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1880U -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1880U
CN219711880U CN202320593070.7U CN202320593070U CN219711880U CN 219711880 U CN219711880 U CN 219711880U CN 202320593070 U CN202320593070 U CN 202320593070U CN 219711880 U CN219711880 U CN 219711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shell
fa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30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锋
崔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30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1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1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1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其中,机头机构包括:机壳,机壳的周向侧壁上设有主进风口和出风口,机壳内设有风机;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包括设于机壳的轴向两侧的连接部,机壳通过连接部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其中,风机的导线通过转动支架一侧的连接部向外引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设置在转动支架一侧的连接部,将风机的导线沿一侧的连接部延伸,从而向外引出,以实现对风机的供电,进而可缓解布线空间的限制。

Description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头机构和一种风扇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循环扇的电机设置在整个产品的中间位置,一些具有摇头功能的产品,还需要额外的摇头电机,摇头电机和主电机的线束在有限的空间内难以实现布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头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头机构,包括:机壳,机壳的周向侧壁上设有主进风口和出风口,机壳的轴向壁面上设有辅进风口,机壳内设有风机;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包括设于机壳的轴向两侧的连接部,机壳通过连接部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其中,风机的导线通过转动支架一侧的连接部向外引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头机构,主要包括机壳以及风机,可通过机壳上的出风口以及主进风口实现空气的进出风的循环,由于本方案的机头机构采用了风机,并未有风叶外露在外,使得在运转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大大增加。需要强调的是,一般的风机的进出风是相互呈九十度设置的,例如左右进风,前出风等,本方案则是通过在离心蜗壳外侧的机壳上开设同一位置的进出风口,即出风口和主进风口均设置在机壳的周向侧壁上,在生产时,仅需对机壳的周向侧壁进行加工,即可生产出带有出风口和主进风口的机壳结构。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设置转动支架,可使得机头机构实现摇头转动,具体地,转动支架包括连接部,两个连接部设置在机壳的轴向两侧,通过连接部可将机壳转动连接至转动支架上,从而可实现机头机构的俯仰摇头或者横向摆动。在此基础上,由于风机需要供电,在发生转动时,对导线的布置存在一定的限制,本方案直接利用连接部,将风机的导线沿一侧的连接部延伸,从而向外引出,以实现对风机的供电,进而可缓解布线空间的限制。
其中,风机可以为离心风机。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支架整体呈Y型,从而使得机头机构的尺寸并不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转动电机,设于机壳一侧的连接部上,转动电机与机壳相连,以驱动机壳相对于转动支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壳一侧的连接部上设置转动电机,可为机壳的转动进行驱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风机具体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和叶轮,转动电机和驱动电机设于机壳的相对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包括驱动电机和叶轮,驱动电机可驱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向外送风,本方案中,对转动电机和驱动电机的位置进行限制,限制二者设置在机壳的相对两侧,从而使得整个产品的重心靠近中轴线,保持结构的稳定。此外,由于两个电机分别设置在两侧,在布线时,减少对外观尺寸的限制,解决布线问题,同时降低由于线束拥挤导致的摇头卡顿,异响等问题发生的机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过线孔,设于两个连接部中与驱动电机位于机壳同侧的一个连接部上,风机的导线通过过线孔向外引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过线孔,可供风机的导线向外引出,由于采用过线孔的形式,可将导线从内向外引出,再与控制器或电源相连。
进一步地,孔可以是圆形或者其它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过线槽,设于转动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动支架上设置过线槽,可将导线放置于过线槽中,过线槽为导线提供空间,且实现结构保护,以便于导线隐藏在过线槽中,保证电路的畅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限位扣,设于过线槽上,限位扣用于限制导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过线槽上设置限位扣,可对导线进行限位,防止脱落后落入机头机构内部,提高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限位扣可以是单侧,双侧或者任何形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壳的周向侧壁上,过线孔或过线槽与叶轮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过线孔和过线槽中的任一者距离叶轮的转轴的距离在200mm以内,导线的路径更贴近于中心处,以便于导线的引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机壳具体包括: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连接后形成出风口和主进风口;其中,辅进风口设于第一支撑罩的轴向壁面和/或第二支撑罩的轴向壁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机壳具体包括分离的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在将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相连后会构成机壳,也即形成出风口和主进风口。
