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2227U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42227U CN214742227U CN202120914788.2U CN202120914788U CN214742227U CN 214742227 U CN214742227 U CN 214742227U CN 202120914788 U CN202120914788 U CN 202120914788U CN 214742227 U CN214742227 U CN 2147422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wheel
- flow
- airflow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容纳腔;风轮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风轮组件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导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导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导流组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从而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降低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另外,还可以能够有效增大气流的压力,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和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净化器产品通常采用后向离心风机作为其动力系统,开启净化器后可将室内污染气体吸入,气体经滤网及动力系统后,变为洁净气体重新排向室内,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然而,由于风道系统设计等原因,净化器通常都存在噪声较大的问题,影响人们的居住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容纳腔;风轮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风轮组件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导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导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导流组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风轮组件和导流组件,具体而言,风轮组件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是风轮组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设有容纳腔,风轮组件和导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导流组件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也就是说,在气流自风轮组件的出风口流出的位置设置导流组件,从而在气流自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对气流进行导向。
具体地,导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导流组件与壳体内壁形成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也就是说,导流组件的一部分向远离风轮组件所在的一侧,并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倾斜延伸,且包括部分倾斜设置的导流组件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二气流通道包括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换句话说,第二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降低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从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增大气流的压力,从而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能够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排风口,导流组件设置于风轮组件和排风口之间,即在风轮对流入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扰动做功,使得气流从风轮组件的出风口流出,并自第二气流通道流入时,能够有效降低流出风轮组件的气流的流速,进而能够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另外,通过设置导流组件还能够对流出风轮组件的气流进行增压,将气流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排风口的压力,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
此外,导流组件还能够对流入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导向,能够提高空气处理设备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小气流对壳体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冲击壳体内壁而产生的噪声,进一步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能够延长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送风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组件包括本体和第一导流件,其中,本体与壳体连接,第一导流件设置于本体背离风轮组件所在的一侧,第一导流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导流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导流组件包括本体和第一导流件,具体而言,在导流组件本体背离风轮组件所在的一侧设置第一导流件,至少部分第一导流件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导流件的一部分向远离风轮组件所在的一侧,并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倾斜延伸,该部分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流件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部分第二气流通道中,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降低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从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增大气流的压力,从而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对第一导流件侧壁的倾斜角度进行合理设置,即能够对第二气流通道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的变化趋势进行限定,从而在降低气流流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气流的出口压力,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进而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导流件与本体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导流件与本体的连接强度,进而确保送风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便于加工生产,因而可以降低送风装置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部分第一导流件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第一导流件侧壁的倾斜角度,具体而言,至少部分第一导流件的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能够理解的是,第一导流件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即为第二气流通道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流速产生的噪声,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另外,还能够进一步增大气流的压力,将大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排风口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
详细地,若第一导流件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过小,则第二气流通道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无法有效起到降低气流流速,增大气流压力的作用。通过将第一导流件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能够有效减小气流流速,进而降低因流速产生的噪声,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的同时,增大气流的压力,将大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排风口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流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导流件的第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一导流件的第二端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流件的第二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导流件的第一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轴向的端面上投影的区域内。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第一导流件的具体结构,具体而言,第一导流件的第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一导流件的第二端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方向延伸,且第一导流件的第二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导流件的第一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轴向的端面上投影的区域内,也就是说,第一导流件第二端的四周侧壁均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向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导流件的四周外侧壁与壳体内壁形成的第二气流通道中,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在气流流入第二气流通道的四周对气流进行整流,进而能够降低流入第二气流通道的大部分气流的流速,进一步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的四周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进一步增大气流的压力,从而将大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流件内部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电器件。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第一导流件内部设有安装腔,具体而言,安装腔用于安装电器件,通过在第一导流件的内部设置用于安装电器件的安装腔,能够在气流经第一气流通道流至第二气流通道时,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流件的侧壁与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防止电器件局部过热导致损坏,延长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将用于容纳电器件的安装腔设置在第一导流件的内部,还可以对电器件进行保护,进一步延长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组件还包括多个导流叶片,多个导流叶片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本体。
在该设计中,导流组件包括多个导流叶片,具体而言,在本体上设置多个导流叶片,多个导流叶片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本体上,具体地,多个导流叶片间隔设置在本体的外周上,利用多个导流叶片对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可以降低流出风轮组件的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引起的噪声分量。
