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4523U - 一种连接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4523U
CN219734523U CN202320525187.1U CN202320525187U CN219734523U CN 219734523 U CN219734523 U CN 219734523U CN 202320525187 U CN202320525187 U CN 202320525187U CN 219734523 U CN219734523 U CN 219734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hannel
section
ma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51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鑫
苏希
林毅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51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4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4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4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接头,包括公接头、母接头、调节杆和弹簧,公接头设有贯穿的第一通道,调节杆和弹簧设于第一通道内,母接头设有贯穿的第二通道,且母接头的内壁设有顶销部,公接头卡接于母接头的第二通道内。公接头和母接头连接时,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顶销部抵接调节杆且弹簧呈收缩状态,当公接头和母接头拆卸分离时,公接头退出母接头的第二通道,弹簧回弹并推动调节杆,调节杆能密封封堵公接头连接母接头的一端,残留在公接头内的冷却液不会往外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储能设备在提供动力的过程中因本体发热导致寿命减少,储能设备中一般设有冷却系统。部分冷却系统采用水冷,而在冷却系统维修时,需要将冷却液排空,冷却液的排出需要一个连接接头实现冷却系统与外部的排液管道的密封连接。
现有技术中,连接接头的端部无密封结构,当连接接头拆卸时残留在连接接头中的冷却液会泄漏到环境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接头,解决连接接头拆卸时冷却液泄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接头,包括公接头、调节杆、弹簧以及母接头;
所述公接头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通段、调节段以及第二连通段,所述调节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二连通段的内径,所述第一连通段在远离所述调节段的一端的壁面上设有凸部;
所述调节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包括杆体和片体,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通段内,用来与所述凸部密封抵接,所述杆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段内,所述片体设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杆体相垂直;
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调节段内,且呈收缩状态,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片体,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段与所述第二连通段相连通的一端;
所述母接头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顶销部,所述公接头设有所述第一连通段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顶销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段内,并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相抵接,以阻止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凸部密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的外侧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设于所述片体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安装柱外。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段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分段和第二调节分段,所述第一调节分段和所述第一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且所述第一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分段远离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分段和所述第二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二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分段远离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在靠近所述母接头的外周面上设有卡凸或卡槽,所述母接头与所述公接头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凸或所述卡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母接头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公接头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卡口,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卡口内,并可沿所述第二通道的径向移动;所述卡扣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起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壁面,且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卡凸靠近所述公接头的一端或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的外周面还设有制动凸部,所述母接头在靠近所述公接头的内壁设有制动槽,所述制动凸部卡设于所述制动槽内,以限制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销部包括顶针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壁面,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顶针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的材质均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连接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弹簧设于调节段内,且呈收缩状态,其一端抵接于片体,另一端抵接于调节段与第二连通段相连通的一端,当连接接头拆卸时,公接头退出母接头的第二通道,顶销部远离杆体并退出第一连通段,弹簧往靠近第一连通段的方向回弹,片体被推动并抵接调节段与第一连通段相连通的一端,杆体被推动且其第一端与凸部抵接,第一连通段被密封封堵,残留在公接头内的冷却液不会往外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接头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接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公接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母接头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母接头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母接头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公接头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公接头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公接头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母接头的立体图;
图中,100、连接接头;1、公接头;a、第一接头;b、第二接头;11、第一通道;111、第一连通段;112、调节段;1121、第一调节分段;1122、第二调节分段;113、第二连通段;12、凸部;13A、卡凸;13B、卡槽;14、制动凸部;2、调节杆;21、杆体;22、片体;
23、安装柱;3、弹簧;4、母接头;41、第二通道;42、顶销部;
