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7135U -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7135U
CN219687135U CN202320331744.6U CN202320331744U CN219687135U CN 219687135 U CN219687135 U CN 219687135U CN 202320331744 U CN202320331744 U CN 202320331744U CN 219687135 U CN219687135 U CN 219687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vehicle seat
ho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17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崇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17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7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7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7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桌板及支撑件,所述桌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桌板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桌板形成有第一移动部,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构造为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部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移动部配合,所述支撑件适于在所述桌板转动时支撑所述桌板。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车辆座椅,通过在桌板内部设置容纳腔,使得后排乘客可以利用容纳腔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以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满足车辆后排乘客的娱乐、工作及进餐等使用需求,汽车主驾驶座椅和/或副驾驶座椅设置有可活动的桌板,桌板在不使用时可以与座椅贴合从而避免桌板占用车辆后排乘坐空间,需要使用桌板时,后排乘客可以打开桌板并利用桌板娱乐、办公或进餐等,现有技术中,座椅设置的桌板无法进行储物,乘客的闲置物品只能放置于桌板表面,而在车辆颠簸或急刹时,乘客放置于桌板表面的闲置物品会掉落,从而降低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通过在桌板内部设置容纳腔,使得后排乘客可以利用容纳腔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以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座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桌板及支撑件,所述桌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桌板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桌板形成有第一移动部,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构造为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部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移动部配合,所述支撑件适于在所述桌板转动时支撑所述桌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通过在桌板内部设置容纳腔,使得乘客可以利用容纳腔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从而避免乘客将闲置物品直接放置于桌板表面,进而避免车辆颠簸或急刹时,放置于桌板表面的闲置物品掉落在车内,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桌板包括底板、侧板及盖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沿且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盖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侧板以可选择地封闭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枢转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与所述第二枢转部枢转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侧板上设置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侧板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在由所述底板到所述盖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移动部构造为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移动部构造为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滑块适于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且在所述定位凸起与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孔配合后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本体设置有安装面,所述桌板具有使用面,所述定位孔包括在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桌板具有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桌板的使用面与所述座椅本体的安装面贴合,所述使用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0°;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所述桌板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至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所述使用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90°;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桌板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至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所述使用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过孔,所述滑块包括拉动部及弹性部,所述拉动部穿设于所述过孔且所述拉动部的一端构造为所述定位凸起,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过孔内且所述拉动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弹性部止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孔包括第一段过孔和第二段过孔,所述第一段过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过孔的内径,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段过孔;所述拉动部包括第一拉动部和第二拉动部,所述第一拉动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为螺杆,所述第二拉动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为螺母,所述第二拉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止抵,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第一段过孔并伸入所述第二段过孔以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座椅。