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7189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7189U
CN220377189U CN202322348271.3U CN202322348271U CN220377189U CN 220377189 U CN220377189 U CN 220377189U CN 202322348271 U CN202322348271 U CN 202322348271U CN 220377189 U CN220377189 U CN 220377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axial direction
area
hair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82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昭
刘成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M&e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M&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M&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M&e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82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7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7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7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的电池包、至少部分容纳在壳体内的电机及由电机驱动旋转的风扇,电机驱动风扇形成进入壳体内的气流,壳体包括本体部、位于本体部的轴向后侧的进风区域及位于进风区域的轴向后侧的安装部,电池包连接至安装部;壳体包括在轴向上间隔连接在本体部和安装部之间的数个格栅及间隔设置于格栅之间的进风口,进风口和格栅构成进风区域,格栅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无需额外安装进风罩,减少装配工序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工序少且成本低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园林工具,其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风管、容纳在壳体内的涵道、设置在涵道内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旋转的风扇,使用过程中,风扇旋转在壳体内产生负压,外界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再从风管的出风口吹出,从而将落叶或灰尘吹至特定位置。目前,为了防止杂物因为风扇产生的负压而进入壳体内,通常会在进风口处可拆卸地安装一个具有格栅的进风罩,这就增加了零件数量,导致装配工序的增加而提高了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吹风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工序少且成本低的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风机,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电池包、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风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扇形成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轴向后侧的进风区域及位于所述进风区域的轴向后侧的安装部,所述电池包连接至所述安装部;所述壳体包括在轴向上间隔连接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的数个格栅及间隔设置于数个所述格栅之间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格栅构成所述进风区域,所述格栅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风区域在轴向上构成为连续性的敞开区域,所述本体部在垂直于轴向的径向上构成为封闭式结构。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格栅在所述进风区域内均匀的排布,所述进风口在垂直于轴向的周向上的尺寸相等。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壳体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区域,两个所述进风区域的横向之间构成为无阻挡的流体腔。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吹风机包括至少部分容纳所述电机和所述风扇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在横向上的投影和所述流体腔在横向上的投影之间形成有轴向间隙。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在垂直于轴向和横向的竖直方向上,所述进风区域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进风管的尺寸。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池包大致沿轴向插接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电池包的质点在垂直于轴向的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进风区域的中心点的下侧。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区域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流流经所述格栅的流动方向大致与所述电池包的安装方向垂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吹风机包括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安装部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成供用户握持的握持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在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握持区域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进风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握持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风区域在轴向上的长度在50mm-12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构成进风区域的格栅与壳体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无需额外安装进风罩,减少装配工序并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将进风区域在轴向上设置成连续性的敞开区域且在横向两侧的进风区域之间构成无阻挡的流体腔,从而保证气流流动的稳定性,避免存在多种结构导致气流变更方向而造成气流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吹风机的整机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吹风机去除吹风管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吹风机的仰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吹风机的右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吹风机的剖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吹风机 100 进风区域 101
流体腔 102 轴向间隙 103
握持区域 104 壳体 10
连接部 11 本体部 12
安装部 13 手柄部 14
支撑部 15 格栅 16
进风口 17 基部 18
曲线部 19 中心点 C
动力组件 20 电机 21
驱动轴 211 风扇 22
轮毂 221 扇叶 222
电机壳 23 导流锥 24
风管组件 30 吹风管 31
出风口 311 进风管 32
外壳 321 静导叶 322
导流部 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轴向”、“横向”、“竖直方向”、“周向”、“径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10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至壳体10的电池包(未图示)、至少部分容纳在壳体10内的动力组件20及与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的风管组件30。
壳体10包括在轴向前端与风管组件30连接的连接部11、连接在连接部11的轴向后侧的本体部12及用于连接电池包并与本体部12连接的安装部13,电池包沿轴向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部13上。在轴向方向上,连接部11、本体部12及安装部13依次排布。壳体10包括一端连接在本体部12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安装部13顶部的手柄部14,手柄部14向上延伸并与本体部12和安装部13间隔一定空间以在其之间形成供用户握持的握持区域104。
风管组件30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部11上的吹风管31及至少部分容纳在壳体10内的进风管32,吹风管31和进风管32共同构成内部通过气流的通道。吹风管31具有位于轴向前端的出风口311。所述进风管32包括与壳体10内部固定的外壳321,动力组件20至少部分容纳在该外壳321内。动力组件20包括具有驱动轴211的电机21及由电机21驱动旋转的风扇22,风扇22旋转产生经过风管组件30的通道的气流。电机21和风扇22至少部分容纳在进风管32内。
动力组件20还包括至少部分容纳电机21的电机壳23及连接在电机壳23的轴向前端的导流锥24,电机21容纳在电机壳23和导流锥24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导流锥24构成为自后向前逐渐朝向驱动轴211倾斜的锥形结构。驱动轴211轴向向后延伸出电机壳23,风扇22包括固定至延伸出电机壳23的驱动轴211上的轮毂221及自轮毂221的外周延伸进通道内的数个扇叶222。电机壳23和进风管32的外壳321之间大致构成为环形的气流通道,吹风机100还包括连接在外壳321和电机壳23之间的静导叶322,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静导叶322位于扇叶222的下游。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包括位于本体部12的底部以支撑整机的支撑部15,在轴向上,支撑部15的延伸长度基本覆盖整个本体部12的轴向长度。在垂直于轴向的竖直方向上,手柄部14和支撑部15分别位于本体部12的相对两侧。安装部13大致沿轴向延伸使得电池包轴向滑动地连接以为动力组件20提供动力。
