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6552B - 直流适配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流适配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6552B CN101286552B CN2008100998313A CN200810099831A CN101286552B CN 101286552 B CN101286552 B CN 101286552B CN 2008100998313 A CN2008100998313 A CN 2008100998313A CN 200810099831 A CN200810099831 A CN 200810099831A CN 101286552 B CN101286552 B CN 1012865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apter
- battery container
- container portion
- cell
- electronic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直流适配器(3),该直流适配器(3)可与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选择地安装到设于电子设备的电池收容部,该直流适配器(3)与交流/直流转换器(35)连接,同时,安装于电子设备(1)的电池收容部(20),将直流电源供给到电子设备。该直流适配器在大致形成为圆筒形状的适配器主体(31)形成插入控制部(41),当按正确地极性插入到时,由电池收容部内的插入导向部(57)引导,当按相反极性插入时,由电池收容部的插入端侧的侧壁(58)限制向电池收容部内的插入。插入限制部在外周的一部分沿适配器主体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为方形,构成插入限制部的2个边(41a)(41b)从直流适配器的外周的一部分延伸设置,相互连接该2个边(41a)(41b)在适配器主体上的基端部的圆弧的中心角不到90°。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5月17日、申请号为200580000558.9、发明名称为“直流适配器以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该直流适配器用于从外部将直流电源供给到以干电池为电源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以在日本国2004年5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4-148501和2004年12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4-378329为基础主张优先权,这些申请作为参考由本申请引用。
背景技术
过去,以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电子设备设有收容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电池收容部,从收容于该电池收容部的电池接受电力供给而受到驱动。用于该电子设备的二次电池通过安装于专用的充电器而再次充电,可反复使用。
作为由电池驱动的电子设备所使用的一次电池,具有5号干电池。考虑到耗电量和电池寿命,有些使用5号干电池的电子设备设有收容2节电池的电池收容部。
另外,有些可共同使用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电子设备形成这样的构成,该构成使用与5号干电池相同形状的二次电池,以可与5号干电池具有互换性地安装于电池收容部。通过使二次电池的形状为与可选择使用的5号干电池相同的形状,从而可具有互换性地收容到用于收容5号干电池的电池收容部。
作为可具有互换性地收容到用于收容5号干电池的电池收容部的二次电池,当电池收容部形成为收容2节5号干电池的构成时,组合2节与5号干电池相同形状的二次电池进行使用。
另外,在可共同使用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电子设备中,有些电子设备为可使用直流适配器的构成,该直流适配器通过交流/直流转换器将商用的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后供电。有些这种直流适配器为可收容到电池收容部使用的构成,该电池收容部可收容电子设备的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作为可收容于电池收容部中使用的直流适配器,这样构成的直流适配器得到使用,该直流适配器具有与二次电池大体相同的大小,并具有通用的形式,该二次电池具有组合2节5号干电池那样的大小。在该直流适配器设有电极,该电极在直流适配器收容到用于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电池收容部时,与设于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电极所接触的电池收容部侧的端子接触。直流适配器在收容于电池收容部时,电极与电池收容部侧的端子接触,通过这些端子和电极将直流电源供给到电子设备。
这样构成的直流适配器仅在电子设备侧设置电池收容部即可,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侧设置交流/直流转换器和直流适配器的直流插孔专用连接器,可减少电子设备侧的部件数量,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自身的小型化。
在可与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具有互换性地收容于通用的电池收容部的直流适配器中,形成于该直流适配器的电极端子也与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同样地决定极性,所以,有时当弄错极性地插入到电池收容部内时,电子设备不工作,或成为引起工作上的故障的原因。另外,虽然可考虑使直流适配器的形状左右不对称,对应于该直流适配器的形状构成电池收容部,从而防止误安装,但当收容左右形状对称的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或排列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组时,不能在电池收容部内稳定地收容。