其中,本体与导流叶片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本体与导流叶片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送风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便于加工生产,因而可以降低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风轮组件包括多个风轮叶片,导流叶片的数量与风轮叶片的数量互为质数。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风轮组件包括多个风轮叶片,且导流叶片的数量与风轮叶片的数量为互为质数,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气流在流经风轮叶片和导流叶片时,引起的噪声产生基频叠加现象,进一步达到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噪声的目的,进而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风轮组件的轴向方向,导流叶片靠近风轮组件的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1大于导流叶片背离风轮组件的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导流叶片靠近风轮组件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1大于导流叶片背离风轮组件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也就是说,限定了导流叶片的进口角β1和出口角β2的大小关系,具体地,限定导流叶片的进口角β1大于出口角β2,从而可以进一步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即将气流向靠近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进行导向,也就是说,通过气流在经导流叶片的进口角位置,并由导流叶片的出口角位置流出时,能够减小气流径向方向的速度分量,提高气流轴向方向的速度分量,进而降低气流流出导流叶片时的冲击损失。能够理解的是,气流经过送风装置后,经空气处理设备的排风口排向室内,通过对导流叶片的进口角和出口角进行设置,能够有效减小气流流出导流叶片时与壳体内壁产生的冲击损失,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叶片的纵截面为弧形,能够更好地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进一步引导气流的流向,进而能够减小气流径向方向的速度分量,提高气流轴向方向的速度分量,进而降低气流流出导流叶片时的冲击损失,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
此外,对导流叶片背离风轮组件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具体地,5°≤β2≤15°,即限定了导流叶片出口角的取值范围,从而使得气流在经导流叶片导向后,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径向方向的速度分量,提高气流轴向方向的速度分量,进而降低气流流出导流叶片时的冲击损失,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叶片在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投影,沿本体周向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和第二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γ,夹角γ满足7°≤γ≤12°。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导流叶片包角γ的取值范围,具体而言,导流叶片在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投影,沿本体周向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和第二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γ,也就是说,导流叶片在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正投影,且沿本体周向方向两侧的外边沿分别与本体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即为导流叶片包角γ。通过限定夹角γ满足7°≤γ≤12°,能够在对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导向的同时,确保气流在流经导流组件的本体时的流通面积。
能够理解的是,若该夹角γ过小,则导流叶片无法有效对气流进行导向,进而无法有效降低气流流速,导致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工作时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生活舒适度,若该夹角γ过大,则使得相邻两个导流叶片之间的距离过短,降低气流的流通面积,进而降低具有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通过将夹角γ满足7°≤γ≤12°,能够在实现对流出风轮组件的气流进行有效导向的同时,确保气流在流经导流组件时的流通面积,进而确保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风轮组件包括外壳、风轮、第一导风件、第二导风件和驱动件,其中,外壳与壳体连接,风轮设置于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壁形成第一气流通道,风轮叶片设置于风轮,第一导风件设置于风轮远离导流组件的一端,第一导风件的一端与风轮连接,第一导风件的另一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背离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二导风件设置于风轮靠近导流组件的一端,第二导风件的一端与风轮连接,第二导风件的另一端向导流组件所在的一侧,并背离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驱动件与风轮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风轮转动。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风轮组件的具体结构,具体而言,风轮组件包括外壳、风轮和驱动件,其中,风轮包括风轮叶片,能够理解的是,驱动件能够驱动风轮转动,进而带动风轮叶片转动,风轮叶片在转动时,能够对流入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扰动,气流在经过风轮叶片扰动后经第一气流通道流出,通过风轮的转动,实现气流的吸入和流出。
外壳与壳体连接,风轮组件的进风口和风轮组件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上,风轮位于外壳内,从而使得风轮与外壳的内壁形成与风轮组件的进风口和风轮组件的出风口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风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导风件,具体地,在风轮远离导流组件的一端设置第一导风件,第一导风件的一端与风轮连接,另一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即靠近导流组件所在的一侧并背离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在风轮转动对气流进行扰动,气流流出风轮的路径上,对气流进行导向,减小气流在离开风轮后对外壳内壁的冲击损失,提高出气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此外,风轮组件还包括第二导风件,具体地,在风轮靠近导流组件的一端设置第二导风件,第二导风件的一端与风轮连接,另一端向导流组件所在的一侧,且背离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在风轮转动对气流进行扰动,气流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时,能够对气流再次导向,使得气流能够按照指定方向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相较于第二外壳远离导流组件设置;其中,第一导风件靠近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外壳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1、第一导风件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满足0.9≤α1/α2≤1.1。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外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相较于第二外壳远离导流组件设置。具体地,第一导风件靠近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外壳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1,且第一导风件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2,通过限定α1与α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在0.9至1.1之间,即限定α1与α2所呈的角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第一导风件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导风件和第一外壳内壁形成的角度大致相等,从而限定了气流离开风轮时的气流方向,在风轮对气流进行扰动做功后,将气流挤压出第一导风件并进入第一气流通道时,能够减小气流对外壳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的冲击损失。且可以减小气流冲击外壳内壁产生的冲击噪声,进一步减小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还可以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导风件靠近第一导风件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3大于第一导风件靠近第二导风件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第二导风件靠近第一导风件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3大于第一导风件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也就是说,限定了第二导风件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导风件的倾斜角度。从而对气流离开风轮进入气流通道时进行导向的同时,对气流流出风轮组件的出风口时再次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够按照指定方向流出风轮组件的出风口。
其中,在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设置导流组件,利用导流组件的导流叶片对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向,通过将第二导风件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导风件的倾斜角度,可以在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便于气流流向导流组件的导流叶片,以减小气流与导流叶片产生的冲击损失,提高出气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第一导风件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具体地,25°≤α2≤40°,从而进一步限定了气流离开风轮进入气流通道时的气流方向,在风轮对气流进行扰动做功后,将气流挤压出第一导风件并进入第一气流通道时,能够减小气流对外壳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的冲击损失。且可以减小气流冲击外壳内壁产生的冲击噪声,进一步减小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还可以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风件靠近第二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4大于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第一导风件靠近第二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4大于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即将第一导风件自由端的尺寸设置的较大,将第二导风件自由端的尺寸设置的较小,从而在风轮叶片转动对流入风轮组件的气流进行扰动和做功后,能够优化气流离开风轮时的气流流向,即增大气流流动时轴向速度分量,减小气流流动时径向速度分量,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气流离开风轮后进入第一气流通道时对外壳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的冲击损失,降低气流冲击外壳内壁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将第二导风件自由端的尺寸设置的较小,还可以增大风轮组件出口处气流的流通面积,即在气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气流通道的流通面积,从而可以降低气流流出第一气流通道出风口时的气流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引起的噪声分量,进一步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风轮组件的径向方向,导流叶片靠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2b<D5。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沿风轮组件的径向方向,导流叶片靠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2b<D5,具体而言,导流叶片靠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即导流叶片内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2b即为沿风轮组件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导流叶片的内侧之间的间距。