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座椅,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便于后排乘客娱乐、办公或进餐,从而可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感。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通过在桌板内部设置容纳腔,使得乘客可以利用容纳腔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从而避免乘客将闲置物品直接放置于桌板表面,进而避免车辆颠簸或急刹时,放置于桌板表面的闲置物品掉落在车内,以提高桌板的实用性;桌板具有多种状态,包括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及第二打开状态,以丰富桌板功能,从而满足乘客的多种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桌板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桌板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桌板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桌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车辆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桌板处于第一打开状态时车辆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桌板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车辆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后视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车辆座椅;
1座椅本体;11旋转手柄;
2桌板;21容纳腔;22第一移动部;221第一定位孔;222第二定位孔;23底板;24盖板;241第二磁吸部;25第一侧板;26第二侧板;27第三侧板;28第四侧板;281第一磁吸部;
3支撑件;31第二移动部;311定位凸起;312弹性部;313第一段过孔;314第二段过孔;315螺杆;31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为满足车辆后排乘客的娱乐、工作及进餐等使用需求,汽车主驾驶座椅和/或副驾驶座椅设置有可活动的桌板,桌板在不使用时可以与座椅贴合从而避免桌板占用车辆后排乘坐空间,需要使用桌板时,后排乘客可以打开桌板并利用桌板娱乐、办公或进餐等,现有技术中,座椅设置的桌板无法进行储物,乘客的闲置物品只能放置于桌板表面,而在车辆颠簸或急刹时,乘客放置于桌板表面的闲置物品会掉落,从而降低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00。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包括座椅本体1、桌板2及支撑件3,桌板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座椅本体1,桌板2内部形成有容纳腔21,桌板2形成有第一移动部22,支撑件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座椅本体1,支撑件3的另一端构造为第二移动部31,第二移动部31可移动地与第一移动部22配合,支撑件3适于在桌板2转动时支撑桌板2。可以理解的是,需要使用桌板2时,操控桌板2使得桌板2绕桌板2与座椅本体1的连接点转动,此时,支撑件3跟随桌板2转动,且支撑架的一端绕支撑架与座椅本体1的连接点转动,另一端的第二移动部31与桌板2的第一移动部22发生相对移动,当桌板2转动到适宜乘客使用的位置时,第二移动部31与第一移动部22配合使得第二移动部31无法与第一移动部22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架可以对桌板2进行支撑且将桌板2与座椅本体1的相对位置固定,乘客可以在桌板2内部的容纳腔21内放置或拿取物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通过在桌板2内部设置容纳腔21,使得乘客可以利用容纳腔21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从而避免乘客将闲置物品直接放置于桌板2表面,进而避免车辆颠簸或急刹时,放置于桌板2表面的闲置物品掉落在车内,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桌板2包括底板23、侧板及盖板24,侧板设置于底板23的边沿且朝向远离底板23的方向延伸,侧板与底板23共同限定出容纳腔21,盖板24可转动地设置于侧板以可选择地封闭容纳腔21。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桌板2包括底板23,底板23的外周边沿设置有侧板,靠近座椅本体1的侧板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盖板24,盖板24与其他侧板的端部配合以将容纳腔21封闭,且盖板24将容纳腔21封闭后,盖板24的顶面构造为桌板2的使用面,乘客可以利用桌板2的使用面娱乐、办公或进餐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侧板包括第一侧板25、第二侧板26、第三侧板27和第四侧板28,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设置于底板2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三侧板27和第四侧板28设置于底板23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三侧板27上设置有第一枢转部,盖板24上设置有第二枢转部,第一枢转部与第二枢转部枢转配合。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座椅本体1的侧板构造为第三侧板27,远离座椅本体1的侧板构造为第四侧板28,第三侧板27和第四侧板28两侧的侧板分别构造为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第一侧板25、第三侧板27、第二侧板26和第四侧板28依次连接,第三侧板27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枢转部,第一枢转部与盖板24端部设置的第二枢转部配合以使得盖板24与第三侧板27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四侧板28上设置有第一磁吸部281,盖板24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241,第一磁吸部281与第二磁吸部241磁吸配合。具体地,盖板24远离第二枢转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吸部241,第四侧板2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磁吸部281,第一磁吸部281与第二磁吸部241配合以将盖板24固定于第四侧板28,以增强盖板24对容纳腔21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在桌板2转动时盖板24转动致使容纳腔21敞开,进而避免容纳腔21内物品掉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四侧板28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在由底板23到盖板2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第四侧板28的厚度逐渐减小,可以将第四侧板28靠近盖板24的边角设置成平滑的圆弧状或夹角为钝角的边角,以避免车辆颠簸或其他突发情况时桌板2的边角与乘客上半身或头部发生碰撞而对乘客造成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及图4-图8所示,第一移动部22构造为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第二移动部31构造为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11,滑块适于在滑槽内滑动且在定位凸起311与任意一个定位孔配合后滑块固定于滑槽。