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2205U -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 Google Patents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2205U
CN219692205U CN202321312948.1U CN202321312948U CN219692205U CN 219692205 U CN219692205 U CN 219692205U CN 202321312948 U CN202321312948 U CN 202321312948U CN 219692205 U CN219692205 U CN 219692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reduction mechanism
gear
planetary reduction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29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奕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3129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2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2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2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箱,包括转动电机、外壳、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转动电机和外壳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依次连接;外壳设有环外壳内侧壁成圆形分布的内齿条,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行星架相对于外壳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智能马桶盖板,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易于装配,减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行星齿轮箱就是减速器的一种,行星齿轮箱的结构是多个行星齿轮围绕一个太阳轮转动的机构,而由于行星齿轮箱所包含的行星齿轮、太阳轮和转轴数量较多,导致行星齿轮箱装配工艺复杂,装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箱,解决了现有行星齿轮箱所包含的行星齿轮、太阳轮和转轴数量较多,导致行星齿轮箱装配工艺复杂,装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马桶盖板,通过齿轮箱带动马桶盖板从而可以平稳开启关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齿轮箱,包括转动电机、外壳、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转动电机和外壳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依次连接;外壳设有环外壳内侧壁成圆形分布的内齿条,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相对于外壳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垫片、第一限位盘、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和三个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在第一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一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一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均与第一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一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一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一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限位盘和三个第一行星轮轴插接,第一垫片套在第一太阳轮外;第一垫片位于第一限位盘和转动电机之间,第一垫片、第一限位盘、第一行星轮和第一行星架依次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一凸块,三个第一凸块均朝向第一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一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行星轮之间;第一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一插柱,三个第一凸块均设有第一插孔,三个第一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一插孔。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限位盘、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和三个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一体成型设置,第二太阳轮和第一太阳轮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均与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在第二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二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二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均与第二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二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二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二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二限位盘和三个第二行星轮轴插接,第二限位盘和第一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二垫片,第二限位盘位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轮之间,第二限位盘、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依次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二凸块,三个第二凸块均朝向第二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二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行星轮之间;第二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二插柱,三个第二凸块均设有第二插孔,三个第二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二插孔。
作为一种优选,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限位盘、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和三个第三行星轮,第三太阳轮和第二行星架一体成型设置,第三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均与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在第三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三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三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均与第三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三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三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三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三限位盘和三个第三行星轮轴插接,第三限位盘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三垫片,第三限位盘位于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轮之间,第三限位盘、第三行星轮和第三行星架依次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第三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三凸块,三个第三凸块均朝向第三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三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行星轮之间;第三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三插柱,三个第三凸块均设有第三插孔,三个第三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三插孔。
作为一种优选,齿轮箱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采用齿轮电位器,外壳设有电位器安装腔,齿轮电位器通过电位器安装轴安装在电位器安装腔内,输出轴套键连接有外齿轮,齿轮电位器的电位器齿轮与外齿轮啮合;齿轮电位器的电路板安装在电位器安装腔上。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均为斜齿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马桶盖板,包括上述的齿轮箱。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相应的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和行星架设计成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无需再慢慢加装太阳轮和行星架,减少了装配流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电机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之间设置第一垫片,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二行星减速机构之间设置第二垫片,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之间设置第三垫片,从而减小两个机构之间的摩擦,提高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外侧设置对应的限位盘,从而对相应的行星轮限制,避免行星轮从行星轮轴滑出。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设置凸块配合相应的限位盘,从而在装配时只需直接插接即可,装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齿轮箱去掉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齿轮箱的半剖视图。
图3为一种齿轮箱的立体图。
图4为转动电机和去掉第一行星架之后的第一行星减速机构装配立体图。
