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2412U - 一种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2412U
CN212992412U CN202021620023.XU CN202021620023U CN212992412U CN 212992412 U CN212992412 U CN 212992412U CN 202021620023 U CN202021620023 U CN 202021620023U CN 212992412 U CN212992412 U CN 212992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ght source
post
processing circui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00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绅威
张扣文
唐新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00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2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2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2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主动光源模块(2)、光接收模块(3)、光感应模块(4)和后处理电路模块(5);所述光接收模块(3)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相对设置;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所述光感应模块(4)和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之间相互分离设置,且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主动光源模块与光感应模块分开设置并散热的结构,有效降低主动光源模块及其他元器件发热引起的光感应模块的温度升高,有效保证了其长时间工作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但是交通事故也因此急剧增长。其中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疲劳引起的,而且疲劳驾驶引发的往往都是重大事故。而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用于驾驶员状态监控的监控模组(DMS),其能判断驾驶员疲劳状态,并作出预警,显著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为了准确监测驾驶员状态,该监控模组(DMS)需要使用摄像头来捕捉人脸信息,同时使用LED来补光,而LED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造成其模组内部温度升高,引起感光芯片的温度明显升高,导致对比成像质量变差,尤其在夏天车内高温环境下,导致感光芯片温度超过安全范围而损坏,停止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解决摄像模组内部热量聚集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主动光源模块、光接收模块、光感应模块和后处理电路模块;
所述光接收模块和所述光感应模块相对设置;
所述主动光源模块、所述光感应模块和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之间相互分离设置,且所述主动光源模块和所述光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沿所述光接收模块的光轴方向,所述主动光源模块、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和所述光感应模块依次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主动光源模块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采用柔性电路板相互电连接;
所述光感应模块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采用BTB连接器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主动光源模块和所述光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壳体相互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主动光源模块和所述光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导热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隔热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隔热层采用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空心陶瓷珠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主动光源模块包括:发光元件,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基板的导热率大于或等于4W/m*k。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光感应模块包括:感光芯片,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感光芯片的第二基板;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基板的导热率大于或等于4W/m*k。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光接收模块和所述光感应模块采用镜座相互连接;
所述光接收模块、所述镜座和所述第二基板构成一容纳所述感光芯片的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壳体的外侧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主动光源模块与光感应模块分开设置并散热的结构,有效降低主动光源模块及其他元器件发热引起的光感应模块的温度升高,有效保证了其长时间工作的成像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主动光源模块采用金属基板降低了热阻,使用导热层连接金属基板与上壳体,缩短了传热路径,使主动光源模块热量能更快通过上壳向周围空气散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光感应模块采用金属基板降低了热阻,使用导热层连接金属基板与下壳体,缩短了传热路径,使感光芯片热量能更快传导至下壳,下壳体外侧设有多个翅片,向周围空气散热更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层,降低或抑制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热传导与热辐射,从而降低了主动光源模块发热引起的光感应模块的温度升高,进而对保证光感应模块的成像质量有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采用板对板连接器完成光感应模块与后处理电路模块的信号传输,降低后处理电路模块上元器件发热引起的光感应模块温度升高,进而对保证光感应模块的成像质量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主动光源模块2、光接收模块3、光感应模块4和后处理电路模块5。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接收模块3和光感应模块4相对设置。通过光接收模块3接收并传输外部的光线至感应模块4上,通过感应模块4的光电转换效应即可实现电信号的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接收模块3为镜头。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光源模块2、光感应模块4和后处理电路模块5之间相互分离设置,且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后处理电路模块5电连接。通过将主动光源模块2、光感应模块4和后处理电路模块5相互分离设置,这样各个模块中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的传递被有效抑制,有效的避免或减少了其它模块上热量向另一个模块传递,进而对保证各模块上元器件的工作稳定和使用寿命有利。此外,通过将各模块进行分离设置,这样还有利于各模块的维修更换,对保证整个摄像模组的工作稳定和使用寿命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沿光接收模块3的光轴方向,主动光源模块2、后处理电路模块5和光感应模块4依次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壳体1的内侧面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能够更加接近外壳1的表面设置,这样有利于外壳接收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所产生的热量并散发出去,对保证两个模块的快速散热有利。同时,通过将后处理电路模块5设置与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之间,这样也起到了一个中间隔板分区的作用,将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分隔开来,也有利于进一步抑制这两个模块之间热量的传递。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主动光源模块2与后处理电路模块5采用柔性电路板A相互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主动光源模块2与后处理电路模块5之间的柔性连接,进而有利于主动光源模块2的分布和与壳体1之间的安装,同时,采用柔性电路板相连,其厚度薄传热性能差,进而避免或减少了主动光源模块2上热量传递到后处理电路模块5上,进而对避免热量在后处理电路模块5上的聚集有利,进而有效保证了后处理电路模块5上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稳定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感应模块4与后处理电路模块5采用BTB连接器B相互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光感应模块4与后处理电路模块5传输信号线路的集成,简化了连接线路和结构,降低后处理电路模块上元器件发热引起的光感应模块温度升高。同时,通过BTB连接器还有效的实现了对后处理电路模块5的支承对保证摄像模组中各模块的稳定安装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壳体1相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导热层6。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层6的铺设面积分别与主动光源模块2和光感应模块4的基板的面积相适配,用于保证各模块上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从基板和导热层6上传递到壳体1上,使得壳体1能够及时有效的接收元器件散出的热量并传输到外界环境中,非常有效的抑制了热量在壳体1内的聚集。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层6采用导热胶材料。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设置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隔热层13。