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6716U -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6716U
CN219726716U CN202320929262.0U CN202320929262U CN219726716U CN 219726716 U CN219726716 U CN 219726716U CN 202320929262 U CN202320929262 U CN 202320929262U CN 219726716 U CN219726716 U CN 219726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and
adjusting
control device
box body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92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钾
齐晓峰
卫香娟
段亚蕊
李军华
王高磊
周俊
付泉辰
石文彬
程炜
王科
郝勇
祁凯
郭伟
王帅
杜宝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oad And Bridge No6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oad And Bridge No6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oad And Bridge No6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oad And Bridge No6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92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6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6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6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浇筑构件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该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吊装小车,吊装小车采用了带有条形槽孔的L型支座以及限位滑块形成滑动机构,车轮安装在L型支座上,由此形成滑动车轮组件,另外在吊装小车上设置有升降台,通过手轮螺杆来调节升降台的高度来适应不同位置的钢绞线张拉;另外在升降台上旋转设置有箱体基座,其中箱体基座用来安装张拉设备;同时使用弧形槽孔调节板与带帽螺栓组成的角度调节机构以及抵触杆和接触圆盘组成抵触机构,共同来调节张拉设备的倾斜角度来适应预制浇筑梁的不同倾斜端面,使钢绞线保持顺直,进而避免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因钢绞线张拉方向失衡导致缺损。

Description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浇筑构件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工程在预制浇筑梁施工中,大多采用普通张拉、压浆工艺。其具体施工大致为:混凝土浇筑梁体后,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采用汽车吊,人工配合,拆除模板,再进行不小于7天的湿润养护,等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90%,且不小于7天,工人采用千斤顶张拉施工,分两端同时张拉;张拉完成后,在24小时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采用机械搅拌,用管道注浆,注浆完成后,浇筑梁断头绑扎钢筋,安装钢筋,组装端头安装模板,加固牢固,浇筑混凝土封端施工。但整个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使得预制浇筑梁的质量不够统一,质量合格率无法全部保证。
目前,其中针对钢绞线的张拉阶段仍采用千斤顶张拉施工,而在整个张拉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两端对称、左右同时张拉,且采取以张拉为主,伸长量为辅的双控措施,同时要求锚下控制应力达到1395Mpa。在上述人工千斤顶张拉施工中,由于采用临时搭建的脚手架用来固定张拉设备,脚手架在张拉时因存在不稳定因素,极有可能导致所施加的预应力超过(或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从而导致预制浇筑梁的质量不达标,无法应用在桥梁工程中。同时,张拉钢绞线也会因张拉失衡导致脚手架散架致使预制浇筑梁的端面缺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人工千斤顶张拉施工中因采用临时搭建的脚手架用来固定张拉设备而导致预制浇筑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我们根据现场需求,设计并制造了可移动的吊装小车,在吊装小车上设置有升降台,并通过手轮螺杆来调节升降台的高度用于适应不同位置的钢绞线张拉,在升降台上旋转设置有箱体基座,用来安装张拉设备;同时使用角度调节机构来调节张拉设备的倾斜角度适应预制浇筑梁的不同倾斜端面,由此避免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因钢绞线张拉方向失衡导致缺损。基于上述原理及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包括有吊装小车,在吊装小车上滑动设置有升降台,在升降台上旋转设置有箱体基座,张拉设备设置于箱体基座的内部,在箱体基座的顶部上铰接有调节连杆,在调节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手轮螺杆,所述手轮螺杆螺纹连接在吊装小车上,并通过旋转其实现所述升降台的垂直升降,在调节连杆与箱体基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箱体基座在升降台上的倾斜角度并使所述张拉设备与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平行对齐,由此保证所述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保持顺直,进而避免所述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因所述钢绞线张拉方向失衡导致缺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释及限定,所述吊装小车包括有车框本体、以及活动设置在其一侧底部的车轮组件,在车框本体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手推杆,所述手推杆用于抬起所述车框本体的单侧实现移动,在车框本体的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手轮螺杆相对应的螺孔板,所述手轮螺杆的螺杆通过所述螺孔板与车框本体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