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0377U -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0377U
CN219730377U CN202320961957.7U CN202320961957U CN219730377U CN 219730377 U CN219730377 U CN 219730377U CN 202320961957 U CN202320961957 U CN 202320961957U CN 219730377 U CN219730377 U CN 219730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ing weight
counterweight
box
driving device
hois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19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娟
谢恩华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19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0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0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0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包括卷扬箱、配重块和驱动装置,配重块设置在卷扬箱的下方,配重块通过平移机构与卷扬箱滑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卷扬箱中,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卷扬箱的长度方向,卷扬箱底部设置连接口,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的端部与配重块通过连接口连接,驱动装置用于沿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驱使配重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并将配重块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第一位置为配重块移动的起始位置,第二位置为配重块移动的终点位置。

Description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平衡配重装置是工程起重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不同工况的吊载作业时,配重对整车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汽车起重机的平衡配重是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车架尾部,平衡力矩(平衡配重重量与平衡力臂的乘积)是一个固定值,当起重机吊载较重时,起重机存在侧翻的危险,这就使得起重机在转运重物时受到限制,此时需要增大平衡配重重量或者平衡力臂来增加平衡力矩值。
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配重变位机构中,将平衡配重设置在转台尾部,在转台与平衡配重之间连接由变位油缸、一对斜杆、一对竖直杆和连接架等部件组成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转台尾部和平衡配重之间的滑移机构,但是此种结构变位需要的空间大,还需设置锁止结构对变位的平衡配重进行定位,造成变位机构结构复杂,对起重机在不同工况时的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位机构结构复杂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包括:
卷扬箱;
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卷扬箱的下方,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卷扬箱之间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配重块通过所述平移机构与所述卷扬箱滑动连接,所述配重块能够沿所述卷扬箱的长度方向移动;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卷扬箱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卷扬箱的长度方向,所述卷扬箱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配重块通过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驱使所述配重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并将所述配重块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配重块移动的起始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配重块移动的终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卷扬箱两侧底板上表面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卷扬箱的长度方向延伸;
设置于所述配重块上的一对夹持架,每个所述夹持架的内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卷扬箱设置在一对所述夹持架之间,每个所述夹持架上的滑块与同侧的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卷扬箱两侧底部的托板,所述托板沿所述卷扬箱的长度方向延伸;
设置于所述配重块上的一对夹持架,每个所述夹持架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滚动体,所述卷扬箱设置在一对所述夹持架之间,每个所述夹持架上的滚动体与同侧的所述托板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所述滑轨或所述托板中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夹持架移动范围的行程限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所述行程限位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滑轨或所述托板上对应于所述配重块的第一位置处的第一限位块;
设置在所述滑轨或所述托板上对应于所述配重块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限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气缸和电缸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所述驱动装置的缸筒设置在所述卷扬箱中的底板上,所述卷扬箱的端板设置有供所述伸缩杆伸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有起升装置,所述起升装置用于将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吊起后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所述活动配重块的下方设置有举升装置,用于将所述活动配重块升起后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第一方面描述的配重变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包括卷扬箱、配重块和驱动装置,配重块设置在卷扬箱的下方,配重块与卷扬箱通过平移机构滑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卷扬箱中,卷扬箱的底部设置连接口,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的端部与配重块通过连接口连接,驱使配重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或将配重块固定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任意位置。通过将配重块与卷扬箱之间通过平移机构滑动连接,并将驱动装置设置在卷扬箱中,节省了变位机构的占用空间,且结构简单,有效实现配重块的固定,而且通过配重块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得到不同平衡力矩值的目的,有效提高起重机的作业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配重变位机构。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配重变位机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变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角度的配重变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卷扬箱;11、开口;12、连接口;13、托板;2、配重块;21、连接孔;3、驱动装置;4、夹持架;5、滚动体;6、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起升装置;9、活动配重块;10、提升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包括:卷扬箱1、配重块2和驱动装置3。
