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5726U -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5726U
CN219715726U CN202320159811.0U CN202320159811U CN219715726U CN 219715726 U CN219715726 U CN 219715726U CN 202320159811 U CN202320159811 U CN 202320159811U CN 219715726 U CN219715726 U CN 219715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ece
shell
receiving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98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天航
连炜林
刘飞
钟辉
张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98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5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5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5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该激光雷达装置包括壳体、发射件、接收件、导热件及散热件,其中,壳体上设置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透光片;发射件设置于壳体内,且发射件出射的激光束通过透光片射出以扫描探测目标;接收件设置于壳体内,接收件用于接收探测目标反射至壳体内的激光束;导热件设置于壳体内,导热件分别与发射件和接收件连接,导热件用于传递发射件和接收件产生的热量;散热件设置于壳体内且靠近窗口,散热件与导热件连接,散热件用于散发导热件传递的热量以对透光片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雷达装置既能减少能量的浪费,还能避免增加其电连接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设置有多个传感器,以在车辆停车、运行、倒车等状态时检测车辆所处的环境数据,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驾驶。传感器通常为激光雷达装置,激光雷达装置能够检测高精度的环境数据。
激光雷达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射件、接收件、设置于壳体上的窗口及设置于窗口上的透光片,当发射件和接收件工作时,会导致壳体内的温度升高且与环境温度有温差,从而使得透光片上起雾,影响激光雷达检测的精确度。
相关技术中,在窗口处设置加热件,当加热件通电时,能够发热以对透光片进行除雾,但是,通过设置加热件,一方面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增加了激光雷达装置电连接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既能减少能量的浪费,还能避免增加其电连接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所述激光雷达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透光片;
发射件,所述发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发射件出射的激光束通过所述透光片射出以扫描探测目标;
接收件,所述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收件用于接收所述探测目标反射至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激光束;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发射件和所述接收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用于传递所述发射件和所述接收件产生的热量;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窗口,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导热件连接,所述散热件用于散发所述导热件传递的热量以对所述透光片加热。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接收件和所述发射件背离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散热件。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件为板状结构或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导热件为管状结构。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件为导热硅脂构件,所述第二导热件为铜导热件或铜合金导热件。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平行的且间隔设置的筋状结构。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件为鳍片结构。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件为铝散热件。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罩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顶壳,所述窗口开设于所述顶壳上,所述发射件、所述接收件、所述导热件及所述散热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顶壳内,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顶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雷达装置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能够反射所述发射件出射的激光束,所述反射镜还能够将所述探测目标反射至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激光束反射至所述接收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导热件设置于壳体内,且导热件分别与发射件和接收件连接,因此,当发射件与接收件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时,导热件能够将该热量进行传递,又由于散热件设置于壳体内,且散热件与导热件连接且靠近窗口设置,因此,散热件能够将导热件传递的热量向窗口散发,以实现对窗口的透光片除雾的目的,可见,通过设置导热件和散热件,能够将发射件和接收件产生的热量用于透光片的除雾,无需额外增设加热件,既能节约能量,又能避免因增设加热件而增加激光雷达装置电连接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和散热件连接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热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件为鳍片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上设置有凹槽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装置设置有反射镜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激光雷达装置;110-壳体;110a-底座;110a1-凹槽;110b-顶壳;111-窗口;112-透光片;120-发射件;130-接收件;140-导热件;141-第一导热件;142-第二导热件;150-散热件;151-筋状结构;152-鳍片结构;1521-导热底座;1522-鳍片组件;160-反射镜;