释及限定,所述升降台包括有底板、以及通过两个连接轴设置在其底部的四个滑轮,在所述车框本体上对应每个滑轮设置有滑轨槽,在底板上垂直设置有两个立板,在每个立板的外侧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侧连板,所述箱体基座旋转设置在两个立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释及限定,所述箱体基座包括有箱本体、以及在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张拉设备的液压接口相对应的通孔,在箱本体的两外侧上设置有轴承,两个轴承分别通过两个销轴与两个所述立板相连接,且所述销轴分别固定在立板上,在箱本体的顶部上设置有多根安装螺栓,且其共同用于固定位于箱本体内的张拉设备,在箱本体的顶部上还设置有铰接支座,在调节连杆的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支座相对应的铰接连接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释及限定,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在箱本体顶部上的两个弧形槽孔调节板,且其两者分别位于所述铰接支座的两侧,在调节连杆的下端部两侧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弧形槽孔调节板相对应的带帽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释及限定,所述车轮组件包括L型支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车轮,在L型支座的立板上设置有条形槽孔,在所述车框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孔相对应的限位滑块,位于所述条形槽孔上方的L型支座的立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栓,在所述车框本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调节螺栓相对应的调节螺孔。
在L型支座的立板上垂直设置有手拉板,所述手拉板用于手拿其实现所述L型支座的上下移动调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所述车框本体上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便于现场施工人员站在其上面实现对所述手轮螺杆的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箱本体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两个抵触杆,两个抵触杆均面向所述预制浇筑梁的端面一侧,在每个抵触杆的端头上螺纹连接有接触圆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箱本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手提所述箱本体进行倾斜角度调整。
与现有千斤顶张拉施工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移动的吊装小车,在吊装小车上设置有升降台,并通过手轮螺杆来调节升降台的高度,以此适应不同位置的钢绞线张拉;另外在升降台上旋转设置有箱体基座,其中箱体基座用来安装张拉设备;同时使用弧形槽孔调节板与带帽螺栓组成的角度调节机构来调节张拉设备的倾斜角度适应预制浇筑梁的不同倾斜端面,由此避免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因钢绞线张拉方向失衡导致缺损。与原有临时搭建的脚手架用来固定张拉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小车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也满足张拉设备对于高度和角度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为了吊装小车在张拉过程中更加平稳,防止吊装小车出现滑移现象,同时也保证吊装小车的移动便捷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条形槽孔的L型支座以及限位滑块形成滑动机构,车轮安装在L型支座上,并通过调节螺栓选择不同的调节螺孔使得车轮接触地面便于移动行走,或者使得车轮远离地面车框本体接触地面进行张拉施工。
3、本实用新型在箱本体的端上设置有两个抵触杆,并在每个抵触杆的端头上螺纹连接有接触圆盘,张拉启动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接触圆盘接触预制浇筑梁的端面,以此辅助角度调节机构进行张拉设备的角度,最终实现张拉设备与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平行对齐,进而保证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保持顺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台与箱体基座的装配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基座与调节连杆、手轮螺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张拉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张拉施工中的使用参考图。
图中:吊装小车为1,升降台为2,箱体基座为3,调节连杆为4,手轮螺杆为5,张拉设备为6,预制浇筑梁为7,钢绞线为8。
其中吊装小车包括:车框本体为101,限位滑块为102,L型支座为103,条形槽孔为104,车轮为105,调节螺栓为106,调节螺孔为107,滑轨槽为108,手推杆为109,螺孔板为110,平台为111,手拉板为112。
其中升降台包括:底板为201,滑轮为202,立板为203,侧连板为204。
其中箱体基座包括:箱本体为301,销轴为302,安装螺栓为303,铰接支座为304,铰接连接头为305,弧形槽孔调节板为306,带帽螺栓为307,轴承为308,抵触杆为309,接触圆盘为310,拉手为311,通孔为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6,根据现场张拉施工情况,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至6所示,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包括有吊装小车1,其中吊装小车1包括有车框本体101,在车框本体101的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手轮螺杆5相对应的螺孔板110,所述手轮螺杆5的螺杆通过所述螺孔板110与车框本体101相连接。升降台2包括有底板201、以及通过两个连接轴设置在其底部的四个滑轮202,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对应每个滑轮202设置有滑轨槽108,在底板201上垂直设置有两个立板203,在每个立板203的外侧与底板201之间设置有侧连板204,由此实现升降台2滑动设置在吊装小车1上。