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4962U -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4962U
CN219704962U CN202321214835.8U CN202321214835U CN219704962U CN 219704962 U CN219704962 U CN 219704962U CN 202321214835 U CN202321214835 U CN 202321214835U CN 219704962 U CN219704962 U CN 219704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heel
inner tube
pipe
worm gear
telescop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48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辉君
覃忠奎
陈宏钧
曾治国
罗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fth Stee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fth Stee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fth Stee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fth Stee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48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4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4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4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操作机蜗轮更换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包括起吊组件,起吊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内管和外管,外管的外径尺寸与蜗轮的内径尺寸相等,内管的外径尺寸与蜗轮轴的内径尺寸相等,且内管的两端沿轴向延伸并从外管的内腔中伸出;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伸缩缸和支撑板,支撑架设置在内管端部的下方,伸缩缸的底端与支撑架连接,伸缩缸的顶端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用于对内管进行竖向支撑;拉紧杆,拉紧杆的轴向尺寸大于内管的外径尺寸,以使拉紧杆的两端能够与内管抵接。本实用新型不仅缩短了蜗轮拆卸时长,还避免了拆检蜗轮时易产生倾覆现象和损伤设备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机蜗轮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背景技术
宝武特冶锻造厂13MN径锻设备的操作机主要由机架、蜗轮轴、蜗轮等设备组成,由于设备使用多年,操作机内部的液压密封元件以及轴承等部件出现老化现象,需对定期对密封元件和轴承等部件进行更换。
更换密封元件和轴承时,需要对操作机的蜗轮进行拆卸,但蜗轮的拆除空间狭小,通过导链拆装时需要多次调整起吊位置才能将蜗轮吊出,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容易碰伤操作机内部的其他元件;同时,由于蜗轮体积大、重量大且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在拆检时,吊点选取不当极易产生倾覆事故并损伤设备,因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缩短蜗轮的拆卸时长并杜绝倾覆事故的发生,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以解决现有蜗轮拆卸方法存在的耗时长且容易发生倾覆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包括:
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径尺寸与蜗轮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内管的外径尺寸与蜗轮轴的内径尺寸相等,且所述内管的两端沿轴向延伸并从外管的内腔中伸出;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伸缩缸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内管端部的下方,所述伸缩缸的底端与支撑架连接,所述伸缩缸的顶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对内管进行竖向支撑;
拉紧杆,所述拉紧杆的轴向尺寸大于内管的外径尺寸,以使所述拉紧杆的两端能够与内管抵接。
优选的,所述内管用于伸入蜗轮内腔的一端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同轴焊接连接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两端通过支撑环与内管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弧形板,且所述弧形板能够与内管贴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缸为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外管外圆周面的同轴度公差为0.025mm,所述外管外圆周面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内管和外管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且内管的两端从外管内腔中伸出,可通过将内管的一端轴向插入蜗轮轴的内腔中,同时使外管插入蜗轮内腔中并与蜗轮轴抵接,实现延长蜗轮轴轴向长度的延长,并用于对蜗轮进行径向支撑;本实用新型在内管的另一端设置支撑架和伸缩缸,通过伸缩缸对内管的支撑作用以及伸缩缸的伸长和缩短,可以将外管调整至水平状态,使得蜗轮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外管轴向移动,实现蜗轮在径向支撑状态下的拆卸和移出,不仅可以缩短蜗轮的拆卸时长,还可有效避免倾覆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起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的使用参考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00、起吊组件;
110、内管;120、外管;130、固定环;140、支撑环;
200、支撑组件;
210、支撑架;220、伸缩缸;230、支撑板;
300、拉紧杆;
400、蜗轮;
500、蜗轮轴;
600、机架;
700、水平倒链;
800、顶出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该工装包括:
起吊组件100,该起吊组件100包括内管110和外管120,且内管110同轴设置在外管120内腔中并与外管120固定连接;该外管120的外径尺寸与蜗轮400的内径尺寸相等,内管110的外径尺寸与蜗轮轴500的内径尺寸相等,且内管110的两端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从外管120的内腔中伸出。
支撑组件200,该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架210、伸缩缸220和支撑板230,该支撑架210设置在内管110端部的下方,该伸缩缸220的底端与支撑架210连接,伸缩缸220的顶端与支撑板230连接,该支撑板230用于对内管110进行竖向支撑。
拉紧杆300,该拉紧杆300的轴向尺寸大于内管110的外径尺寸,以使拉紧杆300的两端能够与内管110抵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内管110用于伸入蜗轮400内腔的一端设有倒角。
