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0101U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0101U
CN219740101U CN202321329144.2U CN202321329144U CN219740101U CN 219740101 U CN219740101 U CN 219740101U CN 202321329144 U CN202321329144 U CN 202321329144U CN 219740101 U CN219740101 U CN 219740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ck solution
heat
liquid storage
plate
solu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91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yida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yida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yida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yida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91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0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涉及轮毂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盖板,盖板上成型有与动力转轴对应的转轴孔,盖板相对容纳腔为外凸式设置,盖板外凸使盖板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散热腔;盖板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安装有储液板,储液板封盖所述散热腔形成密封的储液空间,储液空间呈环形设置,动力转轴为从环形的储液空间的中心穿过,储液空间内注有冷却液,轮毂电机内部的热量传递至盖板的主要路径为先传递至储液板,然后由储液板传递至储液空间内的冷却液,最后有冷却液传递至盖板,盖板与储液板的热量传递由冷却液进行传导,在获得较好的导热效率的情况下,储液板与盖板之间可以是无金属体的储液空间,整体重量可得到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作为两轮电动自行车用电机,其使用范围广泛,结构相对简单,深受市场的欢迎。轮毂电机的端盖作为轮毂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起保护、密封的作用。
随着轮毂电机的不断改进,轮毂电机的驱动能力越来越好,对应的,部分设计的轮毂电机内部的发热量也随之增大。为此,人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对轮毂电机进行散热的方式,而轮毂电机的端盖作为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的部件,针对轮毂电机的端盖作出的散热设计也开始被重视。
专利号为202220475633.8的中国实用新型“散热端盖”提出,“本体还包括连接安装部与封盖部的连接部,连接部朝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这样,封盖部与连接部围合形成腔体,电机发出的热量可传递至腔体内,再通过连接部与封盖部散发。如此可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盖板的散热性能。”以及“封盖部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凸起,凸起沿封盖部的径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凸起的设计可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端盖的散热性能”。其散热设计均为通过增大散热面积的方式进行散热,例如增大外部散热面积、增大内部散热面积,其主要还是依靠空气的导热能力,散热效果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用于安装于轮毂电机上,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从容纳腔伸出的动力转轴,包括用于封盖所述容纳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成型有与动力转轴对应的转轴孔,所述盖板相对容纳腔为外凸式设置,盖板外凸使盖板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散热腔;盖板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安装有储液板,储液板封盖所述散热腔形成密封的储液空间,储液空间呈环形设置,动力转轴为从环形的储液空间的中心穿过,所述储液空间内注有冷却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储液板包括圆板部和成型在圆板部的中心的轴套,所述圆板部的中心成型有与轴套的套入口对应的穿孔,所述轴套与动力转轴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圆板部上朝向储液空间的一侧外凸成型有多条导流凸条,导流凸条的长度方向与圆板部的径向相同,多条导流凸条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圆板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导流凸条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导流凸条的横截面的长底边所对应的部位为与圆板部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圆板部上远离储液空间的一侧成型有与导流凸条对应的散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液空间内冷却液的注入量为储液空间的3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液空间内还注入有惰性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或氖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轮毂电机内部的热量传递至盖板的主要路径为先传递至储液板,然后由储液板传递至储液空间内的冷却液,最后有冷却液传递至盖板。盖板与储液板的热量传递由冷却液进行传导,在获得较好的导热效率的情况下,储液板与盖板之间可以是无金属体的储液空间,整体重量可得到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端盖与轮毂电机的壳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端盖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壳体-100,动力转轴-200,
盖板-1,螺栓-2,储液板-3,储液空间-4,圆板部-31,轴套-32,导流凸条-33,散热槽-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用于安装于轮毂电机上,轮毂电机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100,壳体100内设置有从容纳腔伸出的动力转轴200。
散热端盖包括用于封盖容纳腔的盖板1,盖板1上成型有与动力转轴200对应的转轴孔,动力转轴200可从盖板1的转轴孔穿过,以延伸至轮毂电机的壳体100外部。
盖板1封盖容纳腔的方式可以是如图1所示,在盖板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在轮毂电机的壳体100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螺孔与固定孔对应,然后通过螺栓2以将盖板1连接在轮毂电机的壳体100上。当然,盖板1与轮毂电机的壳体100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例如密封垫、密封圈,以增加密封性。
