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6959U -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6959U
CN219676959U CN202320158779.4U CN202320158779U CN219676959U CN 219676959 U CN219676959 U CN 219676959U CN 202320158779 U CN202320158779 U CN 202320158779U CN 219676959 U CN219676959 U CN 219676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jaw
wire
jaw
driv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87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禄杭
黎增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87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6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6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6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线中转装置,该双线中转装置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并线驱动件和移动驱动组件;第一夹爪适于夹持一根电线;第二夹爪与第一夹爪间隔并列设置且适于夹持一根电线;并线驱动件连接第二夹爪以驱动第二夹爪移动而靠近第一夹爪以对两根电线进行并线;移动驱动组件适于驱使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在接收电线的第一位置和将电线移送至绞线工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该双线中转装置,结构简单,可快速地接收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并对两根线束快速的并线,缩短间距后转交至绞线机。

Description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线束行业中,双绞线是由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按照一定的节距咬合而成。传统的绞线操作是分区作业,加工成型的线束由人工放置绞线机上进行绞线作业,其周转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相关技术中采用全自动双绞线加工设备对两根电线同时加工成型并自动完成绞线操作,但其中转装置较为复杂,动作繁琐,使得双绞线制作过程的整体效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线中转装置,结构简单,可快速地接收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并对两根线束快速的并线,缩短间距后转交至绞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绞线制造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线中转装置,其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并线驱动件和移动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夹爪适于夹持一根电线;
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一夹爪间隔并列设置且适于夹持一根电线;
所述并线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夹爪以驱动所述第二夹爪移动而靠近所述第一夹爪以对两根电线进行并线;
所述移动驱动组件适于驱使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在接收电线的第一位置和将电线移送至绞线工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线中转装置,将两个夹爪间隔并列设置,两个夹爪各夹持一根电线,仅利用并线驱动件即可实现两根电线的并线,其中,并线可使两根电线的间距匹配绞线机的夹爪,最后通过移动驱动组件的驱动使得电线并柔性移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快速地接收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并对两根线束快速的并线,缩短间距后转交至绞线机。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一种双线中转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还包括支板,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并线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支板连接所述移动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X轴移动驱动件、Y轴移动驱动件和Z轴移动驱动件,所述支板设置在所述Z轴移动驱动件的移动端上,所述Z轴移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驱动件的移动端上,所述所述X轴移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驱动件的移动端上。
可选地,所述并线驱动件包括气缸和移动副,所述第二夹爪设置在所述移动副的滑块上,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移动副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并线驱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适于对所述第二夹爪远离所述第一夹爪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器适于对所述第二夹爪靠近所述第一夹爪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可选地,还包括搬送夹爪和跟随驱动件,所述搬送夹爪适于夹持在两根电线上临近第一端部的位置,其中,第一端部上加工有端子,所述跟随驱动件连接所述搬送夹爪以驱动搬送夹爪夹持两根电线跟随电线的第二端部的加工处理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双绞线制造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双线中转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绞线制造设备,通过上述的双线中转装置的设置,可快速地接收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并对两根线束快速的并线,缩短间距后转交至绞线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应电线的第二端部的双线中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应电线的第二端部的双线中转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应电线的第二端部的双线中转装置的搬送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夹爪10、夹爪驱动件101、窄边爪102、宽边爪103、第二夹爪20、并线驱动件30、气缸301、移动副302、第一限位器303、第二限位器304、移动驱动组件40、X轴移动驱动件401、Y轴移动驱动件402、Z轴移动驱动件403、搬送夹爪50、支板60、第一安装块70、第二安装块80、连接块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其中,图3的双线中转装置可在电线的第一端部上加工有端子后,从拉线工位中接收两根电线,之后电线的第二端部在穿栓和压端子时,图3的双线中转装置使得电线的第一端部跟随加工处理位置移动,等待电线的第二端部加工完成后,图3的双线中转装置对两根电线的第一端部并线转交给绞线工位;图1和图2的双线中转装置则在电线的第二端部上加工有端子后,接收两根电线对两根电线的第二端部并线转交给绞线工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线中转装置包括:第一夹爪10、第二夹爪20、并线驱动件30和移动驱动组件40。
