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4138U -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4138U
CN219774138U CN202320925398.4U CN202320925398U CN219774138U CN 219774138 U CN219774138 U CN 219774138U CN 202320925398 U CN202320925398 U CN 202320925398U CN 219774138 U CN219774138 U CN 219774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wheel
rotating shaft
sprocket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5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强
张广维
张路
徐英林
杨博
吕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CCC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CCC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CCC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5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4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4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4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包括外框,外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两侧沿隧道方向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撑板并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转动配合,移动轮的底端滑动配合有轨道;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有电机的输出端,电机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内安装有喷气机构,喷气机构用于对轨道进行除尘,第一支撑板内安装有除土机构,喷气机构、除土机构均与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掉落在轨道上的泥土进行清理,保证移动轮对轨道具有良好的抓力。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综合台车主要是用于对山体隧道进行开凿掘进的设备,通过将隧道施工综合台车的移动轮套在事先铺设完成的轨道上,再通过隧道施工综合台车向前陆续的对山体进行掘进,从而能够在山体上掘出隧道雏形;若开凿隧道的山体含有大量粘性较大的土,当这些土被隧道开凿用水打湿掉落在轨道上时,当台车移动轮在碾压过轨道时,掉落在轨道上的泥土会挤入移动轮的凹槽内部,侵占移动轮与轨道接触的空间,长时间的累积压实,会容易使移动轮凹槽的深度缩小,从而导致台车移动轮对轨道的抓力出现下降的情况。
经检索,申请号为202011226294.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综合台车,包括隧道台车、驱动机构、固定块、电机、导轨、滚轮、限位机构、除尘机构、压缩气囊、凸块、单向阀、储气槽和喷槽;但是,其公开的专利并不能很有效的对因打湿掉落在轨道顶端的泥土进行有效的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台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两侧沿隧道方向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配合,所述移动轮的底端滑动配合有轨道;所述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内安装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所述喷气机构用于对所述轨道进行除尘,所述第一支撑板内安装有除土机构,所述除土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除土机构包括传动部和除土部,所述传动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且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所述除土部与所述传动部传动配合,所述除土部用于除去掉落在所述轨道顶端的泥土。
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内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条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链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二链轮上传动配合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末端传动配合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一腔室内远离所述移动轮的一端转动配合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链轮可拆卸安装在第四转动轴上,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可拆卸安装有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上传动配合有第三链条,所述第三链条的末端与所述除土部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除土部包括第五链轮,所述第五链轮与所述第三链条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传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铲板,所述铲板为L型结构,所述铲板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且所述铲板的底端与所述轨道的顶端滑动配合,所述铲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末端限位转动安装有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链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五传动轴上,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可拆卸安装有第六传动轴,所述铲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六传动轴限位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块内,所述第六传动轴的底端传动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末端传动连接有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拨轮,所述拨轮的底端与所述铲板的倾斜面滑动配合,所述铲板位于所述拨轮与所述