另外,当使与设于直流适配器的电极接触的电池收容部侧的端子与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用的电极通用时,在用于可使用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以外的设备的场合,由于直流适配器的工作电压与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工作电压不同,有时不能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适配器装置,其具有向以干电池为电源的电子设备供给驱动电压的功能,并且是替代上述干电池容置于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使用的结构,并且在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在与干电池用的正端子不同的位置具有专用的正端子,具有使用正、负端子双方来给电子设备供电的功能,该直流适配器装置具有用于限制嵌入方向的形状,以使得不会错误地反向嵌入到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直流适配器装置具有两个干电池形状部和使该干电池形状部成为一体的结合部,从而成为将两块干电池并排放置并成为一体的形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端子安装部,并且在该端子安装部上设置有负端子,在上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侧端面设置有正端子,在上述干电池形状部的一方设置有插入方向限制用凸条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该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具有可将直流适配器安装到用于安装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电池收容部的结构,可防止直流适配器在电池收容部的误插入,并可在实现位置限制、以稳定的状态将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正确地安装于电池收容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装于适合的设备以外的设备的场合可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的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直流适配器与交流/直流转换器连接,插入到电子设备的电池收容部内将直流电源供给到该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大致圆筒形状的适配器主体上形成插入限制部,当按正确的极性插入上述直流适配器时,由上述电池收容部内的插入导向部引导,当按相反极性插入时,由上述电池收容部的插入端侧的侧壁对往上述电池收容部内的插入进行限制,该插入限制部沿上述适配器主体的长度方向在外周的一部分以方形突出形成,构成上述插入限制部的2个边从上述直流适配器的上述外周的一部分延伸设置,相互连接该2个边在上述适配器主体上的基端部的圆弧的中心角不到90°。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插入圆筒形状的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或直流适配器的电池收容部,该直流适配器与交流/直流转换器连接,供给直流电源;其中:相应于直流适配器的外周的一部分以方形突出而形成的插入限制部,电池收容部将圆形的内周壁的一部分切成方形,形成插入导向部,当按正确的极性将直流适配器插入时,该插入导向部与插入限制部接合,对直流适配器的插入进行引导,对于构成插入导向部的2个边,相互连接该2个边在电池收容部的内周面上的基端部而获得的圆弧的中心角不到90°,当按相反极性将直流适配器插入时,插入限制部碰到电池收容部的插入端侧的侧壁,从而限制直流适配器的插入。
按照这样的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当直流适配器收容于电池收容部时,可由与直流适配器的插入限制部的形状同样地形成的插入导向部引导,可顺利地插入。另外,当直流适配器按极性相反的状态插入到电池收容部时,该插入限制部接触到形成于电池收容部内的侧壁而禁止插入,可防止误插入。另外,在5号干电池或二次电池插入到电池收容部内的场合,可由内周壁在直到插入导向部侧的侧面的范围进行部分支承,可沿插入导向部的切口方向对其进行位置限制,实现稳定的安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获得的具体的优点在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的实施形式中进一步得到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数字静像照相机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底面图。
图4为示出用于电池装置的镍氢二次电池的内部的截面图。
图5A为示出电池装置的正面图,图5B为其平面图,图5C为其底面图,图5D为其背面图,图5E为其右侧面图,图5F为其左侧面图,图5G为其透视图。
图6为示出电池收容部和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各种电源的透视图。
图7为电池装置的分散透视图。
图8A、图8B、及图8C为示出隔离构件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闭塞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盖的透视图。
图10为示出直流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11为示出通过直流适配器将数字静像照相机连接到家用电源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为示出直流适配器的正面图。
图13为示出直流适配器的平面图。
图14为示出电池收容部的正面图。
图15A为示出电池收容部的内部的透视图,图15B为其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16为示出充电器的透视图。
图17为示出安装了电池装置的充电器的截面图。
图18为示出充电器的侧面图。
图19为示出充电器的另一例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作为适用本发明直流适配器和电子设备的一实施形式的数字静像照相机。
使用了本发明的数字静像照相机1如图1~图3所示那样,具有照相机主体部11。在该照相机主体部11,设有位于前面部的一侧的透镜部12,该透镜部12具有收容多个透镜的透镜镜筒,在另一侧设置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13。该把持部13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形成为照相机部主体11的前面侧隆起那样的形状,以由手指稳定地进行把持。另外,在照相机主体部11的把持部13的上面部侧设置快门按钮14。
