中轴线平行,并与该雾化组件30中的雾化组件30导液连接,以使得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该第一吸液槽122的方向流至该雾化组件30的上方,并滴落在该雾化组件30上被再次雾化,从而提高液体介质的利用率,并且防止液体介质被抽吸至用户口中,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在本实施例,该第一吸液槽不限于呈纵向设置,其可以螺旋设置,或者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该出气通道121的第一端1211的端面上开设有出口1221,该出口1221与该第一吸液槽122连通,并与该雾化组件30连通,通过该出口1221,便于该第一吸液槽122中的液体滴落至该雾化组件30上。
在本实施例,该第一吸液槽122的槽深度朝远离该出口1221的方向逐渐减小设置,该第一吸液槽122的底面为朝出口1221方向倾斜的斜面。从而使得第一吸液槽122上部储液较少,第一吸液槽122的下部储液较多,进而避免第一吸液槽122上部的液体被用户吸至口中,通过将第一吸液槽122的底面设置为朝出口1221方向倾斜的斜面,增加下部液体被吸出的阻力,进而防止液体被用户吸至口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每一第一吸液槽122的槽深度可大于或等于0.1mm。在本实施例,每一第一吸液槽122的槽宽沿该第一吸液槽122的开口方向逐渐增大设置,从而使得该第一吸液槽122的呈现出内部窄,开口宽的特点,进而便于液体顺着该第一吸液槽122流至该雾化组件30上。在本实施例,每一储液槽122的宽度可以为0.05-1mm。
如图4至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基座20包括座体21、设置在该座体21上的支撑组件22、以及储液结构23;该座体21的横截面的形状以及尺寸与该壳体10的开口端的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其用于封堵该壳体10的开口。该基座20上开设凹槽211;具体地,该凹槽211设置在该座体21与雾化组件30的雾化腔311相对设置的一侧,且便于在该雾化腔311的底部形成该储液结构23;该支撑组件2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组支撑柱;该两组支撑柱分别位于该凹槽211的两相对侧,其用于支撑该雾化组件30中的雾化元件32。该储液结构23设置在该凹槽211中,且与该雾化组件30的雾化腔311连通,其用于储存液体介质,防止液体介质漏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储液结构23包括多个第二吸液槽231、一个分流槽232、多个导流槽233。该多个第二吸液槽231并排且间隔地设置于该凹槽211的底部,且该第二吸液槽231与雾化腔311相对设置,其具有毛细作用,可以吸收从该雾化腔311或者从出气通道121滴落下来的液体介质。该第二吸液槽231的数量不限于多个,其可以为一个。该分流槽232位于该凹槽211的底面,且其与该多个第二吸液槽231相交设置,横切该第二吸液槽231,并与该储液槽231连通,其用于分流,便于更快吸收液体介质。该多个导流槽233间隔设置在该凹槽211的侧壁上,其与该第二吸液槽231和该分流槽232对应设置,且与该第二吸液槽231和该分流槽232连通,其具有毛细作用,其用于将液体倒至该第二吸液槽231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每个第二吸液槽231沿该凹槽211的底面的横向延伸设置,即沿该雾化腔311横向延伸设置,其控制液体介质的流向,从而有效防止漏液,在本实施例,该第二吸液槽231的槽宽为0.05-1mm,且在本实施例,每一第二吸液槽231的槽深度大于0.1mm,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吸液槽231的槽深度也等于0.1mm。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分流槽232与每个第二吸液槽231垂直设置,且其将该第二吸液槽231分成两段,该分流槽232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吸液槽231的宽度,从而便于提高吸液速率,避免液体介质从电极孔隙渗透到外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导流槽233设置在该凹槽211的侧壁且其沿该基座20的纵向延伸,其每一第二吸液槽231和每一分流槽232对应连通,其用于将液体介质导至该第二吸液槽231和分流槽232中。在本实施例,该导流槽233远离该第二吸液槽231和该分流槽232一端的开口设置在该雾化腔311的外侧,其用于吸收该雾化腔311外侧的漏液。在本实施例,该凹槽211的内侧壁上设置台阶2111,该台阶用于与该雾化组件30的雾化壳31配合装配,以提高装配的紧密型。在本实施例,该导流槽233具有毛细作用力,其用于吸收漏液,并将漏液导致该第二吸液槽231中。在本实施例,该导流槽233的槽宽可以为0.05-1mm,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流槽233的槽宽不限于0.05-1mm。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雾化组件30包括雾化壳31、以及雾化元件32;该雾化壳31套设在该基座20上,且插设于该凹槽211中。该雾化壳31用于供雾化元件32安装以固定该雾化元件32;该雾化壳31的内侧形成雾化腔311;该雾化腔311位于该基座20的上部,其与该第一吸液槽122直接连通。该雾化壳31与该雾化元件32接触的地方容易漏液,液体介质容易从该第一密封件40与该雾化壳31的连接处漏出,通过将该导流槽233远离该第二吸液槽231和该分流槽232一端的开口与该雾化壳31与该第一密封件40的连接处相对设置,具体地,其正对着该连接处,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此处的漏液。该雾化元件32沿横向穿设于该雾化壳31中,该雾化元件32包括穿设于该雾化壳31中的雾化芯321以及绕设在该雾化芯321上的发热体322;该雾化芯321可以为棉芯,该雾化芯321的两端位于该座体211上的两组支撑柱上,且其与该导液元件60导液连接。该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穿入该基座20中与电极90连接。在本实施例,该发热体322可以为加热丝。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第一密封件40套设在该基座20上,且其套设在该雾化壳31外围。具体地,该第一密封件40可以为密封套。该密封套可以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不限于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气液平衡元件50呈筒状,具体地,其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或者长方形的筒状,其外周与该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通过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封堵该储液腔111。在本实施例,该气液平衡元件50包括两个通孔51、位于该通孔51外围的储液换气结构52、以及位于两个通孔51之间的气流通道53,该通孔51供该导液元件60穿入设置,该储液换气结构52用于将该储液腔111与外界相连通,以平衡该储液腔111中的气压,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对液体介质产生毛细力的储液槽521以及两个回气槽,其用于储存液体防止漏液。该回气槽沿纵向设置,其横切该储液槽521,其与将该储液槽521与该储液腔111连通,该回气槽便于供气体进入该储液腔111中。该气流通道53与该出气通道121连通,以便于将该出气通道121与该雾化腔311连通。通过设置该气液平衡元件60形成温度换气过程,防止长期不换气(供液不足)导致的炸油和焦味现象、防止突然大量换气(供液过多)引起的大颗粒液滴和漏液现象,并且通过形成独立的换气通道,封死结构间隙,防止缝隙毛细力和环境变化引起的漏液现象,并能够防止抽吸漏液和冷凝液被吸出,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导液元件60与该气液平衡元件50上的通孔51对应设置,其穿设于该通孔51中,且位于该雾化芯321的两端,其与该雾化芯321导液连接。