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8094U -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8094U
CN219708094U CN202223369585.3U CN202223369585U CN219708094U CN 219708094 U CN219708094 U CN 219708094U CN 202223369585 U CN202223369585 U CN 202223369585U CN 219708094 U CN219708094 U CN 219708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driving
deviation
conveying
corr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9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9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8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8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8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涉及传送带纠偏技术领域,用于避免传送带跑偏,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承载架、驱动组件和第一调整罗拉,驱动组件设置于承载架。第一调整罗拉设置于传送带的承载面的下方,第一调整罗拉与传送带滚动接触。第一调整罗拉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

Description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纠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编机中,尤其是多轴向经编机中,为了增强织物的强度,往往需要衬入短切纤维、无纺布等基底,这时就需要传送带传送装置,用以传送基底。
传送带传送过程中,传送带跑偏是常见的问题,这不仅易使传送带断裂,还容易造成传送带传送的物品洒落,导致经编机生产的织物不均匀,甚至还存在跑偏的传送带与钩针等结构碰撞的问题,从而损坏机器设备,缩短了经编机的使用寿命。鉴于此,一般在经编机中设置用于对传送带进行纠偏的传送带纠偏装置。而现有的经编机中设置的传送带纠偏装置的结构一般较为复杂,不仅纠偏动作繁琐,而且,延长了传送带纠偏装置的生产加工周期及安装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用于避免传送带跑偏,其构造简单,安装操作以及纠偏动作简便,缩短了传送带纠偏装置的生产加工周期及安装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承载架、驱动组件和第一调整罗拉,驱动组件设置于承载架。第一调整罗拉设置于传送带的承载面的下方,第一调整罗拉与传送带滚动接触。第一调整罗拉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第一调整罗拉与传送带滚动接触,第一调整罗拉能够对传送带的运行进行引导,提升传送带沿预设传送方向运行的平稳性。第一调整罗拉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具体地,当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承载面的方向摆动时,使得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二端与传送带的接触压力相对于第一端与传送带的接触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在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二端的接触压力作用下,迫使传送带向第一端的方向偏移。相应地,当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时,使得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一端与传送带的接触压力相对于第二端与传送带的接触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在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一端接触压力作用下,迫使传送带向第二端的方向偏移。从而实现了对于传送带的纠偏,避免传送带跑偏,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带纠偏装置依靠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即可实现对于传送带的纠偏,不仅纠偏动作简捷,纠偏响应速度快,而且传送带纠偏装置的构造简单,安装操作简便,能够缩短传送带纠偏装置的生产加工周期及安装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机构,设置于承载架;
连接板,具有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第一连接位用于转动连接于承载架;第二连接位用于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板以第一连接位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三连接位用于与第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机构为线性驱动器或驱动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送带纠偏装置还包括第二调整罗拉,与传送带滚动接触;第二调整罗拉包括传送部,以及设置于传送部两端的纠偏部,纠偏部的横截面为自第二调整罗拉的端部向传送部的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或者,纠偏部的横截面为自传送部的端部向第二调整罗拉的端部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送带纠偏装置还包括:
监测组件,设置于承载架,且位于传送带的一侧边沿的传送路径上,监测组件用于监测传送带的边沿的位置信息;
控制器,与监测组件和驱动组件均通信连接,以接收位置信息,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组件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监测组件用于监测监测组件在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被传送带遮挡的距离信号,控制器根据距离信号得出传送带的偏移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监测组件包括多个光线传感器,多个光线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传送带的预设传送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多个光线传感器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一个边沿的两侧,控制器根据光线传感器被传送带遮挡的个数,得出传送带的偏移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线传感器的数量为偶数,当传送带的边沿与预设传送方向平行时,光线传感器数量的一半位于传送带的一个边沿的外侧,另一半位于传送带的下方,且被传送带遮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监测组件还包括限位开关,设置于承载架;限位开关位于监测组件的远离传送带的边沿的位置处;限位开关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限位开关被传送带触发时,控制器控制传送带停止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送带纠偏装置还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承载架支撑板的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边与多个光线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平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纠偏装置与传送带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与第一调整罗拉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与监测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整罗拉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整罗拉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整罗拉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线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传送带的预设传送方向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承载架,2—驱动组件,21—驱动机构,22—连接板,3—第一调整罗拉,4—第二调整罗拉,41—传送部,42—纠偏部,5—监测组件,
