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5100U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5100U
CN204205100U CN201420606634.7U CN201420606634U CN204205100U CN 204205100 U CN204205100 U CN 204205100U CN 201420606634 U CN201420606634 U CN 201420606634U CN 204205100 U CN204205100 U CN 20420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ower
socket
termina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066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信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066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5100U/zh
Priority to US14/680,493 priority patent/US9312650B1/en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该插座连接器的电源对接体与信号对接体分别插入该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源接口与插头信号接口中,而该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源端子及插头信号端子则分别插入该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电源接口与插座信号接口内,同时该插头电源端子的竖直片状对接头插入对应的两根插座电源端子的弹性片中间,而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头部则插入对应的插座信号端子的叉状头部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叠加的信号接口与电源接口,从而形成紧凑型的连接器构造。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将插头电源端子与插座电源端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于本体中,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电路板排线需要。

Description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直角型插头连接器、直角型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将电源与信号整合在一个电连接器中的设计有很多,但通常所见的均为低矮型混合电连接器,其高度空间占用较少,但其纵长形的设计却占用了太多电路板的边缘空间,而由于电路板的边缘空间有限,所以不能够再扩展更多数量的其它类型的连接器。例如,美国专利第6,319,075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电源模块与信号模块的整合方式仅局限于并列排布,而且仅电源模块就设计了很大的宽度尺寸。因此,这种低矮型混合电连接器只能够适用于对电连接器高度有严格控制的电子设备中,而无法满足对电路板边缘空间的可扩展性有要求的电子设备。
因此,申请人鉴于以上现有电连接器结构的缺失与不便,研究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其整合了电源传输功能和信号传输功能,合理优化其结构,使得电源模块和信号模块以新颖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从而满足诸多电子设备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插头电源端子是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于插头本体中,并且插头电源端子与插头信号端子的布局紧凑,能够节省电路板的边缘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插座电源端子是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于插座电源本体中,并且插座电源端子与插座信号端子的布局紧凑,能够节省电路板的边缘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二者的机械连接稳定,以确保二者电源传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有一插头本体、一插头固定座、一排插头电源端子及一排插头信号端子。该插头本体具有一位于前方的对接部及一位于后方的安装部,该对接部的前表面垂直于该安装部的底面;在该对接部的前表面上形成一排平行的竖直状插头电源接口,以及一个与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形成上下叠加结构的水平状插头信号接口。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包括有至少一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头电源接口,并且在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的中央形成一竖直状的隔板。其中该插头信号接口的底部呈开放式,该插头信号接口具有一顶壁和两相对侧壁。在该安装部上形成有一排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至少一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在每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各形成有两个贯穿该安装部的后表面与底面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头电源端子。位于该第一、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第二插头电源接口相连通。该插头固定座呈抽屉状,该插头固定座具有一底板、两相对的侧板及一后板,该插头固定座安装并固定于该插头本体的对接部的底面,用来封闭该插头信号接口的底部,并且能够用来固定对应的插头信号端子。在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中的每两个相邻的插头电源端子均形成对称结构并形成一组,每一组均被固定于同一个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每一插头电源端子均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其中每一插头电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竖直片状连接部、一自该连接部的前端朝着侧向折弯后向前水平延伸的竖直片状对接头、一自该连接部的底端向下竖直延伸的尾端。该对接头穿过该插头本体的对应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对应的插头电源接口内,该连接部固定于该插头本体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而该尾端则伸出该插头本体的安装部底面。每一插头信号端子均具有一水平延伸的头部、一垂直于该头部向下竖直延伸的尾部、及一连接该头部与该尾部的L型固定部。该头部伸入该插头本体的插头信号接口内,该L型固定部的一部分固定于该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中,另一部分固定于该插头固定座上,而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尾部则伸出该插头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和一个第二插头电源接口,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的两侧;而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一个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两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另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的一组插头电源端子的两个对接头分别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进入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内,并分别贴靠于该隔板的左右两侧;而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的另一组插头电源端子的两个对接头则分别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进入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内,并且紧紧贴靠在一起。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插头信号接口的两个侧壁上各设置有一细长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该插头固定座的两侧板的外表面各设置有一与该插头本体上的槽道相对应的肋条,而于这两侧板上还各设置有一与该插头本体上的凸起相对应的凹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插头固定座的后板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后板的前后表面的通孔;在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固定部上形成有一位于水平方向的水平宽部及一位于竖直方向的竖直宽部,其中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头部穿过该插头固定座的通孔伸入该插头信号接口内,该水平宽部固定于该通孔中,而该竖直宽部则卡固于对应的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插座电源本体、一插座信号本体、一排插座电源端子及一排插座信号端子。该插座电源本体包括一插座电源基座及一排平行的竖直状的电源对接体,其中这一排电源对接体是自该电源基座的前表面向前平行凸伸而形成一排竖直状的插座电源接口,这一排插座电源接口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电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座电源接口。