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构造为圆柱滑块,桌板2发生转动时,圆柱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与桌板2发生相对转动,且当滑块上的定位凸起311与滑槽内的定位孔配合时,支撑件3与桌板2均相对于座椅本体1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5所示,座椅本体1设置有安装面,桌板2具有使用面,定位孔包括在滑槽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定位孔221和第二定位孔222,桌板2具有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其中在关闭状态,桌板2的使用面与座椅本体1的安装面贴合,使用面与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0°;在第一打开状态,桌板2与支撑件3转动至定位凸起311与第一定位孔221配合,使用面与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90°;在第二打开状态,桌板2与支撑件3转动至定位凸起311与第二定位孔222配合,使用面与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90°。可以理解的是,当桌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使用面与安装面之间的夹角α为0°,此时桌板2收纳于座椅本体1,以避免桌板2占用后排乘坐空间;当桌板2处于第一打开状态时,使用面与安装面之间的夹角α为90°,此时桌板2的使用面与水平面平行,以便于乘客用餐或娱乐;当桌板2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使用面与安装面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此时桌板2的使用面倾斜向下并朝向乘客,以便于乘客看书或写字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支撑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过孔,滑块包括拉动部及弹性部312,拉动部穿设于过孔且拉动部的一端构造为定位凸起311,弹性部312设置于过孔内且拉动部的至少部分与弹性部312止抵。可以理解的是,拉动部可移动地穿设于过孔,弹性部312的一端与过孔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定位凸起311抵接,桌板2转动时,定位凸起311挤压弹性部312,此时定位凸起311可移动的设置于滑槽内,当桌板2转动到第一打开状态或第二打开状态时,弹性部312对定位凸起311施加弹力并将定位凸起311推进第一定位孔221或第二定位孔222,从而将桌板2固定在第一打开状态位置或第二打开状态位置;同理,拉动部朝向远离桌板2的方向运动可以解除定位凸起311与第一定位孔221或第二定位孔222的配合,此时桌板2可转动,从而便于乘客调整桌板2的使用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过孔包括第一段过孔313和第二段过孔314,第一段过孔313的内径小于第二段过孔314的内径,弹性部312设置于第二段过孔314;拉动部包括第一拉动部和第二拉动部,第一拉动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为螺杆315,第二拉动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为螺母316,第二拉动部的一端与弹性部312止抵,螺杆315穿设第一段过孔313并伸入第二段过孔314以与螺母316螺纹配合。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杆315的一端穿设于第一段过孔313和第二段过孔314并与螺母316螺纹配合,螺母316设置有定位凸起311,弹性部312可以构造为弹簧,弹簧套设于螺杆315且一端与第二段过孔314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螺母316抵接,以便于支撑件3整体的组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簧与螺母316套设有弹簧套,弹簧套的安装孔构造为第二段过孔314,以简化支撑件3的零件的制造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本体1转动设置有桌板2、支撑件3及旋转手柄11,旋转手柄11可以将桌板2固定于座椅本体1,桌板2由底板23、侧板及盖板24组成,底板23的外周边沿设置有侧板,侧板与底板23可以限定出用于容纳物品的容纳腔21,靠近座椅本体1的侧板铰接有盖板24,盖板24的顶面构造为桌板2的使用面,盖板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吸部241,远离座椅本体1的侧板设置有与第二磁吸部241配合的第一磁吸部281,且远离座椅本体1的侧板的至少部分厚度在由底板23到盖板2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桌板2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个侧板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21及第二定位孔222,支撑件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段过孔313,螺杆315的一端活动穿设于第一段过孔313并螺纹连接有螺母316,螺母316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221或第二定位孔222配合的定位凸起311,螺杆315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段过孔314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螺母316抵接,螺母316及弹簧套设有弹簧套,弹簧套活动设置于滑槽内。
桌板2不使用时,旋转手柄11将桌板2固定于座椅本体1,使得桌板2的使用面与座椅本体1的安装面贴合从而将桌板2收纳于座椅本体1;需要使用桌板2时,转动旋转手柄11以解除对桌板2的固定,转动桌板2,此时支撑件3跟随桌板2一起转动,且弹簧套活动设置于滑槽内,当弹簧套活动至第一定位孔221或第二定位孔222时,弹簧套内的弹簧对螺母316施加弹力并将定位凸起311推进第一定位孔221或第二定位孔222,以使得支撑件3和桌板2相对于座椅本体1的位置固定,支撑件3以对桌板2进行支撑,此时可以打开盖板24并在容纳腔21内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
桌板2设置有容纳腔21以便于乘客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避免乘客将闲置物品直接放置于桌板2表面,进而避免车辆颠簸或急刹时,放置于桌板2表面的闲置物品掉落在车内;靠近座椅本体1的侧板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盖板24,盖板24与其他侧板的端部配合以将容纳腔21封闭;盖板24设置有第二磁吸部241且远离座椅本体1的侧板设置有与第二磁吸部241配合的第一磁吸部281,以提高盖板24对容纳腔21的密封效果;当旋转手柄11将桌板2固定时,桌板2可以收纳于座椅本体1以避免桌板2占用后排乘坐空间,当定位凸起311与第一定位孔221配合时,乘客可以利用桌板2娱乐或用餐,当定位凸起311与第二定位孔222配合时,乘客可以利用桌板2看书或写字。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座椅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座椅100,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便于后排乘客娱乐、办公或进餐,从而可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感。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通过在桌板2内部设置容纳腔21,使得乘客可以利用容纳腔21放置或拿取闲置物品,从而避免乘客将闲置物品直接放置于桌板2表面,进而避免车辆颠簸或急刹时,放置于桌板2表面的闲置物品掉落在车内,以提高桌板2的实用性;桌板2具有多种状态,包括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及第二打开状态,以丰富桌板2功能,从而满足乘客的多种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本体(1);
桌板(2),所述桌板(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1),所述桌板(2)内部形成有容纳腔(21),所述桌板(2)形成有第一移动部(22);
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1),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构造为第二移动部(31),所述第二移动部(31)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移动部(22)配合,所述支撑件(3)适于在所述桌板(2)转动时支撑所述桌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2)包括:
底板(23);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23)的边沿且朝向远离所述底板(23)的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23)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21);
盖板(24),所述盖板(2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侧板以可选择地封闭所述容纳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
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所述第一侧板(25)和所述第二侧板(26)设置于所述底板(2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第三侧板(27)和第四侧板(28),所述第三侧板(27)和所述第四侧板(28)设置于所述底板(23)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三侧板(27)上设置有第一枢转部,所述盖板(24)上设置有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与所述第二枢转部枢转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28)上设置有第一磁吸部(281),所述盖板(24)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241),所述第一磁吸部(281)与所述第二磁吸部(241)磁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28)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在由所述底板(23)到所述盖板(2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22)构造为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移动部(31)构造为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11),所述滑块适于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且在所述定位凸起(311)与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孔配合后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设置有安装面,所述桌板(2)具有使用面,所述定位孔包括在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定位孔(221)和第二定位孔(222),所述桌板(2)具有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其中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桌板(2)的使用面与所述座椅本体(1)的安装面贴合,所述使用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0°;
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所述桌板(2)与所述支撑件(3)转动至所述定位凸起(31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1)配合,所述使用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90°;
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桌板(2)与所述支撑件(3)转动至所述定位凸起(3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22)配合,所述使用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夹角α满足:α>9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过孔,所述滑块包括:
拉动部,所述拉动部穿设于所述过孔且所述拉动部的一端构造为所述定位凸起;
弹性部(312),所述弹性部(312)设置于所述过孔内且所述拉动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弹性部(312)止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包括第一段过孔(313)和第二段过孔(314),所述第一段过孔(3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过孔(314)的内径,所述弹性部(312)设置于所述第二段过孔(314);所述拉动部包括第一拉动部和第二拉动部,所述第一拉动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为螺杆(315),所述第二拉动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为螺母(316),所述第二拉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312)止抵,所述螺杆(315)穿设所述第一段过孔(313)并伸入所述第二段过孔(314)以与所述螺母(316)螺纹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00)。
CN202320331744.6U 2023-02-27 2023-02-27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9687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1744.6U CN219687135U (zh) 2023-02-27 2023-02-27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1744.6U CN219687135U (zh) 2023-02-27 2023-02-27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7135U true CN21968713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1744.6U Active CN219687135U (zh) 2023-02-27 2023-02-27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7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4291B2 (en)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an article in a vehicle
EP3126237B1 (en) Center console side opening doors and integrated armrest cocktail tray
GB2418650A (en) Object holder for a vehicle
CA2311265A1 (en) Seat cushion with flip open storage bin
CN107054188B (zh) 具有收折小桌板的汽车座椅
KR101724744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의 테이블 구조
CN219687135U (zh) 车辆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1492023A (zh) 车辆用座椅的肘靠结构
KR101599966B1 (ko) 교통수단의 시트용 관절형 물품 거치대
CN109367455B (zh) 车用翻折式小桌板机构
KR100899075B1 (ko) 테이블 형 암레스트
CN214383369U (zh) 一种车载扶手桌
US11952125B2 (en) Movable shroud for articulating components
JPH0810293Y2 (ja) 座席用回転スライド式テーブル
CN210062731U (zh) 座椅组件和车辆
JPH057965Y2 (zh)
CN114043936B (zh) 汽车扶手箱
CN216636837U (zh) 一种航空座椅餐桌板收纳机构
CN216580367U (zh)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JP5813490B2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CN111347981B (zh) 用于车辆的储物盒总成和车辆
CN220374370U (zh) 一种电动桌板及汽车
CN110962752B (zh) 一种笔架装置及汽车
US11858427B2 (en) PED holder arm concept
CN114475444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多功能扶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