200-车辆;210-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正如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述的,相关技术中,在窗口处设置加热件,当加热件通电时,能够发热以对透光片进行除雾,但是,通过设置加热件,一方面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增加了激光雷达装置电连接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在壳体内设置有导热件和散热件,且导热件分别与发射件和接收件连接,导热件能够将发射件和接收件产生的热量传递,散热件能够将导热件传递的热量散发以对透光片加热,从而达到对透光片除雾的目的,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增加加热件以实现对透光片的除雾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装置无需设置加热件,能够通过在壳体内的设置导热件和散热件,能够将发射件和接收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窗口,以实现对透光片除雾的目的,可见,既能减少能量的浪费,又能避免因增设加热件而增加激光雷达装置电连接的复杂性。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100,该激光雷达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发射件120、接收件130、导热件140及散热件150,其中,壳体110上设置有窗口111,窗口111上设置有透光片112;发射件120设置于壳体110内,且发射件120出射的激光束通过透光片112射出以扫描探测目标;接收件130设置于壳体110内,接收件130用于接收探测目标反射至壳体110内的激光束;导热件140设置于壳体110内,导热件140分别与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连接,导热件140用于传递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产生的热量;散热件150设置于壳体110内且靠近窗口111,散热件150与导热件140连接,散热件150用于散发导热件140传递的热量以对透光片112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探测目标是指车辆所处的环境,例如,车辆的邻近车辆、栏杆、围墙等。示例地,当发射件120出射的激光束碰到探测目标时,探测目标能够将激光束反射,被探测目标反射后的激光束将被接收件130接收,然后对发射件120的激光束和接收件130接收到的激光束进行对比,以在车辆停车、运行、倒车等状态时判断车辆所处的环境数据。
由于导热件140设置于壳体110内,且导热件140分别与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连接,因此,当发射件120与接收件130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时,导热件140能够将该热量进行传递,又由于散热件150设置于壳体110内,且散热件150与导热件140连接且靠近窗口111设置,因此,散热件150能够将导热件140传递的热量向窗口111散发,以实现对窗口111的透光片112除雾的目的,可见,通过设置导热件140和散热件150,能够将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产生的热量用于透光片112的除雾,无需额外增设加热件,既能节约能量,又能避免因增设加热件而提高激光雷达装置100电连接的复杂性。
另外,导热件140的结构有多种,参见图2,其中一些可能的结构中,导热件140包括第一导热件141和第二导热件142,第一导热件141设置于接收件130和发射件120背离窗口111的一侧,第二导热件142分别连接第一导热件141和散热件15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导热件141和第二导热件142可以为独立结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
由于发射件120朝向窗口111的一侧为发射端,接收件130朝向窗口111的一侧为接收端,因此,将第一导热件141设置于接收件130和发射件120背离窗口111的一侧,以保证第一导热件141对接收件130和发射件120的导热效果。由于第二导热件142分别连接第一导热件141和散热件150,也即是说,第二导热件142位于第一导热件141与散热件150之间,因此,第二导向件能够将第一导热件141传递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150。
由此,通过导热件140包括第一导热件141和第二导热件142,能够根据第一导热件141与散热件150之间的距离灵活设置第二导热件142的形状和长度。
当然,导热件140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导热件140为导热管。
另外,第一导热件141和第二导热件14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2和图3,第一导热件141为板状结构或柱状结构,第二导热件142为管状结构。
由于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产生热量的面积较大,因此,通过使得第一导热件141为板状结构或柱状结构,能够保证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产生的热量的传递效果,也保证了第一导热件141的热量传递效果。由于第二导热件142连接于第一导热件141与散热件150之间,因此,为了减少第一导热件141与散热件150之间热量的流失,使得第二导热件142为导热管。
当然第一导热件141和第二导热件142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使得第一导热件141和第二导热件142均为管状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热件141为导热硅脂构件,第二导热件142为铜导热件或铜合金导热件。
其中,导热硅脂俗称散热膏,导热硅脂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另外,导热硅脂可在-50℃-+230℃的温度下长期保持使用时的脂膏状态,由此,当第一导热件141为导热硅脂构件时,能够使得第一导热件141根据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的具体发热结构对应调整第一导热件141的具体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导热件141对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热量传递的效果。
此外,由于铜或含铜的合金的吸热较快,且散热较慢,因此,当第二导热件142为铜导热件或铜合金导热件时,既能减少对第一导热件141传递过来的热量的流失,又能保证对第一导热件141传递的热量的传递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散热件150包括多个平行的且间隔设置的筋状结构15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筋状结构151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筋状结构151。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平行且间隔的筋状结构151,能够增大散热件150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件15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4,散热件150为鳍片结构152。
具体地,鳍片结构152包括导热底座1521和连接于导热底座1521上的鳍片组件1522,鳍片组件1522由多个形状相同的鳍片组成,导热底座1521与第二导热件142连接,从而使得第二导热件142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底座1521,然后由导热底座1521将热量分别传递至每个鳍片,然后通过每个鳍片将热量向透光片112散发,以实现对透光片112除雾的目的。
另外,由于鳍片结构152的散热效果好,因此,当散热件150为鳍片结构152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件150的散热效果。
此外,可选的,散热件150还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能够加速空气的流动,从而将鳍片结构152散发的热量快速传递至透光片112,进一步提高透光片112除雾的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散热件150为铝散热件。
由于铝材吸热较慢,但是散热较快,因此,当散热件150为铝散热件时,能够提高热量向透光片112的散热效率,进一步保证了透光片112的除雾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壳体110包括底座110a以及可拆卸罩设于底座110a上的顶壳110b,窗口111开设于顶壳110b上,发射件120、接收件130、导热件140及散热件150均设置于底座110a上且位于顶壳110b内,底座110a背离顶壳110b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110a1。