能够理解的是,气流经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后流向导流组件的导流叶片,利用导流叶片对气流再次导向,通过将沿风轮组件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导流叶片的内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从而保证气流自风轮组件的出风口流出时,能够更好的流向导流叶片,进而利用导流叶片对气流进行导向。
另外,通过将沿风轮组件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导流叶片的内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使得气流自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能够减小气流与导流叶片的冲击,进而降低由于气流与导流叶片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噪声,进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的噪音。而且,还能够降低气流与导流叶片产生的冲击损失,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叶片靠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第二导风件远离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0.9≤2b/D5≤1。从而进一步使得气流自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能够减小气流与导流叶片的冲击,进而降低由于气流与导流叶片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噪声,进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的噪音。而且,还能够降低气流与导流叶片产生的冲击损失,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二导流件,第二导流件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处,第二导流件的第一端与风轮组件连接,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靠近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二导流件,具体而言,在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导流件,即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前设置第二导流件对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进行整流。
详细地,第二导流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导流件的第一端与风轮组件连接,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靠近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向风轮组件所在的一侧,并靠近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能够理解的是,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时,先经第二导流件的第一端,并经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流出,即第二导流件的第一端为气流的进口,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为气流的出口,通过使得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向靠近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即气流的进口相较于气流的出口为扩口,气流的出口相较于气流的进口为缩口,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进口处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导流件出口处的正投影面积,从而可以增大进风面积,提高进风量。另外,由于第二导流件的出口尺寸较小,从而可以在气流流至第二导流件时,通过第二导流件的结构对气流进行整流,进而在气流到达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提高气流流至第一气流通道的均匀性,降低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进风口处的湍流度,从而降低气流在风轮组件第一气流通道进风口处的湍流噪声,有效提高进气效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流件与风轮组件的外壳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第二导流件与风轮组件的外壳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可以便于加工生产,进而降低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
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将该送风装置应用至空气处理设备中,当气流经空气处理设备的通风孔进入,并经滤芯过滤后,流至第二导流件所在位置处,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设置在滤芯与风轮组件之间,即在气流经净化后,并在流入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利用第二导流件对气流进行整流,能够在降低气流在此处的湍流度,进而降低湍流噪声的同时,提高进风量,从而提高空气的净化量,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形成过风口;送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网,进风网与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连接,并位于过风口处。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送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网,具体而言,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形成过风口,能够理解的是,过风口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即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时,从第二导流件的第一端流入,经第二导流件第二端的过风口流出后,经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内,即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前设置第二导流件对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进行整流。
进一步地,在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设置进风网,且进风网位于过风口处,即在气流流出第二导流件,并流入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置进风网,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流至第二导流件的气流进行整流,提高气流流入第一气流通道的均匀性。另外,通过设置进风网还可以提高第二导流件的强度,并防止杂质等经第二导流件的过风口进入风轮组件,导致对风轮组件等结构造成损坏,延长送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能够理解的是,进风网为网状结构,其将过风口分隔成多个子过风口,能够在提高气流流入第一气流通道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其中,多个子过风口的大小可以自进风网的外周向进风网的中心均匀变化,例如均匀减小,从而提高气流的均匀性。另外,多个子过风口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提高气流的均匀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网与第二导流件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可以提高进风网与第二导流件的连接强度,提高进风网整流和防护的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可以便于加工生产,从而可以降低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风网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且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在该设计中,进风网的至少一部分沿风轮组件的轴向,且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即将至少部分进风网向迎风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将进风网设置成拱形进风网,从而可以显著增大进风面积,提高进风量,进而可以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效率,提升整机净化量。
另外,将至少部分进风网向迎风的方向延伸,能够在提高进气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对气流进行整流,提高进气的均匀性,进而有效降低气流在流入风轮组件第一气流通道的湍流度,降低气流在流入风轮组件时的湍流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进风网中部位置沿风轮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以在气流集中的位置进行整流,进一步提高气流流向风轮组件的进风口处时的均匀性,提高进气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送风装置,因而具备该送风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通风孔和排风口,设置于送风装置的壳体,通风孔通过送风装置的过风口与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二气流通道与排风口连通;过滤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通风孔和送风装置的第二导流件之间,过滤组件具有过滤腔,过滤腔分别与通风孔和过风口连通;底座,设置于壳体背离排风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送风装置、通风孔、排风口、过滤组件和底座,具体而言,通风孔通过送风装置的过风口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二气流通道与排风口连通,过滤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通风孔和第二导流件之间,过滤组件具有过滤腔,过滤腔分别与通风孔和过风口连通。
能够理解的是,室内气流能够自通风孔,并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过滤组件的过滤腔,然后,经第二导流件的过风口流至第一气流通道,经风轮转动对气流进行扰动和做功后,经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气流流出后进入第二气流通道,经第二气流通道减速并增压后,最后经排风口流出,此为气流在空气处理设备的流通路径,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通过在空气处理设备上设置送风装置,利用对送风装置的整个风道进行设计,能够在实现对空气进行净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空气处理设备的整机净化量,降低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而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