该导液元件60可以为棉芯,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液元件60不限于棉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雾化器还包括固定套70;该固定套70便于对该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进行固定,便于该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的定位。该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从该固定套70穿入设置。该固定套70上开设与该雾化腔311连通的通孔71,该通孔71沿纵向设置,其与该出气通道121连通,以便于供气体流通。在本实施例,该固定套70可以为硅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套70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雾化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80;该第二密封件80可以为密封套,其套设在该气液平衡元件50上,其上设置与该导液元件60和出气通道121对应设置的让位孔。该第二密封件80可以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该雾化器还包括电极90,该电极90包括两个电极柱,该两个电极柱分别为正极柱和负极柱,其并排设置在该座体211上,其一端通过设置引线与该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该电源装置导电连接。
图9-12示出了本发明雾化器的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构造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基座20、套设在基座20上与基座20密封连接形成储液腔111的壳体10、设于基座20底部20上的电极90、穿装在基座20上的为储液腔111注液的注液组件109、设置在基座20上的雾化器本体、贯穿整个雾化器的气流通道、以及吸液结构101。其中,基座包括储液结构,该储液结构参照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组件30,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以及出气通道121。吸液结构101设置在出气通道121中,吸液结构101周向设置有多个储液槽105,储液槽105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出气通道121中的冷凝液和/或抽吸过程中带出来的未雾化完全的烟液。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的材料为PETG、PCTG和PC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吸液结构101包括多个翅片104,翅片104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翅片104之间形成储液槽105,储液槽105宽度足够小,以对冷凝液产生毛细作用力,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翅片104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105中,在储液槽105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105中,防止抽吸漏液。
雾化组件30包括圆筒状的雾化芯321、围着雾化芯321的导液棉323、以及绕设在该雾化芯321上的发热体322,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穿入该基座20中与电极9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322可以为加热丝。在使用时,雾化芯321吸收储液腔111内的烟液,发热体322通电发热,使得雾化芯321内的烟液雾化,用户通过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吸气,空气在吸力作用下从进气通道131进入雾化芯321,在雾化芯321内与雾化的烟液混合,经由出气通道121后从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包括多个翅片104,翅片104沿纵向平行或不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翅片104之间形成储液槽105,储液槽105宽度足够小,以对冷凝液产生毛细作用力,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翅片104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105中,在储液槽105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105中,防止抽吸漏液。其中,翅片104的厚度以及储液槽105的宽度为0.1-0.5mm,且优选的是0.15-0.3mm。
为了避免吸液结构101中的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液过多时,会随着抽吸而带出,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包括:至少一道沿纵向延伸的回流槽106,至少一道回流槽106纵切至少部分储液槽105,回流槽106用于当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液过多时,烟液会顺着回流槽106回流到雾化芯321再次被雾化。其中,具体地,在吸液结构101内壁上设有两道在同一直径上的回流槽106,回流槽106自吸液结构101顶部翅片104的下一翅片104纵切至底部的翅片104,吸液结构101顶部的翅片104用于阻挡回流槽106中的冷凝液流向出气通道121。
进一步,如图12所示,为了令回流的烟液更好地让雾化芯321吸收到并重新雾化,吸液结构101底部的翅片104延伸至吸液结构101中心轴的长度短于相邻翅片104延伸至中心轴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通道121与雾化组件30上下紧邻设置,而吸液结构101与出气通道121为一体结构,储液槽105开设在出气通道121的内壁面上。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吸液结构101与出气通道121为分体结构,吸液结构101包括筒状本体,设置于雾化组件30的正上方,壳体10包括本体以及沿纵向设置在本体内腔中的出气管12,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吸液结构101的内腔、出气管12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
吸液结构101设置在雾化芯321的正上方且紧邻雾化芯321设置原因是:在电子烟加热时,由于雾化存在油膜,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极易带出未完全雾化的烟液,当烟气上升的时候,处于雾化芯321的正上方的吸液结构将这些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吸收存储在储液槽中,大大减少抽吸漏液的可能。
而多个翅片104设置于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如图12所示,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未图示),第一部分102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翅片,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翅片。具体地,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翅片呈扇环形。
雾化组件30和吸液结构101还可以设置在同一套管107内,吸液结构101与雾化组件30紧邻设置,雾化组件30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10,用于让储液腔111中的烟液进入到雾化芯321中。
并且,为了固定雾化组件30和吸液结构101以及安装更加方便,吸液结构101的外侧壁与套管107的内侧壁紧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与套管107可以为一体结构。