箱体基座3包括有箱本体301、以及在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张拉设备6的液压接口相对应的通孔312,在箱本体301的两外侧上设置有轴承308,两个轴承308分别通过两个销轴302与两个所述立板203相连接,且所述销轴302分别固定在立板203上,在箱本体301的顶部上设置有多根安装螺栓303,且其共同用于固定位于箱本体301内的张拉设备6,在箱本体301的顶部上还设置有铰接支座304,在调节连杆4的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支座304相对应的铰接连接头305,由此实现箱体基座3旋转设置在升降台2上。在调节连杆4与箱体基座3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其中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在箱本体301顶部上的两个弧形槽孔调节板306,且其两者分别位于所述铰接支座304的两侧,在调节连杆4的下端部两侧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弧形槽孔调节板306相对应的带帽螺栓307。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箱体基座3在升降台2上的倾斜角度并使所述张拉设备6与预制浇筑梁7的端面平行对齐,由此保证所述钢绞线8在张拉过程中保持顺直,进而避免所述预制浇筑梁7的端面因所述钢绞线8张拉方向失衡导致缺损。
作为上述实施例进一步补充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设置有平台111,所述平台111便于现场施工人员站在其上面实现对所述手轮螺杆5的调节。
作为上述实施例进一步补充具体实施方式,在箱本体301的顶部上设置有拉手311,所述拉手311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手提所述箱本体301进行倾斜角度调整。
上述实施例中,张拉设备6通过多根安装螺栓303安装在箱本体301的内部,在箱体基座3的顶部上铰接有调节连杆4,在调节连杆4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手轮螺杆5,所述手轮螺杆5螺纹连接在吊装小车1上,并通过旋转其实现所述升降台2的垂直升降。
实施例二
为了保证吊装小车移动方便,且不影响张拉设备所施加预应力。我们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如附图2所示,在车框本体10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车轮组件,其另一侧上设置有手推杆109,所述车轮组件包括L型支座103、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车轮105,在L型支座103的立板上设置有条形槽孔104,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孔104相对应的限位滑块102,位于所述条形槽孔104上方的L型支座103的立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栓106,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调节螺栓106相对应的调节螺孔107。当我们在移动该吊装小车时,先调整L型支座103使得两车轮105同时接触地面,然后利用手推杆109抬起车框本体101的单侧即可移动吊装小车;当我们使用张拉设备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施工时,先调整L型支座103使得两车轮105同时远离地面,与此同时,车框本体101完全接触地面,此时即可进行张拉施工。
作为上述实施例进一步补充具体实施方式,在L型支座103的立板上垂直设置有手拉板112,所述手拉板112用于手拿其实现所述L型支座103的上下移动调整。
实施例三
为了使张拉设备相对于预制浇筑梁不同角度端面保持顺直,便于角度调节机构快速调节到合适角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如附图4所示,我们在箱本体301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两个抵触杆309,两个抵触杆309均面向预制浇筑梁7的端面一侧,在每个抵触杆309的端头上螺纹连接有接触圆盘310。我们在张拉设备施工安装过程中,先移动吊装小车到预制浇筑梁的端面合适位置,在此过程中,使钢绞线穿过张拉设备,然后调节两个接触圆盘接触预制浇筑梁的端面,根据接触端面调整张拉设备的倾斜角度。
使用该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进行张拉的具体施工方式:当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前期安装,我们就可以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并启动张拉设备对预制浇筑梁两端的钢绞线同时张拉,在张拉过程中,两端控制应力同步增加,钢绞线伸长量相同,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张拉系统的显示屏幕可直接看到控制应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当控制应力达到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0%时,持荷30秒,达到终张拉控制应力的20%时,持荷30秒,达到终张拉控制应力时,持荷300秒,在持荷的过程中还需会自动补张,维持终张拉控制应力,张拉结束后系统同步卸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思想和设计思路,应当等同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包括有吊装小车(1),其特征在于:在吊装小车(1)上滑动设置有升降台(2),在升降台(2)上旋转设置有箱体基座(3),张拉设备(6)设置于箱体基座(3)的内部,在箱体基座(3)的顶部上铰接有调节连杆(4),在调节连杆(4)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手轮螺杆(5),所述手轮螺杆(5)螺纹连接在吊装小车(1)上,并通过旋转其实现所述升降台(2)的垂直升降,在调节连杆(4)与箱体基座(3)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箱体基座(3)在升降台(2)上的倾斜角度并使所述张拉设备(6)与预制浇筑梁(7)的端面平行对齐,由此保证所述钢绞线(8)在张拉过程中保持顺直,进而避免所述预制浇筑梁(7)的端面因所述钢绞线(8)张拉方向失衡导致缺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小车(1)包括有车框本体(101)、以及活动设置在其一侧底部的车轮组件,在车框本体(10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手推杆(109),所述手推杆(109)用于抬起所述车框本体(101)的单侧实现移动,在车框本体(101)的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手轮螺杆(5)相对应的螺孔板(110),所述手轮螺杆(5)的螺杆通过所述螺孔板(110)与车框本体(10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包括有底板(201)、以及通过两个连接