421、顶针;422、固定板;4221、通孔;43、卡扣件;431、限位部;44、卡口;45、制动槽;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接头100,其包括公接头1、调节杆2、弹簧3以及母接头4,公接头1连接于储能设备的冷却系统上,母接头4连接排液管道,当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需要排出的时候,将公接头1和母接头4连接即可。
其中,所述公接头1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道11,所述第一通道1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通段111、调节段112以及第二连通段113,所述调节段1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通段111和所述第二连通段113的内径,所述第一连通段111在远离所述调节段112的一端的壁面上设有凸部12。
所述调节杆2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内,其包括杆体21和片体22,所述杆体21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通段111内,用来与所述凸部12密封抵接,所述杆体21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段112内,所述片体22设于所述杆体21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杆体21相垂直,使得片体22可以封堵调节段112靠近第一连通段111的一端。
所述弹簧3设于所述调节段112内,且呈收缩状态,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片体22,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段112与所述第二连通段113相连通的一端。
所述母接头4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41,所述第二通道41内设有顶销部42,所述公接头1设有所述第一连通段111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道41内,所述顶销部42插入所述第一连通段111内,并与所述杆体21的第一端相抵接,以阻止所述杆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凸部12密封抵接。
基于此,冷却液从冷却系统内流出并依次流经第二连通段113、调节段112、第一连通段111和第二通道41。当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排空后,将公接头1与母接头4拆离,此时,顶销部42远离杆体21并退出第一连通段111,弹簧3往靠近第一连通段111的方向回弹,片体22被推动并抵接调节段112与第一连通段111相连通的一端,杆体21被推动且其第一端与凸部12抵接,第一连通段111被密封封堵,残留在公接头1内的冷却液不会往外泄漏。同时,如图1所示,由于公接头1通过将其一端插入母接头4的第二通道41内实现连接,冷却液从公接头1的端部流出并进入第二通道41,因此,第二通道41内的冷却液距离第二通道41连接公接头1的端部有一段距离,在公接头1和母接头4拆卸分离时,残留在母接头4内的冷却液不易泄漏至环境中。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1和所述母接头4之间设有密封圈5,以此保障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冷却液排出过程中泄漏到环境中。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21的第一端的外侧设有密封圈5,以此保证杆体21与凸部12之间的密封连接,保障在连接接头100拆卸时公接头1内的冷却液不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2还包括安装柱23,所述安装柱23设于所述片体22远离所述杆体21的一端,所述弹簧3套设于所述安装柱23外,以此实现对弹簧3的限位,避免弹簧3走位而使公接头1无法正常工作,保障公接头1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杆2和弹簧3的安装拆卸以及更换,所述公接头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头a和第二接头b,所述第一接头a和所述第二接头b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调节段112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分段1121和第二调节分段1122,所述第一调节分段1121和所述第一连通段111设于所述第一接头a,且所述第一连通段111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分段1121远离所述第二接头b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分段1122和所述第二连通段113设于所述第二接头b,且所述第二连通段113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分段1122远离所述第一接头a的一端。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接头a和第二接头b在螺纹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5,以此保障公接头1的密封性,且第一接头a和第二接头b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连接和拆卸方便且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公接头1在靠近母接头4的外周面上设有卡凸13A,所述母接头4与所述公接头1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扣件43,所述卡扣件43与所述卡凸13A卡接,以此实现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连接安装。本实用新型还有第二实施例,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公接头1在靠近母接头4的外周面上设有卡槽13B,所述母接头4与所述公接头1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扣件43,所述卡扣件43卡设于所述卡槽13B内,以此实现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连接安装。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一致。
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母接头4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公接头1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41相连通的卡口44,所述卡扣件43设于所述卡口44内,并可沿所述第二通道41的径向移动。所述卡扣件43上设有限位部431,所述限位部431凸起于所述第二通道41的壁面。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431抵接于所述卡凸13A靠近所述公接头1的一端,以此对公接头进行限位。当所述卡扣件43在所述卡口44内沿径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4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部431远离所述卡凸13A,公接头1可从母接头4上分离,以此实现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拆卸。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431卡设于所述卡槽13B内,以此实现对公接头1的限位,完成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安装。当所述卡扣件43在所述卡口44内沿径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4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部431远离所述卡槽13B,公接头1可从母接头4上分离,以此实现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拆卸。具体地,所述卡扣件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第三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所述公接头1在靠近母接头4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制动凸部14,所述母接头4在靠近所述公接头1的内壁上设有制动槽45,所述制动凸部14卡设于所述制动槽45内,以限制公接头1和母接头4之间的相对转动。其它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一致,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优选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一致。