而为了密封套管107与出气通道121的连接,吸液结构101顶部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与出气通道121密封连接的密封件108,该密封件可以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不限于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如图9-12所示,其包括:基座20、套设在基座20上与基座20密封连接形成储液腔111的壳体10、设于基座20底部20上的电极90、穿装在基座20上的为储液腔111注液的注液组件109、设置在基座20上的雾化器本体、贯穿整个雾化器的气流通道、以及吸液结构101。其中,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组件30,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以及出气通道121。吸液结构101设置在出气通道121中,吸液结构101周向设置有多个储液槽105,储液槽105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出气通道121中的冷凝液和/或抽吸过程中带出来的未雾化完全的烟液。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的材料为PETG、PCTG和PC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子雾化装置是基座、壳体、雾化器本体为一体结构的一次性雾化装置,也可以是基座、壳体、雾化器本体为分体结构的雾化装置。
具体地,吸液结构101包括多个翅片104,翅片104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翅片104之间形成储液槽105,储液槽105宽度足够小,以对冷凝液产生毛细作用力,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翅片104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105中,在储液槽105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105中,防止抽吸漏液。
雾化组件30包括圆筒状的雾化芯321、围着雾化芯321的导液棉323、以及绕设在该雾化芯321上的发热体322,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穿入该基座20中与电极9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322可以为加热丝。在使用时,雾化芯321吸收储液腔111内的烟液,发热体322通电发热,使得雾化芯321内的烟液雾化,用户通过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吸气,空气在吸力作用下从进气通道131进入雾化芯321,在雾化芯321内与雾化的烟液混合,经由出气通道121后从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包括多个翅片104,翅片104沿纵向平行或不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翅片104之间形成储液槽105,储液槽105宽度足够小,以对冷凝液产生毛细作用力,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翅片104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105中,在储液槽105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105中,防止抽吸漏液。其中,翅片104的厚度以及储液槽105的宽度为0.1-0.5mm,且优选的是0.15-0.3mm。
为了避免吸液结构101中的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液过多时,会随着抽吸而带出,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包括:至少一道沿纵向延伸的回流槽106,至少一道回流槽106纵切至少部分储液槽105,回流槽106用于当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液过多时,烟液会顺着回流槽106回流到雾化芯321再次被雾化。其中,具体地,在吸液结构101内壁上设有两道在同一直径上的回流槽106,回流槽106自吸液结构101顶部翅片104的下一翅片104纵切至底部的翅片104,吸液结构101顶部的翅片104用于阻挡回流槽106中的冷凝液流向出气通道121。
进一步,如图12所示,为了令回流的烟液更好地让雾化芯321吸收到并重新雾化,吸液结构101底部的翅片104延伸至吸液结构101中心轴的长度短于相邻翅片104延伸至中心轴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通道121与雾化组件30上下紧邻设置,而吸液结构101与出气通道121为一体结构,储液槽105开设在出气通道121的内壁面上。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吸液结构101与出气通道121为分体结构,吸液结构101包括筒状本体,设置于雾化组件30的正上方,壳体10包括本体以及沿纵向设置在本体内腔中的出气管12,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吸液结构101的内腔、出气管12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
吸液结构101设置在雾化芯321的正上方且紧邻雾化芯321设置原因是:在电子烟加热时,由于雾化存在油膜,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极易带出未完全雾化的烟液,当烟气上升的时候,处于雾化芯321的正上方的吸液结构将这些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吸收存储在储液槽中,大大减少抽吸漏液的可能。
而多个翅片104设置于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如图12所示,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未图示),第一部分102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翅片,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翅片。具体地,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翅片呈扇环形。
雾化组件30和吸液结构101还可以设置在同一套管107内,吸液结构101与雾化组件30紧邻设置,雾化组件30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10,用于让储液腔111中的烟液进入到雾化芯321中。
并且,为了固定雾化组件30和吸液结构101以及安装更加方便,吸液结构101的外侧壁与套管107的内侧壁紧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结构101与套管107可以为一体结构。
而为了密封套管107与出气通道121的连接,吸液结构101顶部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与出气通道121密封连接的密封件108,该密封件可以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不限于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通过实施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出气通道中设置吸液结构,吸液结构周向设置有多个储液槽,储液槽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出气通道中的冷凝液,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和/或未雾化完全的烟液滞留在该储液槽中,在储液槽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中,防止用户抽吸过程中抽吸漏液,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且,吸液结构包括多个翅片,翅片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储液槽,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翅片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中。