在该把持部13的内部形成电池收容部20,该电池收容部20按单体收容干电池4等一次电池或镍氢二次电池5等充电型的电池,或收容排列多个电池而一体化的电池装置2。如图3所示那样,在设置了把持部13的一侧的底面部,设有对电池收容部20进行开闭的电池盖15。在该电池收容部20中选择地安装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或电池装置2,或将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供给到照相机主体部11的电源电路的直流适配器3。因此,在该照相机主体部11不设置供给外部的直流电源的直流插孔专用的连接器或切换电路,也不设置开关等,可实现照相机自身的小型化。在后面详细说明该电池收容部20和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的电池装置2和直流适配器3。
在照相机主体部11的底面部,与电池盖15相邻地设有用于安装三脚架等的安装孔16。该安装孔16用于安装三脚架等附件,另外,当安装于台座装置时,成为形成于台座装置的安装部的定位突起所接合的孔。另外,在照相机主体部11的底面部,在设置了透镜部12的一侧,设有用于与台座装置进行电连接的插孔部17。
另外,在照相机主体部11的背面部,如图1所示那样,在透镜部12的背侧的区域设有显示部18。该显示部18例如大致呈矩形,由LCD(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元件构成。在该显示部18的上侧,设置取景器部19。在照相机主体部11的背面部,与该显示部18相邻地设置由多个操作按钮构成的操作部10。该操作部10例如可在显示部18进行将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部18上的操作。另外,在操作部21,可进行数字静像照相机1的详细的设定,例如闪光的开关等。
在这里,说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内的电池装置2。数字静像照相机1可在电池收容部20中收容例如5号干电池或与5号干电池相同形状的二次电池,或排列2个与5号干电池相同形状的二次电池将其一体化的电池装置2。构成该电池装置2的二次电池例如使用镍氢二次电池21。镍氢二次电池21如图4所示那样,在圆筒形的电池筒体22内收容具有负极和正极的电极体及电解液,在该电池筒体2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正极端子部,在另一端侧形成负极端子部。收容于电池筒体22内的电极体隔着隔离材料地卷绕带状的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承载能够可逆地吸藏/放出氢的负极活性物质和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分别导出负极导线、正极导线,从而形成负极和正极。电池筒体22在电池筒体22的底面焊接负极导线,在电池筒体22的电池盖焊接正极导线,从而将上端形成为正极端子部22a,将下端形成为负极端子部22b。而且,电池筒体22除了正极端子部22a和负极端子部22b外,由绝缘性片材等覆盖。
电池装置2如图5A~图5G、图6和图7所示那样,在与电池筒体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2个镍氢二次电池21并通过隔离构件23粘接,并且,正极端子部22a和负极端子部22b的朝向相反。粘接镍氢二次电池21的隔离构件23如图8所示那样,具有隔离板24和接合部25;该隔离板24沿电池筒体22的长度方向进行粘接;该接合部25相应于形成在邻接的电池筒体22间的一方的凹部2a进行设置,与形成于后述的电池收容部20内的杠杆开关61接合。电池筒体22由粘接剂等粘接于隔离板24的两侧面。粘接于隔离板24的2个电池筒体22的形成为凸状的正极端子部22a的突端与平坦地形成的负极端子部22b的端面分别成为相同高度。
隔离板24由侧面相应于电池筒体22形成为圆弧状的板状体构成,在上面从长度方向中间部到一端部形成接合部25。隔离板24的下面平坦化,从而沿长度方向将电池装置2的另一方的凹部2b形成为槽状。在该凹部2b中接合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导向突部53。
形成于电池装置2的一方的凹部2a中的接合部25通过与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杠杆开关61接合,从而可使数字静像照相机1识别电池装置2的种类。接合部25从隔离板24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形成到插入方向后端侧。该接合部25在插入方向前端侧的端面25a形成进行电池装置2的种类识别的识别部26,在插入方向后端侧的端面25b形成与后述的电池盖15上的支承突部28相对的突起27。
识别部26相应于电池装置2的放电容量或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等充放电特性等,如图8A~图8C所示那样例如形成为凸形、平坦形状、或凹形。该识别部26在电池装置2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时与设于接合部25的移动轨迹上的杠杆开关61接合。此时,识别部26对杠杆开关61产生的推压量随其形状而不同,所以,数字静像照相机1可通过检测该推压量的不同而判别插入的电池装置2的种类。因此,数字静像照相机1例如在插入了不适合的电池装置的场合使照相机主体部11的操作无效,或者,如插入的电池装置2可快速充电,则可按最佳的充电速度充电。
设于接合部25的后端面25b的突起27如图7所示那样,设于比电池筒体22的端面低的位置。如图9所示那样,通过电池盖15闭塞电池收容部20,从而使设于电池盖15侧的支承突部28伸到形成于电池筒体22间的凹部2a,此时,突起27隔开预定间隙与该支承突部28相对。在该状态下,如数字静像照相机1落下,则产生落下冲击,此时,在镍氢二次电池21接触到电池盖15之前,突起27与电池盖15的支承突部28接触。由于该突起27与支承突部28的接触为点接触,所以,即使数字静像照相机1的落下使照相机主体部11受到冲击,与按面接触进行接触的场合相比,施加到电池装置2的冲击减轻。因此,可防止隔离构件23与电池筒体22偏移或剥离等事故。
当在电池收容部20收容了2个单体的干电池或二次电池时,设于电池盖15的支承突部28通过插入到这些邻接地收容的干电池或二次电池之间而设置间隙,可避免短路等危险。另外,在电池盖15的支承突部28的两侧形成1对盖体电极29、30,该1对盖体电极29、30与设于干电池或二次电池或电池装置2的插入方向后端侧的端面的正极端子部22a和负极端子部22b接触。
