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6472U -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 Google Patents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6472U
CN215216472U CN202120647176.1U CN202120647176U CN215216472U CN 215216472 U CN215216472 U CN 215216472U CN 202120647176 U CN202120647176 U CN 202120647176U CN 215216472 U CN215216472 U CN 215216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olute
plate
top plat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71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庆
姜晶晶
胡维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71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6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6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6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包括:箱体,其包括顶板、以及上下贯通所述顶板的进风口;风机,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叶轮;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方的蜗壳,其围出容纳有所述叶轮的蜗壳风腔,所述蜗壳的顶部开设有吸入口;导风圈,其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之间以导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吸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导流结构,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风腔内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顶板下方并供气流远离所述叶轮的中轴线向外流动的离心出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送风单元,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解决了成本问题,还可以保证风速均匀性。

Description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属于空气过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机过滤机组是一种具有过滤功效的模块化的末端送风装置,其英文全称为FanFilter Unit,简称为FFU。风机过滤机组将空气从顶部吸入,而后经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在整个出风面以一定的速度均匀送出。风机过滤机组广泛应用于洁净室、洁净工作台、洁净生产线、组装式洁净室和局部百级等应用场合,既可提高洁净度级别,降低噪音和振动,也可大大降低造价,安装维护方便,是洁净环境的理想设备。
现有风机过滤机组,由过滤器3和送风单元构成,所述送风单元主要包括箱体1、风机2以及控制风机2启停的控制器4,而其具体结构经过多年的技术演变已经相对成熟,各品牌间的设计都大同小异。如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现有的箱体1普遍设置成底部敞开的矩形构件,箱体1的顶板11居中设置带有防护网罩5的进风口10;箱体1的内部设置中隔板12,中隔板12通过支撑梁 13固定组装在箱体1边框上,中隔板12和顶板11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圈7、风机2、风机固定底座9、风机蜗壳8和均流装置等结构。在风机过滤机组运行时,如图3中箭头所示,外部空气穿过防护网罩5后、自进风口10流入箱体1 内部,而后离开风机4叶轮并沿风机蜗壳8的内壁80流动,再从中隔板12两侧与箱体1边框之间的通道T处向下流经过滤器3。
然而,风机过滤机组的现有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为实现送风以及保证整个出风面风速均匀,箱体1内需要布设风机2、导风圈7、风机固定底座9、中隔板12、风机蜗壳8、均流装置等构件,箱体1 的体积庞大,且构件繁多,由此导致风机过滤机组整体重量大,材料成本高;
第二,在施工现场,需要通过人力将风机过滤机组安装到吊顶上,鉴于风机过滤机组的整机重量大,使得向吊顶上进行安装时的运输成本、安装成本均居高不下;
第三,在整个出风面的风速均匀性方面,受限于现有结构的设计,现有风机过滤机组的风速均匀性基本上维持在达标水平,而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过滤机组的成本高的问题,并可以保证风速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包括:
箱体,其包括顶板、以及上下贯通所述顶板的进风口;
风机,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叶轮;
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方的蜗壳,其围出容纳有所述叶轮的蜗壳风腔,所述蜗壳的顶部开设有吸入口;
导风圈,其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之间以导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吸入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导流结构,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风腔内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顶板下方并供气流远离所述叶轮的中轴线向外流动的离心出风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道还具有位于所述顶板下方并供气流趋近所述中轴线向内流动的向心出风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限定所述风道下边界的底导流壁;在所述离心出风口处,所述底导流壁设成水平或斜向上,以使气流水平地或斜向上地离开所述离心出风口;在所述向心出风口处,所述底导流壁设成水平或斜向下,以使气流水平地或斜向下地离开所述向心出风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导流壁横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其包括:
水平设置的中部板,于竖直方向正对所述进风口;
内导流板,连接于所述中部板的内边缘,并自所述中部板的内边缘趋近所述中轴线水平或斜向下延伸,所述内导流板限定出所述向心出风口的下边界;以及,
外导流板,连接于所述中部板的外边缘,并自所述中部板的外边缘远离所述中轴线水平或斜向上延伸,所述外导流板限定出所述离心出风口的下边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为环绕所述中轴线的环形结构;所述底导流壁设置成与所述进风口形状相对应的环形板,其内部边沿部分限定出所述向心出风口的下边界,且其外部边沿部分限定出所述离心出风口的下边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底导流壁设置成圆环形板,其内直径小于所述进风口的内直径,其外直径大于所述进风口的外直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板具有对所述叶轮支撑固定的中部区域,所述中部区域通过连接筋连接至所述顶板的四周区域;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四周区域和所述中部区域之间,并且被所述连接筋分隔成彼此间隔、且绕所述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多段弧形结构;
所述导流结构还具有位于所述底导流壁和所述顶板之间、并且位于相邻两段所述弧形结构之间的竖直壁,以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绕所述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子风道,每个所述子风道均通过所述离心出风口和所述向心出风口进行出风。
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竖直壁在所述中轴线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二者构成导风板;另外两个所述竖直壁在所述中轴线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导风板呈十字交叉排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机设置为离心风机,其包括驱动所述叶轮的叶片绕所述中轴线转动的电机;
所述顶板还具有:
上下贯通所述中部区域的安装通道,供所述电机由上往下安装至所述箱体的内部;以及,
若干加强筋,其中一条所述加强筋分隔成位于所述安装通道两侧的两段,所述导风板横跨所述安装通道并且与两段所述加强筋均紧固安装,同时,所述电机支撑于所述导风板上。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包括:
箱体,其包括顶板、以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下贯通所述顶板并环绕所述中轴线呈环形;
风机,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叶轮;
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方的蜗壳,其围出容纳有所述叶轮的蜗壳风腔,所述蜗壳的顶部开设有吸入口;
导风圈,其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之间以导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吸入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导流结构,其包括设置成与所述进风口形状相对应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风腔内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环形板的内部边沿部分形成有供气流趋近所述中轴线向内流动的向心出风口,其外部边沿部分形成有供气流远离所述中轴线向外流动的离心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将叶轮、蜗壳、导风圈设在顶板上方,箱体不需要为了容纳叶轮、导风圈、蜗壳等结构而设置成较大体积,使得箱体的高度大大减小,减小箱体自身的材料成本和重量;并且大大缩减所需要的结构件的数量和重量,使得整机的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均大大减小,降本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再一方面,在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通过导流结构的设置来保证风速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风机过滤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下侧视角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部分构件(包括箱体、导风板、导流结构等)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俯视图;
图9a是图8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9b是图8中沿D-D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看图4,其中示意了一种风机过滤机组100。该风机过滤机组100包括送风单元和过滤器3,所述送风单元包括箱体1和组装在箱体1上的风机2。
其中,箱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顶板11、竖直设置的矩形筒状侧板 12、以及上下贯通顶板11的进风口110,顶板11位于侧板12的顶部,二者可通过钣金折弯工艺一体成型;顶板11和侧板12合围出箱体1的内腔10,该内腔10的底部呈开放的敞口设计。而过滤器3可以在过滤器挡片30的限位引导下,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下方,并且过滤器3密封对接至箱体1的内腔10。如此,当风机过滤机组100运行时,在风机2的作用下,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10处进入箱体1的内腔10中,最后向下离开内腔10时,必然穿过过滤器3以得到有效过滤净化。
如背景技术所提,基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结构设计,现有传统的风机过滤机组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送风单元,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很好的解决了成本问题,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地保证风速均匀性。