需要补充的是,主进风口和辅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机壳的周向和轴向壁面上,蜗壳内部因安装电机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阻挡,导致两侧进风严重不均,或者在机头机构靠墙放置或靠角落放置时,辅进风口会被墙壁进行遮挡,无法充分利用辅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从而缩小风量,影响出风效果,本申请利用位于机壳的周向方向上的主进风口,可满足所需的进风量,使得进风更加均匀,且产品的位置不受环境影响,极大的提高使用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上分别存在出风口和主进风口的部分轮廓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和主进风口可同时设置在第一支撑罩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二支撑罩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和主进风口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支撑罩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支撑罩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过风罩,套设于机壳的外侧,过风罩上设有与主进风口对应的第一格栅部和/或与出风口对应的第二格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壳外侧设置过风罩,过风罩具体包括第一格栅部和第二格栅部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使得空气经过第一格栅部或第二格栅部时会被打散,提高出风均匀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侧板,设于第一支撑罩远离第二支撑罩的一侧;第二侧板,设于第二支撑罩远离第一支撑罩的一侧;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有与辅进风口对应的外进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板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具体地,通过在两个支撑罩外设置两个侧板,即在第一支撑罩外设置第一侧板,第二支撑罩外设置第二侧板,在两个侧板上设置对应的外进风口,可使得空气从两个侧板上的外进风口流入到机壳上的辅进风口,从而完成进风。
上述技术方案中,机壳沿轴向方向的两端的轴向壁面上分别设有辅进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壳的端面,即轴向壁面上各设置一个辅进风口,可增大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可以理解,在主进风口的基础上,额外设置两个辅进风口,在进风时,会从机壳的三个方向向内进风,更便于满足大风量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辅进风口需与离心蜗壳相连通,以便于实现进风。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设备,包括:落地支架;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机头机构,设于落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扇设备,包括落地支架以及机头机构,落地支架可对机头机构起到支撑的作用。风扇设备整体呈落地扇的形态,出风高度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由于风扇设备包括机头机构,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机头机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风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落地扇、塔扇、循环扇等设备。
进一步地,将主进风口设置在机壳靠近落地支架的一侧,即设置在机壳朝下的一侧,最大程度减少风扇设备的可见角度上的外观整体性,即靠近落地支架的下侧不易被用户观察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心蜗壳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头机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头机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头机构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机头机构;102:机壳;1022:出风口;1024:主进风口;1026:辅进风口;1028:第二进风孔;1032:第一支撑罩;1034:第二支撑罩;104:离心蜗壳;1042:风道出口;1044:风道进口;106:离心风机;1062:驱动电机;1064:叶轮;107:过风罩;1072:第一格栅部;1074:第二格栅部;108:滤网结构;1102:安装槽;1104:盖板格栅;112:外板;1122:外进风口;1124:凹陷板;126:第一进风孔;1132:第一侧板;1134:第二侧板;
200:风扇设备;202:落地支架;204:驱动机构;2042:第一支撑件;2046:第二支撑件;206:转动机构;208:导向件;2082:导向板;210:转动支架;2102:连接部;2104:过线孔;2106:过线槽;2108:限位扣;212: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机头机构100,设置转动支架210,可使得机头机构100实现摇头转动,具体地,转动支架210包括连接部2102,两个连接部2102设置在机壳102的轴向两侧,通过连接部2102可将机壳102转动连接至转动支架210上,从而可实现机头机构100的俯仰摇头或者横向摆动。在此基础上,由于离心风机106需要供电,在发生转动时,对导线的布置存在一定的限制,本方案直接利用连接部2102,将导线沿连接部2102延伸,从而向外引出,以实现对离心风机106的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支架210整体呈Y型,从而使得机头机构100的尺寸并不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辅进风口1026直接绕转动支架210的转轴设置,即第一进风孔126在布置时会避开支点位置,从而降低支点对进风量的影响,提高进风效率。