具体而言,第一夹爪10适于夹持一根电线;第二夹爪20与第一夹爪10间隔并列设置且适于夹持一根电线;并线驱动件30连接第二夹爪20以驱动第二夹爪20移动而靠近第一夹爪10以对两根电线进行并线;移动驱动组件40适于驱使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在接收电线的第一位置和将电线移送至绞线工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也就是说,第二夹爪20与第一夹爪10间隔并列设置且适于各夹持一根电线。通过并线驱动件30连接第二夹爪20以驱动第二夹爪20移动而靠近第一夹爪10以对两根电线进行并线,使得两根线的间距改变以适应绞线机的夹爪抓取;通过移动驱动组件40驱使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在接收电线的第一位置和将电线移送至绞线工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将两根适应绞线机夹爪间距的电线从接收位置搬移交至绞线工位。
由此,通过并线驱动件30连接第二夹爪20以驱动第二夹爪20移动而靠近第一夹爪10以对两根电线进行并线,使得两根线的间距改变以适应绞线机的夹爪抓取;通过移动驱动组件40驱使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在接收电线的第一位置和将电线移送至绞线工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使得将两根适应绞线机夹爪间距的电线从接收位置搬移交至绞线工位,可快速地接收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并对两根线束快速的并线,缩短间距后转交至绞线机。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第一夹爪10,第一夹爪10适于夹持一根电线,第一夹爪10包括:夹爪驱动件101、窄边爪102和宽边爪103,窄边爪102和宽边爪103设置在夹爪驱动件101上,夹爪驱动件104可以是如图中的气缸,可以理解地,夹爪驱动件101驱动窄边爪102和宽边爪103横向相对靠近或背向远离从而实现开合动作,便于夹持或放开电线;其中特别地,窄边爪102设置成窄边和第二夹爪20的窄边爪并列相对设置,以便于两根线间距的缩小后移交至绞线工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第二夹爪20,第二夹爪20与第一夹爪10间隔并列设置且适于夹持一根电线;其结构组成大致与第一夹爪10一致,如图所示,其不同在于:第二夹爪20的窄边爪和宽边爪的左右方向与第一夹爪的窄边爪102和宽边爪103相反设置,使得两个窄边爪相对设置,从而使得两个窄边爪靠近时实现两根线间距的缩小,以便于两根线间距的缩小后移交至绞线工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并线驱动件30,并线驱动件30包括气缸301和移动副302,第二夹爪20设置在移动副302的滑块上,气缸301连接移动副302的滑块;由此通过气缸301以驱动设置在移动副302上的第二夹爪20移动而靠近或远离第一夹爪10从而使得两根电线的间距可变化,便于两根线在两个搬送夹爪50和绞线工位之间的中转;并线驱动件30还包括第一限位器303和第二限位器304,第一限位器303适于对第二夹爪20远离第一夹爪10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通过第一限位器303的限位使得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的间距和两个搬送夹爪50间距一致,便于将搬送夹爪50的电线中转至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上;第二限位器304适于对第二夹爪20靠近第一夹爪10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通过第二限位器304使得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的间距限制在绞线工位夹爪的抓取范围内,便于后续的绞线。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双线中转装置还包括支板60,第一夹爪10和并线驱动件30设置在支板60上,支板60连接移动驱动组件40;具体地,第一夹爪10通过第一安装块70设置在支板60上,第二夹爪20通过第二安装块80设置在连接块90上,连接块90一端设置在移动副302的滑块上另一端与并线驱动件30的移动端连接,通过并线驱动件30驱动移动副上302的连接块90上以驱动第二安装块80上的第二夹爪20靠近或远离第一夹爪10。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移动驱动组件40,移动驱动组件40包括:X轴移动驱动件401、Y轴移动驱动件402和Z轴移动驱动件403,支板60设置在Z轴移动驱动件403的移动端上,Z轴移动驱动件403设置在X轴移动驱动件401的移动端上,X轴移动驱动件401设置在Y轴移动驱动件402的移动端上。
对于X轴移动驱动件401,X轴移动驱动件401通过第三安装板设置在Y轴移动驱动件402的移动端上,X轴移动驱动件401可以是如图中的滑动气缸,通过滑动气缸以带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将搬送夹爪50上的电线转夹后在X轴方向搬送,并配合Y轴移动驱动件402和Z轴移动驱动件403将电线搬送至绞线工位,以便于后续绞线工位夹爪的夹持绞线。
对于Y轴移动驱动件402,Y轴移动驱动件402可以是如图中的由电机和直线模组构成,直线模组包括丝杆和滑块,X轴移动驱动件401通过第三连接块设置在滑块上,通过电机以带动丝杆上的滑块移动,以带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在Y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将搬送夹爪50上的电线转夹后在Y轴方向的搬送,并通过X轴移动驱动件401和Z轴移动驱动件403的配合将电线搬送至绞线工位,以便于后续绞线工位夹爪的夹持绞线。
对于Z轴移动驱动件403,Z轴移动驱动件403可以是如图中的第二滑动气缸,第二滑动气缸通过第四连接块设置在X轴移动驱动件401的移动端上,通过第二滑动气缸带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在Z轴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下降至搬送夹爪50同一水平高度,以便于从搬送夹爪50上的电线转夹至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上,并通过X轴移动驱动件401和Y轴移动驱动件的配合将电线搬送至绞线工位,以便于后续绞线工位夹爪的夹持绞线。