移动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内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所述移动轮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沿周向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腔室内固定安装有气筒,所述气筒的伸缩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气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传动配合,所述气筒的出气端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板,且所述气筒的出气端的方向朝向所述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包括中心轮,所述中心轮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外轮,所述中心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外轮的直径,所述轨道与所述中心轮的底端、所述外轮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外轮、所述中心轮均固定连接,所述外轮上沿周向依次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中心轮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安装有蜗杆,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可拆卸安装有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铲板的所述倾斜面的顶端、所述拨轮均为磨砂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台车,通过除土机构的设置,在移动轮在轨道运动时,可以提前将因为打湿而掉落在轨道上的泥土进行清理,进而可以避免泥土侵占移动轮与轨道接触的空间,也避免了泥土在轨道顶端累积压实的情况,从而可以使移动轮对轨道具有良好的抓力,保证本隧道施工台车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和正常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土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轮的示意图;
其中,1、外框;2、支撑架;3、第一支撑板;4、电机;5、蜗杆;7、蜗轮;8、轨道;9、移动轮;10、第二转动轴;11、第二支撑板;12、第一链条;13、第一链轮;14、第三转动轴;15、第二链轮;16、第二链条;17、第一凸起;18、第二凸起;19、弹簧;20、气筒;21、第四转动轴;22、第三链轮;23、第四链轮;24、第三链条;25、第五传动轴;26、第五链轮;27、第一锥齿轮;28、第二锥齿轮;29、第六传动轴;30、万向节;31、第七传动轴;32、拨轮;33、第一支撑块;34、第二支撑块;35、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包括外框1,外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部两侧沿隧道方向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1,两个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移动轮9,移动轮9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0,第二转动轴10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撑板11并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11转动配合,移动轮9的底端滑动配合有轨道8;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有电机4的输出端,电机4与第二支撑板1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11内安装有喷气机构,喷气机构与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喷气机构用于对轨道8进行除尘,第一支撑板3内安装有除土机构,除土机构与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4的设置,可以带动第二转动轴10转动,第二转动轴10的转动会带动移动轮9转动,进而可以使本隧道施工台车在轨道8上移动;通过喷气机构的设置,可以在移动轮9转动的同时,带动喷气机构陆续喷出空气,进而可以对轨道8进行吹灰除尘,避免了灰尘和杂物影响移动轮9在轨道8运动的情况;通过除土机构的设置,在移动轮9在轨道8运动时,可以提前将因为打湿而掉落在轨道8上的泥土进行清理,进而可以避免泥土侵占移动轮9与轨道8接触的空间,也避免了泥土在轨道8顶端累积压实的情况,从而可以使移动轮9对轨道8具有良好的抓力,保证本隧道施工台车可以进行正常的移动。
进一步的,除土机构包括传动部和除土部,传动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内,且传动部与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除土部与传动部传动配合,除土部用于除去掉落在轨道8顶端的泥土;通过传动部的设置,可以将第二转动轴10的动力传输至除土部;通过除土部的设置,可以对轨道8上的泥土进行去除。
进一步的,传动部包括第一链条12,第二转动轴10上沿周向依次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链齿,第一链条12通过链齿与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第一支撑板3内开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14,第三转动轴14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5,第一链条12的末端与第一链轮13传动配合,第二链轮15上传动配合有第二链条16,第二链条16的末端传动配合有第三链轮22,第一腔室内远离移动轮9的一端转动配合有第四转动轴21,第三链轮22可拆卸安装在第四转动轴21上,第四转动轴21上可拆卸安装有第四链轮23,第四链轮23上传动配合有第三链条24,第三链条24的末端与除土部传动配合。
通过第一链条12、链齿的设置,可以将第二转动轴10上的动力传输至第一链轮13上,通过第三转动轴14的设置,可以将第一链轮13的动力传输至第二链轮15上;通过第二链条16的设置,可以将第二链轮15的动力传输至第三链轮22上;通过第四转动轴21的设置,可以将第三链轮22的动力传输至第四链轮23上;通过第三链条24的设置,可以将第四链轮23的动力传输至除土部。
进一步的,除土部包括第五链轮26,第五链轮26与第三链条24远离第一支撑板3的一端传动配合,第一支撑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铲板35,铲板35为L型结构,铲板35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且铲板35的底端与轨道8的顶端滑动配合,铲板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33,第一支撑块33的末端限位转动安装有第五传动轴25,第五链轮26可拆卸安装在第五传动轴25上,第五传动轴25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7,第一锥齿轮27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8,第二锥齿轮28可拆卸安装有第六传动轴29,铲板3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34,第六传动轴29限位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块34内,第六传动轴29的底端传动连接有万向节30,万向节30的末端传动连接有第七传动轴31,第七传动轴3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拨轮32,拨轮32的底端与铲板35的倾斜面滑动配合,铲板35位于拨轮32与移动轮9之间。