其中,卷扬箱1连接在转台的尾部,配重块2设置在卷扬箱1的下方,配重块2与卷扬箱1之间设置有平移机构,配重块2通过平移机构与卷扬箱1滑动连接,配重块2能够沿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移动。
驱动装置3设置在卷扬箱1中,驱动装置3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卷扬箱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12,驱动装置3的伸缩杆的端部与配重块2通过连接口12连接,驱动装置3用于沿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驱使配重块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并将配重块2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第一位置为配重块2移动的起始位置,第二位置为配重块2移动的终点位置。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配重块2与卷扬箱1通过二者之间的平移机构滑动连接,并将驱动装置3设置在卷扬箱1中,节省了变位机构的占用空间,且结构简单,有效实现配重块2的固定,而且通过配重块2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得到不同平衡力矩值的目的,有效提高起重机的作业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卷扬箱1两侧底板上表面的滑轨,以及,设置于配重块2上的一对夹持架4,其中,滑轨沿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每个夹持架4的内侧均设置有滑块,卷扬箱1设置在一对夹持架4之间,每个夹持架4上的滑块与同侧的滑轨滑动配合。
优选地,卷扬箱1的两侧可以是设置为内凹结构,例如将底板和端板向两侧延伸使卷扬箱1的两侧形成凹槽状,将滑轨设置在底板上,通过夹持架中的滑块与滑轨配合,不但能够实现配重块2与卷扬箱1之间的滑动连接,还可以将配重块2挂接在卷扬箱1上实现二者的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一对夹持架4从卷扬箱1的两侧对其形成夹持状态,并且通过夹持架4内侧的滑块与卷扬箱1两侧底部的滑轨滑动配合,使配重块2能够沿着滑轨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通过配重块2的前后移动,得到不同平滑力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卷扬箱1两侧底部的托板13,以及,设置于配重块2上的一对夹持架4,其中,托板13可以是卷扬箱1的底板向两侧延伸形成,每个夹持架4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滚动体5,滚动体5的轴线垂直于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卷扬箱1设置在一对夹持架4之间,每个夹持架4上的滚动体5与同侧的托板13的上表面滚动接触,能沿着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滚动,滚动体5可以是滚轮或滚动轴承,并且同侧的多个滚动体5相互间隔设置,间隔距离可以相同或不同。
如此设置,通过夹持架4内侧的滚动体5设置在卷扬箱1两侧底部的托板13上表面,并与其滚动接触,从而一对夹持架4从卷扬箱1的两侧对其形成夹持状态,实现了配重块2与卷扬箱1的连接,结构简单,并且使配重块2能够沿着滑轨长度方向移动,通过滚动体5与托板13的滚动接触,能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使配重块2的前后移动更加顺畅,从而通过配重块2的前后移动,得到不同平滑力矩。
进一步地,在滑轨或托板13中设置有用于限制夹持架4移动范围的行程限位结构。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行程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滑轨或托板13上对应于配重块2的第一位置的第一限位块6,以及,设置在滑轨或托板13上对应于配重块2的第二位置的第二限位块7。夹持架4设置在第一限位块6与第二限位块7之间,通过两个限位块的阻挡来约束夹持架4的移动范围,例如,当驱动装置3处于第一状态时,夹持架4可以是与第一限位块6抵接,或与第二限位块7抵接,或夹持架4位于第一限位块6与第二限位块7之间的任一位置上,设置第一限位块6与夹持架4抵接时,驱动装置3不工作,此时,配重块2位于起始位置(第一位置),当第二限位块7与夹持架4抵接时,此时,驱动装置3驱使配重块2移动到了终点位置(第二位置),增大了平衡力矩。
可选地,驱动装置3为液压缸、气缸和电缸的一种,实现对配重块2的沿直线往复驱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的缸筒设置在卷扬箱1中的底板上,连接口12设置为条形孔,且条形孔的长度为配重块2的移动行程距离,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卷扬箱1的端板设置有供伸缩杆伸出的开口11,开口11与连接口12连通。如此设置,由于驱动装置3设置在卷扬箱1中,通过沿轴向在底板上开设连接口12,将驱动装置3的伸缩杆的自由端与配重块2连接,以驱使配重块2移动,通过在端板设置与伸缩杆对应的开口11,以便于伸缩杆伸出卷扬箱1,其中,当第一限位块6与夹持架4抵接时,驱动装置3的伸缩杆未伸出,伸缩杆的自由端穿过连接口12与底板下的配重块2连接,为了能有效利用底板,可设置此时底板上伸缩杆与配重块2的连接处作为连接口12的起始端。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配重块2设置有起升装置8,起升装置8用于将活动配重块9吊起后与配重块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配重块2的两端均设置起升装置8如起升油缸,活动配重块9与配重块2的形状相同,活动配重块9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孔21,连接孔21中设置起吊结构如提升筒10,通过提升筒10穿过连接孔21可以将多个活动配重块9串连起来,调整活动配重块9与配重块2的位置后将二者对正,通过将起升油缸的活塞杆伸向提升筒10中并与其连接,然后将活动配重块9从车架上吊起,与配重块2连接起来增加配重,提高吊载能力。
如此设置,当需要吊载较大吨位的负载时,转台回转将配重块2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对正,通过起升装置8将活动配重块9吊起后与上方的配重块2连接,增加配重以调整整车的重心,提高吊载能力,当不需要吊载较大吨位的负载时,将活动配重块9卸下,从而可以根据吊载物品的实际情况,调整吊载能力,提高了起重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活动配重块9的下方设置有举升装置,用于将活动配重块9升起后与配重块2连接。举升装置可以是油缸、气缸、千斤顶等常用举升设备,配重块2的两端均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在活动配重块9的两端设置第二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以是相对应的开口11,通过螺栓将二者连接,当然,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用于对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其它能够实现二者连接的结构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如此设置,当需要吊载较大吨位的负载时,转台回转将配重块2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对正,通过举升装置将活动配重块9举起后与上方的配重块2连接,增加配重以调整整车的重心,提高吊载能力,当不需要吊载较大吨位的负载时,将活动配重块9卸下,从而可以根据吊载物品的实际情况,调整吊载能力,提高了起重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配重块2固定在第一位置时,且此时需要吊载较大吨位的负载时,转台回转将配重块2与活动配重块9连接,驱动装置3动作将伸缩杆伸出,使夹持架4沿着卷扬箱1移动,配重块2朝着第二限位块7移动,整车重心跟着后移,吊载能力相应提高;当需要吊载较小重物时,驱动装置3反方向动作,伸缩杆收回,同时拉动夹持架4移动,配重块2朝着第一限位块6移动,整车重心跟着前移,使得吊载能力相应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卸载活动配重块9,不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配重变位机构。
