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5824U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75824U CN219775824U CN202321202461.8U CN202321202461U CN219775824U CN 219775824 U CN219775824 U CN 219775824U CN 202321202461 U CN202321202461 U CN 202321202461U CN 219775824 U CN219775824 U CN 2197758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ganjian
- wen
- bearing plate
- temperature sen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388 borosilicat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413 temperature se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41 combus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group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其中,测温组件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第一侧设有承载区域;加热线圈,设于承载板的第二侧,加热线圈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温感件,对应设于加热线圈的安装孔内,温感件的一端与承载板相抵;其中,多个温感件与加热线圈形成模块化结构,承载板与模块化结构装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温感件与承载板的相抵位置关系,热量可迅速传递至温感件的位置,从而通过温感件可对特定的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精准测量锅底各部位温度,保证烹饪体验,进而可根据具体的温度变化控制产品的运行,起到有效保护面板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温组件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对烹饪设备进行测温时,通常采用单点测温的方式,在锅具局部受热后,会导致检测的位置并不一定是实际发热的区域,即检测的温度并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组件,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第一侧设有承载区域;加热线圈,设于承载板的第二侧,加热线圈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温感件,对应设于加热线圈的安装孔内,温感件的一端与承载板相抵;其中,多个温感件与加热线圈形成模块化结构,承载板与模块化结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温组件,主要包括承载板、导热片、加热线圈以及温感件,承载板用于承载烹饪器具,在承载板的下侧,即第二侧设有加热线圈,在加热线圈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将温感件设置在加热线圈的安装孔内,且限定温感件的一端抵接于承载板,承载板的热量会传递至温感件处,从而实现温度检测。在此基础上,由于温感件设置在加热线圈的安装孔内,使得加热线圈和温感件形成一个整体,即形成了模块化结构,满足模块化的更换和安装需求,可直接通用到其他电磁烹饪设备中,具有一定的结构通用性。
进一步地,承载板设置在整个测温组件最上方,第一侧用于承载烹饪器具,在运行时,可能发生局部干烧,此时通过位于承载板第二侧的温感件,利用温感件与承载板的相抵位置关系,热量可迅速传递至温感件的位置,从而通过温感件可对特定的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精准测量锅底各部位温度,保证烹饪体验,进而可根据具体的温度变化控制产品的运行,起到有效保护面板的作用。
可以理解,通过利用多个温感件可准确且迅速的测量承载板上特定区域的温度,以便于后续控制板对不同测温区域内的温度的检测,进而实现温度控制。
在加热线圈的作用下会对承载板上的烹饪器具起到加热的效果。
其中,对于承载板而言,其第一侧形成有承载区域,一般为上表面,即烹饪器具仅可放置在指定的承载区域上,从而达到较好的烹饪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热片,设于承载板的第二侧,且导热片与承载板相贴合,温感件的一端与导热片相抵,加热线圈设于导热片远离承载板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热片设置在承载板的一侧,具体应为远离烹饪器具的一侧,即承载板的外表面用于承载烹饪器具,内表面的一侧则设置有导热片,可将热量通过导热片传递至温感件处,最终便于温感件对不同位置的导热片的温度进行检测,即可对承载板上第一侧的特定区域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特别是,本申请中温感件设置在导热片的下侧,温感件是通过与导热片的抵接,从而实现对承载区域上的温度进行检测。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利用导热片,不仅可以将承载板上的热量传递至温感件处,从而便于对温度的检测,还可以利用导热片实现与承载板的贴合,从而提高对温度检测的精准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承载板上设有通孔,多个温感件具体包括:第一温感件,第一温感件的一端穿过通孔;多个第二温感件,绕第一温感件均匀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温感件而言,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第一温感件和第二温感件,其中,第一温感件设置在圆周中心区域,第二温感件则是绕第一温感件圆周设置,第一温感件直接穿过承载板上的通孔,可与放置在承载板上的烹饪器具进行接触,即直接对烹饪器具的锅底进行检测,第二温感件则不伸出承载板,而是在承载板的下侧进行温度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隔热件,设于导热片远离承载板的一侧,隔热件上设有与温感件相适配的开孔,至少部分温感件穿过开孔与导热片相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热片的下侧设置隔热件,可对温度检测进行隔绝,减少加热线圈在运行过程时,产生的热量对温感件的影响,保证温度检测的精确性。此外,在隔热件上开设有多个开孔,对于一部分温感件而言,会穿过开孔后抵接于导热片上,隔热件上设置的开孔可供温感件穿过,从而实现测温。
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中,将温感件与加热线圈进行装配,形成一个整体,在安装隔热件时,仅需将其中两个开孔对准两个温感件进行装配即可,其余温感件由于已经设置在加热线圈中,故而位置较为固定,在模块化结构的作用下可自动对准隔热件上的其余开孔,提高安装效率。
