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5306U -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5306U
CN219755306U CN202320941560.1U CN202320941560U CN219755306U CN 219755306 U CN219755306 U CN 219755306U CN 202320941560 U CN202320941560 U CN 202320941560U CN 219755306 U CN219755306 U CN 219755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wall
box
filt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15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兆文
赵志国
李鹤
李峰伦
王磊
王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song B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song B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song B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song B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15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5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5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5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包括装配单元、润滑冷却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装配单元包括双速齿轮箱主体、冷却箱、隔离箱和底座,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包括润滑油进管、润滑油传输管、冷媒进管、冷媒出管和润滑油出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冷却箱、隔离箱、润滑油传输管和冷媒进管的配合使用,使得润滑油传输管中输送的润滑油能够快速得到降温,而且双速齿轮箱主体通过隔离箱将其内部热量传导至冷媒中,对双速齿轮箱主体内部组件进行同步冷却,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冷却效果,避免了热量堆积在双速齿轮箱主体中,导致零件和润滑油温度过高加速磨损的问题,同时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背景技术
立式车床属于大型机械设备,用于加工径向尺寸大而轴向尺寸相对较小,形状复杂的大型和重型工件,而齿轮箱是立式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市场上现有的齿轮箱大多为一种速比,缺少合适的换挡结构,不方便调节转速,且齿轮箱在使用时不方便对内部齿轮进行润滑,长期使用容易导致齿轮箱内部齿轮磨损,产生噪音,齿轮传动会产生大量热量和雾状油气混合物,内部热量升高,齿轮箱整体散热效果较差,影响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5567836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双速比齿轮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主动轴,主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连接齿轮,连接齿轮内侧设有第一滑块,主动轴外侧开设有滑槽,箱体内设有调节轴,调节轴外侧端设有转动把手,调节轴上固定设有两个调节杆,两个调节杆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块,连接齿轮外圆周上开设有转动槽,两个第二滑块内侧端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和转动槽滑动连接,箱体后端设有贯穿设有风机,箱体前端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内设有过滤网,箱体上端设有两个加油盒,两个加油盒底端对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有导油管,导油管向下延伸贯穿箱体,连接齿轮的设计,方便调节;风机的设计,吹风散热;加油盒的设计,加油润滑。
该装置虽然能通过启动风机,风机从外界吸风,外界风源经过滤罩过滤后进入箱体内,吹动箱体内的热量从散热孔向外排放,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采用风冷散热受到空气温度影响过大,当空气温度过高时,风冷散热的效果微乎其微,进而达不到双速齿轮箱的散热需求,导致内部热量堆积,零件和润滑油温度过高加速磨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包括装配单元、润滑冷却单元和过滤单元。
所述装配单元包括双速齿轮箱主体、冷却箱、隔离箱和底座,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包括润滑油进管、润滑油传输管、冷媒进管、冷媒出管和润滑油出管,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筒、半弧过滤架、导向条、密封盖、过滤板、横向封堵板、扇形封堵板和安装杆。
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冷却箱的一侧,所述隔离箱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所述润滑油传输管位于所述隔离箱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润滑油传输管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所述润滑油传输管贯穿所述隔离箱内壁顶部的一端与所述双速齿轮箱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箱的内壁左侧与所述润滑油出管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冷却箱、隔离箱、润滑油传输管和冷媒进管的配合使用,使得润滑油传输管中输送的润滑油能够快速得到降温,而且双速齿轮箱主体通过隔离箱将其内部热量传导至冷媒中,对双速齿轮箱主体内部组件进行同步冷却,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冷却效果,避免了热量堆积在双速齿轮箱主体中,导致零件和润滑油温度过高加速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润滑油出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的一侧与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内壁与所述半弧过滤架的底面