在机壳102一侧的连接部2102上设置转动电机212,可为机壳102的转动进行驱动。
离心风机106包括驱动电机1062和叶轮1064,驱动电机1062可驱动叶轮1064转动,从而实现向外送风,本方案中,对转动电机212和驱动电机1062的位置进行限制,限制二者设置在机壳102的相对两侧,从而使得整个产品的重心靠近中轴线,保持结构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连接部2102上设置过线孔2104,可供离心风机106的导线向外引出,由于采用过线孔2104的形式,可将导线从内向外引出,再与控制器或电源相连。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转动支架210上设置过线槽2106,可将导线放置于过线槽2106中,过线槽2106为导线提供空间,且实现结构保护,以便于导线隐藏在过线槽2106中,保证电路的畅通。
进一步地,在过线槽2106上设置限位扣2108,可对导线进行限位,防止脱落后落入机头机构100内部,提高使用安全性。
更具体地,对过线孔2104和过线槽2106中的任一者距离叶轮1064的转轴的距离在200mm以内,导线的路径更贴近于中心处,以便于导线的引出。
进一步地,风机为离心风扇组件,具体分为离心蜗壳104以及离心风机106,通过将离心蜗壳104设置在机壳102内,可通过机壳102上的出风口1022以及主进风口1024实现空气的进出风的循环,由于本方案的机头机构100采用了离心风机106,并未有风叶外露在外,使得在运转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大大增加。需要强调的是,一般的离心风机106的进出风是相互呈九十度设置的,例如左右进风,前出风等,本方案则是通过在离心蜗壳104外侧的机壳102上开设同一位置的进出风口1022,即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均设置在机壳102的周向侧壁上,在生产时,仅需对机壳102的周向侧壁进行加工,即可生产出带有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的机壳102结构。需要补充的是,主进风口1024和辅进风口1026分别设置在机壳102的周向和轴向壁面上,在机头机构100靠墙放置或靠角落放置时,辅进风口1026会被墙壁进行遮挡,无法充分利用辅进风口1026的进风面积,从而缩小风量,影响出风效果,本申请利用位于机壳102的周向方向上的主进风口1024,可满足所需的进风量,使得产品的位置不受环境影响,极大的提高使用场景。
机头机构100的整体呈环状,也可以如图1所示,在圆柱形的基础上局部凸出。
其中,机壳102上的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均与离心蜗壳104相连通,以便于离心风机106从主进风口1024处吸入空气,由出风口1022向外排出。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2所示,离心蜗壳104内形成有风道,风道出口1042与机壳102上的出风口1022相对应,风道进口1044与机壳102上的辅进风口1026相对应,在离心风机106转动的情况下,空气通过主进风口1024和辅进风口1026流入机壳102后,会经过风道进口1044流入离心蜗壳104,再通过风道出口1042和出风口1022向外出风。可以理解,经风道进口1044流入离心蜗壳104的空气中的一部分是通过主进风口1024流入的,另一部分是通过辅进风口1026流入。
机壳102具体包括分离的第一支撑罩1032和第二支撑罩1034,在将第一支撑罩1032和第二支撑罩1034相连后会构成机壳102,也即形成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罩1032和第二支撑罩1034上分别存在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的部分轮廓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可同时设置在第一支撑罩1032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二支撑罩1034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支撑罩1032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支撑罩1034上。
其中,如图1所示,在机壳102外侧设置过风罩107,过风罩107具体包括第一格栅部1072和第二格栅部1074,从而可使得空气经过第一格栅部1072或第二格栅部1074时会被打散,提高出风均匀度。
需要补充的是,第二格栅部1074的格栅延伸方向并不平行于叶片的延伸方向,可使得经风道出口1042流出的风会被第二格栅部1074进行打散处理,从而提高出风均匀性。可以理解,若叶片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格栅部1074的格栅的延伸方向平行,则会阻碍出风气流方向,导致风量损失。
进一步地,从出风口1022观看,叶片沿横向延伸,格栅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竖直,也可以为倾斜,只要与横向存在一定的夹角即可。
更具体的,叶片的延伸方向与格栅的延伸方向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垂直,从而可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出风气流的阻碍影响,保证出风风量。
此外,对风道出口1042距离蜗壳的距离进行限定,从而可使得空气利用较短的风道保持较高的风速,从而可实现更远的送风距离,可提高产品所处环境内的空气循环。具体的,在叶轮1064的横截面上,在风道出口1042的位置处与离心蜗壳104上的蜗舌部分的横向距离需小于叶轮1064直径的0.5倍,即在垂直于竖直方向上的方向上,风道出口1042和蜗舌之间的距离<0.5×叶轮直径。
可以理解,蜗舌的位置即为风轮与蜗壳之间的最小间隙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叶轮1064与蜗壳出风口1022间的尺寸进行限定,限定风道出口1042在横向方向上与叶轮1064的转轴的距离为叶轮1064直径的0.7~1.3倍,可使得风道出口1042处的风速衰减较少,向外的风速较大,可提高循环效果。
本实施例中,还对第二格栅部1074的形状进行限定,如图5所示,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第二格栅部1074与竖直平面的距离Ln逐渐变长,即Ln1<Ln2<Ln3,风道出口1042整体是由上至下过渡延伸的,在此基础上,可对风道出口1042的顶部所对应的竖直方向上的平面进行定义,定义其为竖直平面,通过限定第二格栅部1074与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提高出风均匀性。可以理解,由于传统形式出风口1022顶部出风较多,通过调整格栅位置,提升底部风道长度实现底部出风量提高,从而实现上下方向出风均匀的效果。