为了进一步避免吸液结构中的储液槽蓄积的烟液过多时,会随着抽吸而带出,本发明的吸液结构包括至少一道沿纵向延伸的回流槽,至少一道回流槽纵切至少部分储液槽,该回流槽用于当储液槽蓄积的烟液过多时,烟液会顺着回流槽回流到雾化芯再次被雾化。
而为了回流的烟液更好地让雾化芯吸收到并重新雾化,吸液结构底部的翅片延伸至吸液结构中心轴的长度短于相邻翅片延伸至中心轴的长度。
另外,在电子烟加热时,由于雾化存在油膜,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极易带出未完全雾化的烟液,当烟气上升的时候,处于雾化芯321的正上方的吸液结构将这些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吸收存储在储液槽中,大大减少抽吸漏液的可能。
图9、10、11、13-17示出了本发明雾化器的第三实施例,如图9、10和11所示,本发明构造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基座20、套设在基座20上与基座20密封连接形成储液腔111的壳体10、设于基座20底部20上的电极90、穿装在基座20上的为储液腔111注液的注液组件109、设置在基座20上的雾化器本体、贯穿整个雾化器的气流通道、以及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其中,基座包括储液结构,该储液结构参照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组件30,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以及出气通道121,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在该出气通道121上导液连接。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出气通道121上的冷凝液。第二吸液结构位于雾化组件30和第一吸液结构之间,且第二吸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大于第一吸液结构。第二吸液结构设有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并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105。第一吸液结构中的冷凝液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具有一个内壁,内壁上凹陷形成储液槽105,第二吸液结构的内壁围成出气通道121的一部分。而第一吸液结构为沿出气通道121内壁纵向方向延伸的吸液槽122,吸液槽122的一端与储液槽105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气通道121包括可拆分的第一气道壁和第二气道壁,第一吸液结构形成在该第一气道壁上,第二气道壁为第一吸液结构的内壁。如图11所示,壳体10包括本体以及沿纵向设置在本体内腔中的出气管12,第二吸液结构设置在出气管12下方,第一气道壁即为该出气管12,第二气道壁即为第一吸液结构的内壁,由出气管12和第二吸液结构的内腔形成完整的出气通道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可以形成在一个一体成型的单独元件上,例如出气管12与雾化组件30上下紧邻设置,而第二吸液结构与出气管12可以为一体结构,储液槽105开设在出气管12的内壁面上。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与出气管12为分体结构,第二吸液结构包括筒状本体,设置于雾化组件30的正上方,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第二吸液结构的内腔、出气管12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
如图13和14所示,出气管12包括靠近雾化组件30的第一端1211和远离雾化组件30的第二端1212。吸液槽122从出气管12的第一端1211朝出气管12的第二端1212纵向延伸设置,吸液槽122的数量为若干个,沿出气通道121的周壁均匀分布,其与出气通道121的中轴线平行。而第一吸液结构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在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液结构固定连接在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即与出气管12为一体结构,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道纵向延伸的吸液槽122,吸液槽122也不限于呈纵向设置,其可以螺旋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或者将内侧壁表面设置成粗糙的表面纹理以增加对冷凝液的表面的湿润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漏液导流件通过粘贴、卡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
如图11所示,雾化组件30包括圆筒状的雾化芯321、围着雾化芯321的导液棉323、以及绕设在该雾化芯321上的发热体322。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穿入该基座20中与电极9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322可以为加热丝。在使用时,导液棉323吸收储液腔111内的烟油,发热体322通电发热,使得雾化芯321内的烟油雾化,用户通过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吸气,空气在吸力作用下从进气通道进入雾化芯321,在雾化芯321的雾化腔311内与雾化的烟油混合,经由出气通道121后从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排出。
当雾化气通过出气通道121到达出气口时,该出气通道121周边气流遇到出气管12的内侧壁冷凝,形成烟油冷凝液,此时该吸液槽122通过毛细作用将该冷凝液吸进槽内,由于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大于吸液槽122的毛细作用力,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
为了令吸收进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可以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更好地回流至第二吸液结构,被第二吸液结构吸收储存,通过设置吸液槽122的槽深度向储液槽105方向逐渐增大设置,即自第二端1212向第一端1211方向逐渐增大,且优选地吸液槽122槽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
还可通过设置吸液槽122的槽宽度向储液槽105方向逐渐增大设置,即自第二端1212向第一端1211方向逐渐增大,以及设置吸液槽122的槽宽度沿其底部到其开口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吸液槽122的槽宽大为0.05-1mm。
基于上述对于第一吸液结构的实施例,第二吸液结构的底部与雾化组件30的导液棉323抵接,第二吸液结构的底部设有回流结构使储液槽105和导液棉323导液相通,令储液槽105中的冷凝液回流至导液棉323中被吸收重新利用。该回流结构为回流槽或出液口或阶梯结构。
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05为横向储液槽,具体地,在第二吸液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翅片104,第一翅片104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翅片104之间形成横向储液槽,储液槽105的宽度足够小,以对冷凝液产生毛细作用力,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第一翅片104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105中,在储液槽105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105中,防止抽吸漏液。