另外,在极性相反地将电池装置2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的场合,接合部25接触到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导向突部53。因此,可防止电池装置2在电池收容部20的误插入。接合部25设于电池装置2的凹部2a内,形成不从电池筒体22的最外径突出的高度。
以上那样的电池装置2在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时,向照相机主体部11的电源电路供给直流电源。另外,在将电池装置2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的状态下,当将数字静像照相机1载置到省略了详细情况的家用交流电源的照相机台座装置时,交流电源被变换成直流电源后供给,从而对电池装置进行充电。另外,电池装置2通过安装于后述的充电器70而可进行充电。
电池装置2除了使用镍氢二次电池21外,也可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或镍镉蓄电池、铅蓄电池等任意的蓄电池构成。
下面,说明直流适配器3,该直流适配器3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内,同时,通过交流/直流转换器与家用交流电源连接,从而向数字静像照相机1供给外部的直流电源。直流适配器3如图6、图10、及图11所示那样,具有适配器主体31和设于从适配器主体31延长的电缆32的前端的连接器33,该连接器33与具有交流电源插塞34的交流/直流转换器35连接。
适配器主体31相应于电池收容部20的各收容部,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邻接地设置第1、第2圆筒部37、38,在这些第1、第2圆筒部37、38间,沿长度方向在两面形成第1、第2槽部39、40。在第1圆筒部37形成插入限制部41,该插入限制部41与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第1收容部51的插入导向部57对应。插入限制部41用于防止直流适配器3按相反极性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通过使第1圆筒部37的外周的一部分以方形突出而形成。插入限制部41具有通过该插入限制部41的顶点相邻的第1限制边41a和第2限制边41b,构成该插入限制部41的第1、第2限制边41a、41b如图12A所示那样,从第1圆筒部37的外周延长,相互构成约90°的角度。另外,连接第1、第2限制边41a、41b的在第1圆筒部37的外周上的基端部的圆弧的中心角θ1形成得不到90°。即,第1限制边41a比在第1圆筒部37的外周的基端部的切线方向稍朝第1圆筒部37的外侧倾斜地延伸设置,第2限制边41b朝第1圆筒部37的外周的基端部的切线方向延伸设置,这些第1、第2限制边41a、41b相互构成90°。假想连接这样的第1、第2限制边41a、41b在第1圆筒部37的外周上的基端部的圆弧时,该圆弧的中心角θ1不到90°。因此,直流适配器3在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的第1收容部51时,由与插入限制部41的形状同样地形成于第1收容部51的插入导向部57引导,可顺利地插入。另外,直流适配器3使第1圆筒部37和第2圆筒部38反过来按极性相反的状态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时,该插入限制部41接触到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内的接触部58,禁止插入。另外,插入限制部41如图12B所示那样,第3限制边41c和第4限制边41d都比第1圆筒部37的不同种类的基端部的切线方向稍朝第1圆筒部37的外侧倾斜地延伸设置,相互构成90°,当假想连接这些第3、第4限制边41c、41d在第1圆筒部37的外周上的基端部的圆弧时,也可使该圆弧的中心角θ2不到90°地形成。
该插入限制部41的第1限制边41a与第2限制边41b的交点倒角成圆弧状。因此,当插入到后述的电池收容部20时,即使滑动接触在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内的插入导向部57,也不相互干涉,所以,可顺利地滑动,另外,可防止由滑动导致的灰尘等的产生。
第1圆筒部37不在插入方向的前端面和后端设置电极端子部,而是被平坦化。
第2圆筒部38从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到插入方向后端面形成切成大致半圆形截面的切口部43,从该切口部43的插入方向前侧的端面43a延伸设置与交流/直流转换器35连接的电缆32。电缆32在将直流适配器3收容到电池收容部20内时,从形成于照相机主体部11的侧面部的导出孔59导出到照相机主体部11外。另外,在第2圆筒部38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形成与设于电池收容部20内的第2电极52a接触的凸状的第1电极端子部44。该第1电极端子部44形成为正极。
当直流适配器3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内时,设于第1圆筒部37与第2圆筒部38间的第1槽部39与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导向突起53接合,可顺利地进行插脱。另外,在第2槽部40形成与设于电池收容部20的接合突部54的第3电极62接触的第2电极端子部45。第2电极端子部45为负极。这样,直流适配器3不对应于设在电池收容部20的第1收容部51的第1电极51a在第1圆筒部37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设置电极端子部,而是在第2槽部40设置第2电极端子部45,这样,与干电池或二次电池或电池装置2的电极配置相比,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设于相离开的位置,所以,可避免短路等的危险,确保安全性。另外,通过在电池收容部20的与第2电极端子部45对应的位置设置第3电极62,从而在电池收容部20内的第2电极52a和第3电极62导通的场合,可在数字静像照相机1侧判别使用了适合于数字静像照相机1的专用的直流适配器3。因此,也可使得仅在使用专用的直流适配器3的场合使数字静像照相机1进行可能的特别的操作。
另外,第2电极端子部45形成为不从第1、第2圆筒部37、38突出的高度。即,第2电极端子部45形成得比第2槽部40所处的一侧的第1圆筒部37、30的外周面低。因此,直流适配器3可避免由第2电极端子部45损伤电池收容部20内的构成部件等,以及第2电极端子45的污损、短路等危险。
另外,直流适配器3在插入方向后端面形成从第1槽部39连续的第3槽部46。当直流适配器3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由电池盖15闭塞时,第3槽部46与设于电池盖15的支承突部28配合。