进一步地,对风道出口1042的形状进行限定,风道出口1042在离心风机106的横截面上的轮廓呈外凸状,可对风道出口1042底部的出风量予以提高。
进一步地,风道出口1042的轮廓的曲率是单调变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出口1042的轮廓在顶部位置的曲率小于在底部位置的曲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风道出口1042的轮廓在底部位置的曲率小于在顶部位置的曲率。
在主进风口1024和辅进风口1026中的至少一者处设置滤网结构108,可在风扇运行过程中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优化过滤,从而使得吹出的风更为干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滤网结构108可以选用HEPA过滤网,从而可过滤空气中颗粒度较小的杂质以及一些有害物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仅在主进风口1024出处设置滤网结构108,滤网结构108可以设置在主进风口1024的内侧,或对应设置在主进风口1024的外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在辅进风口1026出处设置滤网结构108,滤网结构108可以设置在辅进风口1026的内侧,或对应设置在辅进风口1026的外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同时在主进风口1024和辅进风口1026设置滤网结构108。
可以理解,在滤网结构108设置在过风罩107的外侧,以便于需要更换时,更方便操作。可以理解,滤网结构108属于耗材类结构,在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滤网结构108上会堆积较多的过滤的灰尘,故而存在更换的需求,本方案通过将滤网结构108设置在过风罩107的外侧,且与主进风口1024对应设置,用户的更换更为便捷。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过风罩107上设置有安装槽1102,安装槽1102的位置为过风罩107的周向侧壁上与主进风口1024相对应的位置,具体设置在主进风口1024的径向外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盖板格栅1104,盖板格栅1104也呈格栅状,空气可正常流通,从而使得可对滤网结构108进行限位固定,同时由于盖板格栅1104与安装槽1102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的,也便于对滤网结构108的更换。
可以理解,盖板格栅1104和安装槽1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连接、磁性连接等。
进一步地,在机壳102的轴向外设置外板112,可对进风起到初步打散的效果,从而使得空气的流入更为均匀。具体地,在外板112上设有外进风口1122,外进风口1122以孔状布置,在离心风机106运转的情况下,空气会经外进风口1122流入,且会经过辅进风口1026流入离心风机106,从而完成进风。
可以理解,外进风口1122的位置与辅进风口1026的位置是对应的,具体的对应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外进风口1122和辅进风口1026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孔126呈圆周阵列状,使得在机头机构100四周,即各个方向上的空气均可通过第一进风孔126流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外板112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第一侧板1132和第二侧板1134,具体地,通过在两个支撑罩外设置两个侧板,即在第一支撑罩1032外设置第一侧板1132,第二支撑罩1034外设置第二侧板1134,在两个侧板上设置对应的外进风口1122,可使得空气从两个侧板上的外进风口1122流入到机壳102上的辅进风口1026,从而完成进风。
其中,对第一进风孔126的孔径进行限定,在径向方向上由内向外逐渐减小,靠内侧的孔径较大,靠外侧的孔径较小,一方面通过采用不同孔径的第一进风孔126,使得各噪声源的频率存在变化,避免基频叠加现象的产生,可有效降低噪音,另一方面,靠外的第一进风孔126的孔径较小,进风量较少,靠内的第一进风孔126的孔径较大,进风量较大,从而使得各半径位置的进气速度尽可能一致,提高进气均匀性。
更进一步地,对外板112上位于同一半径的第一进风孔126的孔径进行限定,同一半径的孔径是相同的,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空气在流动至同一半径处,经第一进风孔126流入的进风量更为均匀。
可以理解,同一半径的圆心为第一进风孔126在进行圆周阵列时所绕的轴线,一般是离心风机106的转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外板112进行凹陷化设计,在凹陷板1124上设置第一进风孔126,从而可有效降低空气在负压进风时的冲击,凹陷板1124对空气可起到一定的导流效果,同时利用科恩达效应,使得空气会倾向于沿着壁面流动,从而实现了进风效率的提升。
凹陷板1124的凹陷方向为内凹,即朝向离心蜗壳104凹陷,凹陷板1124为曲面,空气在沿凹陷板1124的表面流入第一进风孔126时的过程更为顺畅,曲面的结构可在不增加风阻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导流效果,提高进风效率。
如图6所示,对凹陷板1124的外壁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c进行限制,限制其小于30度,凹陷板1124的凹陷角度较小,空气的转向比较平缓,减少发生噪音的可能,同时也使得导向效果更为明显,可兼顾结构的空间布置以及对空气的导流效果。
如图3所示,对于机壳102上的辅进风口1026而言,其形态为孔状结构,即包括多个圆周阵列的第二进风孔1028,在第二进风孔1028的作用下,可在空气经外进风口1122流动至辅进风口1026时,空气可进行二次打散,流入到离心蜗壳104内部的空气更为充分和均匀。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孔1028呈圆周阵列状,使得空气在通过第一进风孔126流入到外进风口1122和辅进风口1026之间后,各个方向上的空气均可通过第二进风孔1028流入。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进风孔126均存在一个第二进风孔1028相对设置。