下面参图4至图10,对所述送风单元进行详细介绍。
如前所述,所述送风单元包括箱体1和风机2,在本实施例中,参图6a和图6b,风机2包括电机22和叶轮21。其中,叶轮21安装在顶板11的上方并具有中轴线O(标记参图10),其具体包括若干叶片211、位于叶片211上方的弯曲型上盖板212、以及位于叶片211下方的平面型下盖板213;该下盖板213 位于顶板11上方;而叶片211在电机22的驱动下可以绕中轴线O转动,由此以驱动空气流动而形成所述送风单元的气流;上盖板212的内边缘2120围出一进气口20,当叶片211转动时,气流可自进气口20流向叶片211。
所述送风单元具体包括蜗壳5、导风圈55以及导流结构7。
其中,蜗壳5安装在顶板11的上方,并且围出蜗壳风腔50,该蜗壳风腔 50中容纳有叶轮21;并且,蜗壳5的顶部开设有吸入口,导风圈55位于蜗壳5 和叶轮21之间以导通所述吸入口和风机2的进风口20。如此,当风机2开启时,随着叶片211的转动,蜗壳5上方的外部空气向下穿过所述吸入口,之后在导风圈55的引导下,气流自所述吸入口流动至风机2的进气口20处,而后沿叶片211的表面流动、直至离开叶片211并在蜗壳风腔50中流动。
这样,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叶轮21、蜗壳5、导风圈 55设在顶板1上方,箱体1不需要为了容纳叶轮21、导风圈55、蜗壳5等结构而设置成较大体积,使得箱体1的高度大大减小,减小箱体1自身的材料成本和重量;并且,叶轮21、蜗壳5等直接支撑在顶板11上,箱体1内腔10中可以相对现有技术省去如图1-3中的中隔板12、风机固定底座9等,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和重量;另外,基于重量的减小,使得通过把手6向吊顶上进行风机过滤机组100的安装时,所需要的运输成本、安装成本也相应减小。也即,整体而言,采用本实施例的所述送风单元,具有可以大大降低风机过滤机组的成本的优点。
具体地,风机2设置为离心风机,其下盖板213为封闭型(即不具有排气口),该风机2的排气口形成在叶片211的四周,也即形成在上盖板212的外边缘和下盖板213的外边缘之间。由此,当风机2开启时,气流沿叶片211的表面流动、而后离开叶片211而向叶轮21的四周沿切线方向甩向至蜗壳5内壁面。
蜗壳5包括大致覆盖在叶轮21上方的顶壳51和包围在叶轮21四周的环绕壁52。相应的,蜗壳风腔50具体形成在顶板11上方、环绕壁52内部、顶壳 51下方,叶轮21位于顶板11上方、环绕壁52内部、顶壳51下方。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环绕壁52与叶轮21同轴布置,其内壁面520的水平截面大致呈以叶轮21中轴线O为圆心的圆形。
顶壳51的居中位置设有所述吸入口,也即,蜗壳5的顶部居中设置有所述吸入口,顶壳51大致呈围绕所述吸入口设置的环形水平板。所述吸入口处设置有网状格栅,以阻挡大体积的异物进入所述吸入口而造成风机2损伤,该格栅可以与顶壳5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组装在顶壳51上。
导风圈55连接于顶壳51的内边沿,并且自顶壳51先向内向下呈弧形延伸、再竖直向下延伸。导风圈55的下端插入到风机2的进气口20中,也即,导风圈55的下端插入叶轮21上盖板212的内边缘2120内侧,由此,导风圈55将所述吸入口和风机2进气口20进行连通。
再优选地,导风圈55可以与蜗壳5的顶壳51一体成型,以减少组装工序、提升风机过滤机组100的生产速度,并且减少组装接缝、保证密封性、提升整机的送风效率。
进一步地,关于导流结构7,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7设在进风口110处,具体设置在进风口110下方,也即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10中。导流结构7限定有风道70,该风道70形成在导流结构7和进风口110之间。如此,参图10,在风机2开启时,蜗壳风腔50中的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110进入风道70中。
首先,风道70具有离心出风口701,在离心出风口701处,在导流结构7 的引导下,气流f1远离中轴线O向外流动。这样,通过对导流结构7的设置,可以实现送风方向的控制,结合前述风机2、蜗壳5、导风圈55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还可以使得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满足行业中对风速均匀性的基本要求,避免因为降低成本而导致风速均匀性不达标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风道70还具有位于顶板11下方的向心出风口702,向心出风口 702形成在风道70的内侧,或者说形成在导流结构7靠近中轴线O的内侧。在向心出风口702处,参图10所示,导流结构7引导气流f2趋近中轴线O向内流动。这样,通过向心出风口702和离心出风口701的结合,导流结构7同时可以实现远离中轴线O向外送风和趋近中轴线O向内送风,从而保证箱体1内腔10中的风速均匀性,相对现有技术的出风方式,大大提升了风速均匀性,且远远超过行业标准。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7包括限定风道70下边界的底导流壁72。
在离心出风口701处,底导流壁72可以如附图实施例中所示设成斜向上远离中轴线O延伸或者水平延伸,如此,可以使得气流斜向上地或者水平地离开离心出风口701、而不是向下地直吹所述过滤器,保证气流在箱体1内腔10中经过充分循环之后风速均匀穿过所述过滤器,进一步提升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单元的风速均匀性。
而在向心出风口702处,底导流壁72可以如附图实施例中所示设成斜向下趋近中轴线O延伸或者水平延伸,如此,可以使得气流斜向下地或者水平地离开向心出风口702、而不是竖直向下地直吹所述过滤器,保证气流在箱体1内腔 10中经过充分循环之后风速均匀穿过所述过滤器,进一步提升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单元的风速均匀性。
进一步地,进风口110设置为环绕中轴线O的环形结构;而相对应的,底导流壁72横置于箱体1的内腔10中,其设置成与进风口110形状相对应的环形板。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0具体为圆环形结构,底导流壁72具体设置成圆环形板,底导流壁72的内直径(即底导流壁70的内沿7202至中轴线O的距离)小于进风口110的内直径,底导流壁72的外直径(即底导流壁70的外沿 7201至中轴线O的距离)大于进风口110的外直径。由此,使得底导流壁72 于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覆盖进风口110。
进一步地,底导流壁72具体包括中部板720、内导流板722和外导流板721。
其中,中部板720水平设置,并且于竖直方向正对进风口110。
内导流板722连接于中部板720的内边缘,其构成底导流壁72的内部边沿部分;内导流板722限定出向心出风口702的下边界,其自中部板720的内边缘趋近中轴线O水平延伸或斜向下地趋近中轴线O延伸,以使得气流斜向下地或者水平地离开向心出风口702。