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半弧过滤架的内壁底面与所述过滤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一侧上表面与所述横向封堵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半弧过滤架的一端与所述扇形封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半弧过滤架、过滤板、安装杆、横向封堵板和过滤筒的配合使用,使得润滑油在循环的过程中,能够经过过滤板进行三重过滤,保证了润混油的纯净度,进而侧面减少了双速齿轮箱主体内部齿轮组件的磨损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外壁与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与所述过滤筒的一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过滤筒中安装的导向条,对半弧过滤架的安装进行限位和导向,并与横向封堵板配合使用,避免润滑油通过半弧过滤架与过滤筒之间的间隙渗透到横向封堵板上方区域,保证了过滤板后续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所述润滑油传输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润滑油传输管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进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箱远离所述过滤筒的一侧与所述冷媒进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上表面与所述冷媒出管的底端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利用冷却箱、隔离箱、润滑油传输管和冷媒进管的配合使用,使得润滑油传输管中输送的润滑油能够快速得到降温,而且双速齿轮箱主体通过隔离箱将其内部热量传导至冷媒中,对双速齿轮箱主体内部组件进行同步冷却,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冷却效果,避免了热量堆积在双速齿轮箱主体中,导致零件和润滑油温度过高加速磨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利用半弧过滤架、过滤板、安装杆、横向封堵板和过滤筒的配合使用,使得润滑油在循环的过程中,能够经过过滤板进行三重过滤,保证了润混油的纯净度,进而侧面减少了双速齿轮箱主体内部齿轮组件的磨损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提供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利用过滤筒中安装的导向条,对半弧过滤架的安装进行限位和导向,并与横向封堵板配合使用,避免润滑油通过半弧过滤架与过滤筒之间的间隙渗透到横向封堵板上方区域,保证了过滤板后续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箱结构细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结构细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弧过滤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速齿轮箱主体;2、冷却箱;3、底座;4、过滤筒;5、润滑油进管;6、安装槽;7、隔离箱;8、润滑油传输管;9、冷媒出管;10、冷媒进管;11、润滑油出管;12、半弧过滤架;13、导向条;14、密封盖;15、过滤板;16、横向封堵板;17、扇形封堵板;18、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包括装配单元、润滑冷却单元和过滤单元。
装配单元包括双速齿轮箱主体1、冷却箱2、隔离箱7和底座3,润滑冷却单元包括润滑油进管5、润滑油传输管8、冷媒进管10、冷媒出管9和润滑油出管11,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筒4、半弧过滤架12、导向条13、密封盖14、过滤板15、横向封堵板16、扇形封堵板17和安装杆18。
过滤单元位于冷却箱2的一侧,隔离箱7位于冷却箱2的内部,润滑油传输管8位于隔离箱7的外壁。
冷却箱2的底面与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润滑油传输管8位于冷却箱2的内部,润滑油传输管8贯穿隔离箱7内壁顶部的一端与双速齿轮箱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隔离箱7的内壁左侧与润滑油出管1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润滑油在润滑油传输管8中输送的过程中,利用冷却箱2与隔离箱7之间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将润滑油的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隔离箱7将双速齿轮箱主体1内部热量传导至冷媒中,对双速齿轮箱主体1内部组件进行同步冷却,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冷却效果。
润滑油出管11的一端与过滤筒4的外壁固定连接,过滤筒4的一侧与冷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过滤筒4的内壁与半弧过滤架12的底面活动连接,半弧过滤架12的筛孔不具备过滤工作,过滤板15分为三组,过滤精度从右到左依次增大。
半弧过滤架12的内壁底面与过滤板15的底面固定连接,冷却箱2的一侧上表面与横向封堵板16的底面固定连接,半弧过滤架12的一端与扇形封堵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过滤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8,对过滤板15进行清理时,转动密封盖14,使其利用螺纹作用与过滤筒4内壁脱离,然后外拉,即可完成分离工作,对其进行清理时,仅需将清理液按照润滑油输送的相反方向冲洗,即可将杂质颗粒冲洗干净。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优选的,安装杆18的一端外壁与密封盖14的一端内壁转动连接,密封盖14的外壁与过滤筒4的一端内壁螺纹连接,过滤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3,过滤筒4中安装的导向条13,对半弧过滤架12的安装进行限位和导向,并与横向封堵板16配合使用,避免润滑油通过半弧过滤架12与过滤筒4之间的间隙渗透到横向封堵板16上方区域,保证了过滤板15后续的过滤效果。
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的内壁与润滑油传输管8的外壁固定连接,润滑油传输管8的一端与润滑油进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
冷却箱2远离过滤筒4的一侧与冷媒进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冷却箱2的上表面与冷媒出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的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使用时,将冷媒进管10外接制冷设备,将冷媒输通过冷媒进管10送到冷却箱2与隔离箱7之间的间隙内,此时润滑油通过润滑油进管5输送到润滑油传输管8中,再由润滑油传输管8输送到双速齿轮箱主体1中,对内部运行进行润滑,之后通过润滑油出管11输送到过滤筒4中进行过滤工作。