或者,第一进风孔126和第二进风孔1028错位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第二进风孔1028的孔径进行限定,每个第二进风孔1028的孔径均相同,便于加工,且经过第一进风孔126的打散后,各个半径处的进风量的差距较小,故而在内侧的第二进风孔1028不进行孔径变化,也可保证进风量。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径向方向上由内向外逐渐减小,靠内侧的孔径较大,靠外侧的孔径较小,一方面通过采用不同孔径的第二进风孔1028,使得各噪声源的频率存在变化,避免基频叠加现象的产生,可有效降低噪音,另一方面,靠外的第二进风孔1028的孔径较小,进风量较少,靠内的第二进风孔1028的孔径较大,进风量较大,从而使得各半径位置的进气速度尽可能一致,提高进气均匀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机壳102的端面,即轴向壁面上各设置一个辅进风口1026,可增大离心风机106的进风量,可以理解,在主进风口1024的基础上,额外设置两个辅进风口1026,在进风时,会从机壳102的三个方向向内进风,更便于满足大风量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辅进风口1026需与离心蜗壳104相连通,以便于实现进风。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进风口1024和出风口1022均沿机壳102的周向设置,可实现补充进风风量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4所示,出风口1022靠近主进风口1024的一端相对于离心风机106的转轴的直线,与进风口靠近出风口1022的一端相对于离心风机106的转轴的直线之间的夹角b不小于30度,从而可使得主进风口1024和出风口102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限定,使得经出风口1022流出的空气不会直接回到主进风口1024处,保证送风效果。
如图4所示,对主进风口1024距离出风口1022的最远位置进行限定,即出风口1022靠近主进风口1024的一端与主进风口1024远离出风口1022的一端相对于离心风机106的转轴的角度a不大于150度,充分利用离心蜗壳104中进风效率最高的位置进风,提高进风效率。
通过对主进风口1024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制,限制其两端对应的圆心角为100°至130°,从而一方面可降低整机进气阻力,充分利用底部位置的空气,极大的提升进气量,另一方面,限制主进风口1024不易过大,从而保证出风口1022的位置以及送风距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限制出风口1022和主进风口1024的相对位置,在离心风机106正常出风转动的情况下,沿离心风机106的旋转方向,出风口1022位于主进风口1024的后侧,即在逆时针转动时,出风口1022位于主进风口1024的上侧,顺时针转动,出风口1022则位于主进风口1024的下侧,主进风口1024处存在窝风现象,通过在该处开设出风口1022,以便于提高进风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两种进风口的进风面积进行限定,限定主进风口1024的进风面积较大,辅进风口1026的进风面积较小,从而可充分利用主进风口1024实现在,同时根据主进风口1024的位置还可实现隐藏式进风。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扇设备200,包括落地支架202以及机头机构100,落地支架202可对机头机构100起到支撑的作用。风扇设备200整体呈落地扇的形态,出风高度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由于风扇设备200包括机头机构100,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机头机构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风扇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落地扇、塔扇、循环扇等设备。
进一步地,将主进风口1024设置在机壳102靠近落地支架202的一侧,即设置在机壳102朝下的一侧,最大程度减少风扇设备200的可见角度上的外观整体性,即靠近落地支架202的下侧不易被用户观察到。
此外,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驱动机构204,可对机头机构100的摆动进行驱动,例如,可驱动机头机构100左右摆动,或者驱动机头机构100俯仰摆动。具体地,如图10所示,驱动机构204包括第一支撑件2042、转动电机212和第二支撑件2046,第一支撑件2042和第二支撑件2046分别设于转动电机212的两侧,第一支撑件2042用于连接至落地支架202,第二支撑件2046用于连接机头机构100,在转动电机212的作用下即可使得机头机构100相对于落地支架202产生相对摆动。
在落地支架202上设置转动机构206,并将转动机构206设置在机头机构100的另一侧,转动机构206主要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从而在驱动机构204的共同作用下对机头机构100起到有效的支撑旋转效果。
进一步地,转动机构206和驱动机构204设置在机头机构100的轴向两侧,从而实现对机头机构100的俯仰调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机头机构100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导向件208,由于导向件208上设有导向板2082,在导向板2082和凹陷板1124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进风空间,空气会通过进风空间流入机壳102处。
其中,导向板2082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d为60°~90°,从而可保证空气可足量流入进风空间。
进一步地,导向件208可直接设置在转动支架210上。
其中,对导向板2082的进口角进行限制,限定导向板2082远离机头机构100的一端的切线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夹角e小于40°,可降低辅进风口1026来流的冲击,提升进风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将风机的导线沿一侧的连接部延伸,从而向外引出,以实现对风机的供电,进而可缓解布线空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周向侧壁上设有主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风机;