壳体10包括位于本体部12的轴向后侧的进风区域101,安装部13位于进风区域101的轴向后侧。壳体包括在轴向上间隔连接在本体部12和安装部13之间的数个格栅16,相邻的两个格栅16之间间隔有进风口17,所述进风口17和所述格栅16构成所述进风区域101。格栅16与壳体10为一体式构造,用于阻挡混杂在气流中落叶或比较大的杂质,无需在壳体10上额外安装进风罩,减少了装配工序且降低了成本。
吹风机100工作时,电机21驱动风扇22旋转产生负压,外界空气在气压的影响下自进风区域101的进风口17进入壳体10内,再通过吹风管31的出风口311流出。进风区域101在轴向上构成为连续性的敞开区域,即在轴向上没有物理隔断,也就是说,气流从外界经过进风区域101时,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进风区域101上除了格栅16没有其他能够阻挡气流或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物理结构。本体部12在垂直于轴向的径向上构成为封闭式结构,即吹风机100在轴向上从前端的出风口311至后端的安装部13之间只有进风区域101是径向敞开的以将壳体10内部与外界流体连通。
结合图3至图5所示,壳体10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两侧均设有进风区域101,两个进风区域101的横向之间构成为无阻挡的流体腔102。进风管32在横向上的投影和流体腔102在横向上的投影间隔有轴向间隙103。无阻挡的流体腔102可以理解为在横向的两个进风区域101之间没有其他物理结构存在,使得气流在流体腔102内可顺着流动方向自由流动,不会存在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结构。
数个格栅16在进风区域101内均匀排布,使得每个进风口17在垂直于轴向的周向上的尺寸保持一样,气流均匀地进入流体腔102内,沿轴向流动并经过轴向间隙103后进入进风管32内。在进风区域101后风扇22的之间的气流流动方向上不存在任何阻挡气流存在的物理结构,这样保证的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进风管32的外壳321的轴向后端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导流部323,导流部323在轴向上自后向前倾斜延伸。进风区域101在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握持区域104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进风区域10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握持区域10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区域101在轴向上的长度在50mm-120mm之间;在垂直于轴向和横向的竖直方向上,进风区域101的尺寸大于等于进风管32的尺寸;为了保证良好的吹风效率,进风区域101在周向上的圆周弧度总和最好设置为大于等于90°;本实施例中,进风区域101的圆周弧度总和设置为大于180°,从而保证吹风机100具有较高的吹风效率。
进风区域101在横向上呈平滑的流线型结构,包括与本体部12连接的基部18及连接在基部18与安装部13之间的曲线部19。曲线部19自基部18平滑延伸并在横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设置,通过将进风区域101设置成流线型结构,从而减小风阻,保证良好的进风效率。
电池包大致沿轴向连接至安装部13,电池包的质点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进风区域101的中心点C的下侧。在竖直方向上,进风区域101的尺寸是大于电池包的尺寸。气流自进风区域101进入壳体10内,经过格栅16的流动方向大致垂直于电池包的安装方向(大致为轴向),使得气流从相对称的横向两侧进入,避免刚开机时气流冲撞而导致吹风机100晃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构成进风区域的格栅16与壳体1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无需额外安装进风罩,减少装配工序并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将进风区域101在轴向上设置成连续性的敞开区域且在横向两侧的进风区域101之间构成无阻挡的流体腔102,从而保证气流流动的稳定性,避免存在多种结构导致气流变更方向而造成气流损耗。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机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电池包、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风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扇形成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轴向后侧的进风区域及位于所述进风区域的轴向后侧的安装部,所述电池包连接至所述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在轴向上间隔连接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的数个格栅及间隔设置于数个所述格栅之间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格栅构成所述进风区域,所述格栅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域在轴向上构成为连续性的敞开区域,所述本体部在垂直于轴向的径向上构成为封闭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在所述进风区域内均匀的排布,所述进风口在垂直于轴向的周向上的尺寸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区域,两个所述进风区域的横向之间构成为无阻挡的流体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包括至少部分容纳所述电机和所述风扇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在横向上的投影和所述流体腔在横向上的投影之间形成有轴向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轴向和横向的竖直方向上,所述进风区域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进风管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大致沿轴向插接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电池包的质点在垂直于轴向的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进风区域的中心点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区域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流流经所述格栅的流动方向大致与所述电池包的安装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包括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安装部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构成供用户握持的握持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在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握持区域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进风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握持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域在轴向上的长度在50mm-120mm之间。
CN202322348271.3U 2023-08-30 2023-08-30 吹风机 Active CN220377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8271.3U CN220377189U (zh) 2023-08-30 2023-08-30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8271.3U CN220377189U (zh) 2023-08-30 2023-08-30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7189U true CN220377189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8271.3U Active CN220377189U (zh) 2023-08-30 2023-08-30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7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3068B1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KR100548036B1 (ko) 축류팬용 안내깃과 그 안내깃을 구비한 축류팬 슈라우드 조립체
US5439349A (en) Exhaust fan apparatus
WO2018028639A1 (zh) 花园吹风机
KR20040104772A (ko) 터보팬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
KR101970245B1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KR100917091B1 (ko) 원심 송풍기와 이를 이용한 공기 조화기
CN220377189U (zh) 吹风机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0568923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14742227U (zh)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6111362U (zh) 一种蜗壳式节能风机
CN214660987U (zh)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0861438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0688645U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124885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20364921U (zh) 吹风机
KR100599860B1 (ko) 후드에 구비되는 복합 다단 축류 송풍기
CN217574785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导流装置的车载空调
CN218712512U (zh) 吹风机
CN105042819A (zh) 空调器
CN113566348B (zh) 一种用于新风机的全热交换器及新风机
CN220134235U (zh) 一种高效低噪音的高压通风机
CN21841008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7026879A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