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1647U -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1647U
CN219771647U CN202321342069.3U CN202321342069U CN219771647U CN 219771647 U CN219771647 U CN 219771647U CN 202321342069 U CN202321342069 U CN 202321342069U CN 219771647 U CN219771647 U CN 219771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tire
column
arm
tir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20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军
于业清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ae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ae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ae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ae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20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1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1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1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所述轮胎托举部包括承重梁及设置于所述承重梁两端的第一轮胎托举梁和第二轮胎托举梁,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托举面为第一斜面,第二轮胎托举梁的托举面为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对称设置,技术效果:双柱举升机的每个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轮胎托举部通过抱轮胎方式举升车辆,实现安全可靠举升,且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

Description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举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双柱举升机在举升车辆时,是将四个托举臂及其托盘托举车辆底盘的四个举升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需要找准托举点才能进行举升作业,以防损坏车辆底盘或电池;二是,对于短轴距车辆,目前的托举方式存在定位托举点不够灵活的缺陷;三是,因托举点高度存在不一致情况,托盘举升托举点时,其中一个托盘可能存在虚托情况,从而导致掉车事故。
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通过抱轮胎方式举升车辆,实现安全可靠举升,且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
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
所述轮胎托举部包括承重梁及设置于所述承重梁两端的第一轮胎托举梁和第二轮胎托举梁,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托举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的托举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10°-120°,所述第二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10°-120°。
优选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外边缘和第二轮胎托举梁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550mm-600mm。
优选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内边缘和第二轮胎托举梁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80mm-42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垂直于所述承重梁,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和所述承重梁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垂直于所述承重梁,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和所述承重梁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均为伸缩臂。
优选地,所述伸缩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臂内,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设置托举盘。
优选地,所述承重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所述托举盘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之间,设置销轴并先后穿过所述第一角铁、托举盘和第二角铁。
优选地,所述承重梁的顶部设置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底面、第二轮胎托举梁的底面以及第二臂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角铁的底面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如下:双柱举升机的每个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轮胎托举部通过抱轮胎方式举升车辆,实现安全可靠举升,且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柱举升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胎托举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胎托举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胎托举部托举轮胎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立柱;11、第一支撑臂;111、第一臂;122、第二臂;12、第一支撑臂;2、第二立柱;21、第三支撑臂;22、第四支撑臂;3、轮胎托举部;31、承重梁;311、把手;312、第一角铁;313、第二角铁;32、第一轮胎托举梁;321、第一斜面;322、第一加强板;33、第二轮胎托举梁;331、第二斜面;332、第二加强板;4、托举盘;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1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臂11和第二支撑臂12,所述第一支撑臂11和第二支撑臂12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3;所述第二立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支撑臂21和第四支撑臂22,所述第三支撑臂21和第四支撑臂22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3;所述轮胎托举部3包括承重梁31及设置于所述承重梁31两端的第一轮胎托举梁32和第二轮胎托举梁33,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32的托举面为第一斜面321,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33的托举面为第二斜面331,所述第一斜面321和所述第二斜面331对称设置。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5,需要举升车辆时,第一支撑臂11、第二支撑臂12、第三支撑臂21和第四支撑臂22降至地面并为车辆进入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的合格位置进行避让,当车辆进入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的合格位置后,通过拉动所述承重梁31顶部设置的把手311,使每个轮胎托举部3对准轮胎,参见图5所示,轮胎托举部3的第一斜面321和第二斜面331分别贴合轮胎底部的两个侧面,四个轮胎托举部3均对准轮胎后,通过抱轮胎的方式进行举升车辆,一方面,每个轮胎均被卡在第一斜面321和第二斜面331之间,第一斜面321和第二斜面331呈V型托举轮胎,不会出现虚托甚至掉车的安全事故,第二方面,也很容易将轮胎托举部3对准轮胎,操作快捷高效;第三方面,通过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的伸缩臂,能够实现根据车辆轴距大小调整轮胎托举部3的位置,使本实施例的举升机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举升。
参见图4,因不同车辆的轮胎半径及宽度大小存在差距,为了使轮胎托举部3能适应绝大部分车辆的轮胎,所述第一斜面321与竖直面的夹角A为110°-120°,所述第二斜面331与竖直面的夹角B为110°-120°,其中夹角A和夹角B相等且优选114°;第一轮胎托举梁32的外边缘和第二轮胎托举梁33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L为550mm-600mm,其中L优选575mm;第一轮胎托举梁32的内边缘和第二轮胎托举梁33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M为380mm-420mm,其中M优选392mm。轮胎托举部3的尺寸参数,即夹角A、夹角B、距离L和距离M不可分割地决定了所能适应的轮胎尺寸,上述尺寸能广泛适应不同车辆的轮胎。
参见图2,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32垂直于所述承重梁31,为了保证第一轮胎托举梁32和承重梁31之间的强度,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32和所述承重梁31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322,第一加强板322具有斜坡,斜坡的目的是避让轮胎,第一加强板322与第一轮胎托举梁32的外边缘是一体结构并固定于承重梁31的端面;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33垂直于所述承重梁31,为了保证第二轮胎托举梁33和承重梁31之间的强度,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33和所述承重梁31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板332,第二加强板332具有斜坡,斜坡的目的是避让轮胎,第二加强板332与第二轮胎托举梁33的外边缘是一体结构并固定于承重梁31的端面。
参见图1和图3,所述第一支撑臂11、第二支撑臂12、第三支撑臂21和第四支撑臂22均为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包括第一臂111和第二臂112,所述第一臂111的一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臂112内,所述第一臂111的另一端设置托举盘4,通过第一臂111和第二臂112之间的伸缩结构,能够拉长或缩短两个轮胎托举部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举升机能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
参见图2和图3,为方便调整轮胎托举部3的方向,所述承重梁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角铁312和第二角铁313,所述托举盘4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铁312和第二角铁313之间,设置销轴5并先后穿过所述第一角铁312、托举盘4和第二角铁313,通过手持把手311调整轮胎托举部3的方向,使轮胎托举部3灵活地托举轮胎;举升臂降至地面时,为保证轮胎托举部3同样降至地面,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32的底面、第二轮胎托举梁33的底面以及第二臂112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即能够同步地降至地面,以方便轮胎托举部3托举轮胎,另外,为方便灵活调整轮胎托举部3的方向,所述第二角铁313的底面与所述承重梁3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支撑臂11、第二支撑臂12、第三支撑臂21和第四支撑臂22均转动地设置于立柱,再结合轮胎托举部3能以销轴5为中心转动,能使轮胎托举部3在灵活地接近轮胎并托举轮胎。