而外导流板721连接于中部板720的外边缘,其构成底导流壁72的外部边沿部分;外导流板721限定出离心出风口701的下边界,其自中部板720的外边缘远离中轴线O水平延伸或斜向上地远离中轴线O延伸,以使得气流斜向上地或者水平地离开离心出风口701。
进一步地,顶板11具有对叶轮21支撑固定的中部区域112,也即叶轮21 固定在中部区域112上;该中部区域112通过连接筋114连接至顶板11的四周区域113;进风口110形成在四周区域113和中部区域112之间,并且被连接筋 114分隔成彼此间隔、且绕中轴线O均匀分布的多段弧形结构。
导流结构7还具有位于底导流壁72和顶板11之间、并且位于相邻两段所述弧形结构之间的竖直壁77,以将风道70分隔成绕中轴线O均匀分布的多个子风道,每个所述子风道均通过离心出风口701和向心出风口702进行出风。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114的数目为4个,相应的,进风口110被分隔成四个所述弧形结构,进而相应的,竖直壁77的数目也为4个。当然,在变化实施例中,连接筋114、所述弧形结构、竖直壁77的各自数目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两个竖直壁77在中轴线O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二者构成导风板8。换另一个角度讲,所述送风单元还包括固定在顶板11下方的导风板8,导风板8自顶板11向下凸伸,并且在中轴线O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导风板 8的外端部分,如图9b中点段线X至导风板8的外边缘之间的部分,构成一个竖直壁77。
另外两个竖直壁77在中轴线O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并且与导风板8呈十字交叉排布。由此,所述子风道的数目设置为4个,并且在中轴线O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风机2的电机22布置在叶轮21的下方,其输出轴连接叶轮21,以用于驱动叶片211绕中轴线O转动。优选地,电机22与叶轮21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2设置在箱体1的顶板11下方。具体而言,顶板11的中部区域112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道111,该安装通道111的尺寸以及形状设置成允许电机22上下穿过、而不允许叶轮21上下穿过。由此,在向箱体1上安装风机2时,可将电机22自上而下穿过安装通道111、运动至顶板11的下方,同时,电机22的上翻边支撑、抵压在顶板11的中部区域112上,而后通过螺钉、卡扣或其它紧固件将下盖板213进行固定,即可完成风机2的安装,简单、快速、且方便。
而进一步地,导风板8横跨安装通道111设置,一方面,电机22可以支撑固定在导风板8上,从而实现对电机22的稳固;再一方面,通过导风板8的引导作用,可以将底导流壁72内沿7202所围出的圆形区域分隔为半圆区10a和半圆区10b,以使气流f2在导流板8引导下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在安装通道 111的相对两侧,导风板8均与顶板1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导风板8的牵拉作用来进一步加强顶板11的结构强度。具体如实施例附图所示,顶板11包括若干个加强筋15,其中一条加强筋15分隔成位于安装通道111相对两侧的两段(如标号151),导风板8与两段加强筋151均通过螺钉紧固安装,由此,顶板11强度大大增强。
综合前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将叶轮21、蜗壳5、导风圈55设在顶板1上方,箱体1不需要为了容纳叶轮21、导风圈55、蜗壳5等结构而设置成较大体积,使得箱体1的高度大大减小,减小箱体1自身的材料成本和重量;并且大大缩减所需要的结构件的数量和重量,使得整机的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均大大减小,降本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再一方面,在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导流结构7的设置来保证风速均匀性,大大改善风速均匀性;另一方面,送风单元的整体安装简便、快速,提升生产效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包括顶板、以及上下贯通所述顶板的进风口;
风机,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叶轮;
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方的蜗壳,其围出容纳有所述叶轮的蜗壳风腔,所述蜗壳的顶部开设有吸入口;
导风圈,其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之间以导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吸入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导流结构,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风腔内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顶板下方并供气流远离所述叶轮的中轴线向外流动的离心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还具有位于所述顶板下方并供气流趋近所述中轴线向内流动的向心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限定所述风道下边界的底导流壁;在所述离心出风口处,所述底导流壁设成水平或斜向上,以使气流水平地或斜向上地离开所述离心出风口;在所述向心出风口处,所述底导流壁设成水平或斜向下,以使气流水平地或斜向下地离开所述向心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导流壁横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其包括:
水平设置的中部板,于竖直方向正对所述进风口;
内导流板,连接于所述中部板的内边缘,并自所述中部板的内边缘趋近所述中轴线水平或斜向下延伸,所述内导流板限定出所述向心出风口的下边界;以及,