通过铲板35的设置,可以将掉落在轨道8上的泥土进行铲除;通过第五链轮26、第五传动轴25的设置,可以将第四链轮23的动力传输至第一锥齿轮27上;通过第一锥齿轮27与第二锥齿轮28啮合的设置,可以将第一锥齿轮27的动力传输至第二锥齿轮28;通过第六传动轴29、万向节30的设置,可以将第二锥齿轮28的动力传输至第七传动轴31上;第七传动轴31转动会带动拨轮32转动,拨轮32的转动可以将收集到铲板35上的泥土向铲板35的两侧进行甩动,进而可以将铲板35上的泥土甩出到轨道8的外侧。
进一步的,喷气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二支撑板11内的第二腔室,第二转动轴10远离移动轮9的一端位于第二腔室内,且位于第二腔室内的第二转动轴10上沿周向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7,第二腔室内固定安装有气筒20,气筒20的伸缩端上套设有弹簧19,气筒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18,第二凸起18与第一凸起17传动配合,气筒20的出气端伸出第二支撑板11,且气筒20的出气端的方向朝向移动轮9。
当第二转动轴10转动时,第二转动轴10上的若干个第一凸起17会同时进行转动,弹簧19会向上对气筒20的伸缩端施加压力,因此第一凸起17的转动会使第二凸起18进行循环的上下运动,第二凸起18循环的上下运动会带动气筒20的伸缩端进行循环的上下运动,也就会使气筒20的出气端陆续的喷出空气,进而可以对轨道8进行吹灰除尘。
进一步的,移动轮9包括中心轮,中心轮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外轮,中心轮的直径小于外轮的直径,轨道8与中心轮的底端、外轮的侧壁滑动配合,第二转动轴10与外轮、中心轮均固定连接,外轮上沿周向依次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中心轮的外侧;当除土机构对轨道8进行泥土的清理后,若轨道8上仍残留少部分泥土,通过第一通孔的设置,在中心轮在轨道上运动而挤压时,可以将轨道8上残留的少部分泥土挤压到第一通孔内,可以更好的保证移动轮9对轨道8具有良好的抓力。
进一步的,电机4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安装有蜗杆5,第二转动轴10上可拆卸安装有蜗轮7,蜗杆5与蜗轮7啮合,电机4通过蜗杆5、蜗轮7与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通过蜗杆5和蜗轮7的设置,在本隧道施工台车驻车时,可以利用蜗杆5和蜗轮7的自锁,保证本隧道施工台车不会出现随意移动溜车的情况。
进一步的,铲板35的倾斜面的顶端、拨轮32均为磨砂结构;磨砂结构可以减少泥土在铲板35和拨轮32上的粘连,可以更好的将铲板35上的泥土进行甩出。
工作过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隧道施工台车安装在需要施工的隧道内的轨道8上,然后启动电机4,电机4的工作会带动蜗杆5进行转动,蜗杆5的转动会带动蜗轮7进行转动,蜗轮7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转动轴10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10的转动会带动移动轮9在轨道8上进行转动,由此可以使本隧道施工台车在隧道内进行移动。
在本隧道施工台车在隧道内进行移动的同时,第二转动轴10的转动会通过第一链条12带动第一链轮13转动,第一链轮13的转动会通过第三转动轴14带动第二链轮15转动,第二链轮15的转动会通过第二链条16带动第三链轮22转动,第三链轮22的转动会通过第四转动轴21带动第四链轮23转动,第四链轮23的转动会通过第三链条24带动第五链轮26转动,第五链轮26的转动会通过第五传动轴25带动第一锥齿轮27转动,第一锥齿轮27与第二锥齿轮28啮合,因此也会带动第二锥齿轮28转动,第二锥齿轮28的转动会通过第六传动轴29和万向节30带动第七传动轴31转动,第七传动轴31的转动会带动拨轮32转动;当本隧道施工台车在隧道内进行移动时,铲板35会对轨道8上掉落的泥土进行铲除,此时会有部分泥土进入到铲板35上,而拨轮32的转动可以将铲板35上进行甩出,由此可以将铲板35上的泥土甩出到铲板35之外。
同时,第二转动轴10的转动还会带动第一凸起17进行转动,第一凸起17的转动会循环打动第二凸起18,由此会使气筒20的伸缩端进行循环往复的伸缩,气筒20便会陆续的喷出空气,由此可以对轨道8进行吹灰除尘;当本隧道施工台车在隧道内进行驻车时,蜗杆5和蜗轮7的自锁还可以使本隧道施工台车的移动轮9自锁在轨道8上,可以使本隧道施工台车在驻车时,不会出现随意移动溜车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所述外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两侧沿隧道方向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1),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移动轮(9),所述移动轮(9)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0),所述第二转动轴(10)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1)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1)转动配合,所述移动轮(9)的底端滑动配合有轨道(8);所述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有电机(4)的输出端,所述电机(4)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1)内安装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所述喷气机构用于对所述轨道(8)进行除尘,所述第一支撑板(3)内安装有除土机构,所述除土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土机构包括传动部和除土部,所述传动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内,且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所述除土部与所述传动部传动配合,所述除土部用于除去掉落在所述轨道(8)顶端的泥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链条(12),所述第一链条(12)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3)内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14),所述第三转动轴(14)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5),所述第一链条(1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链轮(13)传动配合,所述第二链轮(15)上传动配合有第二链条(16),所述第二链条(16