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7511U -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7511U
CN219677511U CN202321057791.2U CN202321057791U CN219677511U CN 219677511 U CN219677511 U CN 219677511U CN 202321057791 U CN202321057791 U CN 202321057791U CN 219677511 U CN219677511 U CN 219677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e
pin
discharging
discharg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7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贺鹏
王冬波
邹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p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p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p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p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57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7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7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7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应用于电池包上,电池包表面固定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开设有插接孔,充放电端子包括:充放电端子本体,固定设有焊接引脚,所述焊接引脚插入并穿设所述插接孔;充放电插件,与PCB板固定连接,所述充放电插件开设有充放电输出口,所述充放电输出口内壁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PCB板贴合且相互平行,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嵌入所述充放电输出口内时,所述焊接引脚夹持于所述限位杆的两个水平侧壁上,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与所述限位杆相互垂直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焊接时充放电端子的扶正稳定性,使得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不易出现倾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一种用于为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电源装置,随着电池充放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电池包具备可充放电的特点。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包括电池本体、PCB板和充放电端子,PCB板与电池本体电性连接,PCB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充放电的电路,充放电端子焊接于PCB板上用于供充电头插接时,进行电压传输,在对充放电端子进行焊接时,需要对充放电端子进行预先扶正,使得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保持垂直,再对充放电端子穿设PCB板的背面焊接引脚进行锡焊,以减少因充放电端子倾斜带来插接不便的情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充放电端子在进行焊接过程中,充放电端子的预先扶正准确性对于焊接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充放电端子的扶正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焊接时充放电端子的扶正稳定性,使得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不易出现倾斜,本申请提供一种充放电端子。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端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充放电端子,应用于电池包上,电池包表面固定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开设有插接孔,充放电端子包括:
充放电端子本体,固定设有焊接引脚,所述焊接引脚插入并穿设所述插接孔;
充放电插件,与PCB板固定连接,所述充放电插件开设有充放电输出口,所述充放电输出口内壁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PCB板贴合且相互平行,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嵌入所述充放电输出口内时,所述焊接引脚夹持于所述限位杆的两个水平侧壁上,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与所述限位杆相互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与焊接引脚相互配合,在焊接引脚与限位杆的侧壁相互抵接夹持限位下,使得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保持相互垂直,降低了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发生倾斜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充放电端子本体的扶正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焊接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夹持于所述限位杆的两相对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夹持于限位杆的不同侧壁上,相较于设置单个引脚,增加了夹持接触面积,使得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限位杆之间的限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有助于降低充放电端子发生晃动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朝向所述充放电输出口的侧壁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于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一引脚之间,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的相向侧壁贴合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块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相互配合,当限位凸块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的相向侧壁贴合抵接时,对充放电端子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起到进一步限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充放电端子本体的扶正稳定性。
可选的,充放电端子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夹持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夹持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焊接引脚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充电头的电极片,所述焊接引脚插入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杆贴合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与限位杆相互配合,当焊接引脚插入插接孔内时,限位杆与限位部进行贴合抵接,增加了限位部受到限位的面积,使得限位部保持与PCB板处于平行状态,降低焊接引脚进行焊接时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充放电端子本体进行焊接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均朝向远离所述PCB板一侧弯折延伸形成夹持槽,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相向侧壁均固定设有弹性挤压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弯折形成夹持槽,以供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时进行夹持,且第一弹性挤压片和第二弹性挤压片之间呈相向设置,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夹持槽内时,得到进一步挤压夹持,有助于提高充电头与充放电端子本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可选的,所述弹性挤压片包括第一挤压片和第二挤压片,所述第一挤压片与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挤压片和所述第二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片和所述第二挤压片相向弯折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挤压片和第二挤压片相向弯折,以对充电头插入夹持槽内的电极片进行双侧夹持挤压,以实现对充电头的电极片进行牢牢夹持,降低充电头在充电过程中受到误触碰而掉落的概率,同时能够增加通流面积,减少通流发热。