为了避免第二吸液结构中的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油过多时,会随着抽吸而带出,并且实现冷凝液的重新利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包括:至少一道沿纵向延伸的回流槽106,至少一道回流槽106纵切至少部分储液槽105,回流槽106用于当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油过多时,烟油会顺着回流槽106回流到导液棉323被重新吸收雾化。其中,优选地,在第二吸液结构内壁上设有两道在同一直径上的回流槽106,回流槽106自第二吸液结构顶部第一翅片104的下一翅片纵切至底部的第一翅片104,第二吸液结构顶部的第一翅片104用于阻挡回流槽106中的冷凝液流向出气通道121。
为了令回流的烟油更好地让导液棉323吸收到并重新雾化,第二吸液结构底部的第一翅片104延伸至第二吸液结构中心轴的长度短于相邻第一翅片104延伸至中心轴的长度。
由于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会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因此,第二吸液结构顶部第一翅片104上开设有与吸液槽122对应的第一导液口117,用于将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导流至储液槽105中,更好地被第二吸液结构吸收存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顶部第一翅片104呈圆环形,其他翅片呈扇环形,而第一导液口117为开设在内圆边上的凹口。
而多个第一翅片104设置于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如图15所示,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未图示),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翅片。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顶部第一翅片104呈半圆环形,其他翅片呈扇环形。
如图16和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05为纵向储液槽,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为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顶壁113,自顶壁113纵向延伸至底部设置有多个储液板114,储液板114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储液板114之间形成储液槽105。
为了实现更好的分流和吸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还包括:至少一道连通部分储液槽105的用于分流冷凝液的导液槽115,导液槽115横切至少部分储液板114的中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槽115与储液槽114并不一定要平行或垂直,只要能够实现交叉分流即可。
为了能够在第二吸液结构底部也实现分流,第二吸液结构还包括:横切至少部分储液板114的底部而形成用于分流冷凝液的至少一个第一阶梯台116。在本实施例中,横切所有储液板114的底部。
为了能够让分流的冷凝液更好地回流至雾化芯并重新雾化,至少一个第一阶梯台116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台125。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第一阶梯台116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台125,第一阶梯台116、第二阶梯台125和储液槽105形成阶梯结构。
同样地,由于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会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因此,第二吸液结构顶壁113上开设有与吸液槽122对应的第二导液口11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顶壁113呈圆环形,而第二导液口118为开设在内圆边上的凹口。
而多个储液板114设置在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储液板114。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05为螺纹储液槽,包括:在内壁螺旋线形设置的第二翅片120,形成螺纹结构的储液槽105。
为了能够让储液槽105中的冷凝液回流至雾化芯并重新雾化,第二吸液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口,该出液口纵切底部部分的第二翅片120。
而多个第二翅片120设置在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翅片120。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设置在雾化芯321的正上方且紧邻雾化芯321设置的原因是:在电子烟加热雾化时,雾气经过出气通道,容易在气道壁上形成冷凝液,本发明设置在雾化组件的正上方的第二吸液结构可以将这些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吸收存储在储液槽中,大大减少抽吸漏液的可能性。
可以选择地,储液槽105的槽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储液槽105的槽宽大为0.05-1mm。第二吸液结构的材料也可以为PETG、PCTG和PC中的一种或多种。
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雾化组件30和第二吸液结构还以设置在同一套管107内,第二吸液结构与雾化组件30紧邻设置,雾化组件30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10,用于让储液腔111中的烟油被导液棉323吸收。
为了固定雾化组件30和第二吸液结构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第二吸液结构的外侧壁与套管107的内侧壁紧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与套管107可以为一体结构。
而为了密封套管107与出气通道121的连接,第二吸液结构顶部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与出气通道121密封连接的密封件108,该密封件可以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不限于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如图9、10和11所示,包括基座20、套设在基座20上与基座20密封连接形成储液腔111的壳体10、设于基座20底部20上的电极90、穿装在基座20上的为储液腔111注液的注液组件109、设置在基座20上的雾化器本体、贯穿整个雾化器的气流通道、以及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其中,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组件30,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以及出气通道121,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在该出气通道121上导液连接。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出气通道121上的冷凝液。第二吸液结构位于雾化组件30和第一吸液结构之间,且第二吸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大于第一吸液结构。