在该电源基座的后表面形成有一排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至少一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在每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各形成有两个贯穿该电源基座的后表面与底面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用来收容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在该电源基座的底面形成上还形成有一凹陷空间,该凹陷空间具有一顶壁、一后壁和两相对侧壁,在该后壁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电源基座的底面的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座信号端子。该插座信号本体包括有一扁平的信号基座、以及一个扁平的水平状的信号对接体,该信号对接体是自该信号基座的前表面向前水平凸伸。该信号基座嵌入该电源基座的凹陷空间内,而该信号对接体则叠置于该电源对接体的下方;在该信号基座上形成有一排与所述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相对应的信号通孔,用来收容插座信号端子;而在该信号对接体的前表面上则形成有一排插座信号接口,其向后延伸至该信号基座,并分别与对应的信号通孔相连通。在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中的每两个相邻的插座电源端子均形成对称结构并形成一组,每一组均被固定于同一个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且每一插座电源端子均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每一插座电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竖直基板、一自该竖直基板的前端折弯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弧形弹性片、以及自该竖直基板的底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尾端;其中该竖直基板固定于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该弹性片伸入对应的插座电源接口中,而该尾端则伸出该电源基座的底面。每一插座信号端子均括有一水平基板、一自该水平基板的前端水平延伸形成的叉状头部、以及自该水平基板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的竖直尾端;其中该水平基板安装于对应的信号通孔中,该叉状头部伸入对应的插座信号接口中,而该尾端则沿着该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出该电源基座的底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座电源接口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座电源接口和一个第二插座电源接口,该第一插座电源接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座电源接口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座电源接口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座电源接口的两侧;而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一个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两侧,位于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另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一组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上的弹性片均穿过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一个对应的插座电源接口内,并且分别贴靠在该插座电源接口的左、右内侧壁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凹陷空间的两个侧壁上各形成有一细长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该信号基座的两相对的外表面上各形成有一与该槽道相对应的肋条,以及一与该凸起相对应的凹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上述插头连接器及上述插座连接器,其中在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对接时,该插座连接器的电源对接体与信号对接体分别插入该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源接口与插头信号接口中,而该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源端子及插头信号端子则分别插入该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电源接口与插座信号接口内;并且该插头电源端子的竖直片状对接头插入对应的两根插座电源端子的弹性片中间,而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头部则插入对应的插座信号端子的叉状头部之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通过设置两个上下叠加的信号接口与电源接口,从而形成紧凑型的连接器构造,可以节省电路板的边缘空间,使得电路板的边缘能够安装更多数量的其它类型或同类型的连接器接口。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将插头电源端子与插座电源端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于本体中,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电路板排线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平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插头连接器  1               插头本体       10
对接部               100                 安装部                 101
插头电源接口   102                 插头信号接口     103
第一插头电源接口 1020
第二插头电源接口 1022    隔板               1024
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           104
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0
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
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           1044
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           105
顶壁             106                 侧壁               107
槽道             108                 凸起               109
插头电源端子   12             对接头                 120
尾端             121                 连接部                 122
倒刺             123                 插头信号端子     14
头部             140                 尾部               141
固定部               142                 水平宽部       143
竖直宽部           144                 插头固定座               16
底板             160                 侧板               161
后板             162                 肋条               163
凹口             164                 通孔               165
插座连接器  2               插座电源本体     20  
电源基座           200                 电源对接体         202
插座电源接口   204                 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
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2           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
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0
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
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           206
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           208
凹陷空间           207                 顶壁               2070
后壁             2072          侧壁               2074
槽道             2076          凸起               2078
插座电源端子   22             竖直基板       220
弹性夹片           221                 尾端               222、242
插座信号端子   24             水平基板       240
叉状头部           241                 插座信号本体     26
信号基座           260                 信号对接体         262
信号通孔           264                 插座信号接口     266