上述的起重机,通过设置有上述的配重变位机构,驱动装置3在第一状态下,使配重块2位置固定,而在第二状态下,能使配重块2沿卷扬箱1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不仅有效实现了配重的固定,而且通过配重前后移动,实现了得到不同平衡力矩值的目的,还能根据吊载情况,去配置调整总的配重块2的重量,有效提高了起重机的作业性能。并且将配重变位机构设置在配重块2与卷扬箱1之间,结构简单,节省了占用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扬箱(1);
配重块(2),设置在所述卷扬箱(1)的下方,所述配重块(2)与所述卷扬箱(1)之间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配重块(2)通过所述平移机构与所述卷扬箱(1)滑动连接,所述配重块(2)能够沿所述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移动;
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卷扬箱(1)中,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所述卷扬箱(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12),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配重块(2)通过所述连接口(1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驱使所述配重块(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并将所述配重块(2)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配重块(2)移动的起始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配重块(2)移动的终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卷扬箱(1)两侧底板上表面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延伸;
设置于所述配重块(2)上的一对夹持架(4),每个所述夹持架(4)的内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卷扬箱(1)设置在一对所述夹持架(4)之间,每个所述夹持架(4)上的滑块与同侧的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卷扬箱(1)两侧底部的托板(13),所述托板(13)沿所述卷扬箱(1)的长度方向延伸;
设置于所述配重块(2)上的一对夹持架(4),每个所述夹持架(4)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滚动体(5),所述卷扬箱(1)设置在一对所述夹持架(4)之间,每个所述夹持架(4)上的滚动体(5)与同侧的所述托板(13)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或所述托板(13)中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夹持架(4)移动范围的行程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滑轨或所述托板(13)上对应于所述配重块(2)的第一位置处的第一限位块(6);
设置在所述滑轨或所述托板(13)上对应于所述配重块(2)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限位块(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为液压缸、气缸和电缸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的缸筒设置在所述卷扬箱(1)中的底板上,所述卷扬箱(1)的端板设置有供所述伸缩杆伸出的开口(11),所述开口(11)与所述连接口(1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所述配重块(2)设置有起升装置(8),所述起升装置(8)用于将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吊起后与所述配重块(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活动配重块(9),所述活动配重块(9)的下方设置有举升装置,用于将所述活动配重块(9)升起后与所述配重块(2)连接。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配重变位机构。
CN202320961957.7U 2023-04-25 2023-04-25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Active CN219730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1957.7U CN219730377U (zh) 2023-04-25 2023-04-25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1957.7U CN219730377U (zh) 2023-04-25 2023-04-25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0377U true CN219730377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4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1957.7U Active CN219730377U (zh) 2023-04-25 2023-04-25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0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3195A (zh) 具有快换功能的货叉机构
CN202704970U (zh) 多功能货叉装置
CN112408211A (zh) 用于运输物料的桁车
CN110789894B (zh) 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堆垛机及运输方法
CN112479043A (zh) 重载物料装卸载机械手
CN219730377U (zh) 配重变位机构及起重机
CN210438340U (zh) 一种剪叉式液压升降台
CN100335401C (zh) 跨运车吊具
CN113184714B (zh) 一种无人自动化钢卷悬吊搬运起重机
CN110668320A (zh) 一种建筑用吊装装置
CN110436379B (zh) 一种剪叉式液压升降台
CN204281184U (zh) 双门架升降装置
CN114940456A (zh) 一种带液压横移装置的升降梯
CN112573430A (zh) 一种起重机梁盒的升降对中调节机构
CN210480738U (zh) 升降装卸平台
CN210973716U (zh) 一种牵引升降台
CN219619951U (zh) 一种具有滑动推拉升降机构的设备方舱
CN110921504A (zh) 龙门吊架
CN104555722A (zh) 一种膜卷移载装置
CN220976325U (zh) 起吊装置
CN214692967U (zh) 用于运输物料的桁车
CN215558501U (zh) 一种具有双梁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CN204324715U (zh) 一种膜卷移载装置
CN22088419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架
CN214219235U (zh) 一种起升装置及铺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