由此,通过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相对的窄边爪101设计,并通过并线驱动件30使得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间距的变化,以及X轴移动驱动件401,Y轴移动驱动件402和Z轴移动驱动件403的配合使得电线在搬送夹爪50和绞线工位之间搬送,该双线中转装置结构简单,可快速地接收两根加工成型的线束,并对两根线束快速的并线,缩短间距后转交至绞线机。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结合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动作分为①-⑨步骤说明,①并线驱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夹爪20远离第一夹爪10)时,X轴移动驱动件401驱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至第一位置(X轴方向靠近搬送夹爪50);②Y轴移动驱动件402驱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至第一位置(Y轴方向靠近搬送夹爪50);③搬送夹爪50再往X轴方向移动使得搬送夹爪50和第一夹爪10第二夹爪20Y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Z轴移动驱动件403再驱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至第一位置(Z轴方向靠近搬送夹爪50),使得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水平高度与搬送夹爪50一致;④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闭合将搬送夹爪50上的电线夹持住;⑤搬送夹爪50往X轴方向移开同时并线驱动件30驱动第二夹爪20靠近第一夹爪10使得两根电线的间距缩小;⑥Y轴驱动件402驱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至第二位置(Y轴方向远离搬送夹爪50);⑦X轴移动驱动件401驱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至第二位置(X轴方向远离搬送夹爪50),使得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Y轴方向与绞线工位处于同一直线上;⑧绞线工位夹爪伸出夹持住两根电线进行绞线;⑨Z轴移动驱动件403再驱动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20至第二位置(Z轴方向远离绞线工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双线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并线驱动件和移动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夹爪适于夹持一根电线;
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一夹爪间隔并列设置且适于夹持一根电线;
所述并线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夹爪以驱动所述第二夹爪移动而靠近所述第一夹爪以对两根电线进行并线;
所述移动驱动组件适于驱使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在接收电线的第一位置和将电线移送至绞线工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板,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并线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支板连接所述移动驱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X轴移动驱动件、Y轴移动驱动件和Z轴移动驱动件,所述支板设置在所述Z轴移动驱动件的移动端上,所述Z轴移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驱动件的移动端上,所述X轴移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驱动件的移动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驱动件包括气缸和移动副,所述第二夹爪设置在所述移动副的滑块上,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移动副的滑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线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驱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适于对所述第二夹爪远离所述第一夹爪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器适于对所述第二夹爪靠近所述第一夹爪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夹爪和跟随驱动件,所述搬送夹爪适于夹持在两根电线上临近第一端部的位置,其中,第一端部上加工有端子,所述跟随驱动件连接所述搬送夹爪以驱动搬送夹爪夹持两根电线跟随电线的第二端部的加工处理位置移动。
7.一种双绞线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线中转装置。
CN202320158779.4U 2023-02-07 2023-02-07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Active CN219676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8779.4U CN219676959U (zh) 2023-02-07 2023-02-07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8779.4U CN219676959U (zh) 2023-02-07 2023-02-07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6959U true CN219676959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8779.4U Active CN219676959U (zh) 2023-02-07 2023-02-07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6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17576B2 (ja) 電線移載装置
EP0994540A2 (en) Automatic wire cutting and terminating apparatus
CN111146666A (zh) 一种具有多头连接器的线束的压接装配设备
CN219676959U (zh) 双线中转装置和双绞线制造设备
CN105552688A (zh) 电线插头装配机
JPH10507302A (ja) 電気ハーネスを作製する為の複数の圧着ステーションを含む装置
CN211404966U (zh) 剥线打端沾锡一体机
CN107196170B (zh) 网口全自动组装机
CN110668163A (zh) 焊带传送机构及太阳能电池料片焊接机
CN213125011U (zh) 一种连接器用单芯线材全自动加工组装流水线
CN2109265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输送夹持机构
CN114408311A (zh) 一种全自动双工位测试扎线机
CN210709559U (zh)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CN210607974U (zh) 一体式双头剥线装置
CN210092548U (zh) 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
CN211320554U (zh) 卡线机构及电子模组组装机构
CN209478102U (zh) 多线材插入机构
CN109149315B (zh) 电源线自动理线装置
CN113400332A (zh) 一种多芯密集电缆的全自动抓取机构
CN217798700U (zh) 自动并线装置
CN216528752U (zh) 裁切装置和电池串生产设备
CN217984030U (zh) 自动切换送线装置及线束制造设备
CN218698815U (zh) 一种智能型机械手
CN214589613U (zh) 电线移送装置及线束制造设备
CN217182614U (zh) Ffc压端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Putian

Inventor after: Zhong Luhang

Inventor after: Li Zenghao

Inventor before: Zhong Luhang

Inventor before: Li Zeng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