肋条             267                 凹口               268
第一电路板  3               第二电路板         4
电连接器组合   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的分解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为一种直角型连接器,其插接方向平行于电路板(如图9所示第一电路板3),其具有混合型接口,具备电源与信号传输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包括有一插头本体10、一排插头电源端子12、一排插头信号端子14、以及一插头固定座16。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插头本体10呈直立状,其具有一位于前方的对接部100及一位于后方的安装部101,该对接部100的前表面垂直于该安装部101的底面,该对接部100的底面呈开放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对接部100的前表面上形成一排竖直状的插头电源接口102,以及一个位于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102下方并且其底部呈开放式的水平状的插头信号接口103,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102与插头信号接口103向后延伸至安装部101。该插头电源接口102与该插头信号接口103形成上下叠加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插头电源接口102的结构不同,插头电源接口102包括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和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2,其中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的宽度大于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2的宽度,并且在每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的中央形成一竖直状的隔板1024。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插头电源接口102的宽度可以根据电路板的排线需要而做出调整,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2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102的数量是三个,其包括两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和一个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2,这两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对称设置于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2的两侧。另外,该插头信号接口103位于这三个插头电源接口102的下方。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以插头电源接口102的数量来限定其范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安装部101上形成有一排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也分为两种,其包括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0和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其中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0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对称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的两侧。在每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内各形成有两个贯穿该安装部101的后表面与底面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头电源端子12。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0内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与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内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0、1022相连通。
此外,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0中的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中的另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之间的间隔。在其它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内的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电路板上的排线需要而做出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安装部101上还形成有一排位于其底面并与该插头信号接口103相连通的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105,用来收容插头信号端子14。
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的数量是六个,而这一排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105的数量也是六个。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以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和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105的数量来限定其范围。
如图2所示,在该插头本体10上的该插头信号接口103的底部为开放式结构。详细来讲,该插头信号接口103具有一顶壁106和两相对侧壁107,但没有底部。于这两个侧壁107上各设置有一细长型的槽道108和一凸起109。
如图2和图4所示,该插头固定座16呈抽屉状,其安装并固定于该插头本体10的对接部100的底面,用来封闭该插头信号接口103的底部,并且同时固定该插头信号端子14。详细地,该插头固定座16具有一底板160、两相对的侧板161及一后板162,于这两侧板161的外表面各设置有一与该插头本体10上的槽道108相对应的肋条163,而于这两侧板161上还各设置有一与该插头本体10上的凸起109相对应的凹口164;于该后板162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后板162的前后表面的通孔165,以供插头信号端子14穿过并固定插头信号端子14。当该插头固定座16安装于该插头本体10上时,该插头固定座16的底板160封闭该插头信号接口103的底部,侧板161上的肋条163卡合于该插头本体10的槽道108中,而该插头本体10上的凸起109则嵌入该侧板161上的凹口164中。此时,该插头固定座16的后板162贴靠在位于安装部101上的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105处,用以固定插头信号端子14。
请参照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的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12包括六根插头电源端子12,每两个相邻的插头电源端子12均形成对称结构而组成一组,每一组均被固定于同一个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中,且每一插头电源端子12均可以安装于该插头本体10的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中。每一插头电源端子12均包括有一L型竖直片状连接部122、一自该连接部122的前端朝着侧向折弯后向前水平延伸的竖直片状对接头120、一自该连接部122的底端向下竖直延伸的尾端121。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头电源端子12的尾端121是由若干针状插脚组成,于该连接部122的上下边缘均形成有倒刺123。
如图1、图4所示,当插头电源端子12安装于该插头本体10上时,每一插头电源端子12的对接头120均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而伸入该插头本体10的插头电源接口102内,连接部122通过倒刺123结构而固定于该插头本体10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中,而尾端121则伸出该插头本体10的安装部101的底面,以备与电路板上的电源接点连接。再详细地讲,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0内的一组(两根)插头电源端子12的两个对接头120分别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进入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内,并分别贴靠于该隔板1024的左右两侧。而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1042内的另一组(两根)插头电源端子12的两个对接头120则分别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进入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1020内,并且紧紧贴靠在一起。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的这一排插头信号端子14包括有两根插头信号端子14,每一插头信号端子14均可以固定安装于该插头本体10的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105中,每一插头信号端子14均具有一水平延伸的头部140、一垂直于头部140向下竖直延伸的尾部141、及一连接该头部140与该尾部141的L型固定部142,其中在该固定部142上形成有一位于水平方向的水平宽部143及一位于竖直方向的竖直宽部144。在组装时,该插头信号端子14的头部140插入该插头固定座16的通孔165中,而其水平宽部143固定于该通孔165中,然后该插头信号端子14与该插头固定座16一起安装于该插头本体10上;此时该插头信号端子14的竖直宽部144会从该插头本体10的安装部101的底面进入并卡固于对应的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105中,而其尾部141会伸出该插头本体10的安装部101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包括有两根插头信号端子14,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插头信号端子14的数量,因此不能以插头信号端子14的数量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2为一种直角型的插座连接器2,其插接方向平行于电路板(如图9所示第二电路板4),具有混合型接口,具备电源与信号传输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2包括有一插座电源本体20、一排插座电源端子22、一排插座信号端子24、一插座信号本体26。