其中,隔热件自身形状呈圆盘状,以便于与温感件的设置位置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温感件具体包括:弹性支架,与加热线圈的安装孔相卡接,弹性支架上设有与承载板相抵的温感本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感件包括弹性支架以及温感本体,温感本体主要用于与承载板相抵接从而实现温度检测,弹性支架则是用于支撑温感本体,起到固定的效果,即将温感本体固定在加热线圈的安装孔内,通过弹性支架与安装孔的卡接,从而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在上下方向上可以收缩,从而对导热片可实现压紧贴合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支架在承载板的厚度方向可发生形变,弹性支架的厚度为1mm~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弹性支架的材质进行限制,限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存在一定的形变量,以便于在装配时可进行预紧,在装配完成后,使得弹性支架可对上方的承载板产生一定的推力,从而保证温感本体会贴紧承载板,进而实现正常的热传导,完成温度检测。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的厚度限定为1mm至3mm之间,即在不发生形变时隔热件的厚度需小于或等于3mm,在发生形变后,隔热件的厚度需大于或等于1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温感本体与承载板相抵的一端为平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温感本体抵接于承载板的端面限定为平面,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还可增大承载板与温感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的效率,也可及时准确的通过温感本体对对应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减少发生干烧等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限位凸起,设于弹性支架的端部周壁上;限位台阶,设于安装孔内;其中,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台阶的抵接实现温感件与安装孔的装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弹性支架和安装孔内分别设置相适配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台阶,在将温感件向下插入到安装孔时,限位台阶和限位凸起会相互抵接,阻止进一步向下移动,起到限位固定的效果。可以理解,由于弹性支架会与安装孔存在卡接关系,在限位凸起和限位台阶的作用下,可保证弹性支架与安装孔卡接到位,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热片具体包括多个圆周设置的导热区域,每个导热区域内设有一个检测位,每个温感件的一端与检测位相抵。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导热片而言,包括多个导热区域,多个导热区域是圆周环绕设置的,每个导热区域内设置有一个检测位,以便于温感件与检测位的贴合,从而对该导热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
承载板可选用高硼硅玻璃板,其热膨胀系数较低,且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能,但高硼硅材质的玻璃板,其耐温特性较差,本申请为了实现快速测温的效果,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面板炸裂,才设置了多个温感件进行多点测温。承载板可选为绝缘板,从而保证温感件不会发生短路,此外,承载板还可选为隔热板,从而在将测温组件放置于设备中时,设备内位于承载板另一侧的发热器件运行时发出的温度,可能对温感件的测温效果造成影响,保证测温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壳体;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测温组件,设于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测温组件以及设置测温组件下方的加热线圈,壳体主要对内部电子元件以及物理结构起到保护的效果。
由于烹饪设备包括测温组件,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测温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磁炉、电陶炉、电饭煲等需要对承载板的温度进行测量获取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具体包括:底壳;上盖,与底壳可拆卸连接,上盖和底壳相连形成容纳腔,测温组件的控制板设于容纳腔内;其中,测温组件的承载板与上盖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主要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和上盖,两个结构连接,内部会形成容纳腔,可将控制板等结构放置于容纳腔中,但承载板则设置在上盖的另一侧,以起到承载烹饪器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温感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热片和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测温组件;102:承载板;1022:承载区域;1024:通孔;104:导热片;1044:导热区域;1046:检测位;106:温感件;1062:第一温感件;1064:第二温感件;1066:弹性支架;1068:温感本体;108:隔热件;1082:开孔;112:控制板;1142:限位凸起;1144:限位台阶;
200:烹饪设备;202:加热线圈;2022:安装孔;204:壳体;2042:底壳;2044: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测温组件100,主要包括承载板102、导热片104、加热线圈202以及温感件106,承载板102用于承载烹饪器具,在承载板102的下侧,即第二侧设有加热线圈202,在加热线圈20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将温感件106设置在加热线圈202的安装孔内,且限定温感件106的一端抵接于承载板102,承载板102的热量会传递至温感件106处,从而实现温度检测。在此基础上,由于温感件106设置在加热线圈202的安装孔内,使得加热线圈202和温感件106形成一个整体,即形成了模块化结构,后续可直接与承载板102进行装配,满足模块化的更换和安装需求,可直接通用到其他电磁烹饪设备中,具有一定的结构通用性。
其中,多个安装孔2022可均匀布置在加热线圈202上,每个安装孔2022与一个或多个温感件106对应设置,即一个安装孔内可布置一个温感件,或者同时将多个温感件设置在一个安装孔内。具体的布置位置可以为在承载板102的下方设置有盘状结构,在盘状结构上安装用于加热的线圈结构,进而在线圈结构上设置避让的安装孔2022。
进一步地,承载板102设置在整个测温组件100最上方,第一侧用于承载烹饪器具,在运行时,可能发生局部干烧,此时通过位于承载板102第二侧的温感件106,利用温感件106与承载板102的相抵位置关系,热量可迅速传递至温感件106的位置,从而通过温感件106可对特定的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精准测量锅底各部位温度,保证烹饪体验,进而可根据具体的温度变化控制产品的运行,起到有效保护面板的作用。
可以理解,通过利用多个温感件106可准确且迅速的测量承载板102上特定区域的温度,以便于后续控制板112对不同测温区域内的温度的检测,进而实现温度控制。
在加热线圈202的作用下会对承载板102上的烹饪器具起到加热的效果。
其中,对于承载板102而言,其第一侧形成有承载区域1022,一般为上表面,即烹饪器具仅可放置在指定的承载区域1022上,从而达到较好的烹饪效果。