这样的直流适配器3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时,在形成于第2圆筒部38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正极的第1电极端子部44与设于电池收容部20侧的第2电极52a接触之前,形成于第2槽部40的负极的第2电极端子部45与形成于接合突部54的第3电极62接触。这样,由于负极端子在正极端子之前接触,所以,可进行稳定的电力供给。
另外,直流适配器3的第1圆筒部37形成平坦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面,同时,与在插入方向的前端面形成凸状的第1电极端子部44的第2圆筒部38或电池装置2、干电池4、二次电池5相比,在长度方向形成得较短。因此,如图13所示那样,当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时,由设于电池收容部20的第1电极51a的支承弹簧51b相对第1圆筒部37产生的负荷减少,所以,收容直流适配器3后关闭电池盖15时的弹簧压力小,可容易地进行电池盖15的闭塞动作,可提高操作感。
下面,说明电池收容部20,该电池收容部20收容将驱动电源供给到照相机主体部11的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或电池装置2或直流适配器3。该电池收容部20如图6所示那样,形成于照相机主体部11的底面部,插入各种电源的第1、第2收容部51、52朝着外方,同时,由电池盖15(在图6中省略了图示)闭塞。第1、第2收容部51、52分别形成为适合例如收容5号干电池的大小的空心圆筒形,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设置。另外,第1收容部51和第2收容部52沿长度方向连续,在第1收容部51与第2收容部52间,相应于凹部2b或第1槽部39,形成导向突部53和接合突部54;该凹部2b和第1槽部39形成于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了2个圆筒体的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电池装置2及直流适配器3的圆筒体间,该导向突部53对这些各种电源的插脱进行引导,该接合突部54形成有后述的杠杆开关61和第3电极62。
第1收容部51如图14所示那样,在内周的一部分形成插入导向部57,该插入导向部57对直流适配器的插入进行引导,同时,可防止误插入。插入导向部57通过将第1收容部51的内周壁的一部分切成方形而形成。插入导向部57具有通过该插入导向部57的顶点相邻的第1导向边57a和第2导向边57b,构成插入导向部57的第1、第2导向边57a、57b从第1收容部51的内周壁延伸设置,相互构成约90°的角度。另外,连接第1、第2导向边57a、57b的在第1收容部51的内周壁上的基端部的圆弧的中心角θ3形成得不到90°。即,第1导向边57a从在内周壁的基端部的切线方向稍朝第1收容部51的外侧倾斜地延伸设置,第2导向边57b沿在内周壁的基端部的切线方向延伸设置。这些第1、第2导向边57a、57b相互构成90°。假想连接这样的第1、第2导向边57a、57b在内周壁上的基端部的圆弧时,该圆弧的中心角θ3不到90°。因此,第1收容部51由于形成插入导向部57的一角的切口角度不到90°,所以,如图9所示那样,当插入5号干电池或二次电池的场合,可由内周壁直到插入导向部57侧的侧面进行部分支承,它们可在插入导向部57的切口方向防止晃动。
该插入导向部57的第1导向边57a与第2导向边57b的交点倒角成圆弧状。因此,当插入后述的直流适配器3时,即使形成于直流适配器3的插入限制部41滑动接触,也不相互干涉,所以,可顺利地滑动,另外,可防止由滑动导致的灰尘等的发生。
另外,第2收容部52形成为空心圆筒状,并通过将内周壁的一部分切去而形成接触部58,当直流适配器3按相反极性插入时,插入限制部41接触于该接触部58,阻止直流适配器3的插入。在接触部58的附近,形成将从直流适配器3延伸的软线导出到照相机主体部11外的导出孔59。导出孔59由具有柔性的闭塞片60闭塞。闭塞片60将一端安装于照相机主体部11,当插入直流适配器3时,朝图6中箭头A方向回转,从而开放导出孔59,将从直流适配器3延伸的电缆32排出到照相机主体部11外。
第1收容部51在底面部形成第1电极51a,第2收容部52在底面形成第2电极52a。这些第1电极51a和第2电极52a分别设有支承弹簧51b、52b,当电池装置2、干电池4或二次电池5收容到第1、第2收容部51、52时,该支承弹簧51b、52b支承形成于这些各种电源的插入端侧的端面。
在这里,如上述那样,直流适配器3的第1圆筒部37在长度方向上形成得比第2圆筒部38、上述电池装置2或干电池4、二次电池5短。因此,如图13所示那样,设于第1电极51a的支承弹簧51b对第1圆筒部37作用的负荷少,所以,在收容直流适配器3后关闭二次电池5时的弹簧压力小,可容易地进行电池盖15的闭塞动作,所以,操作感提高。
在这些第1、第2收容部51、52之间,设有对各种电源的插脱进行引导的导向突部53。该导向突部53通过延续第1、第2收容部51、52的相邻的内周壁而突出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内面侧。导向突部53在收容干电池或二次电池这样的各种电源时,对插脱进行引导,同时,起到对收容的干电池或二次电池进行隔离的分隔壁的功能。导向突部53通过在收容电池装置2时与电池装置2的凹部2b接合,从而对插脱进行引导。另外,导向突部53通过在收容直流适配器3时与直流适配器3的第1槽部39接合,从而对插脱进行引导。
在按相反极性收容电池装置2、与凹部2a接合时,导向突部53碰到设于电池装置2的凹部2a的接合部25,限制向电池收容部20内的插入,所以,可防止误插入。
在与导向突部53相对的位置,形成接合突部54,该接合突部54形成杠杆开关61和第3电极62。该接合突部54也与上述导向突部53同样,通过延续第1、第2收容部51、52的相邻的内周壁而突出形成于电池收容部20的内面侧。另外,接合突部54在第1、第2收容部51、52的开放端侧形成杠杆开关61和第3电极62。杠杆开关61通过接触于电池装置2的接合部25,从而相应于形成于接合部25端面的识别部26的形状判别插入的电池装置2的种类,另外,第3电极62接触于设在直流适配器3的第2电极端子部45。
接合突部54形成为开放电池收容部20的开放端侧的端面的空心状,如图15A和图15B所示那样,在内部设有杠杆开关61、由杠杆开关61进行推压操作的检测开关64、朝开放端侧对杠杆开关61偏压的偏压构件65。