由于底座110a与顶壳110b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便于向壳体110内安装发射件120、接收件130、导热件140及散热件150。另外,又由于底座110a背离顶壳110b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110a1,因此,增大了底座110a的散热效果,从而避免因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长时间工作导致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而影响发射件120和接收件13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激光雷达装置100还包括反射镜160,反射镜160能够反射发射件120出射的激光束,反射镜160还能够将探测目标反射至壳体110内的激光束反射至接收件130。
由此,通过设置反射镜160,能够改变激光束的传播方向,一方面,能够增大发射件120出射的激光束的扫描范围,另一方面,能够使接收件130接收尽可能较多的探测目标反射的激光束(探测信号),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探测的精确性。
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200,该车辆200包括本体210以及设置于本体210上的激光雷达装置100。
具体地,本体210包括结构框架以及设置于结构框架中的控制模块,激光雷达装置100设置于结构框架上,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激光雷达装置100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导激光雷达装置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有益效果,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辆2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激光雷达装置100,因此,降低了车辆200的能耗,提高了车辆200的综合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透光片;
发射件,所述发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发射件出射的激光束通过所述透光片射出以扫描探测目标;
接收件,所述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收件用于接收所述探测目标反射至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激光束;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发射件和所述接收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用于传递所述发射件和所述接收件产生的热量;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窗口,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导热件连接,所述散热件用于散发所述导热件传递的热量以对所述透光片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接收件和所述发射件背离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散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为板状结构或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导热件为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为导热硅脂构件,所述第二导热件为铜导热件或铜合金导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筋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鳍片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铝散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罩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顶壳,所述窗口开设于所述顶壳上,所述发射件、所述接收件、所述导热件及所述散热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顶壳内,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顶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装置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能够反射所述发射件出射的激光束,所述反射镜还能够将所述探测目标反射至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激光束反射至所述接收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激光雷达装置。
CN202320159811.0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9715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9811.0U CN219715726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9811.0U CN219715726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5726U true CN219715726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9811.0U Active CN219715726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57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0732A (zh) * 2023-11-30 2023-12-29 柒零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测量系统及激光测距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0732A (zh) * 2023-11-30 2023-12-29 柒零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测量系统及激光测距仪
CN117310732B (zh) * 2023-11-30 2024-02-13 柒零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测距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15726U (zh)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KR101968693B1 (ko) 짐벌에 방열부가 구비된 드론 장착형 조명 장치
KR20180009218A (ko) 비행형 조명 장치
KR102044254B1 (ko) 배광제어가 가능한 led 탐조등
CN216209860U (zh) 测距模组、激光雷达及可移动平台
CN208239607U (zh) 一种激光雷达散热结构
JP4147588B2 (ja) Led冷却モジュール
CN219679050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
CN108644737B (zh) 一种车灯总成散热结构
CN212992412U (zh) 一种摄像模组
CN115598619A (zh) 激光雷达
CN212869468U (zh) 一种反向式投射投光灯
CN110753854B (zh) 激光雷达及智能感应设备
US10317039B2 (en) Vehicle lamp
CN211822203U (zh) 一种车辆照明装置
CN21659164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水灯
CN210860956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前照灯
CN216789928U (zh) Led灯具
CN216981129U (zh) Ld激光器的散热装置
CN209926248U (zh) 一种聚光效果好的汽车led前大灯
CN215336127U (zh) 一种环保节能汽车灯
CN215005461U (zh) 一种高速测速探头用散热壳体
CN220525994U (zh) 一种输配电线路无线通信型激光雷达
CN210568131U (zh) 照明模组
CN213040516U (zh) 一种双光源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