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2660U -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2660U
CN219772660U CN202321227394.5U CN202321227394U CN219772660U CN 219772660 U CN219772660 U CN 219772660U CN 202321227394 U CN202321227394 U CN 202321227394U CN 219772660 U CN219772660 U CN 219772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surface
operation frame
frame
mixing box
clo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73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宝
鲍居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oa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oa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oa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oa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73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2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2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2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涉及路面领域,包括拖车主体,所述拖车主体一端安装有操作框,且操作框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安装有闭合盖,且闭合盖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闭合盖一端安装有备用压平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拖车主体和延展组件,可以在装置对路面进行平整操作时可以通过安装有的延展组件中的滑槽将伸缩架箱两侧进行拉伸,可以对更宽的路面进行同时的清理,可以使得对不同宽度的路面进行操作,新型通过设置的拖车主体和填补组件,可以在装置对路面进行平整操作时更好的对路面具有的坑洼处通过安装有混料箱内部的材料对路面进行修补,在修补之后可以更好的对路面进行平整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领域,具体为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背景技术
路面是指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顶面,供车辆直接在其表面行驶的一层或多层的道路结构层,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具有承受车辆重量、抵抗车轮磨耗和保持道路表面平整的作用,为此,要求路面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稳定性、一定的平整度、适当的抗滑能力、行车时不产生过大的扬尘现象,以减少路面和车辆机件的损坏,保持良好视距,减少环境污染,在对路面建设时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平,因此需要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现有的技术公开号为CN208830105U的专利文献中提供一种路面平整装置,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包括架体以及安装在架体前端的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与架体连接且能高度调节的固定推板,在固定推板左右两侧各铰接一个活动推板;所述活动推板与固定推板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活动推板与固定推板之间均连接一个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伸长或缩短推动活动推板沿铰接处外展或内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路面修补部位平整效果好,无需人工通过铁锨手动将石油沥青混凝土摊平,但是CN208830105U技术在进行操作时,无法有效的在进行使用时针对不同宽度的路面进行操作使用,同时无法对路面修补的问题,为此急需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进行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在进行使用时针对不同宽度的路面进行操作使用,同时无法对路面修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包括拖车主体,所述拖车主体一端安装有操作框,且操作框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安装有闭合盖,且闭合盖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闭合盖一端安装有备用压平轮。
所述操作框一端安装有延展组件,且操作框下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一端安装有防护框;防护框内壁安装有圆轴,且圆轴一端安装有压平轮,所述操作框上端安装有填补组件。
所述闭合盖通过转轴与操作框构成旋转结构,且闭合盖通过固定孔与操作框螺纹连接。
所述延展组件包括滑槽、伸缩架、活动轴和调节固定杆,且滑槽开设在操作框的一端,所述滑槽一端安装有伸缩架,且伸缩架一端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一端安装有调节固定杆。
所述伸缩架通过滑槽与操作框构成滑动结构,且伸缩架与操作框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所述压平轮通过圆轴与防护框构成旋转结构,且防护框通过螺纹孔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所述填补组件包括混料箱、入料口、驱动电机和搅拌杆,且混料箱安装在操作框的上端,所述混料箱上端开设有入料口,且混料箱上端焊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安装有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通过驱动电机与混料箱构成旋转结构,且混料箱与驱动电机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拖车主体和延展组件,可以在装置对路面进行平整操作时可以通过安装有的延展组件中的滑槽将伸缩架箱两侧进行拉伸,可以对更宽的路面进行同时的清理,可以使得对不同宽度的路面进行操作;通过设置的拖车主体和填补组件,可以在装置对路面进行平整操作时更好的对路面具有的坑洼处通过安装有混料箱内部的材料对路面进行修补,在修补之后可以更好的对路面进行平整的操作;通过设置的闭合盖和备用压平轮,可以在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装置中安装有的备用压平轮进行备用,可以在装置中的便于对装置中的压平轮进行更换与维护,以此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填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延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闭合盖和备用压平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拖车主体;2、操作框;3、转轴;4、闭合盖;5、固定孔;6、备用压平轮;7、延展组件;701、滑槽;702、伸缩架;703、活动轴;704、调节固定杆;8、连接杆;9、螺纹孔;10、防护框;11、圆轴;12、压平轮;13、填补组件;1301、混料箱;1302、入料口;1303、驱动电机;1304、搅拌杆。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4,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包括拖车主体1,拖车主体1一端安装有操作框2,且操作框2一端安装有转轴3,在装置中安装有的拖车主体1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动力的提供,转轴3一端安装有闭合盖4,且闭合盖4一端开设有固定孔5,闭合盖4通过转轴3与操作框2构成旋转结构,且闭合盖4通过固定孔5与操作框2螺纹连接,在装置中安装有的闭合盖4可以通过装置中的转轴3转动打开,在打开之后可以将装置中的备用压平轮6进行取出使用,同时也可以对备用压平轮6进行存放固定,闭合盖4一端安装有备用压平轮6。