通过上述设置,将壳体1设置为上下两部分,并在上下两部分的连接位置设置隔热层13,这样有效避免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热量交换,实现了两部分分别进行散热的作用,这样有利于避免其中一部分热量过高传递到热量较少的另一部分,这样对避免热量少的一部分上的元器件受到额外的高温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层13采用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空心陶瓷珠中的至少一种制成。通过上述设置的隔热层其导热系数低,有效阻隔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热传导。尤其是上述设置的隔热层进一步具有吸收和反射红外线阻隔热辐射传递的效果,其隔热效果更优。此外,上述设置的隔热层13还能够在连接位置的壳体表面上形成坚硬的陶瓷层,进而其密封性好,对防止空气、水等的进入也更为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主动光源模块2包括:发光元件21,以及用于安装发光元件21的第一基板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22与上壳体11的内侧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在安装发光元件21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安装孔位,在将发光元件21装入相应的安装孔位后,再采用导热层6将第一基板22和上壳体11的内侧面之间连接起来,保证了发光元件21在工作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被直接传递到上壳体11上,完成散热作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基板22的导热率大于或等于4W/m*k。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22为金属基板(导热率为4W/m*k的铝基板)或第一基板22为陶瓷基板(导热率大于20W/m*k)。通过上述设置,更有利于将发光元件21所产生的热量传输至上壳体11上,对保证快速散热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光感应模块4包括:感光芯片41,以及用于安装感光芯片41的第二基板4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42与下壳体12的内侧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42通过导热层6与下壳体12相互连接,感光芯片41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被直接传递到下壳体12上,完成散热作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基板42的导热率大于或等于4W/m*k。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42为金属基板(导热率为4W/m*k的铝基板)或第二基板42为陶瓷基板(导热率大于20W/m*k)。通过上述设置,更有利于将感光芯片41所产生的热量传输至下壳体12上,对保证快速散热有利,进而对保证感光芯片41的成像质量有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下壳体12外侧设有多个翅片C,通过设置翅片使得下壳体与外侧的接触面积更大,向周围空气散热更快。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光接收模块3和光感应模块4采用镜座7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接收模块3的上端与上壳体11相连接。在上壳体11上设置有安装该光接收模块3的通孔,实现了对光接收模块3的安装定位。在后处理电路模块5上也设置有一供光接收模块3通过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孔径要大于光接收模块3的外径,这样有效的避免了后处理电路模块5上产生的热量对光接收模块3的影响,对保证光接收模块3的成像质量有利。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接收模块3的下端则与镜座7相互连接。进而,光接收模块3、镜座7和第二基板42构成一容纳感光芯片41的空腔。通过上述设置,将感光芯片41设置在一空腔内,进一步实现了对感光芯片41的二次封闭,进而有效避免其余部件所产生的热量的进入,有效较少了对感光芯片工作性能的影响,对保证感光芯片的稳定成像有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后处理电路模块5通过板对板连接器(即BTB连接器)接收感光芯片41输出的相位图像数据,完成图像数据处理,并对人或目标物的特征,以及行为动作进行识别并判断状态,并将判断之后的结果传输给后端的执行单元,起到相应的预警、启动指令或动作等操控或安全机制。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主动光源模块(2)、光接收模块(3)、光感应模块(4)和后处理电路模块(5);
所述光接收模块(3)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相对设置;
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所述光感应模块(4)和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之间相互分离设置,且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接收模块(3)的光轴方向,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依次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采用柔性电路板相互电连接;
所述光感应模块(4)与所述后处理电路模块(5)采用BTB连接器相互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所述壳体(1)相互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分别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导热层(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之间的隔热层(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光源模块(2)包括:发光元件(2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发光元件(21)的第一基板(22);
所述第一基板(22)与所述上壳体(11)的内侧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22)的导热率大于或等于4W/m*k。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模块(4)包括:感光芯片(4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感光芯片(41)的第二基板(42);
所述第二基板(42)与所述下壳体(12)的内侧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42)的导热率大于或等于4W/m*k。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块(3)和所述光感应模块(4)采用镜座(7)相互连接;
所述光接收模块(3)、所述镜座(7)和所述第二基板(42)构成一容纳所述感光芯片(41)的空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的外侧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翅片。
CN202021620023.X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摄像模组 Active CN212992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0023.XU CN21299241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0023.XU CN21299241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2412U true CN212992412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3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0023.XU Active CN21299241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2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1876B (zh) * 2021-11-30 2023-08-11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一種可隨時更換相機模組的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1876B (zh) * 2021-11-30 2023-08-11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一種可隨時更換相機模組的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5623C (zh) 热电发电器
US20180283644A1 (en) Led lighting module with heat sink and a method of replacing an led module
KR20210008810A (ko) 램프
CN101600325A (zh) 一种密闭壳体电子设备的组合散热装置
CN212992412U (zh) 一种摄像模组
CN110333640A (zh) 车载摄像模组
JP2023084125A (ja) 撮影用ライト
CN111031223B (zh) 图像获取装置、云台组件及无人机
CN210867875U (zh) 疲劳监控摄像头及车辆
CN212031902U (zh) 补光灯结构、拍摄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219715726U (zh)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及车辆
CN111917957A (zh) 一种摄像模组
CN218301524U (zh) 耐高温摄像机
CN208983060U (zh) 高效散热的灯具模组
CN217283094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结构的摄像头
CN219715909U (zh) 摄像模组
CN102340627A (zh) 监控摄像机及其散热结构
CN217899742U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散热结构的led带透镜的车灯
CN21738930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盒
CN211378029U (zh) 一种5g用速率可调光模块
EP4187145A1 (en) Led cluster
CN219834273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052171U (zh) 雷达散热结构、车辆、车灯、后视镜及车身总成
CN212783428U (zh) 芯片封装组件、摄像头模组及车辆
CN21917753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led大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