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2731U - 座椅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2731U
CN210062731U CN201920266967.2U CN201920266967U CN210062731U CN 210062731 U CN210062731 U CN 210062731U CN 201920266967 U CN201920266967 U CN 201920266967U CN 210062731 U CN210062731 U CN 210062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eat cushion
box body
cush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69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宁
张聪
栗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69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2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2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2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组件和车辆,其中座椅组件包括:支撑箱体、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坐垫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覆盖住所述支撑箱体,所述座椅坐垫可相对所述支撑箱体滑动至变形位置以显露出所述支撑箱体;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相对所述支撑箱体具有前极限位置和后极限位置。该座椅组件可合理的改变其自身的总支撑面积,以实现其更多的功能,并且座椅组件还能够有效合理的改变车辆后部的空间结构及布局,以实现车辆后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进而使车辆后部空间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Description

座椅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座椅只能够用于支持乘客的乘坐,不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这就导致其除了支持乘客的乘坐外,不具有其他更多的功能,实用性及功能性相对较差,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的功能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椅组件,包括:支撑箱体;座椅坐垫,所述座椅坐垫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覆盖住所述支撑箱体,所述座椅坐垫可相对所述支撑箱体滑动至变形位置以显露出所述支撑箱体;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相对所述支撑箱体具有前极限位置和后极限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可合理的改变其自身的总支撑面积,以实现其更多的功能,并且座椅组件还能够有效合理的改变车辆后部的空间结构及布局,以实现车辆后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进而使车辆后部空间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座椅靠背处在所述前极限位置且所述座椅坐垫处于变形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折叠在所述支撑箱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坐垫相对于所述支撑箱体的滑动以及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支撑箱体的转动均可采用电动的方式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外设坐垫,所述外设坐垫可在所述座椅坐垫处在所述变形位置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箱体内具有储物腔,所述座椅坐垫适于覆盖所述储物腔的上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与所述座椅坐垫之间,以使所述座椅坐垫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箱体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件和滑轨,所述滑件固定在所述座椅坐垫上,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体上,所述滑件可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坐垫的底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一支撑腿,所述座椅靠背的后表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二支撑腿,所述外设坐垫的底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三支撑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设坐垫适于放置在所述储物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设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设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座椅组件100,支撑箱体1,座椅坐垫2,座椅靠背3,外设坐垫4,储物腔11,上开口12,滑动组件5,滑件51,滑轨52,第一支撑腿21,第二支撑腿31,第三支撑腿41,第一开关6,第二开关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100可以包括:支撑箱体1、座椅坐垫2和座椅靠背3。该座椅组件100可为车辆上的前排座椅和/或后排座椅,当然也可为其他的座椅,为了描述清楚,下面以座椅组件100为车辆上的后排座椅为例示意说明,但是这种示意说明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他座椅也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支撑箱体1设置在车辆后部的地板上,其中,座椅坐垫2设置在支撑箱体1上且覆盖住支撑箱体1。支撑箱体1为座椅坐垫2提供支撑力,以使座椅坐垫2能够支撑住乘客的重量,而座椅坐垫2为支撑箱体1增加舒适性,使乘客能够更加舒适的坐在座椅坐垫2及支撑箱体1上。
进一步,结合图1-图3所示实施例,座椅坐垫2可相对支撑箱体1滑动至变形位置以显露出支撑箱体1,以改变座椅坐垫2的占用面积及可支撑面积的范围,即座椅坐垫2的上表面及支撑箱体1的上表面均可用来支撑物品,以增大座椅组件100的实用性。
同时也合理的改变了车辆后部的空间结构及布局,以实现车辆后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其中,上文所叙述的座椅坐垫2相对支撑箱体1滑动至变形位置以显露出支撑箱体1,可以理解为只要座椅坐垫2相对支撑箱体1滑动,支撑箱体1就会从座椅坐垫2下方被显露出来,只不过只有在座椅坐垫2滑动至变形位置时,座椅坐垫2才能够被完全显露出来,从而摆脱座椅坐垫2的覆盖,此时为座椅坐垫2的上表面与支撑箱体1上表面可相互连接时的最大面积,此时二者的上表面具有合理的最大载物面积。