)的末端传动配合有第三链轮(22),所述第一腔室内远离所述移动轮(9)的一端转动配合有第四转动轴(21),所述第三链轮(22)可拆卸安装在第四转动轴(21)上,所述第四转动轴(21)上可拆卸安装有第四链轮(23),所述第四链轮(23)上传动配合有第三链条(24),所述第三链条(24)的末端与所述除土部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土部包括第五链轮(26),所述第五链轮(26)与所述第三链条(2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一端传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铲板(35),所述铲板(35)为L型结构,所述铲板(35)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且所述铲板(35)的底端与所述轨道(8)的顶端滑动配合,所述铲板(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33),所述第一支撑块(33)的末端限位转动安装有第五传动轴(25),所述第五链轮(26)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五传动轴(25)上,所述第五传动轴(25)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7),所述第一锥齿轮(27)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8),所述第二锥齿轮(28)可拆卸安装有第六传动轴(29),所述铲板(3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34),所述第六传动轴(29)限位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块(34)内,所述第六传动轴(29)的底端传动连接有万向节(30),所述万向节(30)的末端传动连接有第七传动轴(31),所述第七传动轴(3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拨轮(32),所述拨轮(32)的底端与所述铲板(35)的倾斜面滑动配合,所述铲板(35)位于所述拨轮(32)与所述移动轮(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1)内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转动轴(10)远离所述移动轮(9)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10)上沿周向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7),所述第二腔室内固定安装有气筒(20),所述气筒(20)的伸缩端上套设有弹簧(19),所述气筒(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18),所述第二凸起(18)与所述第一凸起(17)传动配合,所述气筒(20)的出气端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且所述气筒(20)的出气端的方向朝向所述移动轮(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9)包括中心轮,所述中心轮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外轮,所述中心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外轮的直径,所述轨道(8)与所述中心轮的底端、所述外轮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轴(10)与所述外轮、所述中心轮均固定连接,所述外轮上沿周向依次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中心轮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安装有蜗杆(5),所述第二转动轴(10)上可拆卸安装有蜗轮(7),所述蜗杆(5)与所述蜗轮(7)啮合,所述电机(4)通过所述蜗杆(5)、所述蜗轮(7)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0)传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35)的所述倾斜面的顶端、所述拨轮(32)均为磨砂结构。
CN202320925398.4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Active CN219774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5398.4U CN219774138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5398.4U CN219774138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4138U true CN219774138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5398.4U Active CN219774138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4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7403U (zh) 一种道路养护用吹扫装置
CN219774138U (zh)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CN215691885U (zh) 一种链传动刮泥机的刮泥板清淤装置
CN208395767U (zh) 一种道路清扫车
CN206706871U (zh) 一种洗轮机的清污泥装置
CN216271656U (zh) 一种堆场的卸料小车
CN215165128U (zh) 一种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用的隧底冲洗装置
CN205152879U (zh) 铁轨枕木积雪双清扫机器车
CN214573672U (zh) 铁路轨道除雪装置
CN214215593U (zh) 一种土方运输用环保防尘运输装置
CN214330616U (zh) 一种地下矿山斜井轨道轮对式扒渣机
CN209492508U (zh) 货车车厢清扫装置
CN209760626U (zh) 温室大棚清雪机
CN110228130B (zh) 一种高架桥预制箱梁循环养护装置
CN217055264U (zh) 隧道内应急救援施工综合保障车
CN218436864U (zh) 一种铁路线路煤尘清除装置的刮料机构
CN218438295U (zh) 一种用于预制箱梁台座的清洗装置
CN216586336U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15125816B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养护施工设备
KR20050117503A (ko) 지하철이나 철도의 도상, 레일 및 터널 벽면을 세척하기위한 세척 제어 시스템
CN218912955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隧洞排水结构
CN217976226U (zh) 一种台车自动化挡渣板
CN217601322U (zh) 一种铲式铁路扫雪车
CN21610826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市政环保垃圾清理装置
CN220836847U (zh) 一种集装箱码头轨道槽及电缆槽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