Claims (10)

1.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
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置轮胎托举部;
所述轮胎托举部包括承重梁及设置于所述承重梁两端的第一轮胎托举梁和第二轮胎托举梁,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托举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的托举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10°-120°,所述第二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10°-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轮胎托举梁的外边缘和第二轮胎托举梁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550mm-60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轮胎托举梁的内边缘和第二轮胎托举梁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80mm-420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垂直于所述承重梁,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和所述承重梁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垂直于所述承重梁,所述第二轮胎托举梁和所述承重梁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均为伸缩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臂内,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设置托举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所述托举盘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之间,设置销轴并先后穿过所述第一角铁、托举盘和第二角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的顶部设置把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胎托举梁的底面、第二轮胎托举梁的底面以及第二臂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角铁的底面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CN202321342069.3U 2023-05-30 2023-05-30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Active CN219771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2069.3U CN219771647U (zh) 2023-05-30 2023-05-30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2069.3U CN219771647U (zh) 2023-05-30 2023-05-30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1647U true CN219771647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2069.3U Active CN219771647U (zh) 2023-05-30 2023-05-30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1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32119C (en) Vehicle wheel mounting apparatus
CN112209293A (zh) 一种短距离转移待修复轨道车辆轮对的承载架
CN219771647U (zh) 用于托举轮胎的双柱举升机
CN111960315B (zh) 一种限位板自动升起夹紧的铝合金板吊装车
CN209872229U (zh) 移动式可升降平台
JP3122066B2 (ja) タイヤジャッキ
CN207108284U (zh) 一种隧洞内桥式起重机安装工装
CN111395840A (zh) 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平稳旋转机构
JPH0756296Y2 (ja) レールクランプ
CN211444886U (zh) 一种四轮定位升降平台
JP2000159492A (ja) 移動リフト装置の車体支承装置
CN217201630U (zh) 一种车辆高位吊具
JP2696349B2 (ja) レツカー車
CN216272920U (zh) 用于空气悬挂安装的可调节式支撑工装
CN115123337B (zh) 一种轨道探伤车的行走机构
CN216444888U (zh) 大车鞍梁顶升胎架
CN220296156U (zh) 一种车轮翻转机
CN215249171U (zh) 一种搬运汽车零部件的起重机
CN214565558U (zh) 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集成化存放装置
US3331470A (en) Two-post frame contact lift
CN220615998U (zh) 一种重型设备走行轮架的安装调整装置
CN108275614A (zh) 一种汽车用升降装置
CN217498490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起重机
CN214399669U (zh) 一种多功能平衡运输车
JPH035453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