本实用新型为设置在支撑箱体1上的座椅坐垫2自身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滑动而改变的座椅组件100的总支撑面积,相较于传统的需要外加伸长结构,例如在座椅坐垫上外加伸长板的情况而言能够有效减少整体构件的数量以及降低整体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可减少造价及降低整体的重量,有利于实现整车的轻量化。
再进一步,参照图1-图3,座椅靠背3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箱体1上而不与座椅坐垫2相连,不影响座椅坐垫2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滑动,并且座椅靠背3相对支撑箱体1具有前极限位置和后极限位置,即座椅靠背3可向前旋转(向靠近座椅坐垫2的方向旋转)以及向后旋转(向远离座椅坐垫2的方向旋转),其中,前极限位置与后极限位置之间的范围为座椅靠背3的可旋转范围。
由此,座椅靠背3通过相对支撑箱体1旋转,能够合理的适时的改变座椅靠背3的作用,如可将座椅靠背3通过旋转相对支撑箱体1平放,这样本来用于支撑乘客后背的座椅靠背3通过平放就能够用于支撑其他物品,进而还同座椅坐垫2的作用一致,即合理的改变了座椅靠背3的占用面积及可支撑面积的范围,进而增加了支撑箱体1,座椅坐垫2及座椅靠背3的总支撑面积,以增加座椅组件100的实用性。
同理,座椅靠背3的旋转也合理的改变了车辆后部的空间结构及布局,以实现车辆后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通过座椅坐垫2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滑动以及座椅靠背3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转动,可有效改变座椅组件100的总支撑面积,还可有效合理的改变车辆后部的空间结构及布局,以实现车辆后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进而使车辆后部空间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组件100,该座椅组件100可合理的改变其自身的总支撑面积,以实现其更多的功能,并且座椅组件100还能够有效合理的改变车辆后部的空间结构及布局,以实现车辆后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进而使车辆后部空间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在座椅靠背3处在前极限位置且座椅坐垫2处于变形位置时,座椅靠背3折叠在支撑箱体1上,以形成座椅组件100的第一种变形形式。
具体地,座椅坐垫2上设置有第一开关6,座椅坐垫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7,第一开关6用于控制座椅坐垫2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锁止与解锁,第二开关7则用于控制座椅靠背3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锁止与解锁。当操作人员将座椅组件100进行第一种变形形式的变形时,操作人员需解锁第一开关6以使座椅坐垫2能够相对于支撑箱体1滑动,之后将座椅坐垫2滑动至变形位置,再解锁第二开关7使座椅靠背3能够相对支撑箱体1转动,进而转动座椅靠背3至前极限位置以使座椅靠背3折叠在支撑箱体1上,以完成第一种变形形式的变形。
由于座椅坐垫2向外滑动至变形位置后,支撑箱体1上方敞开,以使座椅靠背3能够覆盖在支撑箱体1上,进而使座椅组件100的支撑面积变大,即座椅靠背3的后表面面积加上座椅坐垫2的上表面面积为第一种变形形式下的座椅组件100的总支撑面积,并且变形后的座椅组件100处的空间可与后备箱的空间连通,以便于将较长的物品放置在座椅组件100上以及后备厢内。由此,实现了后备箱的储物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实施例,在座椅靠背3处在后极限位置时,座椅坐垫2处在变形位置,以形成座椅组件100的第二种变形形式。
具体地,当操作人员将座椅组件100进行第二种变形形式的变形时,操作人员需解锁第一开关6以使座椅坐垫2能够相对于支撑箱体1滑动,之后将座椅坐垫2滑动至变形位置,再解锁第二开关7使座椅靠背3能够相对支撑箱体1转动,进而使座椅靠背3向远离座椅坐垫2的方向转动至后极限位置,完成第二中变形形式的变形。
此时,座椅靠背3的上表面(变形前的前表面)、支撑箱体1的上表面以及座椅坐垫2的上表面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此时的座椅组件100的支撑面积为上述三个表面的总和,以使支撑面积足够大,以足够支撑乘客躺下休息,以使变形后的座椅组件可完全充当床的作用,以便于乘客能够在车内休息。由此,有效的增加了座椅组件100的功能性及实用性。
当然,在座椅靠背3处在后极限位置时,座椅坐垫2也可处在初始位置(未相对于支撑箱体1滑动且覆盖住支撑箱体1的位置),以形成座椅组件100的第三种变形形式。具体变形过程与第二种变形形式的变形过程相近,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座椅组件100可通过进行三种不同变形形式的变形而实现其自身的总支撑面积大小的三种情况,以适应不同的载物或载人需求。
可选的,座椅坐垫2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滑动以及座椅靠背3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转动可采用电动的(自动的)驱动方式驱动,也可为手动的驱动方式驱动,可根据座椅组件100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3,为提升座椅组件100在处于第二种变形形式时的舒适性,座椅组件100还设置有外设坐垫4,在操作人员将座椅组件100变形成第二种变形形式后可将外设坐垫4设置在支撑箱体1上,以增加支撑箱体1上表面的柔软程度,进而提升了乘客躺在座椅组件100上的舒适性。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实施例,支撑箱体1内具有储物腔11,储物腔11内适于放置驾驶员和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及车内必须物品,其中,座椅坐垫2适于覆盖储物腔11的上开口12,以实现储物腔11的封闭,避免储存在储物腔11内的物品从上开口12处脱出储物腔11,并且使用座椅坐垫2覆盖住上开口12还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使外人很难发现支撑箱体1内具有储物腔11,也就不会发现储物腔11内储藏的物品。
如图4-图6所示,座椅组件100还包括:滑动组件5,滑动组件5设置在支撑箱体1与座椅坐垫2之间,以使座椅坐垫2能够相对支撑箱体1稳定的滑动。可选的,滑动组件5可为常规的机械构件,需人为滑动,也可为自动部件(电动部件),以自行滑动,可根据座椅组件100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设置。
进一步,滑动组件5包括:滑件51和滑轨52,滑件51固定在座椅坐垫2上,滑轨52固定在支撑箱体1上,滑件51可在滑轨52内滑动。由此,实现了座椅坐垫2相对于支撑箱体1的稳定滑动。
结合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实施例,座椅坐垫2的底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一支撑腿21,座椅靠背3的后表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二支撑腿31。具体地,在初始状态(未变形状态)时,第一支撑腿21折叠紧贴在座椅坐垫2的底面上,第二支撑腿31折叠紧贴在座椅靠背3的后表面上,以不占用多余的车内空间。
而当操作人员要将座椅组件100变形为第一种变形形式时,可将第一支撑腿21打开并支撑在车辆地板上,以使其能够稳定的支撑住座椅坐垫2,使座椅坐垫2能够足以承受其上放置的物品的重力,进而保证了座椅组件100在处于第一种变形形式时的设置稳定性。
同理,当操作人员要将座椅组件100变形为第二种变形形式时,可将第一支撑腿21打开并支撑在车辆地板上,以使第一支撑腿21能够稳定的支撑住座椅坐垫2,使座椅坐垫2能够足以承受其上放置的物品的重力,并将第二支撑腿31打开支撑在车辆地板上,以使第二支撑腿31能够稳定的支撑住座椅靠背3,使座椅靠背3能够足以承受其上放置的物品的重力,进而保证了座椅组件100在处于第二种变形形式时的设置稳定性。