杠杆开关61具有插入到接合突部54内朝电池装置2的收容方向滑动的插入部66,与该插入部66一体形成、相应于插入部66的滑动量对检测开关64进行推压操作的操作部67,及从插入部66的一端突出从而被推压到电池装置2的接合部25的推压部68。插入部66在接合突部54的开放端侧的一端部66a突出形成推压部68。推压部68从插入部66的一端部,从接合突部54的开放端突出到电池收容部20内,从而伸到电池装置2的接合部25的移动区域。因此,在电池装置2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内时,杠杆开关61的推压部68被推压到接合部25,朝接合突部54的深处滑动。由配置于接合突部54内的偏压构件65,对插入部66的与形成推压部68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进行偏压,从而时常朝电池收容部20的开放端侧在接合突部54对插入部进行偏压。另外,操作部67通过与插入部66一体形成,从而相应于插入部66的滑动进行移动。操作部67通过推压配置于移动区域上的检测开关64,从而操作检测开关64。
检测开关64如图15B所示那样,具有相应于回转量判别电池装置2的种类的检测杠杆64a,该检测杠杆64a伸到杠杆开关61的操作部67的移动区域上配置。
这样的杠杆开关61在电池装置2未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内的场合,通过由偏压构件65偏压,插入部66滑动至接合突部54的开放端侧。此时,与插入部66一体形成的操作部67处于不与检测开关64的检测杠杆64a接触的位置。
当电池装置2收容到电池收容部20时,杠杆开关61的推压部68被推压到形成于接合部25的前端面25a的识别部26,插入部66朝接合突部54的深处滑动。此时,杠杆开关61的滑动量随识别部26的形状而不同。即,在识别部26为凸形的场合,插入部66进一步朝接合突部54的深处滑动,在识别部26为平形的场合,比凸形的场合滑动到更前面,在识别部26为凹形的场合,比平形的场合滑动到更前面。因此,操作部67的滑动量随插入部66的滑动量而不同,所以,由操作部67进行推压操作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杠杆64a的回转量也不同。另外,如上述那样,识别部26相应于电池装置2的放电容量或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等放放电特性等,形成为凸形、平坦形状、或凹形,所以,检测杠杆64a的回转量随识别部26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通过检测该回转量,可判别插入的电池装置2的种类。另外,可相应于该电池装置2的种类进行最佳的充电等操作。
另外,当从电池收容部20取出电池装置2时,由接合部25推压的杠杆开关61的插入部66在偏压构件65的作用下朝接合突部54的开放端侧滑动。因此,操作部67与插入部66一起朝电池收容部20的开放端侧滑动,解除对检测开关64的推压。
在该杠杆开关61的前面,设有与设在直流适配器3的第2电极端子部45接触的第3电极62。第3电极62通过设于电池收容部20的第1收容部51与第2收容部52间,从而伸到形成于直流适配器3的第2槽部40的第2电极端子部45的移动区域上。另外,当直流适配器3插入到电池收容部20内时,在形成于直流适配器3的第2圆筒部38的第1电极端子部44与形成于第2收容部52的第2电极52a接触之前,第3电极62与第2电极端子部45接触。另外,由于该第2电极端子部45形成为负极,所以,直流适配器3在接触负极后接触正极,可通过直流适配器3移动地进行电力供给。
另外,数字静像照相机1在设于第2收容部52的第2电极52a与第3电极62导通的场合,可在数字静像照相机1侧判别正在使用适合于数字静像照相机1的专用的直流适配器3。因此,也可使得仅在使用专用的直流适配器3的场合使数字静像照相机1进行可能的特别的操作。
在将电池装置2收容于电池收容部20内的状态下,如将这样的数字静像照相机1载置到与家用交流电源连接的照相机台座(图中未示出),则将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后向其供电,从而可对电池装置2进行充电。另外,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也可通过安装于以下所示的充电器70进行充电。
该充电器70为可对电池装置2和单体的二次电池5进行充电的兼用充电器,如图16所示那样,具有设于半圆形截面的主体部71的上面的2个电池收容部72、72,隔开各电池收容部72、72间的分隔壁73,沿长度方向设于各电池收容部72、72的外方侧的侧壁74、74,及对设于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的各电极端子进行支承的电极支承部75。
电池收容部72具有适于收容形成为与5号干电池相同尺寸的电池装置2的镍氢二次电池21或单体的二次电池5的大小,截面大致形成为圆弧状。该电池收容部72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邻接地形成2个,由分隔壁73对各电池收容部72、72间进行分隔。各电池收容部72在外方侧形成侧壁74。这些分隔壁73和侧壁74如图17所示那样,都与电池收容部72连续地形成圆弧状,同时,形成得比收容于电池收容部72的电池装置2的镍氢二次电池21或单体的二次电池5的中心轴的位置低。另外,侧壁74形成得比分隔壁73低,同时,还形成朝主体部71的侧面71a下降的倾斜部76。因此,电池收容部72可在收容的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的下侧面从侧壁74容易地钩挂手指82,所以,可顺利地拆卸。
在该电池收容部7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72a、72b形成电极支承部75。电极支承部75这样形成,即,将电池收容部72的两端面72a、72b切成大致矩形状,形成第1、第2切口部77、78,由具有柔性的金属板构成第1、第2导电板79、80,使该第1、第2导电板79、80从第1、第2切口部77、78伸出,从而形成电极支承部75。第1导电板79用于对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的正极端子进行支承,该第1导电板79伸出的第1切口部77在切口的周围突设支承壁81,该支承壁81对形成为大致凸状的正极端子进行支承。另外,第2导电板80用于支承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的负极端子,该第2导电板80从第2切口部78的上端部朝下侧倾斜,在中间朝下方弯曲,从而伸出形成到电池收容部72侧。该在电池装置2中,形成于镍氢二次电池21的正极端子部22a与负极端子部22b相互朝着相反方向地配置,与电池装置2对应,在电极支承部75中,相邻接的电池收容部72的第1切口部77和第1导电板79与第2切口部78和第2导电板80相互朝着相反方向地形成。在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收容于电池收容部72时,这样的电极支承部75由设于第1切口部77的支承壁81支承凸形的正极端子,同时,由伸出形成于电池收容部72侧的第2导电板80支承大致平坦状的负极端子,从而将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保持在电池收容部72内。