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滤芯,过滤腔设于滤芯,通过滤芯实现对经通风孔进入气流的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底座,底座与壳体背离排风口的一侧连接。能够理解的是,底座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便于对空气处理设备内的滤芯的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风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壳体,120风轮组件,121外壳,122风轮,123第一导风件,124第二导风件,130导流组件,131第一导流件,132导流叶片,140第二导流件,141过风口,1411子过风口,150进风网,200空气处理设备,210通风孔,220排风口,221子排风口,230滤芯,240出风组件,241出风格栅,25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2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壳体110,壳体110设有容纳腔;风轮组件120,设置于容纳腔内,风轮组件120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导流组件130,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导流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导流组件130与壳体110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包括壳体110、风轮组件120和导流组件130,具体而言,风轮组件120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是风轮组件12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110设有容纳腔,风轮组件120和导流组件130设置于容纳腔内。导流组件130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也就是说,在气流自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流出的位置设置导流组件130,从而在气流自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对气流进行导向。
具体地,导流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导流组件130与壳体110内壁形成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也就是说,导流组件130的一部分向远离风轮组件120所在的一侧,并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倾斜延伸,且包括部分倾斜设置的导流组件130与壳体110的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二气流通道包括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换句话说,第二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降低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从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增大气流的压力,从而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能够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设备200还包括排风口220,导流组件130设置于风轮组件120和排风口220之间,即在风轮122对流入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扰动做功,使得气流从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流出,并自第二气流通道流入时,能够有效降低流出风轮组件120的气流的流速,进而能够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另外,通过设置导流组件130还能够对流出风轮组件120的气流进行增压,将气流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排风口220的压力,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
此外,导流组件130还能够对流入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导向,能够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小气流对壳体110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冲击壳体110内壁而产生的噪声,进一步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能够延长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流组件130包括本体和第一导流件131,其中,本体与壳体110连接,第一导流件131设置于本体背离风轮组件120所在的一侧,第一导流件131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导流件131与壳体110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导流组件130包括本体和第一导流件131,具体而言,在导流组件130本体背离风轮组件120所在的一侧设置第一导流件131,至少部分第一导流件131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导流件131的一部分向远离风轮组件120所在的一侧,并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倾斜延伸,该部分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流件131与壳体110的内壁形成的部分第二气流通道中,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降低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声,从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有效增大气流的压力,从而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对第一导流件131侧壁的倾斜角度进行合理设置,即能够对第二气流通道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的变化趋势进行限定,从而在降低气流流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气流的出口压力,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进而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导流件131与本体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导流件131与本体的连接强度,进而确保送风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便于加工生产,因而可以降低送风装置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第一导流件131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导流件131侧壁的倾斜角度,具体而言,至少部分第一导流件131的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能够理解的是,第一导流件131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即为第二气流通道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流速产生的噪声,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另外,还能够进一步增大气流的压力,将大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排风口220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
详细地,若第一导流件131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过小,则第二气流通道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纵截面积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无法有效起到降低气流流速,增大气流压力的作用。通过将第一导流件131侧壁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能够有效减小气流流速,进而降低因流速产生的噪声,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的同时,增大气流的压力,将大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排风口220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流件13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二端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二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一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投影的区域内。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导流件131的具体结构,具体而言,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二端沿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方向延伸,且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二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导流件131的第一端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投影的区域内,也就是说,第一导流件131第二端的四周侧壁均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向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导流件131的四周外侧壁与壳体110内壁形成的第二气流通道中,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在气流流入第二气流通道的四周对气流进行整流,进而能够降低流入第二气流通道的大部分气流的流速,进一步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的四周自气流进口至气流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得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时,能够进一步增大气流的压力,从而将大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提高气流流出第二气流通道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气流的出气效率,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流件131内部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电器件。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导流件131内部设有安装腔,具体而言,安装腔用于安装电器件,通过在第一导流件131的内部设置用于安装电器件的安装腔,能够在气流经第一气流通道流至第二气流通道时,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流件131的侧壁与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防止电器件局部过热导致损坏,延长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寿命。
此外,将用于容纳电器件的安装腔设置在第一导流件131的内部,还可以对电器件进行保护,进一步延长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流组件130还包括多个导流叶片132,多个导流叶片132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本体。
在该实施例中,导流组件130包括多个导流叶片132,具体而言,在本体上设置多个导流叶片132,多个导流叶片132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本体上,具体地,多个导流叶片132间隔设置在本体的外周上,利用多个导流叶片132对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可以降低流出风轮组件120的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引起的噪声分量。