轴设置在其底部的四个滑轮(202),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对应每个滑轮(202)设置有滑轨槽(108),在底板(201)上垂直设置有两个立板(203),在每个立板(203)的外侧与底板(201)之间设置有侧连板(204),所述箱体基座(3)旋转设置在两个立板(2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基座(3)包括有箱本体(301)、以及在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张拉设备(6)的液压接口相对应的通孔(312),在箱本体(301)的两外侧上设置有轴承(308),两个轴承(308)分别通过两个销轴(302)与两个所述立板(203)相连接,且所述销轴(302)分别固定在立板(203)上,在箱本体(301)的顶部上设置有多根安装螺栓(303),且其共同用于固定位于箱本体(301)内的张拉设备(6),在箱本体(301)的顶部上还设置有铰接支座(304),在调节连杆(4)的底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支座(304)相对应的铰接连接头(3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在箱本体(301)顶部上的两个弧形槽孔调节板(306),且其两者分别位于所述铰接支座(304)的两侧,在调节连杆(4)的下端部两侧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弧形槽孔调节板(306)相对应的带帽螺栓(307)。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L型支座(103)、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车轮(105),在L型支座(103)的立板上设置有条形槽孔(104),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孔(104)相对应的限位滑块(102),位于所述条形槽孔(104)上方的L型支座(103)的立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栓(106),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调节螺栓(106)相对应的调节螺孔(1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L型支座(103)的立板上垂直设置有手拉板(112),所述手拉板(112)用于手拿其实现所述L型支座(103)的上下移动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或7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框本体(101)上设置有平台(111),所述平台(111)便于现场施工人员站在其上面实现对所述手轮螺杆(5)的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本体(301)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两个抵触杆(309),两个抵触杆(309)均面向所述预制浇筑梁(7)的端面一侧,在每个抵触杆(309)的端头上螺纹连接有接触圆盘(3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本体(301)的顶部上设置有拉手(311),所述拉手(311)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手提所述箱本体(301)进行倾斜角度调整。
CN202320929262.0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726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9262.0U CN219726716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9262.0U CN219726716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6716U true CN219726716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9262.0U Active CN219726716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6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72901U (zh) 一种空间异型钢箱拱肋安装装置
CN111731989A (zh) 多机协调钢框架柱梁同时吊装系统及其吊装方法
CN219726716U (zh) 一种钢绞线对拉控制装置
CN109812021A (zh) 一种大跨度焊接球网架的安装方法
CN211619737U (zh) 一种节段梁用起吊装置
CN112942132A (zh) 前支点复合式挂篮及其移位方法
CN108726358B (zh) 一种高耸混凝土结构主筋批量吊装装置及方法
CN109083426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墙安装装置
CN113356675B (zh) 一种承台式电力杆塔安装施工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15961562A (zh) 一种钢-混组合梁桥梁装配装置机及方法
CN113788413A (zh) 一种高速公路钢箱梁稳定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施工方法
CN112935673A (zh) 一种钢箱梁焊接定位装置
CN112027936A (zh) 一种高铁预制箱梁施工用吊机
CN112903492A (zh) 一种可调节反力横梁高度及支座位置的疲劳加载装置
CN220394297U (zh) 一种钢箱梁拼接的牵引纠偏机构
CN111706363A (zh) 一种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
CN114803935A (zh) 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张拉的预应力千斤顶安装设备
CN116765715B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建设用焊接装置
CN219768643U (zh) 一种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
CN220433630U (zh) 预应力锚杆张拉辅助装置
CN219032970U (zh) 一种挂篮钢吊带可连续调节装置
CN220246706U (zh) 一种桥梁斜拉索张拉转换系统
CN110094577B (zh) 强风条件下超大直径倾斜式坝后明管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20768069U (zh) 一种超高挡浪墙模板移动式支撑结构
CN219411296U (zh)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屋顶钢梁连接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