通过将导热片104设置在承载板102的一侧,具体应为远离烹饪器具的一侧,即承载板102的外表面用于承载烹饪器具,内表面的一侧则设置有导热片104,可将热量通过导热片104传递至温感件106处,最终便于温感件106对不同位置的导热片104的温度进行检测,即可对承载板102上第一侧的特定区域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特别是,本申请中温感件106设置在导热片104的下侧,温感件106是通过与导热片104的抵接,从而实现对承载区域1022上的温度进行检测。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利用导热片104,不仅可以将承载板102上的热量传递至温感件106处,从而便于对温度的检测,还可以利用导热片104实现与承载板102的贴合,从而提高对温度检测的精准度。
对于温感件106而言,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第一温感件1062和第二温感件1064,其中,第一温感件1062设置在圆周中心区域,第二温感件1064则是绕第一温感件1062圆周设置,第一温感件1062直接穿过承载板102上的通孔1024,可与放置在承载板102上的烹饪器具进行接触,即直接对烹饪器具的锅底进行检测,第二温感件1064则不伸出承载板102,而是在承载板102的下侧进行温度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导热片104的下侧设置隔热件108,可对温度检测进行隔绝,减少加热线圈在运行过程时,产生的热量对温感件106的影响,保证温度检测的精确性。此外,在隔热件108上开设有多个开孔1082,对于一部分温感件106而言,会穿过开孔1082后抵接于导热片104上,隔热件108上设置的开孔可供温感件106穿过,从而实现测温。
其中,隔热件108自身形状呈圆盘状,以便于与温感件106的设置位置相适配。
需要补充的是,将温感件106与加热线圈202进行装配,形成一个整体,在安装隔热件108时,仅需将其中两个开孔1082对准两个温感件106进行装配即可,其余温感件106由于已经设置在加热线圈202中,故而位置较为固定,在模块化结构的作用下可自动对准隔热件108上的其余开孔1082,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3所示,由于隔热件108设置在导热片104的下侧,故而导热片104上的定位柱会穿过隔热件108,为了降低结构干涉,在隔热件108上设置多个缺口,每个定位柱会穿过缺口后插入定位槽中,在本方案中,增加了隔热件108,使得隔热件108、导热件、温感件106和加热线圈202形成整体,便于安装和更换。对于隔热件108和导热片104而言,分别对其在承载板102上的投影进行限制,隔热件108的投影更大,会覆盖导热之家的投影,从而可提高隔热效果,即导热片104被隔热件108完全覆盖,提高隔热效果,减少温感件106受到其他发热元器件的温度影响,导致测温精准度发生偏差的可能。
可以理解,隔热件108的形状与导热片104的形状是相似的,即可以均为圆形,也可以为均为方形,只要能够实现完全覆盖即可。
通过对弹性支架的材质进行限制,限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存在一定的形变量,以便于在装配时可进行预紧,在装配完成后,使得弹性支架可对上方的承载板产生一定的推力,从而保证温感本体会贴紧承载板,进而实现正常的热传导,完成温度检测。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的厚度限定为1mm至3mm之间,即在不发生形变时隔热件的厚度需小于或等于3mm,在发生形变后,隔热件的厚度需大于或等于1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温感件106包括弹性支架1066以及温感本体1068,温感本体1068主要用于与检测位1046相抵接从而实现温度检测,弹性支架1066则是用于支撑温感本体1068,起到固定的效果,即将温感本体1068固定在加热线圈202的安装孔2022内,通过弹性支架1066与安装孔2022的卡接,从而实现连接固定。
对温感本体1068抵接于承载板的端面限定为平面,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还可增大承载板与温感本体1068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的效率,也可及时准确的通过温感本体1068对对应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减少发生干烧等现象。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1066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在上下方向上可以收缩,从而对导热片104可实现压紧贴合的效果。
在弹性支架1066和安装孔2022内分别设置相适配的限位凸起1142和限位台阶1144,在将温感件106向下插入到安装孔2022时,限位台阶1144和限位凸起1142会相互抵接,阻止进一步向下移动,起到限位固定的效果。可以理解,由于弹性支架1066会与安装孔2022存在卡接关系,在限位凸起1142和限位台阶1144的作用下,可保证弹性支架1066与安装孔2022卡接到位,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对于导热片104而言,如图3所示,包括多个导热区域1044,多个导热区域1044是圆周环绕设置的,每个导热区域1044内设置有一个检测位1046,以便于温感件106与检测位1046的贴合,从而对该导热区域1044的温度进行检测。
承载板102可选用高硼硅玻璃板,其热膨胀系数较低,且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能,但高硼硅材质的玻璃板,其耐温特性较差,本申请为了实现快速测温的效果,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面板炸裂,才设置了多个温感件106进行多点测温。承载板可选为绝缘板,从而保证温感件106不会发生短路,此外,承载板还可选为隔热板,从而在将测温组件100放置于设备中时,设备内位于承载板另一侧的发热器件运行时发出的温度,可能对温感件106的测温效果造成影响,保证测温准确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200,包括壳体204、测温组件100以及设置测温组件100下方的加热线圈,在加热线圈的作用下会对承载板102上的烹饪器具起到加热的效果。
由于烹饪设备200包括测温组件100,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测温组件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烹饪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电磁炉、电陶炉、电饭煲等需要对承载板102的温度进行测量获取的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壳体204主要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2042和上盖2044,两个结构连接,内部会形成容纳腔,可将控制板等结构放置于容纳腔中,但承载板则设置在上盖的另一侧,以起到承载烹饪器具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利用温感件与承载板的相抵位置关系,热量可迅速传递至温感件的位置,从而通过温感件可对特定的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精准测量锅底各部位温度,保证烹饪体验,进而可根据具体的温度变化控制产品的运行,起到有效保护面板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第一侧设有承载区域;