而润滑油在润滑油传输管8中输送的过程中,利用冷却箱2与隔离箱7之间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将润滑油的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隔离箱7将双速齿轮箱主体1内部热量传导至冷媒中,对双速齿轮箱主体1内部组件进行同步冷却。
而当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出管11输送至过滤筒4内部时,首先通过半弧过滤架12内壁安装的第一组过滤板15进行过滤,而后在横向封堵板16的封堵导向下依次通过后续的两组过滤板15进行过滤工作,通过过滤后的润滑油则在横向封堵板16的上方区域通过过滤筒4一端的管道输送到油箱中。
上文一般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单元、润滑冷却单元和过滤单元;
所述装配单元包括双速齿轮箱主体(1)、冷却箱(2)、隔离箱(7)和底座(3),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包括润滑油进管(5)、润滑油传输管(8)、冷媒进管(10)、冷媒出管(9)和润滑油出管(11),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筒(4)、半弧过滤架(12)、导向条(13)、密封盖(14)、过滤板(15)、横向封堵板(16)、扇形封堵板(17)和安装杆(18);
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冷却箱(2)的一侧,所述隔离箱(7)位于所述冷却箱(2)的内部,所述润滑油传输管(8)位于所述隔离箱(7)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的底面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润滑油传输管(8)位于所述冷却箱(2)的内部,所述润滑油传输管(8)贯穿所述隔离箱(7)内壁顶部的一端与所述双速齿轮箱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箱(7)的内壁左侧与所述润滑油出管(1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出管(11)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筒(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4)的一侧与所述冷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4)的内壁与所述半弧过滤架(12)的底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弧过滤架(12)的内壁底面与所述过滤板(1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2)的一侧上表面与所述横向封堵板(1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半弧过滤架(12)的一端与所述扇形封堵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8)的一端外壁与所述密封盖(14)的一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14)的外壁与所述过滤筒(4)的一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壁与所述润滑油传输管(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润滑油传输管(8)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进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远离所述过滤筒(4)的一侧与所述冷媒进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2)的上表面与所述冷媒出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
CN202320941560.1U 2023-04-24 2023-04-24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Active CN219755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1560.1U CN219755306U (zh) 2023-04-24 2023-04-24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1560.1U CN219755306U (zh) 2023-04-24 2023-04-24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5306U true CN21975530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1560.1U Active CN219755306U (zh) 2023-04-24 2023-04-24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5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81929U (zh) 一种高速电机行星减速器
CN208089872U (zh) 硬齿面斜齿轮的减速机
CN211423275U (zh) 一种斜齿轮的大传动比减速机
CN219755306U (zh) 数控立车用重载自动换档双速齿轮箱
CN112060578A (zh) 一种3d打印设备冷却装置
CN112460245A (zh)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减速机
CN2898092Y (zh) 盘式热分散机
CN115045984A (zh) 一种防磨损蜗轮蜗杆减速机结构
CN204339407U (zh) 主轴电机内置式滑枕
CN210920064U (zh) 一种新型减速机
CN212071288U (zh) 一种数控铣床的切屑与冷却液回收处理装置
CN220807987U (zh) 一种紧凑型主轴箱
CN108890501B (zh) 一种活塞环开口机及活塞环开口方法
CN213871051U (zh) 一种大传动比减速箱
CN217789464U (zh) 油雾过滤空水冷却器
CN219472478U (zh) 用于液压支架的循环水处理设备
CN221042568U (zh) 一种外置冷却循环高承载电动缸
CN218992299U (zh) 一种减速机用齿轮箱
CN203125990U (zh) 一种液冷式秸秆压块机
CN220818162U (zh) 一种油冷器循环式降温装置
CN113832805B (zh) 一种用于路面沥青废料回收利用装置
CN218017422U (zh) 一种机床冷却润滑循环系统
CN216626435U (zh) 一种降噪型冷水机
CN215315295U (zh) 上模固定式翅片成型机的动力传动结构
CN221120096U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