盖板1相对容纳腔为外凸式设置,盖板1外凸使盖板1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散热腔。盖板1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安装有储液板3,储液板3封盖散热腔形成密封的储液空间4,储液空间4呈环形设置,动力转轴为从环形的储液空间4的中心穿过,储液空间4内注有冷却液。
轮毂电机内部的热量传递至盖板的主要路径为:轮毂电机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储液板3,然后由储液板3传递至储液空间4内的冷却液,最后有冷却液传递至盖板1。盖板1与储液板3的热量传递由冷却液进行传导,在获得较好的导热效率的情况下,储液板3与盖板1之间可以是无金属体的储液空间,整体重量可得到有效控制。
具体请参阅图2,储液板3包括圆板部31和成型在圆板部31的中心的轴套32,圆板部31的中心成型有与轴套32的套入口对应的穿孔,轴套32与动力转轴对应。
优选地,圆板部31上朝向储液空间4的一侧外凸成型有多条导流凸条33,导流凸条33的长度方向与圆板部31的径向相同,多条导流凸条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圆板部31上。更优选地,导流凸条33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导流凸条33的横截面的长底边所对应的部位为与圆板部31结合。导流凸条33可用作加强筋效果。
圆板部31上远离储液空间4的一侧成型有与导流凸条33对应的散热槽34,可用于增大对容纳腔内热量的吸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液空间4内冷却液的注入量为储液空间的30%-60%。
在轮毂电机工作时,大部分冷却液受重力影响而留存在储液空间的底部,剩下部分冷却液因转动而随附在盖板或储液板上,从而被带动离开储液空间的底部,而被带动离开储液空间的底部的冷却液又会继续被带动回到储液空间的底部,此过程随着轮毂电机的持续工作,会形成注满有冷却液的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从储液空间的底部然沿储液空间的周向绕设后又回到储液空间的底部,即盖板和储液板上与储液空间对应的面始终全附有冷却液。此种设置虽然会导致导热效率略低于完全注满冷却液时的导热效率,但冷却液的使用量可得到大幅减少。
优选地,储液空间4内还注入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具有优于空气的导热效率。惰性气体优选为氦气或氖气。
当储液空间4内冷却液的注入量为储液空间4的30%-60%时,储液板3的设计还可使得冷却液能够较好地附在盖板1和储液板3上,在形成冷却液流道时,除储液空间的底部部分的冷却液流道外,其它部分冷却液流道的平均厚度也更大,更利于保持散热效率在高水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用于安装于轮毂电机上,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从容纳腔伸出的动力转轴,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封盖所述容纳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成型有与动力转轴对应的转轴孔,所述盖板相对容纳腔为外凸式设置,盖板外凸使盖板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散热腔;
盖板上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安装有储液板,储液板封盖所述散热腔形成密封的储液空间,储液空间呈环形设置,动力转轴为从环形的储液空间的中心穿过,所述储液空间内注有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储液板包括圆板部和成型在圆板部的中心的轴套,所述圆板部的中心成型有与轴套的套入口对应的穿孔,所述轴套与动力转轴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部上朝向储液空间的一侧外凸成型有多条导流凸条,导流凸条的长度方向与圆板部的径向相同,多条导流凸条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圆板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导流凸条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导流凸条的横截面的长底边所对应的部位为与圆板部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部上远离储液空间的一侧成型有与导流凸条对应的散热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内冷却液的注入量为储液空间的30%-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内还注入有惰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或氖气。
CN202321329144.2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Active CN219740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9144.2U CN219740101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9144.2U CN219740101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0101U true CN21974010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9144.2U Active CN219740101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0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206342A1 (zh)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11183512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
CN112670617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19740101U (zh)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端盖
CN210769353U (zh) 一种车辆电子水泵自散热机构
CN216213885U (zh) 一种蓄电池散热组件
CN2120637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1791143U (zh) 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与一种轴向磁场电机
CN211701696U (zh) 电机、水下推进器及电动浮板
CN210537235U (zh) 一种用于电动滑板车控制器的减震壳体
CN216904519U (zh) 一种超导电机的外壳结构及超导电机
CN219554681U (zh) 一种电机定子支架结构
CN11270185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机构
CN215681978U (zh) 一种电机保护外壳
CN114257019A (zh) 一种超导电机的外壳结构及超导电机
CN212751982U (zh) 一种轮毂电机专用密封结构
CN220934979U (zh) 一种新型高尔夫球车电机
CN215071929U (zh) 一种冷却电机
CN217720925U (zh)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低速轮毂电机
CN212935720U (zh)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CN215980075U (zh) 一种耐用型风扇散热轴心
CN21399036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三相异步电机
CN220204232U (zh) 一种带热油转换组件的液压马达
CN21881805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电机与轴承箱联结总成
CN220254265U (zh) 一种混合散热外转子轮毂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