外导流板,连接于所述中部板的外边缘,并自所述中部板的外边缘远离所述中轴线水平或斜向上延伸,所述外导流板限定出所述离心出风口的下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为环绕所述中轴线的环形结构;所述底导流壁设置成与所述进风口形状相对应的环形板,其内部边沿部分限定出所述向心出风口的下边界,且其外部边沿部分限定出所述离心出风口的下边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底导流壁设置成圆环形板,其内直径小于所述进风口的内直径,其外直径大于所述进风口的外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具有对所述叶轮支撑固定的中部区域,所述中部区域通过连接筋连接至所述顶板的四周区域;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四周区域和所述中部区域之间,并且被所述连接筋分隔成彼此间隔、且绕所述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多段弧形结构;
所述导流结构还具有位于所述底导流壁和所述顶板之间、并且位于相邻两段所述弧形结构之间的竖直壁,以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绕所述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子风道,每个所述子风道均通过所述离心出风口和所述向心出风口进行出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直壁在所述中轴线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二者构成导风板;另外两个所述竖直壁在所述中轴线的相对两侧沿径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导风板呈十字交叉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为离心风机,其包括驱动所述叶轮的叶片绕所述中轴线转动的电机;
所述顶板还具有:
上下贯通所述中部区域的安装通道,供所述电机由上往下安装至所述箱体的内部;以及,
若干加强筋,其中一条所述加强筋分隔成位于所述安装通道两侧的两段,所述导风板横跨所述安装通道并且与两段所述加强筋均紧固安装,同时,所述电机支撑于所述导风板上。
10.一种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包括顶板、以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下贯通所述顶板并环绕中轴线呈环形;
风机,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叶轮;
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方的蜗壳,其围出容纳有所述叶轮的蜗壳风腔,所述蜗壳的顶部开设有吸入口;
导风圈,其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之间以导通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吸入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导流结构,其包括设置成与所述进风口形状相对应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风腔内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环形板的内部边沿部分形成有供气流趋近所述中轴线向内流动的向心出风口,其外部边沿部分形成有供气流远离所述中轴线向外流动的离心出风口。
CN202120647176.1U 2021-03-30 2021-03-30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Active CN215216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7176.1U CN215216472U (zh) 2021-03-30 2021-03-30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7176.1U CN215216472U (zh) 2021-03-30 2021-03-30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6472U true CN215216472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7176.1U Active CN215216472U (zh) 2021-03-30 2021-03-30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6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306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135547B (zh) 一种具有分叉式出风风道的空气净化器
JP2010084701A (ja) 送風装置
CN106345198B (zh) 空气净化器
CN105115051A (zh) 一种具有导流板的空气净化器
CN215216472U (zh)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CN214660987U (zh)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12880105A (zh)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CN214945262U (zh) 风机的蜗壳导流机构、以及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CN214619967U (zh) 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CN204963004U (zh) 一种具有圆锥形进风栅的空气净化器
CN1093233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879350A (zh) 风机的蜗壳导流机构、以及风机过滤机组的送风单元
KR20020087235A (ko) 다익송풍기
CN215372772U (zh) 多湿帘进风加湿器
KR20130043989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4742227U (zh)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0861438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9345070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20248455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1744036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953392U (zh) 天花板管道式换气扇
CN220377189U (zh) 吹风机
CN220566290U (zh) 机头机构和风扇设备
CN205277856U (zh) 涡流风机及具有其的挂壁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