图5为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爆炸图。
图7为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爆炸图。
图8为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爆炸图。
其中,1为外壳,2为转动电机,3为固定法兰,4为第一太阳轮,5为第一行星轮,6为第一行星轮轴,7为第一行星架,8为第一限位盘,9为第二限位盘,10为第二行星架,11为第二太阳轮,12为第二行星轮,13为第二行星轮轴,14为第三限位盘,15为第三行星架,16为第三太阳轮,17为输出轴套,18为第三行星轮,19为第三行星轮轴,20为第一插柱,21为外齿轮,22为电位器齿轮,23为电路板,24为第一凸块,25为第一插孔,26为第二凸块,27为第二插孔,28为第三凸块,29为第三插孔,30为第一垫片,31为第二垫片,32为第三垫片,33为第三连接孔,34为第二连接孔,35为第一连接孔,36为第二插柱,37为第三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包括转动电机2、外壳1、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17,转动电机和外壳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依次连接;外壳设有环外壳内侧壁成圆形分布的内齿条,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相对于外壳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然后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因此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在装配时直接将其太阳轮相互连接,即可完成三组行星减速机构的装配,然后将输出轴套与第三行星减速机构连接,然后将装配好的转动电机、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装入外壳内,完成整个齿轮箱的装配,方便快捷,节约了大量的装配时间,无需再将每个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和行星架慢慢装配好再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的转动电机是通过固定法兰3与外壳连接,转动电机和固定法兰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固定法兰通过螺钉与外壳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齿轮箱是通过转动电机依次传动到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在外壳内均相对于外壳转动;减速效果好,齿轮箱使用寿命长。
如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4、第一行星架7、第一垫片30、第一限位盘8、三个第一行星轮轴6和三个第一行星轮5,第一太阳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在第一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一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一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均与第一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一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一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一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限位盘和三个第一行星轮轴插接,第一垫片套在第一太阳轮外;第一垫片位于第一限位盘和转动电机之间,第一垫片、第一限位盘、第一行星轮和第一行星架依次分布。第一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一凸块24,三个第一凸块均朝向第一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一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行星轮之间;第一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一插柱20,三个第一凸块均设有第一插孔25,三个第一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一插孔。第一限位盘和第一行星架插接配合,如此设置,降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组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示例性的,第一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一连接孔35,三个第一连接孔配合三个第一行星轮轴插入,完成第一限位盘与三个第一行星轮轴的插接。示例性的,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由于将第一太阳轮和转动电机连接,因此在装配之前先直接将第一行星轮套在第一行星轮轴上,第一限位盘的三个第一凸块设置三个第一插孔,然后再将第一限位盘的三个第一插孔对准三个第一插柱插入;同时三个第一行星轮轴也插入到三个第一连接孔内,完成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装配,然后将垫片套在第一太阳轮的外侧,最后将第一太阳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太阳轮和第一太阳轮连接,完成第一行星减速机构与转动电机的装配,装配简单。
如图7-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11、第二行星架10、第二限位盘9、三个第二行星轮轴13和三个第二行星轮12,第二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一体成型设置,第二太阳轮和第一太阳轮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均与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在第二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二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二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均与第二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二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二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二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二限位盘和三个第二行星轮轴插接,第二限位盘和第一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二垫片31,第二限位盘位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轮之间,第二限位盘、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依次分布。第二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二凸块26,三个第二凸块均朝向第二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二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行星轮之间;第二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二插柱36,三个第二凸块均设有第二插孔27,三个第二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二插孔。示例性的,第二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孔34,三个第二连接孔配合三个第二行星轮轴插入,完成第二限位盘与三个第二行星轮轴的插接。第二限位盘和第二行星架插接配合,如此设置,降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组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示例性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由于将第二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一体成型设计,因此在装配之前先直接将第二行星轮套在第二行星轮轴上,第二限位盘的三个第二凸块设置三个第二插孔,然后再将第二限位盘的三个第二插孔对准三个第二插柱插入;同时三个第二行星轮轴也插入到三个第二连接孔内,完成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装配,然后将垫片套在第二太阳轮的外侧,最后将第二太阳轮和第一太阳轮连接,完成第二行星减速机构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装配。
如图9-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三太阳轮16、第三行星架15、第三限位盘14、三个第三行星轮轴19和三个第三行星轮18,第三太阳轮和第二行星架一体成型设置,第三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均与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在第三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三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三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均与第三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三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三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三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三限位盘和三个第三行星轮轴插接,第三限位盘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三垫片32,第三限位盘位于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轮之间,第三限位盘、第三行星轮和第三行星架依次分布。第三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三凸块28,三个第三凸块均朝向第三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三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行星轮之间;第三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三插柱37,三个第三凸块均设有第三插孔29,三个第三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三插孔。
示例性的,第三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三连接孔34,三个第三连接孔配合三个第三行星轮轴插入,完成第三限位盘与三个第三行星轮轴的插接。