第二吸液结构设有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并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105。第一吸液结构中的冷凝液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是基座、壳体、雾化器本体为一体结构的一次性雾化装置,也可以是基座、壳体、雾化器本体为分体结构的雾化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具有一个内壁,内壁上凹陷形成储液槽105,第二吸液结构的内壁围成出气通道121的一部分。而第一吸液结构为沿出气通道121内壁纵向方向延伸的吸液槽122,吸液槽122的一端与储液槽105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气通道121包括可拆分的第一气道壁和第二气道壁,第一吸液结构形成在该第一气道壁上,第二气道壁为第一吸液结构的内壁。如图11所示,壳体10包括本体以及沿纵向设置在本体内腔中的出气管12,第二吸液结构设置在出气管12下方,第一气道壁即为该出气管12,第二气道壁即为第一吸液结构的内壁,由出气管12和第二吸液结构的内腔形成完整的出气通道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形成在一个一体成型的单独元件上,例如出气管12与雾化组件30上下紧邻设置,而第二吸液结构与出气管12可以为一体结构,储液槽105开设在出气管12的内壁面上。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与出气管12为分体结构,第二吸液结构包括筒状本体,设置于雾化组件30的正上方,进气通道131、雾化腔311、第二吸液结构的内腔、出气管12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
如图13和14所示,出气管12包括靠近雾化组件30的第一端1211和远离雾化组件30的第二端1212。吸液槽122从出气管12的第一端1211朝出气管12的第二端1212纵向延伸设置,吸液槽122的数量为若干个,沿出气通道121的周壁均匀分布,其与出气通道121的中轴线平行。而第一吸液结构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在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液结构固定连接在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即与出气管12为一体结构,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道纵向延伸的吸液槽122,吸液槽122也不限于呈纵向设置,其可以螺旋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或者将内侧壁表面设置成粗糙的表面纹理以增加对冷凝液的表面的湿润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漏液导流件通过粘贴、卡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出气管12的内侧壁上。
如图11所示,雾化组件30包括圆筒状的雾化芯321、围着雾化芯321的导液棉323、以及绕设在该雾化芯321上的发热体322。发热体322的导电连接部穿入该基座20中与电极9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322可以为加热丝。在使用时,导液棉323吸收储液腔111内的烟油,发热体322通电发热,使得雾化芯321内的烟油雾化,用户通过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吸气,空气在吸力作用下从进气通道进入雾化芯321,在雾化芯321的雾化腔311内与雾化的烟油混合,经由出气通道121后从雾化器顶盖的抽吸口排出。
当雾化气通过出气通道121到达出气口时,该出气通道121周边气流遇到出气管12的内侧壁冷凝,形成烟油冷凝液,此时该吸液槽122通过毛细作用将该冷凝液吸进槽内,由于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大于吸液槽122的毛细作用力,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
为了令吸收进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更好地回流至第二吸液结构,被第二吸液结构吸收储存,通过设置吸液槽122的槽深度向储液槽105方向逐渐增大设置,即自第二端1212向第一端1211方向逐渐增大,且优选地吸液槽122槽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
还可通过设置吸液槽122的槽宽度向储液槽105方向逐渐增大设置,即自第二端1212向第一端1211方向逐渐增大,以及设置吸液槽122的槽宽度沿其底部到其开口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吸液槽122的槽宽大为0.05-1mm。
基于上述对于第一吸液结构的实施例,第二吸液结构的底部与雾化组件30的导液棉323抵接,第二吸液结构的底部设有回流结构使储液槽105和导液棉323导液相通,令储液槽105中的冷凝液回流至导液棉323中被吸收重新利用。该回流结构为回流槽或出液口或阶梯结构。
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05为横向储液槽,具体地,在第二吸液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翅片104,第一翅片104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翅片104之间形成横向储液槽,储液槽105的宽度足够小,以对冷凝液产生毛细作用力,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因为经过第一翅片104结构将所带出的液滴滞留在该储液槽105中,在储液槽105中形成液膜,进而储存在该储液槽105中,防止抽吸漏液。
为了避免第二吸液结构中的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油过多时,会随着抽吸而带出,并且实现冷凝液的重新利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包括:至少一道沿纵向延伸的回流槽106,至少一道回流槽106纵切至少部分储液槽105,回流槽106用于当储液槽105蓄积的烟油过多时,烟油会顺着回流槽106回流到导液棉323被重新吸收雾化。其中,优选地,在第二吸液结构内壁上设有两道在同一直径上的回流槽106,回流槽106自第二吸液结构顶部第一翅片104的下一翅片纵切至底部的第一翅片104,第二吸液结构顶部的第一翅片104用于阻挡回流槽106中的冷凝液流向出气通道121。
为了令回流的烟油更好地让导液棉323吸收到并重新雾化,第二吸液结构底部的第一翅片104延伸至第二吸液结构中心轴的长度短于相邻第一翅片104延伸至中心轴的长度。
由于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会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因此,第二吸液结构顶部第一翅片104上开设有与吸液槽122对应的第一导液口117,用于将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导流至储液槽105中,更好地被第二吸液结构吸收存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顶部第一翅片104呈圆环形,其他翅片呈扇环形,而第一导液口117为开设在内圆边上的凹口。
而多个第一翅片104设置于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如图15所示,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未图示),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翅片。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顶部第一翅片104呈半圆环形,其他翅片呈扇环形。
如图16和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05为纵向储液槽,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为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顶壁113,自顶壁113纵向延伸至底部设置有多个储液板114,储液板114间隔设置,每相邻设置的两个储液板114之间形成储液槽105。