其中,本体与导流叶片132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本体与导流叶片132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送风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便于加工生产,因而可以降低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风轮组件120包括多个风轮叶片,导流叶片132的数量与风轮叶片的数量互为质数。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风轮组件120包括多个风轮叶片,且导流叶片132的数量与风轮叶片的数量为互为质数,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气流在流经风轮叶片和导流叶片132时,引起的噪声产生基频叠加现象,进一步达到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产生噪声的目的,进而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沿风轮组件120的轴向方向,导流叶片132靠近风轮组件120的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1大于导流叶片132背离风轮组件120的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导流叶片132靠近风轮组件120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1大于导流叶片132背离风轮组件120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也就是说,限定了导流叶片132的进口角β1和出口角β2的大小关系,具体地,限定导流叶片132的进口角β1大于出口角β2,从而可以进一步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即将气流向靠近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进行导向,也就是说,通过气流在经导流叶片132的进口角位置,并由导流叶片132的出口角位置流出时,能够减小气流径向方向的速度分量,提高气流轴向方向的速度分量,进而降低气流流出导流叶片132时的冲击损失。能够理解的是,气流经过送风装置后,经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排风口220排向室内,通过对导流叶片132的进口角和出口角进行设置,能够有效减小气流流出导流叶片132时与壳体110内壁产生的冲击损失,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叶片132的纵截面为弧形,能够更好地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进一步引导气流的流向,进而能够减小气流径向方向的速度分量,提高气流轴向方向的速度分量,进而降低气流流出导流叶片132时的冲击损失,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
此外,对导流叶片132背离风轮组件120一端所在的切线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具体地,5°≤β2≤15°,即限定了导流叶片132出口角的取值范围,从而使得气流在经导流叶片132导向后,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径向方向的速度分量,提高气流轴向方向的速度分量,进而降低气流流出导流叶片132时的冲击损失,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
如图2所示,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导流叶片132在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投影,沿本体周向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和第二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γ,夹角γ满足7°≤γ≤12°。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导流叶片132包角γ的取值范围,具体而言,导流叶片132在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投影,沿本体周向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和第二端与本体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γ,也就是说,导流叶片132在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正投影,且沿本体周向方向两侧的外边沿分别与本体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即为导流叶片132包角γ。通过限定夹角γ满足7°≤γ≤12°,能够在对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导向的同时,确保气流在流经导流组件130的本体时的流通面积。
能够理解的是,若该夹角γ过小,则导流叶片132无法有效对气流进行导向,进而无法有效降低气流流速,导致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在工作时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生活舒适度,若该夹角γ过大,则使得相邻两个导流叶片132之间的距离过短,降低气流的流通面积,进而降低具有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通过将夹角γ满足7°≤γ≤12°,能够在实现对流出风轮组件120的气流进行有效导向的同时,确保气流在流经导流组件130时的流通面积,进而确保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风轮组件120包括外壳121、风轮122、第一导风件123、第二导风件124和驱动件,其中,外壳121与壳体110连接,风轮122设置于外壳121内,并与外壳121的内壁形成第一气流通道,风轮叶片设置于风轮122,第一导风件123设置于风轮122远离导流组件130的一端,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与风轮122连接,第一导风件123的另一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背离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二导风件124设置于风轮122靠近导流组件130的一端,第二导风件124的一端与风轮122连接,第二导风件124的另一端向导流组件130所在的一侧,并背离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驱动件与风轮122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风轮122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风轮组件120的具体结构,具体而言,风轮组件120包括外壳121、风轮122和驱动件,其中,风轮122包括风轮叶片,能够理解的是,驱动件能够驱动风轮122转动,进而带动风轮叶片转动,风轮叶片在转动时,能够对流入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扰动,气流在经过风轮叶片扰动后经第一气流通道流出,通过风轮122的转动,实现气流的吸入和流出。
外壳121与壳体110连接,风轮组件120的进风口和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121上,风轮122位于外壳121内,从而使得风轮122与外壳121的内壁形成与风轮组件120的进风口和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风轮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导风件123,具体地,在风轮122远离导流组件130的一端设置第一导风件123,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与风轮122连接,另一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即靠近导流组件130所在的一侧并背离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在风轮122转动对气流进行扰动,气流流出风轮122的路径上,对气流进行导向,减小气流在离开风轮122后对外壳121内壁的冲击损失,提高出气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此外,风轮组件120还包括第二导风件124,具体地,在风轮122靠近导流组件130的一端设置第二导风件124,第二导风件124的一端与风轮122连接,另一端向导流组件130所在的一侧,且背离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在风轮122转动对气流进行扰动,气流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时,能够对气流再次导向,使得气流能够按照指定方向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外壳1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相较于第二外壳远离导流组件130设置;其中,第一导风件123靠近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外壳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1、第一导风件123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满足0.9≤α1/α2≤1.1。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外壳1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相较于第二外壳远离导流组件130设置。具体地,第一导风件123靠近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外壳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1,且第一导风件123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2,通过限定α1与α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在0.9至1.1之间,即限定α1与α2所呈的角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第一导风件123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导风件123和第一外壳内壁形成的角度大致相等,从而限定了气流离开风轮122时的气流方向,在风轮122对气流进行扰动做功后,将气流挤压出第一导风件123并进入第一气流通道时,能够减小气流对外壳121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的冲击损失。且可以减小气流冲击外壳121内壁产生的冲击噪声,进一步减小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还可以延长外壳121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导风件124靠近第一导风件123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3大于第一导风件123靠近第二导风件124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二导风件124靠近第一导风件123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3大于第一导风件123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也就是说,限定了第二导风件124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导风件123的倾斜角度。从而对气流离开风轮122进入气流通道时进行导向的同时,对气流流出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时再次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够按照指定方向流出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
其中,在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设置导流组件130,利用导流组件130的导流叶片132对流出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向,通过将第二导风件124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导风件123的倾斜角度,可以在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便于气流流向导流组件130的导流叶片132,以减小气流与导流叶片132产生的冲击损失,提高出气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第一导风件123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具体地,25°≤α2≤40°,从而进一步限定了气流离开风轮122进入气流通道时的气流方向,在风轮122对气流进行扰动做功后,将气流挤压出第一导风件123并进入第一气流通道时,能够减小气流对外壳121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的冲击损失。且可以减小气流冲击外壳121内壁产生的冲击噪声,进一步减小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还可以延长外壳121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件123靠近第二导风件124的一端的外径D4大于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D5。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导风件123靠近第二导风件124的一端的外径D4大于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D5,即将第一导风件123自由端的尺寸设置的较大,将第二导风件124自由端的尺寸设置的较小,从而在风轮叶片转动对流入风轮组件120的气流进行扰动和做功后,能够优化气流离开风轮122时的气流流向,即增大气流流动时轴向速度分量,减小气流流动时径向速度分量,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气流离开风轮122后进入第一气流通道时对外壳121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小气流的冲击损失,降低气流冲击外壳121内壁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将第二导风件124自由端的尺寸设置的较小,还可以增大风轮组件120出口处气流的流通面积,即在气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气流通道的流通面积,从而可以降低气流流出第一气流通道出风口时的气流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引起的噪声分量,进一步降低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沿风轮组件120的径向方向,导流叶片132靠近第一导流件131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2b<D5。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沿风轮组件120的径向方向,导流叶片132靠近第一导流件131142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2b<D5,具体而言,导流叶片132靠近第一导流件131142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即导流叶片132内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2b即为沿风轮组件120110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导流叶片132的内侧之间的间距。
