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5720U -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5720U
CN212935720U CN202022279589.7U CN202022279589U CN212935720U CN 212935720 U CN212935720 U CN 212935720U CN 202022279589 U CN202022279589 U CN 202022279589U CN 212935720 U CN212935720 U CN 21293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motor
driver
servo mo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95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苏娟
曹勇
罗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ton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pton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ton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pton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95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5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和驱动器。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设于驱动器壳体内部的驱动主体、设于驱动器壳体上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设于驱动器壳体上的散热主体部、多个间隔设置在散热主体部上的散热凸起部,相邻两个散热凸起部之间具有凹槽。散热器还包括分别设于散热凸起部侧壁上的多个散热延伸部,相邻两个散热延伸部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将电机和驱动器进行一体化集成,缩小电机和驱动器的占用空间。同时优化驱动器中散热器的结构,和电机的散热结构,提升电机和驱动器的散热效果,提高电机和驱动器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一体化伺服电机是将电机和驱动器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集成设备,其通过将电机和驱动器集成一体化,可有效缩减整体结构提及,减小安装空间,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安装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使用,适用范围相对广泛。
但目前,现有的一体化伺服电机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单一,只是将驱动器连接固定在电机上,功能结构没有进行较好的融合设计。特别是在散热功能模块上,驱动器共用电机的散热风扇,能够缩小设备的整体体积,但是对驱动器的散热效果就降低了,影响驱动器的使用效果,进而影响一体化伺服电机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体化伺服电机,将将电机和驱动器进行一体化集成,缩小电机和驱动器的占用空间,同时增加对电机和驱动器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机和驱动器相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内腔的定子、轴向贯穿所述电机壳体内腔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与所述定子相配合的转子、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散热风扇、与所述电机壳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设于所述驱动器壳体内部的驱动主体、设于所述驱动器壳体上的散热器,所述驱动器壳体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外壁上,所述驱动器壳体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所述散热器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器壳体上的散热主体部、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主体部上的散热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凸起部之间具有凹槽,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散热凸起部侧壁上的多个散热延伸部,相邻两个散热延伸部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优选地,所述散热凸起部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散热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凹槽内的两个散热延伸部底部的底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凹槽底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同一个所述散热凸起部两侧的两个所述散热延伸部顶部的顶板。
优选地,多个所述散热凸起部相平行。
优选地,多个所述散热延伸部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伺服电机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上的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三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散热通道沿所述电机壳体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散热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两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将电机和驱动器进行一体化集成,缩小电机和驱动器的占用空间。同时优化驱动器中散热器的结构,和电机的散热结构,提升电机和驱动器的散热效果,提高电机和驱动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伺服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伺服电机的拆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后视示意图;
附图5为沿附图4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电机;11、电机壳体;12、定子;13、转轴;14、转子;15、散热风扇;16、第一散热通道;17、第三散热通道;2、驱动器;21、驱动器壳体; 22、驱动主体;23、散热器;231、散热主体部;232、散热凸起部;233、凹槽; 234、散热延伸部;235、散热间隙;236、底板;237、顶板;3、第二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包括电机1、驱动器2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机1和驱动器2相连接的编码器。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1、设于电机壳体11内腔的定子12、轴向贯穿电机壳体11内腔的转轴13、设于转轴13上与定子12相配合的转子14、设于转轴13一端的散热风扇15、与电机壳体11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16,散热风扇15设于第一散热通道16 内。电机1运行时,转轴13能够带动散热风扇15转动,散热风扇15转动形成气流,将电机壳体11内腔的热量排出,达到降温的目的。编码器与转轴13尾部相连接,编码器可以接收转轴13的转动角度与转动速度等运动状态;同时,编码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到驱动器2上,使得驱动器2能够接收到转轴13的状态信号,使得驱动器2和编码器能够给转轴13发送进一步的运动指令。
驱动器2包括驱动器壳体21、设于驱动器壳体21内部的驱动主体22、设于驱动器壳体21上的散热器23。散热器23通过与驱动器壳体21相接触,驱动器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器23进行发散,达到降温的目的。