电池装置2或二次电池5由形成为圆弧状的分隔壁73和侧壁74对在电池收容部72的收容进行引导,由设于相邻接的电池收容部72间的分隔壁73防止按倾斜的状态收容。
另外,电池装置2如图16和图17所示那样,当正极端子部22a朝着第1切口部77和第1导电板79侧、负极端子部22b朝着第2切口部78和第2导电板80侧时,未形成接合部25的凹部2b朝着分隔壁73。因此,在充电器70中,通过按正确的极性将电池装置2收容于电池收容部72,从而使电池装置2的凹部2b接合到分隔壁73。另一方面,在按相反极性将电池装置2收容于充电器70的电池收容部72时,由于凹部2a与分隔壁73相对,所以,形成于凹部2a的接合部25与分隔壁73接触,电池装置2的收容受到限制,可防止电池装置2的误插入。
另外,当二次电池5按正确极性收容于电池收容部72时,如上述那样,由形成于充电器70的第1切口部77的支承壁81支承凸状的正极端子部的周围。另一方面,当二次电池5按相反极性收容于电池收容部72时,由伸出形成于充电器70的电池收容部72内的第2导电板80的倾斜面朝上面侧对凸状的正极端子部偏压,所以,二次电池5的收容受到限制,可防止二次电池5的误插入。
该充电器70具有检测单元83,当安装电池装置2时,检测单元83检测是否2个镍氢二次电池21都已安装到电池收容部72。在电池装置2安装到电池收容部72的场合,控制充电器70进行适于该电池装置2的充电。即,充电器70形成为单体的二次电池5和组合多个二次电池而成的电池装置2的兼用充电器。另外,对于不同的制造者,二次电池5的充电电压、容量等充电特性、质量等不同,另一方面,电池装置2大多预先确定了充电特性,质量也稳定。因此,充电器70在安装了电池装置2的场合,通过从已知的充电特性选择最佳的充电方法,从而例如可进行快速充电,对于使用者使用方便性提高。因此,进行电池装置2的充电的充电器70设有检测单元83,该检测单元83判别是安装了电池装置2,还是安装了单体的二次电池5,同时,检测是否在电池收容部72安装了电池装置2的2个镍氢二次电池21,在电池装置2的镍氢二次电池21全部安装了的场合,进行快速充电等对该电池装置2最佳的充电地进行控制。
该检测单元83判别单体的二次电池5和电池装置2中的哪一个安装于电池收容部72,同时,在安装了电池装置2的场合,检测出镍氢二次电池21全部安装。然后,充电器70在安装了单体的二次电池5的场合,如安装到电池收容部72的1个,则开始充电,在安装了电池装置2的场合,当安装了全部的电池收容部72时,开始充电。
该检测单元83这样构成,即,例如在电池装置2的隔离构件23设置突出到凹部2b侧的突部,同时,在充电器70的分隔壁73设置插入该突部的插入口,在该插入口内设置检测开关。按照该检测单元83,当电池装置2的2个镍氢二次电池21都按正确的极性收容于电池收容部72时,凹部2b与分隔壁73接合,形成于隔离构件23的突部插入到设于分隔壁73的插入口,将检测开关压下。这样,可检测出在充电器70安装了数字静像照相机1专用的电池装置2,而且安装了2个镍氢二次电池21。另一方面,在充电器70安装了1个或2个单体的二次电池5的场合,突部未插入到形成于分隔壁73的插入口内,所以,检测开关不被压下。因此,充电器70可判别是否安装了单体的二次电池5。
另外,作为检测单元83,例如也可在电池装置2设置IC标签,同时,在充电器70侧安装该IC标签的读取装置。IC标签分别设于镍氢二次电池21,另外,IC标签的读取装置也设于各电池收容部72。由该检测单元83,通过读取IC标签,从而可检测出安装了数字静像照相机1专用的电池装置2,而且,2个镍氢二次电池21都已安装。
另外,如在IC标签中加入电池装置2的充电电压和容量等充放电特性信息,在充电器70侧读取该充放电特性信息,则可在充电器70侧判断是否可快速充电,可选择最适合于安装的电池装置2的充电方法。
当充电器70这样安装专用的电池装置2时,相应于其充放电特性进行快速充电等,而在安装了单体的二次电池5的场合,假想安装了额定电压或容量或质量等不同的各种二次电池,无论安装了什么的质量的二次电池,都按不发生事故的额定的电压和容量进行充电。
在充电器70如图18所示那样,将入口84形成于主体部7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该入口84与电源电缆的终端连接,该电源电缆与家用交流电源连接,并设有交流/直流转换器。作为入口84的替代构成,充电器70也可内装交流/直流转换器,并如图19所示那样设置与家用交流电源连接的插塞85。另外,在充电器70的上面的形成电池收容部72的区域外,形成通过光的点亮、熄灭等显示充电开始、充电结束等状态的显示部86。
在上述充电器70中,设有2个电池收容部72,但也可设置大于等于3个。在该场合,也可应对排列了大于等于3个的二次电池构成的电池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参照附图说明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主旨,可进行各种变更、置换或等同内容。
Claims (2)
1.一种直流适配器装置,其具有向以干电池为电源的电子设备供给驱动电压的功能,并且是替代上述干电池容置于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使用的结构,并且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在与干电池用的正端子不同的位置具有专用的正端子,具有使用正、负端子双方来给电子设备供电的功能,
该直流适配器装置具有用于限制嵌入方向的形状,以使得不会错误地反向嵌入到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
其特征在于,
上述直流适配器装置具有两个干电池形状部和使该干电池形状部成为一体的结合部,从而成为将两块干电池并排放置并成为一体的形状,
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端子安装部,并且在该端子安装部上设置有负端子,
在上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侧端面设置有正端子,
在上述干电池形状部的一方设置有插入方向限制用凸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电线的中间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的机构,以使得在该直流适配器装置容置于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室中的状态下,电子设备不会在电线被拉伸时损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48501 | 2004-05-19 | ||
JP2004148501A JP4016210B2 (ja) | 2004-05-19 | 2004-05-19 | Dcアダプター装置 |
JP2004-378329 | 2004-12-27 | ||