为了实现更好的分流和吸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还包括:至少一道连通部分储液槽105的用于分流冷凝液的导液槽115,导液槽115横切至少部分储液板114的中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槽115与储液槽114并不一定要平行或垂直,只要能够实现交叉分流即可。
为了能够在第二吸液结构底部也实现分流,第二吸液结构还包括:横切至少部分储液板114的底部而形成用于分流冷凝液的至少一个第一阶梯台116。在本实施例中,横切所有储液板114的底部。
为了能够让分流的冷凝液更好地回流至雾化芯并重新雾化,至少一个第一阶梯台116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台125。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第一阶梯台116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台125,第一阶梯台116、第二阶梯台125和储液槽105形成阶梯结构。
同样地,由于吸液槽122中的冷凝液会在储液槽105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因此,第二吸液结构顶壁113上开设有与吸液槽122对应的第二导液口11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顶壁113呈圆环形,而第二导液口118为开设在内圆边上的凹口。
而多个储液板114设置在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储液板114。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05为螺纹储液槽,包括:在内壁螺旋线形设置的第二翅片120,形成螺纹结构的储液槽105。
为了能够让储液槽105中的冷凝液回流至雾化芯并重新雾化,第二吸液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口,该出液口纵切底部部分的第二翅片120。
而多个第二翅片120设置在该筒状本体的内壁面上,筒状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合围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翅片120。具体地,第二吸液结构呈圆柱状,可以有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设置在雾化芯321的正上方且紧邻雾化芯321设置的原因是:在电子烟加热雾化时,雾气经过出气通道,容易在气道壁上形成冷凝液,本发明设置在雾化组件的正上方的第二吸液结构可以将这些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吸收存储在储液槽中,大大减少抽吸漏液的可能性。
可以选择地,储液槽105的槽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储液槽105的槽宽大为0.05-1mm。第二吸液结构的材料也可以为PETG、PCTG和PC中的一种或多种。
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雾化组件30和第二吸液结构还以设置在同一套管107内,第二吸液结构与雾化组件30紧邻设置,雾化组件30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10,用于让储液腔111中的烟油被导液棉323吸收。
为了固定雾化组件30和第二吸液结构以及安装更加方便,第二吸液结构的外侧壁与套管107的内侧壁紧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吸液结构与套管107可以为一体结构。
而为了密封套管107与出气通道121的连接,第二吸液结构顶部对应的套管107处设有与出气通道121密封连接的密封件108,该密封件可以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不限于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通过实施第三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出气通道上设置导液连接的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第一吸液结构和第二吸液结构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出气通道上的冷凝液,第二吸液结构位于雾化组件和第一吸液结构之间,且第二吸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大于第一吸液结构,第二吸液结构设有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并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第一吸液结构中的冷凝液在储液槽的毛细作用力下到达第二吸液结构被吸收存储,从而使得抽吸过程中未完全雾化的烟油以及在出气通道上产生的冷凝液以被吸收存储,防止用户抽吸过程中抽吸漏液,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并且,本发明第二吸液结构的底部与导液棉323抵接,第二吸液结构的底部设有回流结构使储液槽和导液棉323导液相通,将储液槽中的冷凝液回收至导液棉323中被重新雾化,提高烟油的利用率。
在电子烟加热雾化时,雾气经过出气通道,容易在气道壁上形成冷凝液,本发明设置在雾化组件的正上方的第二吸液结构可以将这些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吸收存储在储液槽中,大大减少抽吸漏液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和出气通道;用户抽吸时,所述雾化组件形成的雾化汽通过所述出气通道到达用户口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所述第一吸液槽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所述出气通道的所述内侧壁的冷凝液,所述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雾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包括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液槽从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一端朝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中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螺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对从所述第一吸液槽流下的冷凝液再次雾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腔,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雾化腔直接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吸液槽间隔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深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为0.05-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沿其底部到其开口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基座;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出气通道的侧壁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以及沿纵向设置在所述本体中的出气管;所述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内侧壁;