能够理解的是,气流经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后流向导流组件130的导流叶片132,利用导流叶片132对气流再次导向,通过将沿风轮组件120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导流叶片132的内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从而保证气流自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流出时,能够更好的流向导流叶片132,进而利用导流叶片132对气流进行导向。
另外,通过将沿风轮组件120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导流叶片132的内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使得气流自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能够减小气流与导流叶片132的冲击,进而降低由于气流与导流叶片132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噪声,进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的噪音。而且,还能够降低气流与导流叶片132产生的冲击损失,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叶片132靠近第一导流件131的一侧与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第二导风件124远离第一导风件123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0.9≤2b/D5≤1。从而进一步使得气流自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时,能够减小气流与导流叶片132的冲击,进而降低由于气流与导流叶片132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噪声,进而降低送风装置工作时的噪音。而且,还能够降低气流与导流叶片132产生的冲击损失,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实施例三:
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二导流件140,第二导流件140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处,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与风轮组件120连接,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靠近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二导流件140,具体而言,在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导流件140,即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前设置第二导流件140对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进行整流。
详细地,第二导流件14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与风轮组件120连接,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向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靠近风轮组件1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向风轮组件120所在的一侧,并靠近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能够理解的是,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时,先经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并经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流出,即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为气流的进口,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为气流的出口,通过使得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向靠近风轮组件120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即气流的进口相较于气流的出口为扩口,气流的出口相较于气流的进口为缩口,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140进口处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导流件140出口处的正投影面积,从而可以增大进风面积,提高进风量。另外,由于第二导流件140的出口尺寸较小,从而可以在气流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时,通过第二导流件140的结构对气流进行整流,进而在气流到达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提高气流流至第一气流通道的均匀性,降低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进风口处的湍流度,从而降低气流在风轮组件120第一气流通道进风口处的湍流噪声,有效提高进气效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流件140与风轮组件120的外壳121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第二导流件140与风轮组件120的外壳121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可以便于加工生产,进而降低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生产成本。
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将该送风装置应用至空气处理设备200中,当气流经空气处理设备200的通风孔210进入,并经滤芯230过滤后,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所在位置处,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140设置在滤芯230与风轮组件120之间,即在气流经净化后,并在流入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利用第二导流件140对气流进行整流,能够在降低气流在此处的湍流度,进而降低湍流噪声的同时,提高进风量,从而提高空气的净化量,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体验。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形成过风口141;送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网150,进风网150与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连接,并位于过风口141处。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送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网150,具体而言,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形成过风口141,能够理解的是,过风口141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即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时,从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流入,经第二导流件140第二端的过风口141流出后,经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内,即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前设置第二导流件140对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在气流进入风轮组件120的第一气流通道之前进行整流。
进一步地,在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设置进风网150,且进风网150位于过风口141处,即在气流流出第二导流件140,并流入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置进风网150,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流至第二导流件140的气流进行整流,提高气流流入第一气流通道的均匀性。另外,通过设置进风网150还可以提高第二导流件140的强度,并防止杂质等经第二导流件140的过风口141进入风轮组件120,导致对风轮组件120等结构造成损坏,延长送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能够理解的是,进风网150为网状结构,其将过风口141分隔成多个子过风口1411,能够在提高气流流入第一气流通道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其中,多个子过风口1411的大小可以自进风网150的外周向进风网150的中心均匀变化,例如均匀减小,从而提高气流的均匀性。另外,多个子过风口1411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提高气流的均匀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网150与第二导流件140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可以提高进风网150与第二导流件140的连接强度,提高进风网150整流和防护的可靠性。另外,一体结构还可以便于加工生产,从而可以降低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生产成本。
如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进风网150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且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进风网150的至少一部分沿风轮组件120的轴向,且背离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即将至少部分进风网150向迎风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将进风网150设置成拱形进风网150,从而可以显著增大进风面积,提高进风量,进而可以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净化效率,提升整机净化量。
另外,将至少部分进风网150向迎风的方向延伸,能够在提高进气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对气流进行整流,提高进气的均匀性,进而有效降低气流在流入风轮组件120第一气流通道的湍流度,降低气流在流入风轮组件120时的湍流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进风网150中部位置沿风轮组件120的轴向方向延伸,以在气流集中的位置进行整流,进一步提高气流流向风轮组件120的进风口处时的均匀性,提高进气效率。
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导流件140为导流圈,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内径D1与导流圈的第二端的内径D2满足1.2≤D1/D2≤1.4。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二导流件140为导流圈,即第二导流件140为第一端扩口的环状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进风面积,并在第二导流件140的四周对气流进行整流,进一步提高对气流整流后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气流流入风轮组件120进风口的均匀性,降低气流在流入风轮组件120进风口处时的湍流度,进而降低湍流噪声。
进一步地,对导流圈第一端和导流圈第二端内径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具体地,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内径D1与导流圈的第二端的内径D2满足1.2≤D1/D2≤1.4,即进一步限定了导流圈进口的进风面积大于导流圈出口的出风面积,从而使得气流流经第二导流件140时,能够对气流进行整流,提高对气流整流后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气流流入风轮组件120进风口的均匀性,降低气流在流入风轮组件120进风口处时的湍流度,进而降低湍流噪声。