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的轴向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机壳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动支架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风机的导线通过所述转动支架一侧的连接部向外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电机,设于所述机壳一侧的连接部上,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机壳相连,以驱动所述机壳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具体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和叶轮,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线孔,设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中与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机壳同侧的一个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风机的导线通过所述过线孔向外引出;和/或
过线槽,设于所述转动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扣,设于所述过线槽上,所述限位扣用于限制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的周向侧壁上,所述过线孔或所述过线槽与所述叶轮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轴向壁面上设有辅进风口,所述机壳具体包括:
第一支撑罩和第二支撑罩,所述第一支撑罩和所述第二支撑罩连接后形成所述出风口和所述主进风口;
其中,所述辅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罩的轴向壁面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罩的轴向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风罩,套设于所述机壳的外侧,所述过风罩上设有与所述主进风口对应的第一格栅部和/或与所述出风口对应的第二格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侧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罩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罩的一侧;
第二侧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罩远离所述第一支撑罩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所述辅进风口对应的外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沿轴向方向的两端的轴向壁面上分别设有所述辅进风口。
11.一种风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地支架;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头机构,设于所述落地支架上。
CN202320593070.7U 2023-03-23 2023-03-23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Active CN219711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3070.7U CN219711880U (zh) 2023-03-23 2023-03-23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3070.7U CN219711880U (zh) 2023-03-23 2023-03-23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1880U true CN219711880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3070.7U Active CN219711880U (zh) 2023-03-23 2023-03-23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1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4891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この室内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EP3385625B1 (en) Air purifier
KR101874419B1 (ko) 공기정화장치
CN219711880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19711879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20566290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19345070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20248455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JP2016014368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4742227U (zh)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0601930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41629U (zh)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N115750466A (zh) 送风机
CN110848777B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210861635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112880105A (zh)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CN219934113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KR102572844B1 (ko) 블로워
CN215216472U (zh)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KR102572845B1 (ko) 블로워
CN214619967U (zh)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KR102622929B1 (ko) 블로워
CN218033368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217903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61980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