示例性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由于将第三太阳轮和第二行星架一体成型设计,因此在装配之前先直接将第三行星轮套在第三行星轮轴上,第三限位盘的三个第三凸块设置三个第三插孔,然后再将第三限位盘的三个第三插孔对准三个第三插柱插入;同时三个第三行星轮轴也插入到三个第三连接孔内,完成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装配,然后将垫片套在第三太阳轮的外侧,最后将第三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完成第三行星减速机构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装配。第三限位盘和第三行星架插接配合,如此设置,降低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组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箱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采用齿轮电位器,外壳设有电位器安装腔,齿轮电位器通过电位器安装轴安装在电位器安装腔内,输出轴套键连接有外齿轮21,齿轮电位器的电位器齿轮22与外齿轮啮合;齿轮电位器的电路板23安装在电位器安装腔上,工作时,输出轴套转动,输出轴套的外齿轮带动电位器齿轮转动,齿轮电位器检测输出轴套的转动角度,当检测到输出轴套转动达到预设角度后,齿轮电位器的电路板23控制齿轮电位器发出信号使转动电机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均为斜齿轮。斜齿轮啮合平稳度高,接触面大,减小传动噪音和异音,加大输出扭力,增强齿轮箱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马桶盖板,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齿轮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马桶盖板包括座圈和盖板,齿轮箱共有两个,其中一个齿轮箱的输出轴套通过输出轴与座圈连接,另一个齿轮箱的输出轴通过轴套与盖板连接,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以实现座圈和盖板的启闭。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轴可根据输出轴套的尺寸进行购买或定制,装配连接时,配合本实施例的齿轮箱一起使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电机、外壳、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转动电机和外壳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套依次连接;外壳设有环外壳内侧壁成圆形分布的内齿条,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相对于外壳转动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垫片、第一限位盘、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和三个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轴在第一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一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一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行星轮均与第一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一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一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一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一限位盘和三个第一行星轮轴插接,第一垫片套在第一太阳轮外;第一垫片位于第一限位盘和转动电机之间,第一垫片、第一限位盘、第一行星轮和第一行星架依次分布。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一凸块,三个第一凸块均朝向第一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一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行星轮之间;第一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一插柱,三个第一凸块均设有第一插孔,三个第一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一插孔。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限位盘、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和三个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一体成型设置,第二太阳轮和第一太阳轮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均与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轴在第二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二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二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二行星轮均与第二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二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二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二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二限位盘和三个第二行星轮轴插接,第二限位盘和第一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二垫片,第二限位盘位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轮之间,第二限位盘、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依次分布。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二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二凸块,三个第二凸块均朝向第二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二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行星轮之间;第二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二插柱,三个第二凸块均设有第二插孔,三个第二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二插孔。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三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限位盘、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和三个第三行星轮,第三太阳轮和第二行星架一体成型设置,第三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均与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轴在第三行星架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三行星轮分别和三个第三行星轮轴转动连接,三个第三行星轮均与第三太阳轮啮合,三个第三行星轮的外表面凸出第三行星架外表面,三个第三行星轮均与内齿条啮合;第三限位盘和三个第三行星轮轴插接,第三限位盘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三垫片,第三限位盘位于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轮之间,第三限位盘、第三行星轮和第三行星架依次分布。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三行星架设有三个第三凸块,三个第三凸块均朝向第三限位盘设置,每一个第三凸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行星轮之间;第三限位盘设有三个第三插柱,三个第三凸块均设有第三插孔,三个第三插柱分别插入三个第三插孔。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采用齿轮电位器,外壳设有电位器安装腔,齿轮电位器通过电位器安装轴安装在电位器安装腔内,输出轴套键连接有外齿轮,齿轮电位器的电位器齿轮与外齿轮啮合;齿轮电位器的电路板安装在电位器安装腔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均为斜齿轮。
10.智能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
CN202321312948.1U 2023-05-26 2023-05-26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Active CN219692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2948.1U CN219692205U (zh) 2023-05-26 2023-05-26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2948.1U CN219692205U (zh) 2023-05-26 2023-05-26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2205U true CN21969220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2948.1U Active CN219692205U (zh) 2023-05-26 2023-05-26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2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19490A3 (en) Electric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CN219692205U (zh) 齿轮箱、智能马桶盖板
CN101783543A (zh) 一种电机组件
CN209994233U (zh) 一种输出级齿轮可断电旋转360度的减速电机
CN110510052B (zh) 一种油电混合摩托车的无刷电机
CN112728019A (zh) 一种内置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
CN112555376A (zh) 一种多级行星轮系结构的减速齿轮箱及电动马桶盖
CN217720954U (zh) 双速偏心轮减速直流电机
CN220994516U (zh) 一种紧凑型摆线关节模组
CN2427672Y (zh) 车库门用马达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11127451U (zh) 高转速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CN217108048U (zh) 一种一级行星减速单元及三级行星减速驱动器
CN212429643U (zh) 一种间歇变速齿轮箱及其变速装置及其麻将机
CN113819196A (zh) 一种齿轮箱及具有该齿轮箱的驱动装置
CN217603281U (zh) 一种二级行星减速单元及三级行星减速驱动器
CN217801418U (zh) 一种电动螺丝刀
CN220727009U (zh) 助力自行车电机摆线齿盘转动减速结构
CN215378680U (zh) 一种低成本高效的伞齿式减速电机
CN216242182U (zh) 内啮合行星齿轮箱
CN214788851U (zh) 一种行星离合器
CN219062355U (zh) 一种液压马达专用差速器
CN214674752U (zh) 一种电磁离合电机
CN219618894U (zh) 一种电机差速器一体机结构
CN213088655U (zh) 行星齿轮减速箱
CN211820583U (zh) 直驱式离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