如图6所示,该插座电源本体20包括一电源基座200及一排平行的竖直状的电源对接体202。这一排电源对接体202是自该电源基座200的前表面向前平行凸伸而形成一排竖直状的插座电源接口204,这些插座电源接口204向后延伸至该电源基座200。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插座电源接口204的结构不同,这一排插座电源接口204包括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和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2,其中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的宽度大于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2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座电源接口204的数量是三个,其包括两个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和一个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2,这两个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对称设置于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2的两侧。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插座电源接口204的宽度可以根据电路板的排线需要而做出调整,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2的宽度。
如图8所示,在该电源基座200的后表面形成有一排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也分为两种,其包括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0和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其中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0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对称位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的两侧。在每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内各形成有两个贯穿该电源基座200的后表面与底面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座电源端子22。位于该第一、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0、2052内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是分别与如图6所示的对应的第一、第二插座电源接口2040、2042相连通。此外,位于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0中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中的另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间的间隔。
此外,位于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0中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2中的另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间的间隔。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的数量是六个。在其它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内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电路板上的排线需要而做出调整。
如图6所示,在该电源基座200的底面形成上还形成有一凹陷空间207,该凹陷空间207具有一顶壁2070、一后壁2072和两相对侧壁2074,于这两个侧壁2074上各形成有一细长型的槽道2076和一凸起2078。在该后壁2072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电源基座200的底面的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208,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座信号端子24。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208的数量也是六个。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以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和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208的数量来限定其范围。
如图6、图8所示,该插座信号本体26包括有一扁平的信号基座260与一个扁平的水平状的信号对接体262,该信号对接体262是自该信号基座260的前表面向前水平凸伸。在该信号基座260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信号基座260的前表面与后表面的信号通孔264,用来收容插座信号端子24。而在该信号对接体262的前表面上则形成有一排插座信号接口266,其向后延伸至该信号基座260,并分别与对应的信号通孔264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排插座信号接口266与信号通孔264的数量都是六个。
此外,如图6、图8所示,在该信号基座260的两相对的外表面上各形成有一与该电源基座200上的槽道2076相对应的肋条267,以及一与该电源基座200上的凸起2078相对应的凹口268。
如图6和图5所示,当该插座信号本体26安装于该插座电源本体20上时,该插座信号本体26的信号基座260恰好能嵌入该电源基座200的凹陷空间207内,其中肋条267卡合于槽道2076中,而凸起2078则嵌入凹口268中。此外,位于该信号基座260上的信号通孔264与位于该电源基座200上的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208相对接并连通,以共同固定该插座信号端子24。通过这种结构设置,该插座信号本体26的信号对接体262与该插座电源本体20的电源对接体202呈上下叠置的结构。亦即,该插座信号本体26叠置并固定于该插座电源本体20的下方。
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2的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22包括六根插座电源端子22,每两个相邻的插座电源端子22均形成对称结构而组成一组,每一组均被固定于同一个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205中,且每一根插座电源端子22均可以安装于该插座电源本体20的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中。该插座电源端子22包括有一L型竖直基板220、一自该竖直基板220的前端折弯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弧形弹性片221、以及自该竖直基板220的底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尾端222。同一组中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22的弹性片221是相互对称并构成夹持状,以共同夹持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12。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插座电源端子22上均形成有两个结构相同的上下排布的弧形弹性片221。
如图6所示,当插座电源端子22安装于该插座电源本体20上时,每一组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22上的弹性片221均穿过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而伸入对应的一个插座电源接口204内,并且分别贴靠在该插座电源接口204的左、右内侧壁上,以待与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电源端子12相对接。每一插座电源端子22的竖直基板220固定于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中;而该尾端222则伸出该电源基座200的底面,以待与电路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座电源端子22的尾端222是由一排针眼状的插脚组成的,其能够以压接的方式固定至电路板的电性导接孔中,从而与电路板上的电源接点相连通。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2的这一排插座信号端子24包括二根插座信号端子24,每一插座信号端子24均可以安装于该插座信号本体26的对应的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208中。该插座信号端子24包括有一水平基板240、一自该水平基板240的前端水平延伸形成的叉状头部241、以及自该水平基板240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的竖直尾端242。其中,该水平基板240固定于该插座信号本体26的信号通孔264中;该叉状头部241则伸入对应的插座信号接口266中,以待与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信号端子14相对接;而该尾端242则沿着该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208伸出该电源基座200的底面,以待与电路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插座信号端子24的尾端242均是一种呈针眼状的插脚。