所述本体内侧且位于所述出气管外围形成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的储液腔。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出气通道;用户抽吸时,所述雾化组件形成的雾化汽通过所述出气通道到达用户口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液槽,所述第一吸液槽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形成在所述出气通道的所述内侧壁的冷凝液,所述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所述雾化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包括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液槽从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一端朝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中轴线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螺旋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对从所述第一吸液槽流下的冷凝液再次雾化;
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雾化腔,所述第一吸液槽与所述雾化腔直接连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深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和/或,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度朝远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和/或,每一所述第一吸液槽的槽宽沿其底部到其开口方向逐渐增大设置。
CN201990001344.0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64160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9703 WO2021062779A1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6020U true CN216416020U (zh) 2022-05-03

Family

ID=7533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1344.0U Active CN216416020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8036A1 (zh)
EP (1) EP4039111A4 (zh)
CN (1) CN216416020U (zh)
WO (1) WO2021062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088897U (zh) * 2021-07-07 2022-03-22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147233U (zh) * 2021-07-29 2022-04-0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674702U (zh) 2021-09-30 2022-06-0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0422A1 (en) * 2010-12-03 2012-06-0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with provention of condensate leakage
US20170119055A1 (en) * 2014-04-02 2017-05-04 Kimree Hi-Tech Inc.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10383368B2 (en) * 2015-07-06 2019-08-20 Michael Raymond Larson Atypical vaporizing apparatus
CN106820272A (zh) * 2017-03-07 2017-06-13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防漏液装置
CN207100509U (zh) * 2017-03-07 2018-03-16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防漏液装置
CN208837093U (zh) * 2018-06-05 2019-05-10 林玉冰 一种防止漏液的电子烟
AU2020228669A1 (en) * 2019-02-28 2021-09-02 Juul Labs, Inc. Vaporizer device with vaporizer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9111A4 (en) 2023-06-21
WO2021062779A1 (zh) 2021-04-08
EP4039111A1 (en) 2022-08-10
US20220218036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3172B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13171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15399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381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638102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09188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416020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JP6858254B2 (ja) 末広形状煙排出管を有する電子タバコアトマイザー
WO2012152053A1 (zh) 电子雾化吸入器的雾化嘴
CN111109664B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109663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US20220295876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ing core and atomizer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740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70015A (zh) 多通道供液的电子加热雾化装置
CN21309609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3455709A (zh) 一种多口味的雾化器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00486A (zh) 雾化结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8073463U (zh) 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088422U (zh) 雾化器
CN219781568U (zh) 具有储液腔回气结构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835461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16110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99991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