如图1-4,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操作框2一端安装有延展组件7,且操作框2下端安装有连接杆8,延展组件7包括滑槽701、伸缩架702、活动轴703和调节固定杆704,且滑槽701开设在操作框2的一端,滑槽701一端安装有伸缩架702,且伸缩架702一端安装有活动轴703,活动轴703一端安装有调节固定杆704,伸缩架702通过滑槽701与操作框2构成滑动结构,且伸缩架702与操作框2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在装置中安装 有的滑槽701可以对伸缩架702进行左右的距离的调整,可以配合装置中的压平轮12进行配合使用,可以对不同宽度的路面进行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连接杆8下端开设有螺纹孔9,且螺纹孔9一端安装有防护框10,压平轮12通过圆轴11与防护框10构成旋转结构,且防护框10通过螺纹孔9与连接杆8螺纹连接,在装置中安装有的防护框10可以将使用中的压平轮12进行遮挡,可以防止溅起的石头发生飞溅造成危险,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请参阅图1-图4,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防护框10内壁安装有圆轴11,且圆轴11一端安装有压平轮12,操作框2上端安装有填补组件13,填补组件13包括混料箱1301、入料口1302、驱动电机1303和搅拌杆1304,且混料箱1301安装在操作框2的上端,混料箱1301上端开设有入料口1302,且混料箱1301上端焊接有驱动电机1303,驱动电机1303下端安装有搅拌杆1304,搅拌杆1304通过驱动电机1303与混料箱1301构成旋转结构,且混料箱1301与驱动电机1303紧密贴合,在装置中安装有的混料箱1301可以将对路面填充的材料进行盛放,在盛放之后可以通过安装有的搅拌杆1304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防止凝固,可以有效的将路面的空缺处进行填充,保持路面的平整。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将对面填补的原料通过装置中的入料口1302倒入装置中的混料箱1301中,在倒入之后可以通过驱动电机1303的运转防止原料出现凝固,可以通过装置中的拖车主体1进行移动时将路面的空缺处进行填补,当填补完成之后可以通过装置中安装有的压平轮12对路面进行滚动压平,在压平之后可以更好的保持路面的平整程度,其次在对路面进行平整操作时可以根据路面的宽度不同,通过装置中的延展组件7对平整的路面范围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延展组件7中的滑槽701将伸缩架702向两侧打开,打开之后可以通过调节固定杆704对压平轮12进行安装使用,可以配合装置中的部件同时对更宽的路面进行平整的操作,最后在装置使用时装置的操作框2内部放置有备用压平轮6,可以通过转轴3转动打开闭合盖4,可以对装置内部的备用压平轮6进行取用,可以保持整个装置的使用效率,这样就完成了装置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包括拖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主体(1)一端安装有操作框(2),操作框(2)一端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一端安装有闭合盖(4),闭合盖(4)一端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闭合盖(4)一端安装有备用压平轮(6);所述操作框(2)一端安装有延展组件(7),且操作框(2)下端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下端开设有螺纹孔(9),且螺纹孔(9)一端安装有防护框(10);
所述防护框(10)内壁安装有圆轴(11),且圆轴(11)一端安装有压平轮(12),所述操作框(2)上端安装有填补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盖(4)通过转轴(3)与操作框(2)构成旋转结构,闭合盖(4)通过固定孔(5)与操作框(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组件(7)包括滑槽(701)、伸缩架(702)、活动轴(703)和调节固定杆(704),且滑槽(701)开设在操作框(2)的一端,所述滑槽(701)一端安装有伸缩架(702),且伸缩架(702)一端安装有活动轴(703),所述活动轴(703)一端安装有调节固定杆(7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702)通过滑槽(701)与操作框(2)构成滑动结构,且伸缩架(702)与操作框(2)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轮(12)通过圆轴(11)与防护框(10)构成旋转结构,且防护框(10)通过螺纹孔(9)与连接杆(8)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补组件(13)包括混料箱(1301)、入料口(1302)、驱动电机(1303)和搅拌杆(1304),且混料箱(1301)安装在操作框(2)的上端,所述混料箱(1301)上端开设有入料口(1302),且混料箱(1301)上端焊接有驱动电机(1303),所述驱动电机(1303)下端安装有搅拌杆(13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304)通过驱动电机(1303)与混料箱(1301)构成旋转结构,且混料箱(1301)与驱动电机(1303)紧密贴合。
CN202321227394.5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Active CN219772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7394.5U CN21977266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7394.5U CN21977266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2660U true CN219772660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2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7394.5U Active CN21977266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2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2109B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方法
CN112554022B (zh) 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089431A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0737318U (zh) 一种新型综合道路桥梁检修装置
CN219772660U (zh) 一种路面建设用路面平整装置
CN210946427U (zh)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裂缝修补的装置
CN209759985U (zh) 一种路面裂缝快速修复装置
CN210238226U (zh) 一种道路桥梁路面施工装置
CN212561082U (zh) 一种路面裂缝修护装置
CN109914212B (zh) 一种方便调节填缝尺寸的路面灌缝机
CN214613512U (zh) 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装置
CN215714424U (zh)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筑路用边部注浆装置
CN215329246U (zh) 一种公路彩浆封层断裂缺失的修复机构
CN211571305U (zh) 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用滚压装置
CN220665922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
CN220521058U (zh) 一种道路路面修复装置
CN220013315U (zh) 一种路面修补装置
CN212128804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基础结构养护装置
CN220468587U (zh) 一种路面修补装置
CN216999232U (zh) 一种用于公路养护的路面修补装置
CN217973937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骨料铺设装置
CN218322225U (zh) 一种沥青整平装置
CN114319023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平整设备
CN216586083U (zh)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快速修补装置
CN219793552U (zh) 一种水稳层边部加固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