请参照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5,包括平行安装于第一电路板3上的插头连接器1及垂直安装于第二电路板4上的插座连接器2。其中该插头连接器1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4所示,而该插座连接器2的结构则可参照图5至图8所示。当该插头连接器1与该插座连接器2对接时,该插座连接器2的电源对接体202与信号对接体262分别插入该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电源接口102与插头信号接口103中,而该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电源端子12及插头信号端子14则分别插入该插座连接器2的插座电源接口204与插座信号接口266内。举例来讲,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1020内的两根插头电源端子12的对接头120会插入该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内,并且位于该第一插座电源接口2040内的两根插座电源端子22的弹性片221之间,并分别与这两根插座电源端子22的弹性片221形成电性接触。此时,插头信号端子14的头部140插入对应的插座信号接口266内并与对应的插座信号端子24的叉状头部241形成电性接触。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插头电源端子12及插头信号端子14分别与插座电源端子22及插座信号端子24形成可靠的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将电源接口102、204和信号接口103、266设置成上下叠加的式样,从而构成更加紧凑的结构,进一步节省电路板的边缘空间,使得电路板的边缘能够安装更多数量的其它类型或同类型的连接器接口。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将插头电源端子12与插座电源端子22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于本体10、20中,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电路板排线需要。

Claims (10)

1. 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有一插头本体、一插头固定座、一排插头电源端子及一排插头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
该插头本体具有一位于前方的对接部及一位于后方的安装部,该对接部的前表面垂直于该安装部的底面;在该对接部的前表面上形成一排平行的竖直状插头电源接口,以及一个与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形成上下叠加结构的水平状插头信号接口;其中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包括有至少一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头电源接口,在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的中央形成一竖直状的隔板;其中该插头信号接口的底部呈开放式,该插头信号接口具有一顶壁和两相对侧壁;在该安装部上形成有一排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至少一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在每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各形成有两个贯穿该安装部的后表面与底面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头电源端子;其中位于该第一、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第二插头电源接口相连通;
该插头固定座呈抽屉状,该插头固定座具有一底板、两相对的侧板及一后板,该插头固定座安装并固定于该插头本体的对接部的底面,用来封闭该插头信号接口的底部,并且能够用来固定对应的插头信号端子;
在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中的每两个相邻的插头电源端子均形成对称结构并形成一组,每一组均被固定于同一个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且每一插头电源端子均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其中每一插头电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竖直片状连接部、一自该连接部的前端朝着侧向折弯后向前水平延伸的竖直片状对接头、一自该连接部的底端向下竖直延伸的尾端;其中该对接头穿过该插头本体的对应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对应的插头电源接口内,该连接部固定于该插头本体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而该尾端则伸出该插头本体的安装部底面;以及
每一插头信号端子均具有一水平延伸的头部、一垂直于该头部向下竖直延伸的尾部、及一连接该头部与该尾部的L型固定部,其中该头部伸入该插头本体的插头信号接口内,该L型固定部的一部分固定于该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中,另一部分固定于该插头固定座上,而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尾部则伸出该插头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一排插头电源接口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和一个第二插头电源接口,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的两侧;而这一排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一个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两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另两个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位于该第一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的一组插头电源端子的两个对接头分别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进入该第一插头电源接口内,并分别贴靠于该隔板的左右两侧;而位于该第二插头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的另一组插头电源端子的两个对接头则分别穿过对应的插头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进入该第二插头电源接口内,并且紧紧贴靠在一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插头信号接口的两个侧壁上各设置有一细长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该插头固定座的两侧板的外表面各设置有一与该插头本体上的槽道相对应的肋条,而于这两侧板上还各设置有一与该插头本体上的凸起相对应的凹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插头固定座的后板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后板的前后表面的通孔;在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固定部上形成有一位于水平方向的水平宽部及一位于竖直方向的竖直宽部,其中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头部穿过该插头固定座的通孔伸入该插头信号接口内,该水平宽部固定于该通孔中,而该竖直宽部则卡固于对应的插头信号端子收容通道中。
6.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插座电源本体、一插座信号本体、一排插座电源端子及一排插座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
该插座电源本体包括一插座电源基座及一排平行的竖直状的电源对接体,其中这一排电源对接体是自该电源基座的前表面向前平行凸伸而形成一排竖直状的插座电源接口,这一排插座电源接口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电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座电源接口;在该电源基座的后表面形成有一排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至少一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在每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内各形成有两个贯穿该电源基座的后表面与底面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用来收容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在该电源基座的底面形成上还形成有一凹陷空间,该凹陷空间具有一顶壁、一后壁和两相对侧壁,在该后壁上形成有一排贯穿该电源基座的底面的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用来收容并固定插座信号端子;
该插座信号本体包括有一扁平的信号基座、以及一个扁平的水平状的信号对接体,该信号对接体是自该信号基座的前表面向前水平凸伸;其中该信号基座嵌入该电源基座的凹陷空间内,而该信号对接体则叠置于该电源对接体的下方;在该信号基座上形成有一排信号通孔,用来收容插座信号端子;而在该信号对接体的前表面上则形成有一排插座信号接口,其向后延伸至该信号基座,并分别与对应的信号通孔相连通;