加热线圈,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侧,所述加热线圈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多个温感件,对应设于所述加热线圈的安装孔内,所述温感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相抵;
其中,多个所述温感件与所述加热线圈形成模块化结构,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模块化结构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片,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侧,且所述导热片与所述承载板相贴合,所述温感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片相抵,所述加热线圈设于所述导热片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通孔,多个所述温感件具体包括:
第一温感件,所述第一温感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多个第二温感件,绕所述第一温感件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件,设于所述导热片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隔热件上设有与所述温感件相适配的开孔,至少部分所述温感件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导热片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件具体包括:
弹性支架,与所述加热线圈的安装孔相卡接,所述弹性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承载板相抵的温感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在所述承载板的厚度方向可发生形变,所述弹性支架的厚度为1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本体与所述承载板相抵的一端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弹性支架的端部周壁上;
限位台阶,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其中,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台阶的抵接实现所述温感件与所述安装孔的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具体包括多个圆周设置的导热区域,每个所述导热区域内设有一个检测位,每个所述温感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位相抵。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测温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体包括:
底壳;
上盖,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壳相连形成容纳腔,所述测温组件的控制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测温组件的承载板与所述上盖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02461.8U CN219775824U (zh) | 2023-05-18 | 2023-05-18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02461.8U CN219775824U (zh) | 2023-05-18 | 2023-05-18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75824U true CN219775824U (zh) | 2023-09-29 |
Family
ID=8813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02461.8U Active CN219775824U (zh) | 2023-05-18 | 2023-05-18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75824U (zh) |
-
2023
- 2023-05-18 CN CN202321202461.8U patent/CN2197758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10007568U (ko) | 전자식 바비큐 오븐 | |
CN219775824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542285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797291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649827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803173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797290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120269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161504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161494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339538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339533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055922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445316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756453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775823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123625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9675314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912501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430875U (zh) | 上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238532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114617415A (zh) | 一种避免干烧的关东煮机 | |
CN219713432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1123636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8954947U (zh) | 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套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