如图6所示,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导流件140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高度H与导流圈的第二端的内径D2满足0.2≤
H/D2≤0.3。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二导流件140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高度的取值范围,具体地,第二导流件140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高度H与导流圈的第二端的内径D2满足0.2≤H/D2≤0.3,能够理解的是,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为气流进口,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二端为气流出口,即第二导流件14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形成一个供气体进出的导流腔体,而第二导流件140沿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高度即为导流腔体的深度,导流圈的第二端形成过风口141,即导流圈第二端的内径为过风口141的直径,通过对导流腔体的深度与过风口141直径的比值的范围进行限定,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导流件140对气流的整流效果,使得气流经第二导流件140流出后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气流流至风轮组件120进风口处产生的湍流噪声,提高进气效率。
在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进风网150包括交叉设置的多个周向筋条和多个径向筋条,多个周向筋条与多个径向筋条将过风口141分隔成多个子过风口1411,其中,多个子过风口141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1、过风口14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2满足0.65≤S1/S2≤0.75。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过风口141处气流的流通面积,具体而言,进风网150包括多个周向筋条和多个径向筋条,多个周向筋条与多个径向筋条交叉设置,从而形成进风网150结构,且多个周向筋条与多个径向筋条将过风口141分隔成多个子过风口1411,能够理解的是,多个子过风口1411与风轮组件120的进风口连通,从而能够在提高气流流入第一气流通道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
其中,多个子过风口1411的流通面积之和即为过风口141处气流的流通面积,通过对气流的流通面积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能够在提高气流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确保进气效率和进风量。
具体地,多个子过风口141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1、过风口14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2满足0.65≤S1/S2≤0.75,能够理解的是,过风口14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减去多个周向筋条和多个径向筋条在垂直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即为多个子过风口141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通过限定多个子过风口141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与过风口14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能够在提高气流流入第一气流通道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确保进气效率和进风量。
实施例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2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因而具备该送风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200,空气处理设备200还包括:通风孔210和排风口220,设置于送风装置的壳体110,通风孔210通过送风装置的过风口141与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二气流通道与排风口220连通;过滤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通风孔210和送风装置的第二导流件140之间,过滤组件具有过滤腔,过滤腔分别与通风孔210和过风口141连通;底座250,设置于壳体110背离排风口220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200包括送风装置、通风孔210、排风口220、过滤组件和底座250,具体而言,通风孔210通过送风装置的过风口141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二气流通道与排风口220连通,过滤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通风孔210和第二导流件140之间,过滤组件具有过滤腔,过滤腔分别与通风孔210和过风口141连通。
能够理解的是,室内气流能够自通风孔210,并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过滤组件的过滤腔,然后,经第二导流件140的过风口141流至第一气流通道,经风轮122转动对气流进行扰动和做功后,经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流出,气流流出后进入第二气流通道,经第二气流通道减速并增压后,最后经排风口220流出,此为气流在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流通路径,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通过在空气处理设备200上设置送风装置,利用对送风装置的整个风道进行设计,能够在实现对空气进行净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降低空气处理设备20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而提高用户对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体验。
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滤芯230,过滤腔设于滤芯230,通过滤芯230实现对经通风孔210进入气流的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处理设备200还包括底座250,底座250与壳体110背离排风口220的一侧连接。能够理解的是,底座250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便于对空气处理设备200内的滤芯230的更换。
如图9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滤芯230,滤芯230为过滤环,过滤环的内径D3与送风装置的导流圈的第二端的内径D2满足1.2≤D3/D2≤1.4。
在该实施例中,滤芯230为过滤环,限定了过滤环的内径,具体而言,过滤环的内径D3与送风装置的导流圈的第二端的内径D2满足1.2≤D3/D2≤1.4,也就是说,将滤芯230的内径大于导流圈第二端的内径,即增大滤芯230内径,从而可以有效增大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时的进气效率和进风量,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
能够理解的是,增大滤芯230内径,可以在保持滤芯230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滤芯230内径,从而在确保滤芯230对空气过滤效果的同时,增大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时的进气效率和进风量,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同时降低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占用空间。
另外,增大滤芯230内径,可以相应增大滤芯230的外径,相应需要增大滤芯230的外径,从而可以在增大气流在流至第二导流件140时的进气效率和进风量,进而提高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设备200整机净化量的同时,提高滤芯230对空气的过滤效果,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效果。
实施例五:
如图3、图4和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设备200还包括出风组件240,出风组件240设置于壳体110,并位于排风口220处,出风组件240包括多个出风格栅241,多个出风格栅241沿排风口220的周向,并靠近壳体110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出风格栅241之间的间距d满足5mm≤d≤6mm。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空气处理设备200还包括出风组件240,具体而言,出风组件240与壳体110连接,且出风组件240位于排风口220处,即在气流经第二气流通道减速并增压后经出风组件240排向室内。进一步地,出风组件240包括多个出风格栅241,通过设置出风格栅241,可以进一步降低气流流速,进而降低因气流流速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设置出风格栅241,能够防止外部异物等从排风口220掉入空气处理设备200内部,导致对送风装置等零部件发生损坏,延长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具体限定相邻两个出风格栅241之间的间距d满足5mm≤d≤6mm,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外部异物落入空气处理设备200内部导致送风装置等零部件发生损坏的问题。能够理解的是,若相邻两个出风格栅241之间的间距过小,则会降低气流经排风口220时的流通面积,若相邻两个出风格栅241之间的间距过大,则无法有效防止外部异物掉落。通过相邻两个出风格栅241之间的间距d限定在5mm至6mm之间,能够在提高气流出风面积比例的同时,防止外部异物等从排风口220掉入空气处理设备200内部,导致对送风装置等零部件发生损坏,延长空气处理设备200的使用寿命。
此外,多个出风格栅241沿排风口220的周向,并靠近壳体110间隔设置,能够理解的是,气流在经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排出时,由第二导风件124将气流引导至设置于本体外周的导流叶片132,并从导流叶片132流出时,进入第二气流通道,并经出风格栅241排向室内,通过将出风格栅241沿排风口220的周向,并靠近壳体110间隔设置,即将出风格栅241沿气流流向排风口220的位置设置出风格栅241,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气流在经出风组件240流出排风口220时产生的冲击噪声,并降低冲击损失,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净化量,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出风格栅241中至少部分出风格栅241沿风轮叶片的旋向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多个出风格栅241的旋向,具体而言,多个出风格栅241中至少部分出风格栅241沿风轮叶片的旋向间隔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在流至排风口220时,与出风格栅241产生的冲击损失,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整机净化量,并能够进一步降低气流与出风格栅241产生的冲击噪声,并能够提高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出风效率。
如图10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出风格栅241将排风口220分割成多个子排风口221,多个子排风口22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3与排风口220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4满足0.65≤S3/S4≤0.75。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气流在经出风组件240流出排风口220时的有效流通面积,具体而言,多个出风格栅241将排风口220分割成多个子排风口221,即多个出风格栅241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出风格栅241之间形成一个子排风口221,从而形成排风结构。能够理解的是,多个子排风口221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即气流经风轮组件120的出风口流出后,经第二气流通道的减速和增压后,经多个子排风口221排向室内,实现气流的循环过滤。通过多个子排风口221排风,能够在提高气流流出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出气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