驱动器壳体21设于电机壳体11外壁上。驱动器壳体21与电机壳体11之间形成与第一散热通道16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通道3,散热器23设于第二散热通道3内。第二散热通道3与第一散热通道16相连通,则散热风扇15转动产生的气流,可以从第一散热通道16流入第二散热通道3,从而对设于第二散热通道3内的散热器23进行进一步散热,增加散热效果。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3包括设于驱动器壳体21上的散热主体部231、多个间隔设置在散热主体部231上的散热凸起部232,相邻两个散热凸起部232之间具有凹槽233。散热器23还包括多个分别设于散热凸起部232 侧壁上的散热延伸部234,相邻两个散热延伸部234之间具有散热间隙235。热量可以从散热凸起部232上传输至散热延伸部234上,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散热间隙235可以便于第二散热通道3内的气流流通,也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为提高散热效果,散热凸起部232两侧侧壁上均可以设置有散热延伸部234。散热器23还包括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凹槽233内的两个散热延伸部234底部的底板236,底板235与凹槽233底部相贴合。散热主体部231上的热量,可通过凹槽233底部,传输至底板236上,进而传输至散热延伸部234上。优选的,散热延伸部234和底板236一体成型设置,提高散热延伸部234和底板236热传导效率。
散热器23还包括连接同一个散热凸起部232两侧的两个散热延伸部234顶部的顶板237。能够起到增加散热面积的效果,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器23还可以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散热凸起部232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延伸部234顶部的顶板237,也能够起到增加散热面积的效果,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散热延伸部 234和顶板237一体成型设置,提高散热延伸部234和顶板237热传导效率。
多个散热凸起部232相平行;多个散热延伸部234相平行;多个散热凸起部232和多个散热延伸部234也可以相平行,提高第二散热通道3内的气流流动效果。
一体化伺服电机还包括开设于电机壳体11上的第三散热通道17,第三散热通道17与第一散热通道16相连通。散热气流经与第一散热通道16内流入第三散热通道17内,可对电机壳体11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对电机壳体11进行降温。优选的,第三散热通道17沿电机壳体11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散热通道17 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机壳体11的两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将电机和驱动器进行一体化集成,缩小电机和驱动器的占用空间。同时优化驱动器中散热器的结构,和电机的散热结构,提升电机和驱动器的散热效果,提高电机和驱动器的使用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机和驱动器相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内腔的定子、轴向贯穿所述电机壳体内腔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与所述定子相配合的转子、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散热风扇、与所述电机壳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
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设于所述驱动器壳体内部的驱动主体、设于所述驱动器壳体上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壳体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外壁上,所述驱动器壳体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
所述散热器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器壳体上的散热主体部、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主体部上的散热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凸起部之间具有凹槽,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散热凸起部侧壁上的多个散热延伸部,相邻两个散热延伸部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起部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散热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凹槽内的两个散热延伸部底部的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凹槽底部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同一个所述散热凸起部两侧的两个所述散热延伸部顶部的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凸起部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延伸部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伺服电机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上的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三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通道沿所述电机壳体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散热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两端。
CN202022279589.7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Active CN21293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9589.7U CN212935720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9589.7U CN212935720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5720U true CN212935720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9589.7U Active CN212935720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5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263243A (ja) 電動圧縮機
CN211508791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0649767A (zh) 一种双电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冷却方法
CN212935720U (zh)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CN109831053A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112421859B (zh) 一种辅助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
CN113555996A (zh) 一种高效高功率电子水泵
CN213367586U (zh) 驱动一体机
CN115333285B (zh) 一种可散热的车用鼓风机电机端盖结构
CN112134418A (zh)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
CN111083913A (zh) 一种散热板及伺服驱动器
CN214256045U (zh) 轴向磁通电机及具有其车辆
JP2019170065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08112398U (zh) 后盖、散热铝块一体式模块控制风扇电机
CN215979787U (zh)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CN213341858U (zh) 一种动力电机的壳体结构
CN218514212U (zh) 一种具有自降温功能的电风扇电机外壳
CN210577012U (zh) 一种激光振荡模块摩擦焊水冷板
CN215772776U (zh) 一种高效高功率电子水泵
CN21399036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三相异步电机
CN220566300U (zh) 电子水泵和车辆
CN219628165U (zh) 一种充电模块及用电设备
CN215762433U (zh) 一种高功率电子水泵冷却结构
JP2019170075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8829310U (zh) 一种强迫自散热电机及冷却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