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5488U -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5488U
CN219685488U CN202320596770.1U CN202320596770U CN219685488U CN 219685488 U CN219685488 U CN 219685488U CN 202320596770 U CN202320596770 U CN 202320596770U CN 219685488 U CN219685488 U CN 219685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oor
plate
bracket
support frame
dis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67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辉
李文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fu Precision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fu Precision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fu Precision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fu Precision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67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5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5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5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所述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有下压板,每个所述下压板上均设置有车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滑动地设置有插销,滑动所述插销能够将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所述安装板能够使得所述上压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转动肘夹,使得肘夹上的挤压块对车门进行固定,再接着,启动气缸,使得气缸带动上压板对车门进行固定,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装置能够固定两个车门,同时,也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车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支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维修,在车内维修时,大多需要将车门拆卸下来便于工人进入车内进行汽车的维修,如专利号为CN 212529590 U提供的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夹紧装置;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上的上夹紧爪和下夹紧爪将车门坚持住,千斤顶和上夹紧杆用于调整下夹紧爪和上夹紧爪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通过上下夹紧装置将即将拆卸的车门夹持住,工人在对车门进行拆卸,一名工人即可完成车门的拆卸,节省了企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其一次只能固定一个车门,不能根据车门的大小来固定车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该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解决了其一次只能固定一个车门,不能根据车门的大小来固定车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所述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有下压板,每个所述下压板上均设置有车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滑动地设置有插销,滑动所述插销能够将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所述安装板能够使得所述上压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肘夹,所述肘夹上设置有挤压块,转动所述肘夹能够使得所述挤压块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上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推送杆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插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将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所述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有下压板,每个所述下压板上均设置有车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滑动地设置有插销,滑动所述插销能够将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所述安装板能够使得所述上压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将车门打开最大角度。将支架主体推至车门处,接着把支撑架上的下压板与车门的最低处相卡合(这里的下压板上设置有液压气缸或者千斤顶,只要能够带动下压板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即可,这里的液压气缸或者千斤顶均为生产中常见的设备),接着,转动肘夹,使得肘夹上的挤压块对车门进行固定,再接着,启动气缸,使得气缸带动上压板对车门进行固定,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装置能够固定两个车门,同时,也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2、下压板;3、肘夹;4、气缸;5、连接板;6、滑轨;7、滑座;8、安装板;9、上压板;10、插销;11、滚轮;12、把手;13、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有下压板2,每个所述下压板2上均设置有车门,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5,每个所述连接板5上均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上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上压板9,所述上压板9上滑动地设置有插销10,滑动所述插销10能够将所述上压板9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滑动所述安装板8能够使得所述上压板9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将车门打开最大角度。将支架主体推至车门处,接着把支撑架上的下压板与车门的最低处相卡合(这里的下压板上设置有液压气缸或者千斤顶,只要能够带动下压板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即可,这里的液压气缸或者千斤顶均为生产中常见的设备),接着,转动肘夹,使得肘夹上的挤压块对车门进行固定,再接着,启动气缸,使得气缸带动上压板对车门进行固定,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装置能够固定两个车门,同时,也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车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肘夹3,所述肘夹3上设置有挤压块13,转动所述肘夹3能够使得所述挤压块13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这是为了方便使得肘夹能够对车门进一步的进行固定,使得车门固定的更为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块13上设置有橡胶垫,这是为了方便保护车门的表面,使得车门的便面不易产生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推送杆与所述安装板8相连接,这是为了方便使得气缸能够带动安装板进行上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有滑轨6,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滑座7,所述滑座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6上,这是为了方便对安装板进行限位,使得安装板在位移的过程中不易产生位置偏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压板9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插销1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将所述上压板9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这是为了方便使得上压板能够通过插销固定在安装板上,使得上压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压板9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这是为了方便对上压板进行限位,使得其在位移的过程中不易产生位置偏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把手12,这是为了方便推动支撑架进行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滚轮11,这是为了方便使得支撑架能够通过滚轮进行移动,方便支撑架进行位移。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有下压板(2),每个所述下压板(2)上均设置有车门,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5),每个所述连接板(5)上均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上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上压板(9),所述上压板(9)上滑动地设置有插销(10),滑动所述插销(10)能够将所述上压板(9)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滑动所述安装板(8)能够使得所述上压板(9)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肘夹(3),所述肘夹(3)上设置有挤压块(13),转动所述肘夹(3)能够使得所述挤压块(13)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13)上设置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推送杆与所述安装板(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有滑轨(6),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滑座(7),所述滑座(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9)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插销(1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将所述上压板(9)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压板(9)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把手(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滚轮(11)。
CN202320596770.1U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Active CN219685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770.1U CN219685488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770.1U CN219685488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5488U true CN219685488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4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6770.1U Active CN219685488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5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0101B1 (en) Fixing device for repairing aluminum alloy wheel hub
US3888100A (en) Auto body and frame straightening devices
CN107971682B (zh) 夹具快换装置
CN209976005U (zh) 脚手架管箍拆卸用辅助夹具
CN106738305A (zh) 自动拆装管模一体机
CN106956132B (zh) 压装缸盖导管和座圈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685488U (zh) 一种用于拆卸车门的支架
CN106514213A (zh) 四柱式油缸拆装一体机及拆装方法
USRE31636E (en) Auto body and frame straightening device
CN111805137B (zh) 一种易装卸的汽油机组台架焊接工装
KR100916781B1 (ko) 실린더 헤드용 회전 작업대
CN210375692U (zh) 一种电磁离合测试工装
CN219582669U (zh) 矿用千斤顶拆装夹头
CN112589418A (zh) 一种汽车玻璃通用亮饰条安装工装
CN214668310U (zh) 一种挂车制动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
CN214870303U (zh) 一种岸桥夹轮器油缸维修工装
CN219401765U (zh) 一种槽钢开口调节装置
CN212762041U (zh) 一种齿辊破碎机齿板装拆专用工具
CN221110622U (zh) 液压油缸拆装机
CN219685099U (zh) 一种螺栓加工夹具
CN215717227U (zh) 支模装置
CN210525019U (zh) 一种座椅用四连杆装配工装
CN217020894U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快速脱模装置
CN211388473U (zh) 一种液压缸筒快速装夹夹具
CN221019357U (zh) 一种车架零件焊接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