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所述顶销部42包括顶针421和固定板422,所述固定板422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道41的壁面,所述固定板422上设有若干通孔4221,以此保证第二通道41的连通,所述顶针421设于所述固定板422上。当公接头1的一端插入第二通道41并抵接固定板422时,顶针421插入所述第一连通段111,并抵接所述杆体21,杆体21远离凸部12,片体22远离调节段112与第一连通段111连通的一端,弹簧3被压缩,第一通道11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1和所述母接头4的材质均为塑料,以此实现连接接头100的轻量化并降低成本,同时避免连接接头100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腐蚀和失效。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过程为:将调节杆2的第一端插入第一连通段111内,且片体22置于第一调节分段1121内,然后将弹簧3放置于第二调节分段1122内,并套设于安装柱23外,然后将第一接头a和第二接头b进行螺纹连接,以此完成公接头1的组装;
然后将公接头1插设于第二通道41内,且所述制动凸部14卡设于所述制动槽45内,当公接头1的端部抵接固定板422时,将卡扣件43沿靠近第二通道41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部431卡接卡凸13A靠近公接头1的一端,或所述限位部431卡设于所述卡槽13B内,至此完成连接接头100的连接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接头、调节杆、弹簧以及母接头;
所述公接头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通段、调节段以及第二连通段,所述调节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二连通段的内径,所述第一连通段在远离所述调节段的一端的壁面上设有凸部;
所述调节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包括杆体和片体,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通段内,用来与所述凸部密封抵接,所述杆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段内,所述片体设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杆体相垂直;
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调节段内,且呈收缩状态,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片体,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段与所述第二连通段相连通的一端;
所述母接头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顶销部,所述公接头设有所述第一连通段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顶销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段内,并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相抵接,以阻止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凸部密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的外侧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设于所述片体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安装柱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段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分段和第二调节分段,所述第一调节分段和所述第一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且所述第一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分段远离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分段和所述第二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二连通段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分段远离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在靠近所述母接头的外周面上设有卡凸或卡槽,所述母接头与所述公接头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凸或所述卡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公接头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卡口,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卡口内,并可沿所述第二通道的径向移动;所述卡扣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起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壁面,且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卡凸靠近所述公接头的一端或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的外周面还设有制动凸部,所述母接头在靠近所述公接头的内壁设有制动槽,所述制动凸部卡设于所述制动槽内,以限制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之间的相对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销部包括顶针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壁面,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顶针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的材质均为塑料。
CN202320525187.1U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连接接头 Active CN219734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5187.1U CN219734523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连接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5187.1U CN219734523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连接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4523U true CN21973452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5187.1U Active CN219734523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连接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4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5280B1 (ko) 삽입형 배관용 연결장치
CN108843867B (zh) 一种车辆管路系统用快插接头组件
CN209800919U (zh) 一种新型智能阀门快速连接组件
CN219734523U (zh) 一种连接接头
CN210003996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09743819U (zh) 一种城市燃气用安全运输管道
JP4257086B2 (ja) ヘッダー接続用継手構造
CN204852719U (zh) 快插管接头和变速器油冷管连接结构
CN216112692U (zh) 一种焊接管连接头
CN110630838A (zh) 一种软管快插流体连接器
CN213018235U (zh) 一种管道的变径连接结构
CN111336298B (zh) 一种阀装置、管路连接结构
CN22103451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管路阴接头
CN209743838U (zh) 一种新型防泄漏连接头
CN213576133U (zh) 一种三通接头
KR101186550B1 (ko) 관이음 조립체
CN216131529U (zh) 一种卡扣快接加装工装水管件
CN220566775U (zh) 一种水管快速拧紧装置
CN217441086U (zh) 一种硬性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CN216923551U (zh) 一种可以自由调节螺栓固定位置的连接法兰
CN219345814U (zh) 一种防漏液换电插接头
CN215335069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20286679U (zh) 一种液压管接头
CN218644982U (zh) 一种水下快速接头
CN216279865U (zh) 一种螺纹直通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