可选的,第一挤压片和所述第二挤压片弯折形成挤压斜面,当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所述夹持槽内时,所述挤压斜面抵接于电极片的周向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斜面的开设使得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夹持槽内时,得到多个方向上的抵接限位,使得电极片在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自动滑移,保持电极片与充放电端子本体之间的紧密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挤压片和所述第二挤压片的侧壁均开设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沿对应所述第一挤压片或所述第二挤压片的弯折方向延伸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挤压片和第二挤压片的结构强度相对降低,从而有助于增加第一加压片和第二挤压片的整体弹性能力,使得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夹持槽内时所受到的阻力相对降低,不影响夹持稳定性的同时,方便电极片进行插接。
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和导电连接片,所述导电连接片设于所述电池包本体和所述PCB板之间,用于将电压从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传递至所述电池包本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包本体与充放电端子本体相互配合,使得充电头的电极片与充放电端子本体之间进行稳定夹持连接,使得充电头对电池包本体进行充电时,充电头不易因受到误触碰而发生掉落,以提高充电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限位杆与焊接引脚相互配合,在焊接引脚与限位杆的侧壁相互抵接夹持限位下,使得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保持相互垂直,降低了充放电端子与PCB板之间发生倾斜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充放电端子本体的扶正稳定性;
2.限位凸块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相互配合,当限位凸块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的相向侧壁贴合抵接时,对充放电端子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起到进一步限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充放电端子本体的扶正稳定性;
3.第一挤压片和第二挤压片相向弯折,以对充电头插入夹持槽内的电极片进行双侧夹持挤压,以实现对充电头的电极片进行牢牢夹持,降低充电头在充电过程中受到误触碰而掉落的概率,同时能够增加通流面积,减少通流发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电池包与充放电端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充放电端子与PCB板的部分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中充放电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充放电端子本体;11、焊接引脚;111、第一引脚;112、第二引脚;12、限位部;13、夹持部;131、第一夹片;132、第二夹片;133、夹持槽;14、弹性挤压片;141、第一挤压片;142、第二挤压片;143、挤压斜面;144、分隔槽;2、充放电插件;21、充放电输出口;22、限位杆;23、限位凸块;3、PCB板;31、插接孔;4、电池包本体;41、导电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图中坐标轴z轴指示的方向为上,与z轴相反的方向为下,以y轴指示的方向为前,与y轴相反的方向为后,以x轴指示的方向为左,与x轴相反的方向为右。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放电端子,应用于电池包上。参照图1和图2,充放电端子包括充放电端子本体1和充放电插件2,电池包上设置有PCB板3,PCB板3上设置有充放电电路用于调节充放电,PCB板3上开设有插接孔31,充放电插件2开设有充放电输出口21,充放电输出口21与插接孔31相互连通,充放电输出口21供充放电端子本体1嵌入时提供周侧限位保护,充放电输出口21的槽底内壁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限位板与PCB板3贴合抵接,充放电端子本体1的两相对水平侧壁均固定设有焊接引脚11,焊接引脚11插入并穿设插接孔31,焊接引脚11夹持于限位板的左右侧壁,此时充放电端子本体1与限位杆22相互垂直设置,在焊接引脚11与限位杆22的相互抵接限位下,使得充放电端子本体1不易发生倾斜。
参照图2和图3,充放电端子本体1包括限位部12和夹持部13,限位部12呈长条板状设置,焊接引脚11与限位部12固定连接,焊接引脚11呈朝向下侧弯折延伸设置,焊接引脚11包括第一引脚111和第二引脚112,第一引脚111和第二引脚11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引脚111和第二引脚11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引脚111固定设于限位部12的前侧左右侧壁,两个第二引脚112固定设于限位部12靠近后侧的左右侧壁,对应的,插接孔31的数量和位置与引脚的数量和位置相适配。夹持部13包括第一夹片131和第二夹片132,第一夹片131和第二夹片132均呈长条片状设置,第一夹片131的一端与限位部1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夹片132的一端与限位部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夹片131和第二夹片132远离限位部12的一端朝向上侧弯折延伸形成夹持槽133,第一夹片131、第二夹片132与限位部12相互垂直,夹持槽133供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夹持。
参照图2,限位杆22的左右侧壁均一体设置有限位凸块23,限位凸块23位于第一引脚111和第二引脚112之间,限位凸块23的前侧壁与第一引脚111凸出限位部12的后侧壁贴合抵接,限位凸块23的后侧壁与第二引脚112的前侧壁贴合抵接,限位部12与限位凸块23相互配合,以增加对限位杆22水平方向上的转动限位面积,使得限位部12处于垂直PCB板3的状态下不易发生晃动,便于焊接引脚11进行焊接。
参照图3,为了使得第一夹片131和第二夹片132对充电头的电极片具有较好的夹持牢固性,第一夹片131和第二夹片132的上端侧壁固定设有弹性挤压片14,具体地,弹性挤压片14包括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第一挤压片141固定设于第一夹片131的右侧壁,第二挤压片142固定设于第二夹片132的左侧壁,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相向弯折形成挤压斜面143,当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夹持槽133内时,挤压斜面143对电机片的周向侧壁进行挤压,同时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弯折时,减少了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对电极片的夹持牢固性。