如此设置,是因为:内管110的外径与蜗轮轴500的内径尺寸相等,使得蜗轮400从蜗轮轴500上轴向移动至外管120上后,蜗轮轴500能够对内管110的一端进行径向支撑;在内管110的端部设置倒角,便于将内管110的端部插入蜗轮轴500内腔中。
优选的,在内管110的另一端同轴焊接连接有固定环130。
如此设置,是因为:在轴向移动蜗轮400时,需要通过水平倒链700和拉紧杆300轴向固定内管110,在内管1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30,可以增大拉紧杆300与内管110端面的接触面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外管120的两端通过支撑环140与内管110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该外管120外圆周面的同轴度公差为0.025mm,外管120外圆周面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25mm。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支撑板230为弧形板,且弧形板能够与内管110贴合,也就是弧形板的径向尺寸与内管110的外径尺寸相等。
优选的,该伸缩缸220为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使用过程如下:
S10:使用行车及吊带将起吊组件100吊运到蜗轮400的一侧,并在外管120的表面上涂抹液压油,用于对外管120表面进行润滑。
S20:先将水平倒链700和钢丝绳从蜗轮轴500和内管110一端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钩住拉紧杆300,然后通过拉紧水平倒链700将内管110插入蜗轮轴500内腔中,并使外管120与蜗轮轴500抵接。
S30:在内管110的悬空端下方放置支撑架210,支撑架210上放置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对内管110的顶升作用调整内管110的轴线位置,在调整过程中,需要在外管120上放置水平尺,以保证外管120的水平度;确保蜗轮400能准确地沿水平方向移出,且移动过程中无卡滞的现象。
S40:将顶出丝杆800拧入蜗轮400的安装法兰螺孔中,使用电动扳手传递扭矩驱动顶出丝杆800转动,通过顶出丝杆800与机架600的抵接,利用反作用力将蜗轮400整体缓慢顶出;为保证蜗轮400顶出时均匀移动且无卡滞,需根据在外管120两侧对称的安装法兰螺孔中安装顶出丝杆800,并缓慢进行外顶。
S50:蜗轮400顶出后,起吊组件100与蜗轮400一同吊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从整体的检修时间上讲,检修时长可由原来的36小时减少到10小时,检修时长时间缩短了26小时,极大的提高了蜗轮的更换效率。
(2)、从吊装的角度上讲,蜗轮起吊更稳定,且起钩过程中不容易碰撞,有利于倒运,施工过程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吊组件(100),所述起吊组件(100)包括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内管(110)和外管(120),所述外管(120)的外径尺寸与蜗轮(400)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内管(110)的外径尺寸与蜗轮轴(500)的内径尺寸相等,且所述内管(110)的两端沿轴向延伸并从外管(120)的内腔中伸出;
支撑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架(210)、伸缩缸(220)和支撑板(230),所述支撑架(210)设置在内管(110)端部的下方,所述伸缩缸(220)的底端与支撑架(210)连接,所述伸缩缸(220)的顶端与支撑板(230)连接,所述支撑板(230)用于对内管(110)进行竖向支撑;
拉紧杆(300),所述拉紧杆(300)的轴向尺寸大于内管(110)的外径尺寸,以使所述拉紧杆(300)的两端能够与内管(110)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0)用于伸入蜗轮(400)内腔的一端设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0)的另一端同轴焊接连接有固定环(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20)的两端通过支撑环(140)与内管(110)焊接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0)为弧形板,且所述弧形板能够与内管(110)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220)为千斤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20)外圆周面的同轴度公差为0.025mm,所述外管(120)外圆周面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25mm。
CN202321214835.8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Active CN219704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4835.8U CN219704962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4835.8U CN219704962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4962U true CN219704962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5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4835.8U Active CN219704962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4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5691B (zh) 一种立式轧机万向轴检修工装及检修方法
CN219704962U (zh) 一种用于更换操作机蜗轮的工装
CN213380146U (zh) 一种大包回转台关节轴及轴承更换装置
CN210060982U (zh) 一种更换烧结机台车轮轴承的装置
CN215509866U (zh) 一种盾构机后配套轮对液压拆卸系统
CN113941856A (zh) Crh5动车组齿轮箱变位组装装置及变位组装工艺
CN210062991U (zh) 拆卸装置
CN113649736A (zh) 适用于混泥土搅拌车不同筒径和轨道焊接的自动旋转设备
KR200451145Y1 (ko) 전극봉 홀더의 승하강 가이드 롤러 조정용 지그
CN109795961A (zh) 多功能机轮拆卸安装设备
CN108977625B (zh) 真空室插入管在线更换设备及更换方法
CN218364254U (zh) 一种机架辊用检修工装
CN218746023U (zh) 一种销轴拆除装置
CN220449703U (zh) 一种大型门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卷筒检修辅助工装
JP639594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そらせ車交換方法及びそらせ車交換治具
CN114915116B (zh) 核电发电机转子抬轴盘轴方法及其抬轴支撑装置
CN219767296U (zh) 一种用于大型连铸机大包回转台轴承快速更换的装置
CN214643273U (zh) 一种辊道减速机拆卸简易装置
CN213795145U (zh) 用于安装拆卸辊压机用减速机的辅助装置
CN22041590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随车吊用油缸
CN219925930U (zh) 用于大型渣罐的耳轴拆卸装置
CN109158425B (zh) 万能轧机传动侧立辊横梁升降装置
CN220056216U (zh) 一种抬车工具
CN204251092U (zh) 钢丝绳卷盘的托架装置
CN219521091U (zh) 一种筒体组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