结合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外设坐垫4的底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三支撑腿41,在初始情况下,第三支撑腿41折叠紧贴在外设坐垫4的底面上,以不占用多余的车内空间。
当操作人员要将座椅组件100变形为第二种变形形式时,由于座椅坐垫2相对支撑箱体1的移动以敞开上开口12,要在上开口12上直接设置外设坐垫4则不能保证外设坐垫4的支撑力,因此在外设坐垫4上设置了第三支撑腿41,以使第三支撑腿41能够起到支撑外设坐垫4的作用,使外设坐垫4能够足以承受其上放置的物品的重力,进而保证了座椅组件100在处于第二种变形形式时的设置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为节省车内空间,可在初始状态时将外设坐垫4放置在储物腔11内,而需将座椅组件100变形为第二种变形形式时再将其取出用于支撑。其中,第三支撑腿41可支撑在储物腔11内,也可支撑在支撑箱体1的侧壁的顶面上,可根据座椅组件100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座椅组件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箱体;
座椅坐垫,所述座椅坐垫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覆盖住所述支撑箱体,所述座椅坐垫可相对所述支撑箱体滑动至变形位置以显露出所述支撑箱体;
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相对所述支撑箱体具有前极限位置和后极限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靠背处在所述前极限位置且所述座椅坐垫处于变形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折叠在所述支撑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坐垫相对于所述支撑箱体的滑动以及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支撑箱体的转动均可采用电动的方式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设坐垫,所述外设坐垫可在所述座椅坐垫处在所述变形位置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内具有储物腔,所述座椅坐垫适于覆盖所述储物腔的上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与所述座椅坐垫之间,以使所述座椅坐垫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箱体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件和滑轨,所述滑件固定在所述座椅坐垫上,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体上,所述滑件可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底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一支撑腿,所述座椅靠背的后表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二支撑腿,所述外设坐垫的底面设置有可折叠的多个第三支撑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坐垫适于放置在所述储物腔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组件。
CN201920266967.2U 2019-03-01 2019-03-01 座椅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0062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6967.2U CN210062731U (zh) 2019-03-01 2019-03-01 座椅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6967.2U CN210062731U (zh) 2019-03-01 2019-03-01 座椅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2731U true CN210062731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6967.2U Active CN210062731U (zh) 2019-03-01 2019-03-01 座椅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27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9681A (zh) * 2022-05-25 2022-07-26 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9681A (zh) * 2022-05-25 2022-07-26 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座椅
CN114789681B (zh) * 2022-05-25 2023-09-22 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3830B (zh) 辅助座椅存储结构
US4191417A (en) Vehicle seat
US8573670B2 (en) Vehicle seating system and cabin
EP1449710B1 (en) Seat device including a stowable auxiliary seat
US7631931B2 (en) Dual pivoting armrest arrangement for motor vehicle
US20190232839A1 (en) Vehicle seating arrangement with deployable bolsters
JP2009051455A (ja)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構造
US10730444B2 (en) Vehicle seating arrangement having storage solutions
CN210062731U (zh) 座椅组件和车辆
JP4955352B2 (ja) 乗り物用テーブル
CN101474970A (zh) 一种可折叠汽车座椅及支撑其的四连杆机构
JP2019142294A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08155724A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110949211B (zh) 一种汽车的座椅装置以及汽车
US20140091590A1 (en) Stowable vehicle seat
WO2001005620A1 (en) Motor vehicle rear seat with container well and two-sided lid
JP444238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S6336992B2 (zh)
CN111845487B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车辆
CN111038344A (zh) 汽车后备箱
JP2006306251A (ja) 自動車シート
US11787316B2 (en) Vehicular seat apparatus
CN221162376U (zh) 折叠放置组件以及座椅
CN218343319U (zh) 一种车辆座椅、车辆内饰件及车辆
CN212400991U (zh) 汽车后备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