其中,多个子排风口221的流通面积之和即为排风口220处气流的流通面积,通过对气流的流通面积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能够在提高气流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确保出气效率和出风量。具体地,多个子排风口22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3、排风口220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S4满足0.65≤S3/S4≤0.75,能够理解的是,排风口220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减去多个出风格栅24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即为多个子排风口22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通过限定多个子排风口221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与排风口220在垂直于风轮组件120轴向方向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能够在提高气流流出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出气均匀性的同时,确保气流的有效流通,进而确保空气处理设备200的出气效率和出风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
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轮组件设有第一气流通道;
导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处,所述导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
本体,与所述壳体连接;
第一导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风轮组件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背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并靠近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流件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流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m满足10°≤m≤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导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件的第二端沿背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件的第二端在垂直于所述风轮组件轴向的端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第一端在垂直于所述风轮组件轴向的端面上投影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件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电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
多个导流叶片,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组件包括多个风轮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与所述风轮叶片的数量互为质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组件的轴向方向,所述导流叶片靠近所述风轮组件的一端所在的切线与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1大于所述导流叶片背离所述风轮组件的一端所在的切线与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2;和/或
所述导流叶片在所述风轮组件轴向方向的投影,沿所述本体周向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本体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本体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γ,所述夹角γ满足7°≤γ≤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组件包括:
外壳,与所述壳体连接;
风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风轮叶片设置于所述风轮;
第一导风件,设置于所述风轮远离所述导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导风件的一端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第一导风件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背离所述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第二导风件,设置于所述风轮靠近所述导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导风件的一端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第二导风件的另一端向所述导流组件所在的一侧,并背离所述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驱动件,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风轮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相较于所述第二外壳远离所述导流组件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件靠近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外壳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1、所述第一导风件背离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满足0.9≤α1/α2≤1.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件靠近所述第一导风件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3大于所述第一导风件靠近所述第二导风件的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2。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件靠近所述第二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4大于所述第二导风件远离所述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组件的径向方向,所述导流叶片靠近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侧与所述本体中心的间距b和所述第二导风件远离所述第一导风件的一端的外径D5满足2b<D5。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
第二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导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风轮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部,并靠近所述风轮组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形成过风口;
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
进风网,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第二端连接,并位于所述过风口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网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且背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17.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通风孔和排风口,设置于所述送风装置的壳体,所述通风孔通过所述送风装置的过风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通风孔和所述送风装置的第二导流件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具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分别与所述通风孔和所述过风口连通;
底座,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排风口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14788.2U CN214742227U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14788.2U CN214742227U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42227U true CN214742227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1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14788.2U Active CN214742227U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422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4719A (zh) * | 2021-04-29 | 2022-11-01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 |
-
2021
- 2021-04-29 CN CN202120914788.2U patent/CN2147422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4719A (zh) * | 2021-04-29 | 2022-11-01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 |
CN115264719B (zh) * | 2021-04-29 | 2024-04-12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44584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CN214660987U (zh)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4742227U (zh)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217901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568923U (zh) |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 |
CN101201056A (zh) | 净化装置内置式离心风机 | |
CN210623204U (zh) | 一种导流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 |
CN21217901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692946U (zh) | 一种吹风效果好的吹吸机 | |
CN115264719B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6691524U (zh) | 离心抑流风机 | |
CN211398037U (zh) | 离心叶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
CN215863768U (zh) | 出风网罩及空调器 | |
CN21634664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6478732U (zh) | 一种高效送风的一体式风道结构 | |
CN214304433U (zh) |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除尘风机结构 | |
CN210861438U (zh) |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110848777B (zh) | 油烟净化装置 | |
CN210624773U (zh) | 一种导风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 |
CN210601930U (zh) |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3289416A (zh) | 无叶轮油雾净化器 | |
CN216346865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CN214170962U (zh) | 一种用于高压离心风机的降噪箱及高压离心风机 | |
CN21217903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511130U (zh) | 送风装置以及空气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