51—光线传感器,52—限位开关,6—支撑板,7—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承载架1、驱动组件2和第一调整罗拉3,驱动组件2设置于承载架1。第一调整罗拉3设置于传送带7的承载面的下方,第一调整罗拉3与传送带7滚动接触。第一调整罗拉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驱动组件2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调整罗拉3与传送带7滚动接触,具体地,第一调整罗拉3位于传送带7形成的闭环内,且第一调整罗拉3与位于承载面下方的传送带7的内壁滚动接触。第一调整罗拉3能够对传送带7进行导向,提升传送带7沿预设传送方向运行的平稳性。第一调整罗拉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驱动组件2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具体地,当驱动组件2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承载面的方向摆动时,使得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二端与传送带7的接触压力相对于第一端与传送带7的接触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在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二端的接触压力作用下,迫使传送带7向第一端的方向偏移。相应地,当驱动组件2驱动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时,使得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一端与传送带7的接触压力相对于第二端与传送带7的接触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在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一端接触压力作用下,迫使传送带7向第二端的方向偏移。从而实现了对于传送带7的纠偏,避免传送带7跑偏,延长传送带7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纠偏装置依靠驱动组件2驱动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一端围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即可实现对于传送带7的纠偏,不仅纠偏动作简捷,纠偏响应速度快,而且传送带纠偏装置的构造简单,安装操作简便,能够缩短传送带纠偏装置的生产加工周期及安装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7纠偏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使用传送带7传送物品的机器设备中。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7纠偏装置应用于经编机中传送短切纤维、无纺布等基底时,能够避免传送带7跑偏,规避所传送的物品洒落的问题,提升经编机生产的织物的均匀性,保证产品的品质。进一步地,避免传送带7与经编机的钩针等结构碰撞的问题,延长经编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机构21和连接板22,驱动机构21设置于承载架1,连接板22具有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第一连接位用于转动连接于承载架1,第二连接位用于与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连接,驱动机构21用于驱动连接板22以第一连接位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三连接位用于与第一端连接。实际情况下,可以在连接板22的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上均设置轴承,使得连接板22通过轴承分别与承载架1、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和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一端均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的位置关系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举例说明,连接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时可以形成一条直线,当然,也可以形成三角形,使得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的连线与第一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的连线形成连杆结构,如图2所示。在图2中,第二连接位处于第一连接位的下方,且第三连接位处于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之间连接线的远离驱动机构21的一侧。当与连接板22的第二连接位连接的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板22以第一连接位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时,同样地,第三连接位以第一连接位为旋转中心旋转,能够使得与第三连接位连接的第一调整罗拉3的第一端围绕以第一连接位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使得第一端绕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从而可以对传送带7进行纠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当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传送带7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与预设传送方向相平行。具体实施时,当传送带7的运行方向为预设传送方向时,即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第一调整罗拉3的轴线延伸方向可以与预设传送方向相垂直。
驱动机构21可以固定设置于承载架1,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与连接板22转动连接,此时,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的驱动方向可以平行于传送带7的预设传送方向。实际情况下,当第二连接位围绕第一连接位旋转的角度较大时,比如大于10°,示例性地,可以在连接板22上设置用于使得设置于第二连接位上的轴承或滑块移动的导轨,且导轨的延伸方向为以第一连接位为中心的径向方向,以实现第二连接位能够围绕第一连接位旋转。具体地,当参见图2所示,当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向前伸出时,带动连接板22上的第二连接位向远离驱动机构的方向转动,同时,设置于第二连接位上的轴承或滑块向远离第一连接位的方向移动,最终带动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一端围绕第一连接位转动,使得第一端向靠近承载面的方向移动。同样地,当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缩回时,带动连接板22上的第二连接位向靠近驱动机构21的方向转动,同时,设置于第二连接位上的轴承或滑块向靠近第一连接位的方向移动。最终带动第一调整罗拉的第一端围绕第一连接位转动,使得第一端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移动。