JP2004378329A JP4001144B2 (ja) | 2004-12-27 | 2004-12-27 | Dcアダプ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005589A Division CN1806378B (zh) | 2004-05-19 | 2005-05-17 | 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6552A CN101286552A (zh) | 2008-10-15 |
CN101286552B true CN101286552B (zh) | 2010-09-29 |
Family
ID=3548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998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552B (zh) | 2004-05-19 | 2005-05-17 | 直流适配器装置 |
CN2005800005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6378B (zh) | 2004-05-19 | 2005-05-17 | 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005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6378B (zh) | 2004-05-19 | 2005-05-17 | 直流适配器及使用该直流适配器的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016210B2 (zh) |
CN (2) | CN1012865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3562B (zh) * | 2009-07-14 | 2015-03-11 | 高润(香港)有限公司 | 可置换供电模式的美发器 |
EP2469622B1 (de) * | 2010-12-23 | 2013-07-24 | Outils Wolf | Schwenkbare Verbindung von Batterien |
KR102130121B1 (ko) * | 2017-11-07 | 2020-07-03 | 김미정 | 건전지 전자기기의 전원공급 구조 |
CN112688017B (zh) * | 2020-12-11 | 2022-06-10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电池电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8439A (en) * | 1981-10-15 | 1984-08-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loading device |
-
2004
- 2004-05-19 JP JP2004148501A patent/JP401621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5-17 CN CN2008100998313A patent/CN10128655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17 CN CN2005800005589A patent/CN18063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5333709A (ja) | 2005-12-02 |
CN1806378B (zh) | 2011-08-31 |
CN1806378A (zh) | 2006-07-19 |
JP4016210B2 (ja) | 2007-12-05 |
CN101286552A (zh) | 2008-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94368B2 (en) | DC adapt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7491466B2 (en) | Battery with side terminal | |
CN101758488B (zh) | 电动工具以及电动工具和电池包的组合 | |
US8299749B2 (en) | Cordless power tool battery and charging system therefore | |
CN101286552B (zh) | 直流适配器装置 | |
JP2011155821A (ja) | 充電器 | |
CN1278661A (zh) | 电池组件 | |
US5108847A (en) | Rechargeable cell terminal configuration and charging device | |
CN201353758Y (zh) | 电动工具以及电动工具和电池包的组合 | |
JP2006504240A (ja) | 外装型電池パック | |
US20080166624A1 (en) | Li-io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DC power supply from the Li-ion battery pack to a power hand tool | |
CN106992567A (zh) | 一种电动工具的多功能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 |
JP2003018753A (ja) | 充電装置及び二次電池 | |
CN206685939U (zh) | 多用途智能电池充电器 | |
JP4346169B2 (ja) | 携帯用のゲーム機器の充電スタンド | |
JP3440898B2 (ja) |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JP4736427B2 (ja) | バッテリー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4001144B2 (ja) | Dcアダプ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
CN221531008U (zh) | 一种usb供电的v口电池充电器 | |
CN211127243U (zh) | 一种具有电池识别功能的充电装置 | |
CN207282600U (zh) | 一种新型锂电池 | |
JPH06267518A (ja) | 電池パック | |
JP3130892U (ja) | 充電システム | |
CN209056958U (zh) | 电池充电器 | |
JP2763555B2 (ja) | 充電器の連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