参照图3,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的水平侧壁均开设有分隔槽144,分隔槽144的开设使得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的整体结构强度下降,但弹性形变能力得到增加,使得电极片插入夹持槽133内时,不易受到过大的阻力,同时也具有较佳的夹紧能力,使得充电头受到误触碰时,电极片不易与第一夹片131、第二夹片132发生相对滑移。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充放电端子的实施原理为:焊接前通过将第一引脚111、第二引脚112对准并插入对应插接孔31内,限位部12与限位杆22的相向侧壁贴合抵接,使得第一引脚111和第二引脚112夹持于限位杆22的左右侧壁上,限位凸块23对第一引脚111与第二引脚112之间的相向侧壁进行抵接限位,使得第一夹片131、第二夹片132保持垂直于PCB板3的状态,且竖直方向上不易发生偏移。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池包,参照图1和图2,电池包应用有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充放电端子,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4和导电连接片41,电池包本体4内部设置有可蓄电的电池,导电连接片41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导电电极片的呈长条带状设置,PCB板3固定连接于电池包本体4的上表面,两个导电电极片连接于电池包本体4和PCB板3之间,用于电能的传输,充放电端子本体1与PCB板3焊接时与两个导电电极片连接。PCB板3上的充放电控制电路为本领域现有技术,且不为本申请发明构思侧重点,故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电路进行详细展开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包的实时原理为:当需要充电或用电时,将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充放电端子本体1的夹持槽133内,在充放电端子对电极片的稳定夹持下,使得充电头与电池包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脱离,有助于提高电池包进行充电时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充放电端子,应用于电池包上,电池包表面固定设有PCB板(3),所述PCB板(3)开设有插接孔(31),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放电端子本体(1),固定设有焊接引脚(11),所述焊接引脚(11)插入并穿设所述插接孔(31);
充放电插件(2),与PCB板(3)固定连接,所述充放电插件(2)开设有充放电输出口(21),所述充放电输出口(21)内壁固定设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与所述PCB板(3)贴合且相互平行,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1)嵌入所述充放电输出口(21)内时,所述焊接引脚(11)夹持于所述限位杆(22)的两个水平侧壁上,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1)与所述限位杆(22)相互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引脚(11)包括第一引脚(111)和第二引脚(112),所述第一引脚(111)和所述第二引脚(112)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脚(111)和所述第二引脚(112)均夹持于所述限位杆(22)的两相对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2)朝向所述充放电输出口(21)的侧壁固定设有限位凸块(23),所述限位凸块(23)设于所述第二引脚(112)和所述第一引脚(111)之间,所述限位凸块(23)与所述第一引脚(111)、所述第二引脚(112)的相向侧壁贴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充放电端子本体(1)包括一体设置的夹持部(13)和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与所述夹持部(1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焊接引脚(11)与所述限位部(12)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13)用于夹持充电头的电极片,所述焊接引脚(11)插入所述插接孔(31)内时,所述限位部(12)与所述限位杆(22)贴合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3)包括第一夹片(131)和第二夹片(132),所述第一夹片(131)和所述第二夹片(132)均朝向远离所述PCB板(3)一侧弯折延伸形成夹持槽(133),所述第一夹片(131)和所述第二夹片(132)的相向侧壁均固定设有弹性挤压片(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片(14)包括第一挤压片(141)和第二挤压片(142),所述第一挤压片(141)与所述第一夹片(1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挤压片(142)和所述第二夹片(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片(141)和所述第二挤压片(142)相向弯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挤压片(141)和所述第二挤压片(142)弯折形成挤压斜面(143),当充电头的电极片插入所述夹持槽(133)内时,所述挤压斜面(143)抵接于电极片的周向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片(141)和所述第二挤压片(142)的侧壁均开设有分隔槽(144),所述分隔槽(144)沿对应所述第一挤压片(141)或所述第二挤压片(142)的弯折方向延伸开设。
9.一种电池包,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本体(4)和导电连接片(41),所述导电连接片(41)设于所述电池包本体(4)和所述PCB板(3)之间,用于将电压从所述充放电端子本体(1)传递至所述电池包本体(4)内。
CN202321057791.2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Active CN219677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7791.2U CN219677511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7791.2U CN219677511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7511U true CN219677511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7791.2U Active CN219677511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7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6074B1 (ko) 전지모듈
CN213601929U (zh) 一种异形电池包结构
CN219677511U (zh) 一种充放电端子及具有该充放电端子的电池包
KR20210125950A (ko) 모듈 버스바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한 배터리 팩,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206312961U (zh) 电池支架
CN110010836A (zh) 一种电动工具组合
CN111816946A (zh) 一种电池模组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模组
CN111446407A (zh) 转接板及电池组件
CN1806378B (zh) 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
CN216750096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绝缘支架
CN206236890U (zh)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CN105591254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11350894U (zh) 一种用于电池托盘的连接结构
CN10745342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路快速充电装置
CN20420510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20042205U (zh) 一种电池包
CN220273364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结构
CN214043765U (zh) 一种电池热压化成用托盘的转接连接结构
CN21754563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用车载充电器负极弹片
CN215008640U (zh) 一种电池包接触片结构
CN111987249A (zh)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217692698U (zh) 一种电子烟用移动电源
CN219917489U (zh) 电池模组
CN218241926U (zh) 一种锂离子软包圆柱电池并联化成夹具
CN214379091U (zh) 一种直插pcb板的连接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