当然,驱动机构21也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承载架1,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与连接板22转动连接,此时,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向前伸出时,带动连接板22上的第二连接位向远离驱动机构的方向转动,同时,驱动机构21整体围绕驱动机构21与承载架1连接的连接端摆动,使得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向靠近承载面的方向摆动。同样地,当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缩回时,带动连接板22上的第二连接位向靠近驱动机构的方向转动,同时,驱动机构21整体围绕驱动机构21与承载架1连接的连接端摆动,使得驱动机构21的驱动端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摆动。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机构21可以为线性驱动器或驱动缸,示例性地,驱动机构21可以为驱动模组、气压缸、液压缸或电动缸,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纠偏装置还包括第二调整罗拉4,与传送带7滚动接触。第二调整罗拉4能够对传送带7的运行进行引导,提升传送带7沿预设传送方向运行的平稳性。第二调整罗拉4可以作为驱动罗拉,当然,也可以作为被动罗拉对传送带7起到张紧作用。参见图4至图6所示,第二调整罗拉4包括传送部41,以及设置于传送部41两端的纠偏部42,设置于传送部41两端的两个纠偏部42对称设置。纠偏部42可以与传送部41一体成形,当然,纠偏部42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传送部41的端部。如图4和图5所示,纠偏部42的横截面可以为自第二调整罗拉4的端部向传送部41的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当然,如图6所示,纠偏部4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自传送部41的端部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端部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
为了便于描述,现将第二调整罗拉4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三端和第四端。
在一种示例中,纠偏部42靠近传送部41的一端的直径等于传送部41的直径,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锥形面与锥形面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实际很小,例如,范围为5°-15°,可以为5°、6°、7°、10°、12°、13°、15°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此种情况下,传送带7包覆于第二调整罗拉4外。此时,一种情况中,传送带7在预设传送方向上运行时,即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传送带7包覆于传送部41的外壁,传送带7的两侧边缘并不与纠偏部42接触。示例性地,当传送带7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第三端跑偏时,传送带7的靠近第三端的边缘超出传送部41,使得传送带7的靠近第三端的边缘悬空,与第二调整罗拉4没有接触,传送带7所受到的张紧力方向与预设传送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此时传送带7所受到的张紧力相对于预设传送方向偏向于第四端,张紧力在沿垂直于预设传送方向的方向上的分力迫使传送带7向第四端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于传送带7的纠偏。另一种情况中,传送带7的边缘位于传送部41外,即传送带7的边缘包覆于纠偏部42。当传送带处于理想运行状态下,即传送带7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关于第二调整罗拉的中垂面对称设置,传送部41两端的纠偏部42分别给与传送带7施加垂直于纠偏部42的锥形面的力,且传送带7所受到的位于两侧的纠偏部42的沿第二调整罗拉4轴向的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阻止传送带7向两侧移动。示例性地,当传送带7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第三端有微小偏移时,位于第二调整罗拉4的第四端的纠偏部42将会对传送带7施加更大的向第四端靠近的分力,从而使传送带7向第四端靠近,达到传送带7部分纠偏的目的。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5所示,纠偏部42靠近传送部4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传送部41的直径。此种情况下,示例性地,当传送带7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第三端偏移时,传送带7的靠近第三端的边沿与纠偏部42靠近传送部41的端面接触,纠偏部42靠近传送部41的端面对传送带7的边沿起到限位作用,抑制传送带7跑偏。
再者,如图6所示,纠偏部42的横截面为自传送部41的端部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端部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示例性地,当传送带7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第三端偏移时,传送带7的靠近第三端的边缘位于第三端的纠偏部42接触,位于第三端的纠偏部42对传送带7施加向第二调整罗拉4的第四端靠近的作用力,迫使传送带7向靠近第四端的方向移动,实现对于传送带7的纠偏。反之亦然。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纠偏装置还包括监测组件5和控制器,监测组件5设置于承载架1,且位于传送带7的一侧边沿的传送路径上,监测组件5用于监测传送带7的边沿的位置信息。控制器与监测组件5和驱动组件2均通信连接,以接收位置信息,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组件2动作。在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监测组件5监测到的传送带7的边沿处于预设位置,此时控制器接收并记录该预设位置信息。当传送带7跑偏时,监测组件5监测跑偏后的传送带7的边沿的位置信息,并将该跑偏后的位置信息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跑偏后的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对比,得出传送带7的跑偏距离,当跑偏距离超出传送带7的允许跑偏范围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2动作,以对传送带7进行纠偏,从而实现机器设备的高速化、阔幅化、数字化,使得机器设备具备快速响应、精细化等特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监测组件5用于监测监测组件5在传送带7的宽度方向上被传送带7遮挡的距离信号,控制器根据距离信号得出传送带7的偏移距离。监测组件5位于传送带7的一侧边沿,由于传送带7跑偏方向的不确定性,在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可以使得传送带7遮挡监测组件5的一部分。举例说明,假设监测组件5在传送带7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0cm,在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监测组件5监测到的传送带7的边沿处于预设位置,示例性地,传送带7的边沿处于预设位置时,监测组件5被传送带7遮挡的尺寸为5cm。当监测组件5所监测到的被传送带7遮挡的尺寸为3cm时,那么,表明传送带7向传送带7的远离设置有监测组件5的一侧偏移,且偏移距离为5cm-3cm=2cm。当监测组件5所监测到的被传送带7遮挡的尺寸为8cm时,那么,表明传送带7向传送带7的靠近设置有监测组件5的一侧偏移,且偏移距离为8cm-5cm=3cm。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7所示,监测组件5包括多个光线传感器51,多个光线传感器51的排列方向与传送带7的预设传送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示例性,α可以为10°、20°、30°、60°、90°、120°、150°、160°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多个光线传感器51分别位于传送带7的一个边沿的两侧,控制器根据光线传感器51被传送带7遮挡的个数,得出传送带7的偏移距离。光线传感器51包括光线接收器和对应的光线发射器,光线接收器位于传送带7的下方,所述光线发射器位于传送带7的上方,当传送带7位于光线接收器与光线发射器之间时,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线发射器所发射的光线,使得光线传感器51被遮挡。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光线传感器51的数量为偶数,以便于在传送带7的边沿与传送方向平行时,即传送带7没有跑偏时,光线传感器51数量的一半位于传送带7的一个边沿的外侧,另一半位于传送带7的下方,且被传送带7遮挡。当然,实际情况下,光线传感器51的数量也可以为奇数,示例性地,光线传感器51的数量为2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多个光线传感器51之间的沿传送带7宽度方向的距离可以相等,可以理解的是,当光线传感器51的数量越多时,那么监测组件5所监测到的传送带7向两侧跑偏的距离范围越大。同时,可以将相邻两个光线传感器51之间的距离设置的数值为较小值,以更加精确的监测出传送带7跑偏的距离。