在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中的每两个相邻的插座电源端子均形成对称结构并形成一组,每一组均被固定于同一个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且每一插座电源端子均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其中每一插座电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竖直基板、一自该竖直基板的前端折弯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弧形弹性片、以及自该竖直基板的底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尾端;其中该竖直基板固定于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该弹性片伸入对应的插座电源接口中,而该尾端则伸出该电源基座的底面;以及
每一插座信号端子均括有一水平基板、一自该水平基板的前端水平延伸形成的叉状头部、以及自该水平基板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的竖直尾端;其中该水平基板安装于对应的信号通孔中,该叉状头部伸入对应的插座信号接口中,而该尾端则沿着该插座信号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出该电源基座的底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一排插座电源接口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座电源接口和一个第二插座电源接口,该第一插座电源接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座电源接口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座电源接口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座电源接口的两侧;而这一排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包括有两个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和一个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宽度大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宽度,这两个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对称地设置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的两侧,位于该第一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该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组装空间中的另两个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间的间隔。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组的两个插座电源端子上的弹性片均穿过对应的插座电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一个对应的插座电源接口内,并且分别贴靠在该插座电源接口的左、右内侧壁上。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凹陷空间的两个侧壁上各形成有一细长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该信号基座的两相对的外表面上各形成有一与该槽道相对应的肋条,以及一与该凸起相对应的凹口。
10.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合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头连接器、以及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在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对接时,该插座连接器的电源对接体与信号对接体分别插入该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源接口与插头信号接口中,而该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源端子及插头信号端子则分别插入该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电源接口与插座信号接口内;并且该插头电源端子的竖直片状对接头插入对应的两根插座电源端子的弹性片中间,而该插头信号端子的头部则插入对应的插座信号端子的叉状头部之中。
CN201420606634.7U 2014-10-21 2014-10-21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0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6634.7U CN204205100U (zh) 2014-10-21 2014-10-21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14/680,493 US9312650B1 (en) 2014-10-21 2015-04-07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6634.7U CN204205100U (zh) 2014-10-21 2014-10-21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5100U true CN204205100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6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06634.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05100U (zh) 2014-10-21 2014-10-21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51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254A (zh) * 2014-10-21 2016-05-18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6025640A (zh) * 2016-05-11 2016-10-12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13629420A (zh) * 2020-05-06 2021-11-09 陈松佑 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254A (zh) * 2014-10-21 2016-05-18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5591254B (zh) * 2014-10-21 2018-04-10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6025640A (zh) * 2016-05-11 2016-10-12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06025640B (zh) * 2016-05-11 2018-05-04 杭州欣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13629420A (zh) * 2020-05-06 2021-11-09 陈松佑 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074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5006667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4836051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569300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2214882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7465014A (zh) 电连接器
CN104836044A (zh) Usb连接器及设有该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0420510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3579795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3932485U (zh) 电源插头连接器、电源插座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
CN203491417U (zh) 电连接器
CN203351889U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105591254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5576403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4216351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36759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2695776U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565721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04348003A (zh) 电连接器
CN203434341U (zh) 电连接器
CN203456641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695785U (zh) Sim卡连接器
CN202772375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装置
CN203367565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425928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