具体实施时,可以将监测组件5设置在传送带7的尾端,且多个光线传感器51距传送带7的边沿的距离沿靠近传送带7尾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以更加精确的监测出传送带7跑偏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监测组件5还包括限位开关52,设置于承载架1,限位开关52位于监测组件5的远离传送带7的边沿的位置处。限位开关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限位开关被传送带7触发时,控制器控制传送带7停止运行,同时,使得整个机器设备停止运行,并进行报警,从根本上避免传送带7偏移带来的不良后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7纠偏装置还包括支撑板6,设置于承载架1,支撑板6的靠近传送带7的一侧边与多个光线传感器51的排列方向平行,如此,在安装时,光线传感器51沿着支撑板6的边沿进行排布安装,以便于光线传感器51的定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架,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架;
第一调整罗拉,设置于传送带的承载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调整罗拉与所述传送带滚动接触;所述第一调整罗拉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端围绕所述第二端向靠近和远离所述承载面的方向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架;
连接板,具有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用于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二连接位用于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以所述第一连接位为旋转中心旋转;所述第三连接位用于与所述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线性驱动器或驱动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整罗拉,与所述传送带滚动接触;所述第二调整罗拉包括传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两端的纠偏部;
所述纠偏部的横截面为自所述第二调整罗拉的端部向所述传送部的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或者,所述纠偏部的横截面为自所述传送部的端部向所述第二调整罗拉的端部方向逐渐增大的锥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边沿的传送路径上,所述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传送带的边沿的位置信息;
控制器,与所述监测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监测组件在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被所述传送带遮挡的距离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距离信号得出所述传送带的偏移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多个光线传感器,多个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预设传送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多个所述光线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个边沿的两侧,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光线传感器被所述传送带遮挡的个数,得出所述传送带的偏移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数量为偶数,当所述传送带的边沿与所述预设传送方向平行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数量的一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个边沿的外侧,另一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且被所述传送带遮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承载架;所述限位开关位于所述监测组件的远离所述传送带的边沿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当所述限位开关被所述传送带触发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带停止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承载架所述支撑板的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边与多个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平行。
CN202223369585.3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Active CN219708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9585.3U CN2197080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9585.3U CN2197080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8094U true CN219708094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9585.3U Active CN2197080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8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4578U (zh) 传送装置
CN219708094U (zh)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CN118205866A (zh)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CN107963418B (zh) 一种输送机调心装置
CN113104487A (zh) 一种流水线装置
CN211945567U (zh) 一种薄膜纠偏设备
CN112928039A (zh) 高度自动补偿稳定测量装置
CN217866545U (zh) 涂装流水线的断链联锁装置
CN115480124A (zh) 一种打键机
CN215973447U (zh) 一种带自动纠偏装置的皮带传送机
CN112124852A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调偏装置
CN205771461U (zh) 具有纠偏功能的物料输送系统
CN214217123U (zh) 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
CN114394395A (zh) 一种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
CN114394381A (zh) 一种运输装置及分拣设备
CN211109348U (zh) 一种流水线检测设备的工件导向机构
CN214398757U (zh) 一种带导条滚筒皮带传动装置
CN209192942U (zh) 一种防皮带跑偏测温装置
CN218350412U (zh) 一种打键机
CN213415186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调偏装置
CN211643540U (zh) 一种新型皮带自动调偏装置
CN216334782U (zh)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自动调偏装置
CN218520456U (zh) 输送装置
CN110626730A (zh) 自动传输装置
CN219566590U (zh) 胶带机的跑偏检测装置及胶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